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九十年代诗学”的终结:个人化、历史意识以及“伦理的诗学” |
李章斌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
|
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学的基础性工程——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历史变迁及当代建构研究》 |
游菲
李红亮
|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史诗化”叙事与“个人化”叙事的同构——论日本历史小说《坂上风云》的叙述模式 |
高义吉
|
《东疆学刊》
CSSCI
|
2015 |
2
|
|
4
|
个人化、故事化、情感化——当下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创作的三个维度 |
何流
|
《视听》
|
2016 |
2
|
|
5
|
是继续“历史化”,还是重建“文学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之争 |
李遇春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6
|
20世纪中国文学从历史化到个人化的人性空间 |
徐肖楠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7
|
探寻现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化”阐释学——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 |
王晓平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3
|
|
8
|
重审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
吴翔宇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9
|
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 |
程光炜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4
|
|
10
|
历史化与经典化: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 |
王本朝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1
|
当代文学历史化的有益尝试——论《东吴学术》“年谱研究”的意义 |
闫海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2
|
当代文学“历史化”的学科意义及其与外部社会的结构关系 |
吴秀明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8
|
|
13
|
“激进现代性”的“历史化”进程——评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
王春林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读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
张涛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15
|
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和传播中的“去历史化”倾向及成因 |
黄丽娜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3
|
|
16
|
当代文艺学的“历史化”转向与创新 |
冯毓云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7
|
略论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弘扬践行的实效路径——基于儒家伦理普及教化历史经验的视角 |
丁根林
|
《观察与思考》
|
2013 |
1
|
|
18
|
历史化的意义及其可能——“当代文学历史化”学术思潮述论 |
徐洪军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19 |
2
|
|
19
|
论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历史化”转向 |
颜水生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初选”与“重评”:当代文学批评的两种路向——兼谈批评的“历史化”问题 |
吴秀明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