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抽象继承到历史性梳理——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重构
1
作者 苏培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71,共11页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型不是一种现成的“在场”,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当代形态。这一转型不仅要在逻辑上把握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更要在历时态的时间场域中对二者之间的逻辑贯通性做出衡量因此,新时...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型不是一种现成的“在场”,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当代形态。这一转型不仅要在逻辑上把握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更要在历时态的时间场域中对二者之间的逻辑贯通性做出衡量因此,新时代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应突破仅从逻辑上考察传统与现代之间内在一致性的抽象继承法之藩篱,补上历史性梳理之方法。这是因为,只有凭借历史性梳理才能真正把握中国哲学逻辑发展的主脉线索,从而实现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贯通,使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精神追求和价值旨归能够在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中得以彰显。在冯友兰研究的基础上,将讨论的重点置于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历史性梳理方法层面,并试图通过与抽象继承法的比较,彰显出从抽象继承到历史性梳理逻辑延展的必然性,以期为新时代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培育系统而深厚的方法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冯友兰 抽象继承法 历史性梳理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逻辑证成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构
2
作者 苏培君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1,共10页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原创性命题,也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根本前提。这一根本前提集中体现在问题逻辑、理论逻辑...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原创性命题,也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根本前提。这一根本前提集中体现在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在问题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本土出场的具体化与形态化诉求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限度回答了为何应当结合的问题(必然性问题),此回答全面描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图谱;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动生成论之本性及其在价值观上与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度契合性回答了何以能够结合的问题(可能性问题),此回答为“两个结合”打开了可能性空间;在实践逻辑层面,时代场域转换引起的哲学立场与结合方式的转变,以及从碎片化、抽象继承向整体性、历史性梳理的变革回答了以何种方式结合的问题(实践路径问题),此回答清晰厘定了新旧全球化格局转换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从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出发揭示“两个结合”的出场逻辑,有助于基于“两个大局”的历史方位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培育其系统而深厚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出场逻辑 历史性梳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