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助江山:论苏轼对宋朝各地的文学塑造
1
作者 李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9,214,215,共15页
关于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权威理论是“江山之助”。但从中唐到清末,也存在“人助江山”“文助江山”之说,宋人对文学塑造地域的重要作用有更自觉的认识,苏轼的作品就是“文助江山”说的典型例证。他形塑、创造了宋代的许多地方... 关于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权威理论是“江山之助”。但从中唐到清末,也存在“人助江山”“文助江山”之说,宋人对文学塑造地域的重要作用有更自觉的认识,苏轼的作品就是“文助江山”说的典型例证。他形塑、创造了宋代的许多地方,描绘地理特征,建构地方形象,造就观念空间,投射心理结构,捍卫多元化和包容性,体现出宋朝历史过程的空间维度以及历史在空间中的嵌入方式,宋朝山川藉此永存。透过苏轼的地理感知和地理表达,读者看到一个空间化、在地化、去中心化的宋朝。江山助文,文亦助江山,帮助促成地理的人文化。文学创作是一种表达感知、塑造形象、留存记忆、建构意义的超越性行动,比地理的生命更长久,纵使陵谷变迁,文学也能通过记忆和想象令江山不朽,并创造新的胜迹。“文助江山”说揭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别样特色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助江山 苏轼 宋朝 地方塑造 历史的空间维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