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析瞿秋白“历史的工具”论 被引量:3
1
作者 衡朝阳 《兰州学刊》 2007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瞿秋白热爱文学,但他在革命道路上亦奋斗不息,被捕后至死不屈,他的坚韧不拔的牺牲精神为人叹服。然而究其根源,瞿秋白的献身精神是有他的理论支撑的,这就是他的“历史的工具”论。正是对知识分子作为“历史的工具”责任的深切体悟,激励... 瞿秋白热爱文学,但他在革命道路上亦奋斗不息,被捕后至死不屈,他的坚韧不拔的牺牲精神为人叹服。然而究其根源,瞿秋白的献身精神是有他的理论支撑的,这就是他的“历史的工具”论。正是对知识分子作为“历史的工具”责任的深切体悟,激励着瞿秋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历史的工具 知识分子
下载PDF
瞿秋白“历史的工具”论研究综述
2
作者 赵金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2-34,共3页
近年来,关于瞿秋白提出的"历史的工具"论这一命题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文章陆续发表。从这一命题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特别是中共党史上的价值看,显然还有待深化研究。
关键词 瞿秋白 历史的工具 综述
下载PDF
张之洞与辛亥武昌首义——兼论政治家成为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钧 任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29-35,共7页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张之洞死于1909年,辛亥武昌首义爆发于1911年,两者至少在时序上发生了脱节。然而,张之洞的确与辛亥武昌首义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深深浸润于时代氛围之中的关系,并未因张之洞职务上的调迁(1907年入参军机)而割断,也未...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张之洞死于1909年,辛亥武昌首义爆发于1911年,两者至少在时序上发生了脱节。然而,张之洞的确与辛亥武昌首义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深深浸润于时代氛围之中的关系,并未因张之洞职务上的调迁(1907年入参军机)而割断,也未因张之洞命归黄泉而消释。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对应,而是一种文化功能上的价值同构。我们谈论张之洞与辛亥武昌首义的关系,并不是抹杀湖北革命党人的历史功勋。恰恰相反,充分剖析张之洞振兴实业与教育所导致的客观效果,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湖北革命党人的革命首创精神,因为前者为后者提供、创造了某些必不可少的新质因子和重要条件。本文旨在论析张之洞与辛亥武昌首义之间的文化传承机制,并且由此出发,对政治家成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这一具有宽泛意义的文化现象提出自己的若干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武昌首义 商战论 政治家 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泛文化 湖北新政 近代化 商业贸易 振兴实业
下载PDF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译本评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红素 《俄罗斯文艺》 CSSCI 1996年第1期50-53,共4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译本评介朱红素1994年9月漓江出版社出版了装帧精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新全译本。短短半年时间,该译本连续印刷三次,多达180000册,众所周知,这部世界名著早在1942年就由梅益先生译成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译本评介朱红素1994年9月漓江出版社出版了装帧精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新全译本。短短半年时间,该译本连续印刷三次,多达180000册,众所周知,这部世界名著早在1942年就由梅益先生译成中文。解放后,几度再版,成为中国最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译本 小资产阶级 新经济政策 无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 市侩阶层 爱情描写 苏联社会主义 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