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发展原动因及其历史形式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贵明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53,共6页
社会发展原动因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因绝不是脱离社会整体而存在的独立要素,而是某一特定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原动因。在不同的社会物质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原动因具有不同的历... 社会发展原动因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因绝不是脱离社会整体而存在的独立要素,而是某一特定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原动因。在不同的社会物质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原动因具有不同的历史形式。 一、社会发展原动因是一个历史地变化着的因素 社会发展的原动因是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原动因 物质资料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必然性 人类自身生产 历史形式 历史作用 亲属关系 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生产特殊的历史形式与科学社会主义
2
作者 谢霖 王铁林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7,共5页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性历史品格的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的就是这种否定的必然性。这是马克思无与伦比的历史性贡献。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独特之处,是把资本主义生产看成一种矛盾的、特殊的历...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性历史品格的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的就是这种否定的必然性。这是马克思无与伦比的历史性贡献。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独特之处,是把资本主义生产看成一种矛盾的、特殊的历史形式。这是他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只有充分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实质,我们才能理解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特殊 历史形式 科学社会主义 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 矛盾观 历史 科学方法论
下载PDF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过渡经济思想评析——兼论过渡经济的历史形式之制度与体制双重过渡形式
3
作者 张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向自由竟争资本主义过渡,同时向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成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渡,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特殊的经济过渡要求。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程度和结果,成为西欧各国采取不同过渡经济形式的直接历史条件和背景。亚当.斯密和弗... 向自由竟争资本主义过渡,同时向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成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渡,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特殊的经济过渡要求。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程度和结果,成为西欧各国采取不同过渡经济形式的直接历史条件和背景。亚当.斯密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体现了他们对各自国家所面临的特殊经济过渡问题的认识和解答。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经济 过渡经济的历史形式 制度性过渡 体制性过渡
下载PDF
试论人的自我实现的三种历史形式
4
作者 曾庆发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4-46,共3页
人的自我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自我实现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自我实现有自我牺牲、利己主义和个人与社会发展一致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我实现必需确立个人与社会发... 人的自我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自我实现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自我实现有自我牺牲、利己主义和个人与社会发展一致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我实现必需确立个人与社会发展一致的主导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我实现 历史形式 意义
下载PDF
试论交往的历史形式、特性和社会功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荆忠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5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历史形式 交往活动 社会功能 物质生产 世界交往 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 语言符号系统 物的依赖性
下载PDF
论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及其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田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82-86,共5页
论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及其特点田薇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内容。对于精神生产的研究可以分理论和历史的两个角度。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精神生产做一探讨。所谓精神生产是指随着劳动分工出现的以脑力劳动为主、以一定系统... 论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及其特点田薇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内容。对于精神生产的研究可以分理论和历史的两个角度。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精神生产做一探讨。所谓精神生产是指随着劳动分工出现的以脑力劳动为主、以一定系统化形式的精神产品为结果,以满足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资本主义精神 物质生产力 社会主义 历史形式 精神产品 统治阶级 知识分子阶层 奴隶制 精神文明
下载PDF
略论辩证法的基本历史形式
7
作者 蔡起元 刘可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17,共6页
一般认为,辩证法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主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种划分不完全符合辩证法发展的历史,没有合理的一贯的划分依据,与辩证法理论的体系结构缺乏内在联系。它导致的最显... 一般认为,辩证法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主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种划分不完全符合辩证法发展的历史,没有合理的一贯的划分依据,与辩证法理论的体系结构缺乏内在联系。它导致的最显著认识后果,就是在我们的哲学与哲学史书籍中盛行的,以哲学党性原则作为判别辩证法形式高低的根本标志。我们认为,划分辩证法基本历史形式的主要尺度应该是其内在的依据,即辩证法自身本性和功能的展开和实现程度。按照这个尺度,我们似可理出一条合理的线索,即以下三个依次递进的基本历史形式:感性辩证法——知性辩证法——理性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黑格尔辩证法 实现程度 理性 内在联系 十八世纪 历史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异化 矛盾性
下载PDF
世界观的历史形式和哲学发展的相应阶段--兼论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变革
8
作者 刘宗碧 《创新》 2018年第3期38-48,共11页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任何哲学研究,在根本上都要回到世界观的把握上来。历来,哲学研究是承认有不同世界观的,但是这种"承认"所包含的逻辑,一般只是在"本体论"上呈现出"物质"和"精神"的立...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任何哲学研究,在根本上都要回到世界观的把握上来。历来,哲学研究是承认有不同世界观的,但是这种"承认"所包含的逻辑,一般只是在"本体论"上呈现出"物质"和"精神"的立场选择并归结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这样的划分没有披露哲学历史形式的复杂性以及促进问题探讨向纵深层面的把握。关于哲学史,如果没有世界观的历史形式的梳理,那么哲学就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平面化结构解析。基于世界观历史形式的观察,哲学经历了古代"自然哲学"和本体论的世界观,近代对"自然哲学"的批判和哲学世界观的变革,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变革和"生活世界"的新世界观重建。这三种形式的基本构筑和变革,使哲学的发展相应地呈现为三个基本的阶段和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观的历史形式 哲学发展的相应阶段 马克思 哲学变革
下载PDF
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形式
9
作者 阮纪正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158-158,共1页
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是当前人们议论得较多的问题之一,但往往抽象和概括的程度不够。我认为,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真正终极的原因,开放和不平衡则是任何一个系统的有序之源。任何一个“活的”系统,都必须要跟环境进行物质、能... 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是当前人们议论得较多的问题之一,但往往抽象和概括的程度不够。我认为,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真正终极的原因,开放和不平衡则是任何一个系统的有序之源。任何一个“活的”系统,都必须要跟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人类社会是按劳动、分工、社会化的方式不断地演化着的,在这里,社会化实际上就是开放社会的自组织有序化程度。事实上,任何社会系统就其终极意义来说,都不可能绝对地封闭,因而在本质上都应是对外开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形式 对外开放 客观依据 商品经济 社会化 社会系统 开放状态 世界性 开放社会 商品交换
下载PDF
敬业精神的一般本质与历史形式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健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2,157,共6页
人生存、发展和自我确证的永恒需要产生了崇敬劳动这一敬业精神的一般本质。在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中、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中以及以自由个性为基础的社会中,敬业精神的一般本质表现为不同的历史形式。在以自由个性为基础的... 人生存、发展和自我确证的永恒需要产生了崇敬劳动这一敬业精神的一般本质。在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中、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中以及以自由个性为基础的社会中,敬业精神的一般本质表现为不同的历史形式。在以自由个性为基础的社会的高级阶段,敬业精神摆脱了外在必然性加在自己身上的目的,把本质与形式最终直接统一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业精神 一般本质 历史形式 自由个性
原文传递
交往的历史形式及其根据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海滨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33-40,共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创立唯物史观时,极为重视对交往的历史形式的考察。因为,它一方面与生产力直接发生着关系,“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3页)。另一方面又从社会的方式上体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创立唯物史观时,极为重视对交往的历史形式的考察。因为,它一方面与生产力直接发生着关系,“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3页)。另一方面又从社会的方式上体现着人类特性“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和个人现实的本质规定“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理论上说,只有弄清楚交往的历史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深刻根据,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社会统一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具体阐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展现人的自主活动和全面发展。在此,本文不避粗浅,略陈管见,就教于各位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力发展 社会关系 共产主义 发展变化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 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前资本主义社会三种历史形式的文本考察
12
作者 王建刚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9,共9页
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早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期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晚年关于史前史的研究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前资本主义社会概述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 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早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期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晚年关于史前史的研究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前资本主义社会概述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三种社会历史形式;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前资本主义社会划分为亚细亚所有制、古典古代所有制和日耳曼所有制三种社会历史形式;在晚年,马克思又把前资本主义社会阐释为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和封建制三种社会历史形式。系统比较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认识,对于我们当下把握马克思探讨社会历史形式演进的规律,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生成及其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前资本主义 社会历史形式
原文传递
略论精神生产的概念和历史形式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文成 《哲学研究》 1985年第6期36-42,共7页
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精神生产的研究也日渐重视。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在国内早就引起过热烈讨论,而对于一般的精神生产的研究,则刚刚开始。“精神生产”概念的含义究竟如何?精神生产在历史发展中采... 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精神生产的研究也日渐重视。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在国内早就引起过热烈讨论,而对于一般的精神生产的研究,则刚刚开始。“精神生产”概念的含义究竟如何?精神生产在历史发展中采取过哪些形式?这些都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想就此谈点粗浅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有的同志认为,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点、意识的生产。这种理解是否确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历史形式 物质生产 不平衡关系 艺术生产 社会发展 历史发展 热烈讨论 刚开始 马克思恩格斯
原文传递
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历史思辨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钢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28,共4页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古已有之,其本质就是官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个人投入最小化。官员是国家和民间的接口,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钳制,官员都成为职业官僚、职业的形式主义者,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家失去治理的功能。官僚制度一旦形成,...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古已有之,其本质就是官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个人投入最小化。官员是国家和民间的接口,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钳制,官员都成为职业官僚、职业的形式主义者,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家失去治理的功能。官僚制度一旦形成,即带来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与官僚制度共生的,必须靠外来的力量钳制。中国历史上对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过很多积极的探索。监督制度能有效发挥钳制作用,监督主体可以是同僚、媒体,也可以是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官僚制度 经济社会基础
下载PDF
先秦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产生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分三个阶段探讨了先秦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产生过程。第一部分利用民族学和古文献材料,探讨了氏族社会后期历史知识的保存与传播方式。第二部分主要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尚书》中的有关材料论述商周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萌芽。第三部... 本文分三个阶段探讨了先秦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产生过程。第一部分利用民族学和古文献材料,探讨了氏族社会后期历史知识的保存与传播方式。第二部分主要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尚书》中的有关材料论述商周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萌芽。第三部分以古典编年体的繁荣及其嬗变为线索,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产生。作者认为:历史记录形式的产生,是社会需要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自觉史学意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史学史 先秦 历史记录形式 产生
下载PDF
当代文论发展的历史图绘与学理透视——《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评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水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4,共4页
姚文放教授《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对晚近五十余年中西文论从形式主义转向历史主义的学术嬗变及其深层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精微的探究。作者探讨了当代文论转型的十个重要... 姚文放教授《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对晚近五十余年中西文论从形式主义转向历史主义的学术嬗变及其深层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精微的探究。作者探讨了当代文论转型的十个重要理论问题,对当代文论从"形式"到"历史"的文论发展史给予了清晰的历史图绘和深刻的学理透视。这部厚重而细致、渊博而深刻、考论精审而富于创见、文化信息和学术含量相当丰富的学术著作,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宏阔而新锐的理论框架、深刻的学理阐释、自觉的学术创新意识、自觉的学术主体意识,是我国学者在相关领域最新的重要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文放 《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 当代文论 向外转
下载PDF
近百年文学理论发展大势——论姚文放《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玉 《长江学术》 2018年第4期54-58,共5页
《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一书对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大势做出了较为深刻的总结,并对这种发展的哲学、社会以及文学的深层机理进行了探究。该书对"内""外"不同视角下的"文学性"研究理路进行了辨析和总结... 《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一书对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大势做出了较为深刻的总结,并对这种发展的哲学、社会以及文学的深层机理进行了探究。该书对"内""外"不同视角下的"文学性"研究理路进行了辨析和总结,揭示了视角变化所导致的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变化,预示这种研究新的可能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文学理论所造成的深层危机。作者针对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关系,如何定义经典,以及语言转向与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式等问题均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回应了当下的学术热点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新的材料、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文放 《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 文学理论 发展大势
下载PDF
《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评介
18
作者 梁银峰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0-63,共4页
本文从研究视角、研究语料、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概述了石锓教授的新著《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的写作特点,介绍了本书在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后也提及了本书所留下的一些遗憾,如关... 本文从研究视角、研究语料、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概述了石锓教授的新著《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的写作特点,介绍了本书在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后也提及了本书所留下的一些遗憾,如关于状态形容词的句法地位的一些见解等,这也是今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历史发展》 评介 成就 遗憾
下载PDF
语言形式历史事实的意义——从夏后氏民族历史存在之谜说起
19
作者 周祥森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9-44,共6页
对于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来说,语言形式的历史事实具有历史本体论的重要意义。语言形式的历史事实作为客观实在的亦即现实的历史存在世界自我超越的产物,是现实的历史存在世界自我否定的完成。一方面,语言... 对于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来说,语言形式的历史事实具有历史本体论的重要意义。语言形式的历史事实作为客观实在的亦即现实的历史存在世界自我超越的产物,是现实的历史存在世界自我否定的完成。一方面,语言形式的历史事实通过表达和确证客观实在的历史存在而为后者提供了一个安顿其生命的家园,并使得后者具有可理解性和可认识性;另一方面,通过确立客观实在的现实历史世界的可能之维,语言形式的历史事实不仅使人的历史化亦即人发展为具有真正历史性的人成为可能,而且使人类摆脱原始的、本能的、生命力匮乏的动物般的自然存在形态成为现实。语言形式历史事实的真实是历史事实真实的根本和关键。只有语言形式历史事实建构起来的可能历史世界,而不是客观实在的现实历史世界,才能构成人类另一个可能世界亦即未来理想世界的历史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式历史事实 历史存在 现实历史世界 可能历史世界
下载PDF
原始要终与学贯中西的理论寻绎——研读姚文放教授新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有感
20
作者 陈士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84,共3页
姚文放教授的《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感应晚近中西文学理论变局而动,既有相关文学理论知识范型的梳理与开掘,又有人文学科浓厚的价值论诉求,两者相得益彰,势必会对当前中国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产生深远的学术影响。
关键词 姚文放 《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 中西文学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