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与肌理——浅论夏坚勇的历史散文 被引量:1
1
作者 汪雨萌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在当代汉语散文逐渐方法论化的流变过程中,历史散文与文化散文的兴起与发展无疑是重要的节点之一。夏坚勇的散文以其对中国古典文学史传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对市井微观历史的书写、对宏观历史的日常化等方式,实现了中国古典王朝的恢弘气... 在当代汉语散文逐渐方法论化的流变过程中,历史散文与文化散文的兴起与发展无疑是重要的节点之一。夏坚勇的散文以其对中国古典文学史传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对市井微观历史的书写、对宏观历史的日常化等方式,实现了中国古典王朝的恢弘气象与鲜活肌理在历史散文中的融会与统一,也是散文作为横跨历史与文学学科的写作方法的经典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坚勇 历史散文 史传传统 微观史学
下载PDF
商周铜器铭文纪时方式及对历史散文的沾溉
2
作者 陈芳兵 李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
商周铜器铭文纪时方式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殷商铜器铭文纪时受甲骨卜辞影响较大,周朝损益殷商纪时方式,确立了纪时单位“由大到小”排列的新表达模式,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鲜明的特征。西周初期和春秋战国之交,铜器铭文纪时先后出现... 商周铜器铭文纪时方式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殷商铜器铭文纪时受甲骨卜辞影响较大,周朝损益殷商纪时方式,确立了纪时单位“由大到小”排列的新表达模式,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鲜明的特征。西周初期和春秋战国之交,铜器铭文纪时先后出现两次较大的变动。第一次是统治者主动进行的历法革新,第二次是铭文纪时在历史环境中的被动调整。铜器铭文纪时中呈现出的整体性意识、线性意识与记事重于纪时意识,为编年体历史散文的问世和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铭文纪时单位和表达方式也为编年体历史散文所借鉴。铜器铭文的纪时意识和纪时表达共同影响着后世历史散文的创作,塑造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时方式 变化原因 历史散文 文化意义
下载PDF
伍立杨历史散文的形式探索与审美效果
3
作者 刘婧 周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6-103,共8页
长期以来,伍立杨的散文创作备受瞩目。以其代表作之一《铁血黄花》为例,从语言、修辞、章法三个角度探析伍立杨历史散文的文体实验及审美效果。语言上,伍立杨善用文白夹杂、骈散结合、雅俗互补三大技法,使得语言古雅而晓畅、辨识度极高... 长期以来,伍立杨的散文创作备受瞩目。以其代表作之一《铁血黄花》为例,从语言、修辞、章法三个角度探析伍立杨历史散文的文体实验及审美效果。语言上,伍立杨善用文白夹杂、骈散结合、雅俗互补三大技法,使得语言古雅而晓畅、辨识度极高,文风趣味横生。修辞上,《铁血黄花》对近十种修辞的使用臻于炉火纯青之境,尤以比喻、引用、对比使用频次最高、最为出彩。章法上,《铁血黄花》坚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既延续了古代论说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展现了当代历史散文家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历史散文的形式创变无疑是重要的,但创作者要对历史怀有真诚和敬畏,才可走得更远。伍立杨的探索是相当可贵且富有启示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血黄花》 伍立杨 历史散文 形式探索
下载PDF
拨开历史的褶皱——评夏坚勇长篇历史散文《东京梦寻录》
4
作者 田振华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历史散文具有“宏大与磅礴的生命力,历史的融入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散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散文不再局限于过于狭小的格局,走向一种恢弘与大气”。历史散文的写作需要作家具备更为开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夏坚勇就是一位能够持续深... 历史散文具有“宏大与磅礴的生命力,历史的融入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散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散文不再局限于过于狭小的格局,走向一种恢弘与大气”。历史散文的写作需要作家具备更为开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夏坚勇就是一位能够持续深耕于历史散文创作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作家。从20世纪90年代凭借《湮没的辉煌》走红,到新世纪初《旷世风华--大运河传》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散文 夏坚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大运河 新世纪初 散文创作 卓越成就 东京梦
下载PDF
论1990年代以来历史散文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小敏 张喜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1990年代社会转型之后,知识分子成为文学创作一大主题,忧天下的民族承担、仕而死的悲壮与尴尬、隐逸的高尚与逃避成为历史散文创作中古今文人对话及互审的重点。散文文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创作者、抒情主体、审美对象在文本内部的重合性,... 1990年代社会转型之后,知识分子成为文学创作一大主题,忧天下的民族承担、仕而死的悲壮与尴尬、隐逸的高尚与逃避成为历史散文创作中古今文人对话及互审的重点。散文文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创作者、抒情主体、审美对象在文本内部的重合性,情感的抒发与理性的反思皆为创作者对审美主体观照后的自我审视,进而折射出当下文人在不断边缘化时确认自我身份的焦虑,也表达出对自我形象建构的期许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形象建构 仕与隐 历史散文
下载PDF
《蒙古秘史》的文体特征——与中国历史散文及讲史说话相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荣刚 严明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蒙古秘史》成书于公元13世纪,记载了蒙古民族自始祖至斡歌歹时期近六百年的历史,开创了蒙古民族书面撰史纪事的先河。现存的《蒙古秘史》作为蒙古民族第一部书面历史文学作品的汉译本,在创作文体上既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 《蒙古秘史》成书于公元13世纪,记载了蒙古民族自始祖至斡歌歹时期近六百年的历史,开创了蒙古民族书面撰史纪事的先河。现存的《蒙古秘史》作为蒙古民族第一部书面历史文学作品的汉译本,在创作文体上既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又与汉族史传作品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影响关系。将《蒙古秘史》与《左传》、《三国志平话》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在叙事、取材以及语言方面的异同及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秘史》 历史散文 讲史说话 民族文学
下载PDF
人本思潮与先秦历史散文和原始小说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杰文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1-76,共6页
人本思潮与先秦历史散文和原始小说郑杰文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一定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又总是给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孔子在前人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改造而成人本学说,后经孟... 人本思潮与先秦历史散文和原始小说郑杰文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一定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又总是给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孔子在前人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改造而成人本学说,后经孟子发扬光大,在战国中后期形成了一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思潮 原始小说 先秦历史散文 民本思想 人本学 社会成员 《汉书·艺文志》 《晏子春秋》 孔子 《左传》
下载PDF
略谈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创作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敏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17-20,共4页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意味着知识分子的文化、文学在超越或摆脱了精英意识主宰和政治意识主宰之后与一般社会文化合流的趋势 ,代表了知识分子通过文学的途径重新寻求自身的文化定位和社会定位的努力。他的散文把历史对象与现实情感、宏大题...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意味着知识分子的文化、文学在超越或摆脱了精英意识主宰和政治意识主宰之后与一般社会文化合流的趋势 ,代表了知识分子通过文学的途径重新寻求自身的文化定位和社会定位的努力。他的散文把历史对象与现实情感、宏大题材与个人体验融为一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历史散文 文学 意蕴
下载PDF
从史实到哲思:历史散文中的真实祛魅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小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7,共4页
"真实"是历史文学历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历史本真到基本是非,到"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而散文作为抒情文体的特殊性,是对自我思考的艺术创作,其与历史的对接,必然是以情感真实为触媒,以碎片为对接的"小历史... "真实"是历史文学历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历史本真到基本是非,到"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而散文作为抒情文体的特殊性,是对自我思考的艺术创作,其与历史的对接,必然是以情感真实为触媒,以碎片为对接的"小历史"的书写,完成了历史文学从注重叙事到抒情诗性的思维方式转变,文本主题意蕴由原来的人物代言到作者直接现身的叙述方式转变,展示了历史情怀与历史哲思,呈现了不同维度的历史真实,构成了1990年代王纲解纽时代历史多元阐释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 历史文学 历史散文 祛魅
下载PDF
文体意识和主体间性——评王充闾历史散文的写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翔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历史散文的步履在进入新世纪的门槛之后似乎呈现出蹒跚不前、缺失自我创新的生命张力。其原因之一,就是文体意识的遮蔽和主体间性的缺席。然而,令我们欣慰的是,散文作家王充闾。
关键词 王充闾 历史散文 文体意识 人文精神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史记》与先秦历史散文人物描写艺术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明生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先秦历史散文描写的人物大都流于片断,人物形象是既单薄又不完整的。而《史记》则以文学手法塑造了许多完整、生动、丰满、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充分而集中地刻划出人物性格,从而再现了历史。因此,《史记》在人物描写艺术上... 先秦历史散文描写的人物大都流于片断,人物形象是既单薄又不完整的。而《史记》则以文学手法塑造了许多完整、生动、丰满、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充分而集中地刻划出人物性格,从而再现了历史。因此,《史记》在人物描写艺术上比先秦历史散文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先秦历史散文 人物描写艺术 比较文学 艺术成就
下载PDF
三楚精神与现代情怀——曾纪鑫文化历史散文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钧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1-76,共6页
曾纪鑫的文化历史散文风格硬朗刚健,达到了"学、行、思"的统一,"史笔、诗情与哲思"的会通,"人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是非同凡响的跨文体写作,是新千年中国文化历史散文的重要收获。
关键词 曾纪鑫 文化历史散文 现代情怀
下载PDF
论历史散文的文体创造——从王充闾的散文近作谈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0-56,共7页
关键词 历史散文 历史文本 历史 体式 情思偕进
下载PDF
汉代的预知信仰与历史散文的叙事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昝风华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7,共7页
汉代预知信仰对本时期历史散文之叙事模式有突出影响。由于预知信仰的流行,汉代历史散文的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常以带有民俗信仰意味的预兆(包括预言)来暗示、照应事件的发展趋向和结局,从而形成了若干叙事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叙事模... 汉代预知信仰对本时期历史散文之叙事模式有突出影响。由于预知信仰的流行,汉代历史散文的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常以带有民俗信仰意味的预兆(包括预言)来暗示、照应事件的发展趋向和结局,从而形成了若干叙事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叙事模式是贵人有吉验模式、败亡有凶兆模式、梦兆应验模式、以善恶报应理念为依据之预言应验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预知信仰 历史散文 叙事模式
下载PDF
历史细节、人文精神的交汇——论耿立历史散文的艺术特征(上)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日同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1-26,共6页
近年来,耿立的历史散文受到文坛的关注。历史细节与人文精神的交汇,及其所构成的内涵真实与其表现形式的虚实相生,是其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文学理论而言,这是一种较佳的文体组合状态,接近文学价值的理想状态;就现当代散文创作史,尤其是... 近年来,耿立的历史散文受到文坛的关注。历史细节与人文精神的交汇,及其所构成的内涵真实与其表现形式的虚实相生,是其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文学理论而言,这是一种较佳的文体组合状态,接近文学价值的理想状态;就现当代散文创作史,尤其是目前散文创作状况而言,耿立历史散文又自具面目。《史记》作为古代散文创作的最高典范,是耿立历史散文的重要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立 历史散文 艺术特征 价值
下载PDF
相人信仰与汉代历史散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昝风华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3期74-77,共4页
相人信仰在两汉时期风靡于朝野,并对本时期历史散文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相人信仰的流行造成了汉代历史散文的一种特殊的写人方式,即通过相术判语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又使其中一般的人物形貌描写体现出或隐或显的相术寓... 相人信仰在两汉时期风靡于朝野,并对本时期历史散文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相人信仰的流行造成了汉代历史散文的一种特殊的写人方式,即通过相术判语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又使其中一般的人物形貌描写体现出或隐或显的相术寓意,也就是说,汉代历史散文往往借助对人物外貌的祥正、凶邪或奇异之处的刻画来暗示人物的品性或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相人信仰 历史散文
下载PDF
论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柏青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17,共7页
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著作主要有《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尚书》主要记言,奠定了我国记言体历史散文的基本范式;文章体式多样,标志着文体的区别已开始形成。《春秋》专门记事,构建了历史著作叙事的基本规范。叙事... 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著作主要有《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尚书》主要记言,奠定了我国记言体历史散文的基本范式;文章体式多样,标志着文体的区别已开始形成。《春秋》专门记事,构建了历史著作叙事的基本规范。叙事注重艺术性,表现出次序井然,条理清晰,语言精炼准确的特点。《国语》亦以记言为主,但其所记已不再是《尚书》式的"古之号令",而主要是历史人物针对当时的具体事件所生发的议论,并且不乏精彩的叙事篇章。其叙事之文,大都具有记叙散文的基本要素,具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并富有戏剧色彩。《左传》直接继承《春秋》,其最大进步就在于叙事完整,并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叙事方法,具有高超的叙事艺术。所记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与《尚书》《国语》相比艺术水平亦有了更大进步。《战国策》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历史散文,其最大的进步,不仅在于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记叙历史的新格局,注重刻画人物形象,而且记言之文也表现出结构严谨,说理充分,长于铺陈,好用夸饰之语,喜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段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散文 记叙文 发展演变
下载PDF
大学语文教学中历史散文教学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映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6期100-101,共2页
历史散文是大学语文教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再现了某一历史阶段历史事件的发展走向,更是在文字铺排中蕴含了深刻的文学审美价值,对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都是一个良好的熏陶和引导。但是在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 历史散文是大学语文教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再现了某一历史阶段历史事件的发展走向,更是在文字铺排中蕴含了深刻的文学审美价值,对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都是一个良好的熏陶和引导。但是在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彻底脱离中学时代的教学痕迹,在对历史散文分析的过程中,缺乏广度和深度,难以结合实践形成创新思考。基于此,本文从目前大学语文历史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历史散文 文学价值 教学方式
下载PDF
遗民张岱历史散文书写中的对象考察
19
作者 潘承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4,共5页
张岱的历史散文书写,代表了清初明遗民历史散文书写的动向和所达到的思想深度。他在追究明朝灭亡多方面的内在原因的同时,从庶民小人物身上看到了民族大义、过人本领和理想生活境界,初步认识到历史脉动的底层力量所在,成为《儒林外史》... 张岱的历史散文书写,代表了清初明遗民历史散文书写的动向和所达到的思想深度。他在追究明朝灭亡多方面的内在原因的同时,从庶民小人物身上看到了民族大义、过人本领和理想生活境界,初步认识到历史脉动的底层力量所在,成为《儒林外史》寄望平民奇人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历史散文 对象考察
下载PDF
古希腊与中国先秦历史散文特征考察
20
作者 潘明霞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古希腊历史散文,在数量、类型以及史学、文学价值方面,都丝毫不比中国先秦的历史散文逊色,但因希腊民族神话意识大大强于历史意识,所以,相对来说,古希腊的历史散文,就不如神话、史诗的成就那样突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关注史事,历史意识... 古希腊历史散文,在数量、类型以及史学、文学价值方面,都丝毫不比中国先秦的历史散文逊色,但因希腊民族神话意识大大强于历史意识,所以,相对来说,古希腊的历史散文,就不如神话、史诗的成就那样突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关注史事,历史意识要大大强于神话意识,因此,具有较为深厚的史学传统,历史散文比较发达。本文拟从史学形成的年代、史书的作者类型、史书中文学因素的来源等方面入手,对古希腊和中国先秦历史散文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中国先秦 历史散文 特征考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