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内蒙古电视剧《青年乌兰夫》艺术成就评析
- 1
-
-
作者
崔燕
刘思彤
-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
出处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8年第4期52-55,共4页
-
基金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与内蒙古草原文化传承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NMDYB1702
-
文摘
将历史片断与人物所处的特定年代有机结合在一起,用艺术真实再现与表现人物形象,这是电视剧工作者所应探寻的一条创作道路和美学追求,内蒙古电视剧《青年乌兰夫》通过对特定历史空间的艺术加工予以还原,以"冲动""觉悟""革命"三个亮点故事再现了乌兰夫觉醒少年——进步青年——革命同志的成长史,完成了革命历史人物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
-
关键词
内蒙古电视剧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美学追求
历史片断
人物形象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大学》、《中庸》研究:七家批判与方法反思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邹晓东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2-132,共11页
-
文摘
目前,两大方法论取向主导着《大学》、《中庸》研究:道统论解释学、片断性历史考据法。二者分别以义理的"最佳"性、考据的"片断"性,作为文本研究的"客观"性。但"最佳义理"情结缺乏历史感,再加之"正典一体—文本本义"预设,《大学》、《中庸》解读往往沦为特定成见的跑马场。而"片断性考据"则倾向于将哲学文本裂为碎片,这同样是在践踏文本的原始实在性。实际上,"文本研究的客观性"只能被界定为"在‘文本—研究者自己—所有其他读者’三方互动中接触‘文本的可理解性’"。《大学》、《中庸》研究者应大胆厘定"文献学约定"与"解释性研究",力求在互动中把握文本的"主导性问题意识"。
-
关键词
道统论解释学
片断性历史考据法
文本的实在性(可理解性)
三方互动
-
Keywords
Confucian Orthodoxy Hermeneutics
Fragmental Thinking of Textual Criticism
the Reality or Comprehensibility of Texts
the Triangular Dynamics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告别二十世纪
- 3
-
-
作者
孙静轩
-
出处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103,共3页
-
-
关键词
诗歌
新诗
当代
<<历史片断>>
<<都市荒原>>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