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社会认同图式的历史考量——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式 被引量:3
1
作者 曾楠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社会认同作为一种集体性观念,依托于社会的基础与集体的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张力与流变直接影响社会认同的样态与图式。观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对社会认同的相应映照,不难发现,中国社会认同图式经历了国家与社会同构一体的... 社会认同作为一种集体性观念,依托于社会的基础与集体的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张力与流变直接影响社会认同的样态与图式。观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对社会认同的相应映照,不难发现,中国社会认同图式经历了国家与社会同构一体的一元结构下呈现单向主导型表征、国家与社会有限分离的二元结构呈现仿真内爆型表征、国家与社会相互建构的有机互动呈现对话互动型表征的嬗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国家与社会 历史考量
下载PDF
美国遏制战略的历史考量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秀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5-69,共5页
二战后推行了40多年以遏制全球共产主义扩张为核心内容的遏制战略是美国的全球"总战略",①也是冷战时期美国的核心战略;该战略从1947年正式形成,直到苏联解体后才被放弃。美国当局认为遏制战略取得了成功,即冷战取得了胜利;... 二战后推行了40多年以遏制全球共产主义扩张为核心内容的遏制战略是美国的全球"总战略",①也是冷战时期美国的核心战略;该战略从1947年正式形成,直到苏联解体后才被放弃。美国当局认为遏制战略取得了成功,即冷战取得了胜利;然而通过考察遏制战略的实质及演变历史我们发现,美国的遏制战略实际上存在着明显的战略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遏制战略 历史考量
下载PDF
贺龙体育思想“普及与提高”理论的历史考量
3
作者 刘少英 李祥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6-80,共5页
贺龙体育思想"普及与提高"理论,是以人民健康与国家发展为逻辑原点,以马列主义的继承发展为理论基石,以实践进步与民族独立为历史平台,构建了务实而有益理论逻辑体系与实践模式,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标志性理论成果.... 贺龙体育思想"普及与提高"理论,是以人民健康与国家发展为逻辑原点,以马列主义的继承发展为理论基石,以实践进步与民族独立为历史平台,构建了务实而有益理论逻辑体系与实践模式,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标志性理论成果.贺龙体育思想的"普及与提高"理论,在今天依然对中国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龙体育思想 普及与提高 历史考量 价值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实践的历史考量
4
作者 刘洋 薛剑符 《南方论刊》 2013年第12期37-39,共3页
自1949年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由于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实践经历了初创期、曲折期、恢复期、全面建设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同时也是一定历史和政治背景... 自1949年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由于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实践经历了初创期、曲折期、恢复期、全面建设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同时也是一定历史和政治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文章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实践的这四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每个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产生的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的完善对策提供研究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民主 实践 历史考量
下载PDF
毛泽东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考量
5
作者 刘丁豪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历史不能割断",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从历史的角度考量现实,是毛泽东认清中国国情、找到解决中国诸多现实问题答案的重要思维路径和观察视角。毛泽东的这一认知社会的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现实问题 历史考量
下载PDF
中俄新型关系的历史考量与现实反思
6
作者 张海星 《新疆社科论坛》 2009年第4期12-15,共4页
中俄新型关系创造了双方300年交往史上的最好时期;中俄新型关系逐步实现了准确、恰当的关系定位。纵观中俄300余年的交往史,不难发现,支撑两国得以发生关系的基础是政治或军事,在未来中俄关系的构建中,必须扩大它的基础性领域,特别是经... 中俄新型关系创造了双方300年交往史上的最好时期;中俄新型关系逐步实现了准确、恰当的关系定位。纵观中俄300余年的交往史,不难发现,支撑两国得以发生关系的基础是政治或军事,在未来中俄关系的构建中,必须扩大它的基础性领域,特别是经贸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 新型关系 历史考量现实反思
下载PDF
中国农村传统“乡党”制度的历史考量及其当代价值
7
作者 王其辉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中国农村传统"乡党"制度是指在古代皇权制度下,官府不直接干预乡党们的社会关系,而是由一些做过官或考取过功名,并且有操行、有文化、具有人格魅力的乡村名流或精英阶层去管治或协调的一种基层政治制度。此种制度,在组织体系... 中国农村传统"乡党"制度是指在古代皇权制度下,官府不直接干预乡党们的社会关系,而是由一些做过官或考取过功名,并且有操行、有文化、具有人格魅力的乡村名流或精英阶层去管治或协调的一种基层政治制度。此种制度,在组织体系与形式、管理职能、"乡帅"选拔任用标准等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村民委员会的科学构建、村委成员选举任用、强化乡村民主自治、稳定基层政权、巩固执政基础、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党 乡党制度 历史考量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当代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考量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登值 郑剑玲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5-17,共3页
海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文明灿烂辉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海洋文化因而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海洋文化的自然地理、宗教神话、言语表征和历史事件等维度回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 海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文明灿烂辉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海洋文化因而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海洋文化的自然地理、宗教神话、言语表征和历史事件等维度回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对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文化 历史考量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社会形态的空间界画——试论马克思关于历史考量的空间尺度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潇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25,128,共7页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唯物史观探索多方面地考察和诠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划界的问题。马克思先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界划人类历史发展的标尺:一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尺度,二是社会主体生存状态尺度,三是以城乡历史格局为坐标的空间尺度...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唯物史观探索多方面地考察和诠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划界的问题。马克思先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界划人类历史发展的标尺:一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尺度,二是社会主体生存状态尺度,三是以城乡历史格局为坐标的空间尺度。学术界对前两种界划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诠释,但对于"空间尺度"及其界说人类社会形态的解释机理,却少有论述。马克思将社会经济方式以及整个历史活动都纳入城乡空间结构加以考察,因而以历史活动的城乡空间坐标为尺度,去说明人类社会的样态,既是一个深刻而现实的社会本体论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辩证法问题。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回置于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各历史时期之城乡空间的具体型塑,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反身"生产"及其真实表征,去审察和揭示社会形态演变与城乡空间关系建构的相关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空间界画 历史考量尺度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话语权第一次胜利的历史考量与启迪
10
作者 杨方圆 徐建源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第7期76-80,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1933年日内瓦国联大会的最终历史影响为切入点,以推介中国抗日战争话语权领域的胜利为逻辑起点,在国际认同视阈下剖析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考量。在历史见证下,证明第一次中国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1933年日内瓦国联大会的最终历史影响为切入点,以推介中国抗日战争话语权领域的胜利为逻辑起点,在国际认同视阈下剖析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考量。在历史见证下,证明第一次中国话语权胜利的合理逻辑,进而展现中国赢得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次话语权胜利的历史意义,使中国抗日战争站在了国际道义的制高点,赢得了国际联盟的认可,使中国的话语声音在世界范围响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 中国话语权 历史考量
原文传递
对以人为本的“人”的考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金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28,共3页
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人为本"中"人"指的是什么?各种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厘清这一问题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性问题,唯有明确以"谁"为本,才能推... 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人为本"中"人"指的是什么?各种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厘清这一问题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性问题,唯有明确以"谁"为本,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构建。而探究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去抽象地谈论以"谁"为本。必须从历史维度对照其他语境中的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才能清晰把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之"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历史考量
下载PDF
论美国“文化遗产犯罪量刑准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海清 《时代法学》 CSSCI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美国"文化遗产犯罪量刑准则"是在美国"1987年量刑准则"基础上制定、专门针对文化遗产犯罪的刑事处罚制度。"文化遗产犯罪量刑准则"以确定性的量刑方法为指导,实施量刑等级制度。其主要特色在于确定了若... 美国"文化遗产犯罪量刑准则"是在美国"1987年量刑准则"基础上制定、专门针对文化遗产犯罪的刑事处罚制度。"文化遗产犯罪量刑准则"以确定性的量刑方法为指导,实施量刑等级制度。其主要特色在于确定了若干加重量刑的标准,较以往的美国有关文化遗产犯罪的法律在量刑上更为确定和严厉。借鉴美国"文化遗产犯罪量刑准则",克服我国文化遗产犯罪的刑事处罚制度中存在的保护范围不太广、量刑情节不具体等缺陷,无疑有利于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犯罪量刑准则” 量刑等级制度 价值考量 犯罪历史考量
下载PDF
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态度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磊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4期80-86,共7页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所持有的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动因主要取决于维和行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客观表现及中国政府对其性质的主观认定。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将“联合国军”看作是帝国主义的警察部队,因此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保持高...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所持有的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动因主要取决于维和行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客观表现及中国政府对其性质的主观认定。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将“联合国军”看作是帝国主义的警察部队,因此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保持高度警惕,并勇敢地揭露其“侵略罪行”;70年代,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仍有提防,采取冷静观察的态度;80年代,中国政府逐渐认同维和作用,主动参与维和;90年代至今,中国在维和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政府的积极参与有助于保持维和行动的代表性和活力,有利于维和行动未来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观念 历史考量
原文传递
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艳 王畅颖 《中国纪检监察》 2022年第8期9-11,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围绕造就新时代的栋梁之才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为年轻干部拟定全面系统的“成长手册”和“行动指南”。在今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要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围绕造就新时代的栋梁之才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为年轻干部拟定全面系统的“成长手册”和“行动指南”。在今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要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年轻干部对党忠诚老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语重心长的重要讲话,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饱含深远的历史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从政 坚定理想信念 从严从实 现实针对性 年轻干部 教育管理监督 历史考量 对党忠诚
原文传递
一次远行,一场成长
15
作者 阿探 《椰城》 2021年第6期16-18,共3页
认知小说与如何构建小说,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实践。从中西方小说概念的产生及小说演变发展历史考量,不外乎是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互斥及融合出新的一个漫长过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孕育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更是如此,中国... 认知小说与如何构建小说,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实践。从中西方小说概念的产生及小说演变发展历史考量,不外乎是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互斥及融合出新的一个漫长过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孕育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更是如此,中国现代小说的源于"五四"运动,以鲁迅的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读者既不难读出古典传统的内蕴,亦不难读出现代先锋的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小说概念 古典传统 历史考量 远行 先锋 传统与现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