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历史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纲 被引量:12
1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0,共9页
历史民俗学是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民俗事象的历史研究与历史社会民俗事象、民俗记述及民俗评论的研究,通常包含民俗史、民俗学史、文献民俗志三方面。它与历史社会学与历史人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具有自己的... 历史民俗学是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民俗事象的历史研究与历史社会民俗事象、民俗记述及民俗评论的研究,通常包含民俗史、民俗学史、文献民俗志三方面。它与历史社会学与历史人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具有自己的学术特点。历史民俗学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民俗学界,钟敬文是中国历史民俗学的倡导者与建设者。历史民俗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范围、学科特征与研究方法,是一门正在生长的新型学科,它在中国民俗学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俗学 民俗 民俗学 文献民俗
下载PDF
历史民俗学与钟敬文的学术贡献 被引量:10
2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9,共7页
中国特色的民俗学学术体系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悠久的历史文明,以探讨民俗事象、历史源流与民俗观念变迁为对象的历史民俗学在其中至关紧要。以钟敬文为代表的学者在20世纪前期中国民俗学兴起之初就关注着这一问题,新时期以来,... 中国特色的民俗学学术体系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悠久的历史文明,以探讨民俗事象、历史源流与民俗观念变迁为对象的历史民俗学在其中至关紧要。以钟敬文为代表的学者在20世纪前期中国民俗学兴起之初就关注着这一问题,新时期以来,钟敬文明确提出将历史民俗学作为中国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出了相应的理论说明与具体的研究部署,他在历史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上有着重大的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历史民俗学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历史民俗学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世瑜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历史民俗学是20世纪下半叶主要由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民俗学者提出的一个研究概念。由于各自的表述及其所代表的理念各有所异,而在欧美学术界也很少出现historical folklore这个术语的使用,与historical sociology或historical ant... 历史民俗学是20世纪下半叶主要由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民俗学者提出的一个研究概念。由于各自的表述及其所代表的理念各有所异,而在欧美学术界也很少出现historical folklore这个术语的使用,与historical sociology或historical anthropology这两个相近的术语得到相对普遍使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俗学 20世纪 民俗学 东亚国家 学术界 术语
下载PDF
汉唐风土记的历史民俗学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传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6-71,共6页
风土记是流行于我国古代的专门记载地理和风俗的历史文献,是一种历代传衍的民俗记录和民俗解释文献。我国汉唐时期是风土记发展的鼎盛时代,产生了以周处《风土记》为代表的大量分风土记著作。汉唐风土记体现了中国古人风俗与民情统一、... 风土记是流行于我国古代的专门记载地理和风俗的历史文献,是一种历代传衍的民俗记录和民俗解释文献。我国汉唐时期是风土记发展的鼎盛时代,产生了以周处《风土记》为代表的大量分风土记著作。汉唐风土记体现了中国古人风俗与民情统一、时间与空间统一的民俗观念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民俗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风土记 空间观念 历史民俗学
下载PDF
社会的民俗、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社会组织民俗研究课题与方法浅议 被引量:3
5
作者 彭伟文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第3期92-100,共9页
以社会,即某个人类集团本身作为学术观照对象的研究在中国民俗学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在日本民俗学中,民俗学独有的社会研究是以传承母体论的方式展开的,并由此实现了从柳田方法论向区域民俗学的转向。日本民俗学从创立伊始就确立了历史取... 以社会,即某个人类集团本身作为学术观照对象的研究在中国民俗学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在日本民俗学中,民俗学独有的社会研究是以传承母体论的方式展开的,并由此实现了从柳田方法论向区域民俗学的转向。日本民俗学从创立伊始就确立了历史取向,传承母体论也是在此取向下设置的研究框架,继承和完成了历史民俗学的方法论建构。中国民俗学创立之时,顾颉刚的方法也具有相似的学术取向,但未得到有效继承。柳田以来的历史民俗学,无论在视角上还是方法上,与社会史都有相当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说,历史民俗学就是作为新的历史学的社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的民俗 历史民俗学 社会史
下载PDF
中国民俗学研究2022年度报告
6
作者 李向振 徐才丹 郑远思 《民间文化论坛》 2023年第3期80-91,共12页
2022年,中国民俗学继续保持稳中向上的发展趋势。从该年度民俗学学术作品来看,当前国内民俗学研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民俗学理论和民俗学学术史讨论方面有所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此类话题的讨论;第二,有关民俗学参与社会治... 2022年,中国民俗学继续保持稳中向上的发展趋势。从该年度民俗学学术作品来看,当前国内民俗学研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民俗学理论和民俗学学术史讨论方面有所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此类话题的讨论;第二,有关民俗学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文化建设的讨论明显增多,民俗学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联系越发紧密;第三,国外民俗学学术作品的译介增多,既有国外学者理论探索的论著,也包括不少国外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的个案性文章;第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数字民俗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事象,这是响应朝向当下和转向日常生活研究的民俗学的学术实践。除以上趋势和特点,当前民俗学研究还存在元理论讨论不足、基于知识生产的民俗学史讨论有待深入、民俗学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拓展方面有待提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元理论 历史民俗学 个案研究
下载PDF
历史民俗学的奠基之作--六卷本《中国民俗史》首发式暨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勃 《民俗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265-270,共6页
2008年6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出版社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校第三会议室,联合主办六卷本《中国民俗史》(钟敬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首发式暨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
关键词 历史民俗学 中国文联 民俗 钟敬文 首发式 研讨会综述 奠基之作 学思
原文传递
历史民俗学的奠基之作——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读后
8
作者 李传军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由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敬文教授主编的6卷本《中国民俗史》,共380万字,以民俗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考古、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上起先秦、下迄民国的民俗起源与发展作了动态的、多角度的系统描述和分析... 由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敬文教授主编的6卷本《中国民俗史》,共380万字,以民俗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考古、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上起先秦、下迄民国的民俗起源与发展作了动态的、多角度的系统描述和分析,使长期被忽视的中国民众生活史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展现。这套多卷本《中国民俗史》不仅是对中国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补充,而且也丰富了世界人类文化史的研究内容,同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认同、传统文化的保护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堪称中国历史民俗学的奠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奠基之作 民俗 钟敬文 主编 文化史研究 人类文化史
原文传递
钟敬文的历史民俗学研究——《历史民俗学卷》编后记
9
作者 萧放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65-68,211,共5页
在钟敬文的学术生涯中,历史民俗学是他始终关注的研究科目,他在民间文艺学史、民俗史与民俗学史领域具有开拓贡献,在他晚年提出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论述中将历史民俗学纳入中国民俗学理论体系,他倡导的历史民俗文献的研究方法,中外民... 在钟敬文的学术生涯中,历史民俗学是他始终关注的研究科目,他在民间文艺学史、民俗史与民俗学史领域具有开拓贡献,在他晚年提出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论述中将历史民俗学纳入中国民俗学理论体系,他倡导的历史民俗文献的研究方法,中外民俗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等至今仍具有重要学术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历史民俗学 民俗学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婚嫁与新娘——一个历史民俗学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年 《民俗研究》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也是社会的大事。中国社会在主流文化层倡导婚恋自由还是“五·四” 以后才有的现象,此前的几千年中,青年男女的婚姻多由包办,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那时的婚嫁,首先并不是当事者个人的事。
关键词 历史民俗学 新娘 不落夫家 婚嫁 主流文化 婚恋自由 李翠莲 清平山堂话本 角色转换 父母之命
原文传递
“历史民俗学”的提出与尝试
11
作者 刘锡诚 《民俗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钟先生策划和主持的《中国民俗史》这部六卷本大著,前后历时八年,现在出来了,完满实现了钟先生生前的设想和计划,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钟老晚年学术思想的一个结晶。这本书理应是我们民俗学学科的一部支柱性的著作。
关键词 历史民俗学 学术思想 民俗 先生
原文传递
民俗学的方法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福田亚细男 菅丰 +1 位作者 塚原伸治 赵彦民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第6期24-30,共7页
历史民俗学作为20世纪民俗学的主流在21世纪具有怎样的可能性呢?福田先生在20世纪民俗学的21世纪化的其中一项提出了"历史认识的新方法"。他认为这一方法是摸索尝试"作为累积的历史""作为形成过程历史",通过"了解过去理解现在,... 历史民俗学作为20世纪民俗学的主流在21世纪具有怎样的可能性呢?福田先生在20世纪民俗学的21世纪化的其中一项提出了"历史认识的新方法"。他认为这一方法是摸索尝试"作为累积的历史""作为形成过程历史",通过"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方法"。但是,其具体形式、与历史学的异同、现代的有效性是怎样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俗学 方法问题 21世纪 20世纪 历史认识 可能性 历史 有效性
下载PDF
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论纲 被引量:33
13
作者 钟敬文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54-61,共8页
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是学科发展的自然要求 ,也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还可以避免学术进程中的某些偏离正轨的倾向。民俗学在中国已有了相当悠久的历史 ,再加上许多学者的努力 ,目前已形成了中国民俗学的独特性格———多民族的一... 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是学科发展的自然要求 ,也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还可以避免学术进程中的某些偏离正轨的倾向。民俗学在中国已有了相当悠久的历史 ,再加上许多学者的努力 ,目前已形成了中国民俗学的独特性格———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建设民俗学的中国派 ,其功用和目标在于清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财富 ,增强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和民族意识与感情 ,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 ,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与民俗学的宝库。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结构体系应包括理论民俗学 ,记录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等方面。今后的工作也应围绕着建设机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记录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研究趋向的新观察——从两个语境和一个意识切入 被引量:3
14
作者 庞建春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9-61,共13页
从时代语境、学术语境和学者问题意识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趋向,提出当代中国民俗学正经历从学科身份确立到学术品质更新的过程,包含了传承经典和知识创新两大主题。首先评述中国民俗学界建立和发展社会科学性质的民俗学... 从时代语境、学术语境和学者问题意识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趋向,提出当代中国民俗学正经历从学科身份确立到学术品质更新的过程,包含了传承经典和知识创新两大主题。首先评述中国民俗学界建立和发展社会科学性质的民俗学的主张;其次评述中国民俗学界有关田野民俗志的新学说;最后讨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领域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社会科学 当代中国 田野民俗 历史民俗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评介
15
作者 杜若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218-219,共2页
河海大学1990年出版的《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是高国藩先生系列研究丛书“敦煌民俗学”中的第二本.此书上承《敦煌民俗学》所创立的新学科,选择了敦煌民俗中主要的风俗事象,展现了驱傩、进夜胡、燃灯、浴沸、拜新月、写经、七七斋、预... 河海大学1990年出版的《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是高国藩先生系列研究丛书“敦煌民俗学”中的第二本.此书上承《敦煌民俗学》所创立的新学科,选择了敦煌民俗中主要的风俗事象,展现了驱傩、进夜胡、燃灯、浴沸、拜新月、写经、七七斋、预兆、民俗小调、性爱、游览、建筑、卜卦、看相、符咒、算命等民俗的奇异面貌,探索其源流、论述其价值,是敦煌民俗研究的又一丰碑.细读此书,笔者有如下几点感受.一、纵横结合、小大互见.民俗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种接受和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民俗流变 古俗 民俗现象 历史民俗学 民俗研究 奇异面 敦煌石室 变异性 外国研究
下载PDF
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 被引量:8
16
作者 钟敬文 《民族艺术》 1999年第1期62-76,共15页
关键词 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学派 民族民俗文化 民俗 民间文学 中国学派 研究对象 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荆楚岁时记》
原文传递
名与实之争——对中国民俗学史研究的批评与反思
17
作者 王素珍 《民俗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35-43,共9页
关于中国民俗学史的研究,自来都存在民俗学史的界限、范畴与领域之争,也就是说,中国民俗学史到底可以包括哪些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本文就此问题,分三个时段进行考察,在总结了各个时期"名与实"之争的特点基础上,对中国民... 关于中国民俗学史的研究,自来都存在民俗学史的界限、范畴与领域之争,也就是说,中国民俗学史到底可以包括哪些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本文就此问题,分三个时段进行考察,在总结了各个时期"名与实"之争的特点基础上,对中国民俗学史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艺学史 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原文传递
《钟敬文全集》
18
作者 王素珍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1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钟敬文全集》是“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的著作全编,全集十六卷,共三十册,总计一千余万字。钟敬文先生一生致力于创立了一门体系庞大的民间人文科学,他称之为“民俗诸科学”。他在这个系统内,开创... 201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钟敬文全集》是“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的著作全编,全集十六卷,共三十册,总计一千余万字。钟敬文先生一生致力于创立了一门体系庞大的民间人文科学,他称之为“民俗诸科学”。他在这个系统内,开创了多个分支,包括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民间传承文化学、历史民俗学和民俗教育学等。在国际民俗学的体系中,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钟敬文先生把它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我国民间文艺学的创建者,“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名称也由他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全集 中国民俗学 民间文艺学 教育出版社 人文科学 学科名称 历史民俗学
下载PDF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物研究专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霄冰 《艺术与民俗》 2020年第3期18-18,共1页
长期以来,历史民俗学的研究多偏重于文献资料,而很少关注民俗文物。所谓民俗文物,指的是历史遗留的能够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的各类实物资料,包括可移动的文物,如服饰、工具、器具、玩具、图画、雕塑作品和建筑构件等,也包括不可移动的建筑... 长期以来,历史民俗学的研究多偏重于文献资料,而很少关注民俗文物。所谓民俗文物,指的是历史遗留的能够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的各类实物资料,包括可移动的文物,如服饰、工具、器具、玩具、图画、雕塑作品和建筑构件等,也包括不可移动的建筑物、聚落遗址和劳动场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遗址 历史民俗学 建筑构件 民俗文物 雕塑作品 文献资料 实物资料 民众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简介 被引量:1
20
作者 思泓 《当代韩国》 2000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民俗博物馆 韩国文化 民间信仰 民俗研究 民俗文物 传统社会 传统民俗文化 活文物 公务员 历史民俗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