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存在”的自为性及其历史行动
1
作者 王妍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49-57,共9页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揭示了存在的两种样态,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其中自为的存在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基于存在的自为性特征,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并将自为的存在与自由和行动联系起来,认为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自...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揭示了存在的两种样态,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其中自为的存在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基于存在的自为性特征,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并将自为的存在与自由和行动联系起来,认为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自由的存在就是行动。萨特的行动观是一种自由行动观。而晚期的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则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来补充其存在主义观,并丰富其自由行动观,将存在的自为性放置于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进而实现了从主体的自由行动到历史行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在存在 自为存在 历史行动 萨特
下载PDF
历史行动的微观基础、内在机制以及现实逻辑探析
2
作者 速继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6,共7页
历史的发展遵从历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概念逐渐萌育和发展、"公民意识"的培育与转向、权利意识、参政意识逐渐彰显……这些新变化都对社会的共有理念及其实现提出了挑战。如何克服分散的、... 历史的发展遵从历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概念逐渐萌育和发展、"公民意识"的培育与转向、权利意识、参政意识逐渐彰显……这些新变化都对社会的共有理念及其实现提出了挑战。如何克服分散的、独立的、狭隘的个体性非社会化倾向,从中国恢弘、庞杂的意识紊流中抽引出精神现象的因果链条和逻辑序列,寻找出内蕴于历史多样性中的一致性趋向,从而得以以一种历史运动的内在否定性逻辑引导中国社会全体公民以精神的自觉状态去实现建设完美国家的目的,是关乎社会共有理念及其实现的重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集体 历史行动 逻辑
下载PDF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种教育社会学的诠释 被引量:15
3
作者 贾群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8-69,共12页
本研究从教育社会学的真实对应关系、历史的行动者和个体社会化三个视角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考察,最终认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这样的教育:使适龄社会成员有权利且有条件能够接受的、同样... 本研究从教育社会学的真实对应关系、历史的行动者和个体社会化三个视角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考察,最终认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这样的教育:使适龄社会成员有权利且有条件能够接受的、同样的能力可提供同等的机会的、有利于个体成为促进社会团结的卓越公民的教育。这一定义使"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再含糊和抽象,而是在实践中变得可操作,可测评,能够真正引导教育改革和教育的日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对应关系 历史行动 公平和有质量 社会化 教育机会 能力
下载PDF
对90年代几种小说创作潮流的解读
4
作者 袁爱华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2-23,共2页
本文以90年代新生代写作、新写实写作、女性私人化写作为对象,论述其写作倾向最严重的表现就是审美想象力的丧失而沉溺于日常生活的庸俗和私人欲望中。指出其摆脱困境的可能性在于把写作实现为充满审美想象的“进入历史的行动”。
关键词 90年代 新生代写作 新写实写作 女性私人化写作 审美想象力 “进入历史行动
下载PDF
副文本视角下政治文献翻译传播研究——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注释英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黎 《译苑新谭》 2021年第2期199-209,共11页
副文本是文本重要的组成部分,分为内副文本和外副文本。副文本最早由法国的热拉尔·热奈特提出,为译作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文献翻译在宣传中国执政方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副文本是文本重要的组成部分,分为内副文本和外副文本。副文本最早由法国的热拉尔·热奈特提出,为译作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文献翻译在宣传中国执政方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是介绍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的重要文献。文献中有前言、专栏、表格、注释等副文本,是翻译文本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丰富的注释部分是文献正文本周边的最重要的辅助文本,译者需要灵活采取增译、省译、释义、重构等翻译策略,传递正文未能呈现的重要背景信息,发挥副文本在推广和传播文献的重要作用,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政治文献翻译 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 注释
原文传递
史料·叙事·价值的“大问题”思辨——知识论课程(TOK)与历史教学
6
作者 蔡乐昶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7年第5期167-170,共4页
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IBDP)始于1968年。国内迄今已有89所承办学校,在上海就有22所。根据IBDP的课程框架,知识论(TOK)、拓展论文和创新行动服务是核心课程,旨在形塑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 知识论 TOK 大学预科 认知方式 现代公民 创新行动 文凭 批判思维 历史叙事 整体性
原文传递
情势与思想:知行明理,因情析义
7
作者 郭子其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4-49,共6页
思想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结晶。思想的美感与价值最能激发学生的智趣,最易让学生挑战自我的认知,从而进入高阶思维,实现高水准学习状态=思想的美感与价值何以让学生得以深切地感悟?在笔者看来,应引导学生认识思想史,需要关注历史情势,深切... 思想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结晶。思想的美感与价值最能激发学生的智趣,最易让学生挑战自我的认知,从而进入高阶思维,实现高水准学习状态=思想的美感与价值何以让学生得以深切地感悟?在笔者看来,应引导学生认识思想史,需要关注历史情势,深切理解思想从哪里来;关注思想的内在演变,领悟思想的独到之处;关注历史人物的情理,洞悉其思想的丰富内涵;关注历史行动,发觉思想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势与文化 历史行动 思想价值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