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军事变革发展中的历史惰性
1
作者 曹建军 陶欣欣 《科教导刊》 2010年第12期242-243,共2页
在军事领域内,有很多消极因素阻碍军事变革的顺利发展,其中就有来自历史的挑战。而历史惰性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对军事变革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从消除历史形成的理念惰性、历史形成的体制惰性、历史形成的文化惰性三... 在军事领域内,有很多消极因素阻碍军事变革的顺利发展,其中就有来自历史的挑战。而历史惰性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对军事变革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从消除历史形成的理念惰性、历史形成的体制惰性、历史形成的文化惰性三个方面入手,论述如何降低历史惰性对军事变革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更好地推动军事变革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变革 历史惰性
下载PDF
传统政治文明之现实创造性与历史惰性
2
作者 曾凡远 赵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对待传统政治文明的态度上,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在当下的学界非常有影响:要么只见其历史惰性而一概否定; 要么只见传统之锦绣,深怀敬仰并对之一往情深。一分为二的世界观古已有之,并非创新。但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观依旧盛行的情况下,客... 在对待传统政治文明的态度上,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在当下的学界非常有影响:要么只见其历史惰性而一概否定; 要么只见传统之锦绣,深怀敬仰并对之一往情深。一分为二的世界观古已有之,并非创新。但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观依旧盛行的情况下,客观估量传统政治文化之现实性价值及其反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惰性,依旧是一个常识意义上的“新”视角,有着不可忽略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明 现实创造性 历史惰性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历史惰性
3
作者 伯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当文学自信地傲然前行时,文学的研究者们却时时陷入尴尬的境地之中。文学批评的历史惰性,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惯性同时成为文学史的两大奇观。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历史惰性 历史惯性 文学创作 研究者 文学史 尴尬
下载PDF
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惰性
4
作者 刘永国 《社科纵横》 2009年第3期121-122,共2页
世界各民族国家是从不同起点以或强或弱的姿态走向世界历史的。西方各国自主平稳地融入世界历史,而居于东亚文化核心的中国却在外来势力的作用下,被迫向世界历史转变。转变的道路是畸形的,转变的进程是痛苦的。这种转变根源于生产力和... 世界各民族国家是从不同起点以或强或弱的姿态走向世界历史的。西方各国自主平稳地融入世界历史,而居于东亚文化核心的中国却在外来势力的作用下,被迫向世界历史转变。转变的道路是畸形的,转变的进程是痛苦的。这种转变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惰性,它导致近代中国找不到自己在现代世界坐标上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 历史惰性 生产力 交往 全球化
下载PDF
对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建设的思考
5
作者 郑敏 《黑龙江金融》 1997年第8期23-24,共2页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后,国有专业银行相应地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首先是经营观念的更新,同时在机构设置、业务开拓、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工资分配等多方位进行了若干单项改革。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摸着石头过河...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后,国有专业银行相应地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首先是经营观念的更新,同时在机构设置、业务开拓、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工资分配等多方位进行了若干单项改革。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的这类单项改革,是一个必须阶段,改革的范围将陆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整体效益 历史惰性 监督制约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 过渡时期 责任目标津贴 新旧体制 经营观念 现行工资
下载PDF
试析腐败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6
作者 肖国飞 《上饶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认为,当前腐败现象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历史的根源──剥削制度的残余影响;现实的原因──新旧体制杂交引起的弊端;精神的因素──腐败主体道德理性的贫困。
关键词 腐败现象 历史惰性 现实弊端 精神贫困
全文增补中
应当摆正心理素质教育的位置
7
作者 王守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8年第3期2-2,共1页
应当摆正心理素质教育的位置○王守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由于对人的心理素质的独特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致一度忽视甚至完全放弃了心理素质的培养。此乃为教育的一大失误。有鉴于此,本文就应当摆正心理素质教育的位置问题略陈管... 应当摆正心理素质教育的位置○王守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由于对人的心理素质的独特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致一度忽视甚至完全放弃了心理素质的培养。此乃为教育的一大失误。有鉴于此,本文就应当摆正心理素质教育的位置问题略陈管见。一、心理作用的启示处于认识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 社会转型 儒家文化 《大学》 再就业工程 历史惰性力”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革命 心理作用 国民心理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