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方言,城市化和历史社会语言学
1
作者 井上史雄 《中国语言战略》 2019年第2期10-29,共20页
本文分析了"新方言"在现代日本语言规范化语境中的作用。"新方言"概念在城市语言研究中的作用或价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课题。新方言是一种正在发展的语言变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语言变化。50年前,当调查在日本开始时... 本文分析了"新方言"在现代日本语言规范化语境中的作用。"新方言"概念在城市语言研究中的作用或价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课题。新方言是一种正在发展的语言变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语言变化。50年前,当调查在日本开始时,新方言似乎是一个罕见的例外。然而,在哈茂吉语词汇的词汇变化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方言形式。新的方言似乎是在日本现代化之前的很多年里一次又一次创造出来的。新方言代表了漫长的语言历史,它的变化是永恒的。新方言是任何语言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本研究运用了glottogram方法。标准形式可以比喻为软熔岩迅速蔓延,形成一个平缓的斜坡山。新的方言形式可以理解为坚硬的熔岩,缓慢蔓延,形成一个高而陡峭的山。本文所讨论的地方城市内部结构与周边农村地区内部结构的比较,是语言地理学和社会语言学两个主要研究领域走向统一的一步。语言变化的三角双向模型显示年轻人使用新的积极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方言 标准化 glottogram 鹤冈市调查 历史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历史社会语言学述评
2
作者 马嫣 赵蓉晖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6,共6页
历史社会语言学是近年来一个新兴学科。它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早期探索、深入研究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初步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历史社会语言学以语言变异和变化研究为核心,覆盖语言历史研究的微观和宏观领域,建立起社会因素与特定历... 历史社会语言学是近年来一个新兴学科。它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早期探索、深入研究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初步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历史社会语言学以语言变异和变化研究为核心,覆盖语言历史研究的微观和宏观领域,建立起社会因素与特定历史时期内语言使用之间的联系,吸取社会学、历史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养分,体现跨学科研究的范式。本文对历史社会语言学做出概要性述评,明晰其发展历程和学科定位,对比历史社会语言学和一般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其研究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语言学 发展历程 学科定位 研究方法 研究意义 存在的问题
下载PDF
上海南京路上语言景观的百年变迁——历史社会语言学个案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彭国跃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5年第1期52-68,共17页
本文从历史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上海南京路上一百多年间的语言景观进行历时考查。首先我们把南京路上的语言景观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清末时期1870~1911)、第二阶段(民国时期1912~1948)、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 本文从历史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上海南京路上一百多年间的语言景观进行历时考查。首先我们把南京路上的语言景观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清末时期1870~1911)、第二阶段(民国时期1912~1948)、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6)、第四阶段(改革开放后1977~2013),然后根据功能的不同把语言景观分为四个要素:(1)店名招牌;(2)商业广告;(3)政治标语;(4)公益广告。文中以照片影像为依据,一方面通过宏观分析,展示一百多年来南京路上语言景观从形成、繁荣、动荡到复兴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微观分析,追踪同一局部景观的具体变化,揭示政治形势和经济体制等社会因素对语言景观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语言学 语言景观 城市语言 社会因素 威信
原文传递
谈语言学及相关学科
4
作者 赵海花 王力 《职大学报》 2001年第3期44-45,共2页
本文分别分析了语言学与语文学、文学史与文学批判、历史、心理学、哲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倡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
关键词 语言学、文学史、历史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新方言、城市化与语际方言学
5
作者 井上史雄 《中国语言战略》 2021年第1期1-18,共18页
“新方言”概念在城市语言研究中的作用或价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利用方言调查和互联网检索来分析新方言和语言标准化的一些具体案例,如汉语中的“太棒”和日语中的“卡哇伊”。新方言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语言变化,在人类历... “新方言”概念在城市语言研究中的作用或价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利用方言调查和互联网检索来分析新方言和语言标准化的一些具体案例,如汉语中的“太棒”和日语中的“卡哇伊”。新方言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语言变化,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新方言作为一种语际方言现象,有时被规范化所掩盖,有时又受到国际化的影响。这些语言的变化与现代社会城市化趋势有关。新方言的理论问题也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方言 城市化 语际方言学 历史社会语言学 借词
下载PDF
Translation and Enculturation as a Process of Acculturation
6
作者 Turgut Gumusoglu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When we look through the world history, it can be seen clearly that language has a great role on culture, art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player in this context. A commonly shared Europ... When we look through the world history, it can be seen clearly that language has a great role on culture, art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player in this context. A commonly shared European culture together with its values has emerged as a product of such sociolinguistic dynamics. Following these encounters, whether at word borrowing level or morpho-syntactical level, European languages have had positive and/or negative effects on each other and have evolved ever since in this way as they have permeated themselves into cul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n translation's intermediary role in enab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e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problematize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re cultural ramifications that stem from linguistic encounter? What are the contributions of translated language to acculturation and enculturation processes? Can the new information through translation produce a culture translation phenomenon? How the hybrid understanding functions? Translation itself is a language encounter that makes impact on targeted languages as well as on its source. In this study, the dynamics that form this encounter space as a meta textual phenomenon has been problemat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translation culture and language contact SOCIOLINGUISTICS transit pl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