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教学实践的理论根柢与应然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
1
作者 邓宇 郑家福 《教师教育学报》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奠基于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之上、确证属人世界并以解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旨的思想方式与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历史及历史教学皆有着深刻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的历史可从历史个体与历史整体两方面审视...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奠基于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之上、确证属人世界并以解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旨的思想方式与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历史及历史教学皆有着深刻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的历史可从历史个体与历史整体两方面审视。历史中的个人是过去“现实的人”和“社会的人”。历史的整体创造是基于“人的需要”,其发展有赖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历史个体与历史整体的观点为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根柢和逻辑导向。历史教学实践的应然逻辑在于:把握个体理解原则,注重历史情境建构;坚持整体认知原则,多方面呈现相关史料;重视因果解释原则,厘清历史因果关系;遵循史观统领原则,辩证地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人学 个体理解 整体认知 因果解释 史观统领
下载PDF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
2
作者 濮明华 《学周刊》 202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历史是一门需要严谨辨析和深入思考的学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至关重要。史料辨析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史料的概念、重要性出发... 历史是一门需要严谨辨析和深入思考的学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至关重要。史料辨析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史料的概念、重要性出发,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的原则和策略,希望文章的研究能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史料辨析 独立思考
下载PDF
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
3
作者 陈红晔 《学周刊》 2025年第2期82-84,共3页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已经成为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将史料实证素养融入教学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引导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已经成为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将史料实证素养融入教学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实证构建起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认知,培养历史思维和素养,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下载PDF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志良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85-87,共3页
中学历史课程由初中和高中两阶段构成,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差异等因素,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着学生历史素养的持续发展。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可采取“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中学历史课程由初中和高中两阶段构成,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差异等因素,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着学生历史素养的持续发展。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可采取“合理制订教学目标,确保目标指向明确,清晰可行;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纵横联系,由此及彼;创新教学过程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散思维”等策略,构建一个连贯、互补的历史教学体系,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学段之间顺利过渡,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高中 历史教学 教学衔接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悦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1期218-220,232,共4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硬件与软件设施,在历史课堂中推陈出新,改革教学模式,更新师生互动方式,是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作为新型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中都相得益彰,对提升教育质量卓有成效。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硬件与软件设施,在历史课堂中推陈出新,改革教学模式,更新师生互动方式,是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作为新型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中都相得益彰,对提升教育质量卓有成效。因此,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探究智慧历史课堂的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 智慧课堂
下载PDF
关注人 优化人 彰显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育人策略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付坤 《现代教育》 2024年第4期54-58,64,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策略探究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践中,探索了三个有效策略:关注人——精准定位核心素养,优化人——高质发展核心素养,彰显人——实效落实核心素养。“精准定位核心素养”是指秉持“... 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策略探究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践中,探索了三个有效策略:关注人——精准定位核心素养,优化人——高质发展核心素养,彰显人——实效落实核心素养。“精准定位核心素养”是指秉持“以学定教”的教学目标定位原则,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标准、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程度、关注学生学习表现的进步程度。“高质发展核心素养”是指通过优化教法与学法,整合实施单元教学,打造高阶思维活动,培育优化的人。“实效落实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分享与激励”“开放与赋权”“活动与情境创设”,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 育人策略
下载PDF
假设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7
作者 胡忆红 李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在关于“假如史学”的学术讨论中,史学界将历史假设作为一种分析历史事件的新思维、新视角。将这一思维引入中学历史教学,仿效其他学科假设法的运用并加以规范,可以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中学历史教学中假设法的运用应... 在关于“假如史学”的学术讨论中,史学界将历史假设作为一种分析历史事件的新思维、新视角。将这一思维引入中学历史教学,仿效其他学科假设法的运用并加以规范,可以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中学历史教学中假设法的运用应遵循坚持唯物史观、依据课程标准、提出假设合理、时间相近、学生主体五个原则。将假设法作为一种“提问艺术”运用于课堂讨论,依据课程标准提出合理的“事件假设”和“人物假设”,以假设提问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构建历史图景,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法 中学历史教学 运用原则 类型
下载PDF
新时期背景下微课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蒋烜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218-220,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走进了中职历史教学的课堂。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设计理念,以短小、紧凑的形式集中呈现特定的知识点或教学内容。其特点包括短时限、多媒体呈现、重点突出、灵活性、互动性、个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走进了中职历史教学的课堂。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设计理念,以短小、紧凑的形式集中呈现特定的知识点或教学内容。其特点包括短时限、多媒体呈现、重点突出、灵活性、互动性、个性化定制等,这些特点为其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总结微课的概念、特点,以及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旨在为中职历史教学的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微课 中职 历史教学
下载PDF
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祁彤彤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4年第5期66-67,共2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十分重要,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存在的问题1.不重视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在传统的初中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十分重要,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存在的问题1.不重视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导致学生缺乏分析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缺乏时空观念,不能理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也就无法准确地掌握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时空观念 培养策略 历史教学内容 知识的传授 前因后果 课堂教学 学生的学习
下载PDF
基于“项目学习+BOPPPS教学模式”研究述评的中学历史教学展望
10
作者 熊梅 赵娣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47-50,共4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有效且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有关项目学习与BOPPPS教学模式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通过对二者的研究成果梳理来看,认为当前项目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解析、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有效且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有关项目学习与BOPPPS教学模式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通过对二者的研究成果梳理来看,认为当前项目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解析、项目设计、教学价值与评价以及应用方面,形成了多方位、更具深度的研究格局。而BOPPPS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有效性、模式融合性方面还具欠缺性。基于此,今后中学历史教学可加强对项目学习应用路径的研究,深入拓宽BOPPPS教学模式的研究领域,加大探索项目学习与BOPPPS教学模式的融合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学习 BOPPPS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教学策略
11
作者 吴波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深度学习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践途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深层次理解所学历史知识,同时在教授历史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启迪... 深度学习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践途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深层次理解所学历史知识,同时在教授历史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智慧。通过开展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历史教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高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12
作者 王河江 刘高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7期169-172,共4页
新课标实施以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融入的教育理念。作为育人者,历史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把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融入教学中,落到实处。通过整体性教学设计,采用设计教学目标、探索合... 新课标实施以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融入的教育理念。作为育人者,历史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把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融入教学中,落到实处。通过整体性教学设计,采用设计教学目标、探索合作学习模式、营造学习情景、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观念、能力,最终实现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方法
下载PDF
“项目学习+混合式”模式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熊梅 赵娣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随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愈发受到重视。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课程设置溢满、教学方法固化、课堂生机不足、考核评价单一,而结合混合式教学的项目学习则能突破传统教学的藩篱,创新多元教学方法... 随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愈发受到重视。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课程设置溢满、教学方法固化、课堂生机不足、考核评价单一,而结合混合式教学的项目学习则能突破传统教学的藩篱,创新多元教学方法,在优化学习互动、训练高阶思维、提升课程质量方面展现优势。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发挥线上线下的优势,结合项目式学习,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驱动问题为导向,以探究性实践为指引,重视成果展示的价值,并在课后巩固成果,结合多元化评价方式,落实“两性一度”标准,实现历史课堂效益最优化,必将有效推进高校历史课程改革,助力历史学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学习 混合式教学 高校历史教学
下载PDF
跨学科视角: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有益探索
14
作者 陈雁 《现代教学》 2024年第7期1-1,共1页
历史学是对客观历史的一种叙述和阐述,客观历史在被“叙述”和“阐述”出来的时候,无论叙述者或阐释者如何标榜其客观性,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历史学不是封闭的、不容置辩的定论体系,而是开放的、可供讨论并不断更新延展的领域... 历史学是对客观历史的一种叙述和阐述,客观历史在被“叙述”和“阐述”出来的时候,无论叙述者或阐释者如何标榜其客观性,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历史学不是封闭的、不容置辩的定论体系,而是开放的、可供讨论并不断更新延展的领域。随着新材料的出现,新研究视角的提出,历史学的一些观点会被修正甚至被全盘否定。因此,在历史学习中,对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历史结论,而是对不同历史观点和研究路径的理解和辨析。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思想方法,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会被鱼龙混杂的信息轻易迷惑或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信息爆炸 跨学科视角 阐释者 历史 有益探索 叙述者 全盘否定
下载PDF
四本权威历史教学期刊间的差异——结合中学历史教学方面来谈
15
作者 周滔滔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6期167-168,共2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历史教学变得更完善,有关历史教学的期刊杂志在国内陆续发表,其中《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最为著名,这四本期刊公认是国内历史教学最为权威的四大学术期刊,《历史教...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历史教学变得更完善,有关历史教学的期刊杂志在国内陆续发表,其中《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最为著名,这四本期刊公认是国内历史教学最为权威的四大学术期刊,《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问题》更是全国核心期刊.这四本期刊的发表促进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历史师生有很大帮助,但是每本期刊所论述的内容、所服务的对象和中学历史课程之间的关系都有所不同,作者就此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下载PDF
大概念统领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析
16
作者 靳二华 《四川教育》 2024年第18期46-46,共1页
大概念教学强调将分散的知识、技能与观念按照某一主题或特征统一为一个整体,并按照主题或特征赋予它们具有意义的概念或观念。运用大概念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与规律,更好地厘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大概念教学强调将分散的知识、技能与观念按照某一主题或特征统一为一个整体,并按照主题或特征赋予它们具有意义的概念或观念。运用大概念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与规律,更好地厘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有较大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学科思维 策略探析 概念教学 历史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 观念
下载PDF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7
作者 杨和斌 《故事家(下)》 2024年第8期145-147,共3页
初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参与度成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需要教... 初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参与度成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参与度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课程 实际教学 历史教学目标 学生的全面发展 方法和策略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剖析
18
作者 傅春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8期0179-0182,共4页
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亟需以多元文化视角审视教学内容。本研究基于多元文化视角,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文献回顾与实证调查,发现教学内容在反映多元文化方面存在不足,表现为对异域文化的梳理不... 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亟需以多元文化视角审视教学内容。本研究基于多元文化视角,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文献回顾与实证调查,发现教学内容在反映多元文化方面存在不足,表现为对异域文化的梳理不全面和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不深入。这一现状难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多元文化视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认知的深化。因此,们建议将多元文化理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设计之中,及时修订初中历史教材,增加多元文化元素,以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从而全面塑造学生的多元文化认知和价值观念。本研究对于推动国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备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视野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内容设计 多元文化元素 历史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课标视角下历史教学中的课堂互动研究
19
作者 牟宗勇 《新校园》 2024年第6期62-63,共2页
新课标强调学生中心、主动参与,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以讲授为主的历史教学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初中历史教学处于学生历史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对历史的... 新课标强调学生中心、主动参与,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以讲授为主的历史教学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初中历史教学处于学生历史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和兴趣开始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通过创新课堂互动方式来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新课标视角下历史教学中课堂互动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历史学科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互动 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 新课标视角 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教学模式 主动参与 单向传递
下载PDF
基于大概念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方法探索——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
20
作者 宋鸿雁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4年第11期89-91,共3页
随着初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如何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大概念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以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的教... 随着初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如何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大概念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以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探索如何以学科大概念衔接初高中历史教学。一、分析差异,理清衔接思路关于辛亥革命的教学,初高中课标要求不同。具体如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教材 中华民国成立 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 历史教学改革 《辛亥革命》 衔接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