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基督教运动与民族主义的历史表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郭若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非基督教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桩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固然在于因其可供解读中国现代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之历史例证,但更重要的是,该运动的历史叙事结构蕴含的民族主义因素,足以构成人们对中国现...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非基督教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桩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固然在于因其可供解读中国现代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之历史例证,但更重要的是,该运动的历史叙事结构蕴含的民族主义因素,足以构成人们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存在的不证自明的认知理由。然而,非基督教运动并非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从一开始就由民族主义所促成;相反,征诸史实,非基督教运动通过各类方式,反而建构了民族主义。因而,以民族主义表述非基督教运动,远不如以后者表述前者来得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基督教运动 民族主义 历史表述
下载PDF
《你好,李焕英》:喜剧电影的个体空间与历史表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3,共4页
截至2021年2月25日,被称为"电影春节档最大黑马"的《你好,李焕英》(贾玲,2021)的总票房已超过44亿元,片中女主角李焕英的扮演者张小斐"一夜爆红",不同类型的媒体纷纷从自身角度展开了财经、教育、科普、娱乐等方面... 截至2021年2月25日,被称为"电影春节档最大黑马"的《你好,李焕英》(贾玲,2021)的总票房已超过44亿元,片中女主角李焕英的扮演者张小斐"一夜爆红",不同类型的媒体纷纷从自身角度展开了财经、教育、科普、娱乐等方面的解读……这部贾玲执导的处女作以良好的口碑与多代观众的共鸣在大片如云、营销手段花样百出的春节档,一枝独秀成功刷新了中国观众对喜剧电影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总票房 春节档 个体空间 历史表述 营销手段 扮演者 贾玲
下载PDF
长衫龙芦笙舞的历史表述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兴雄 文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9,共4页
苗族因支系和聚居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其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从而造就了苗族芦笙舞叙事的多样性。在苗族长衫龙芦笙舞传说故事与文本表述的叙事中,其源远流长与苦难重重的历史、以及借助优势文化元素融入其舞台历程的展演与叙述,阐释了... 苗族因支系和聚居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其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从而造就了苗族芦笙舞叙事的多样性。在苗族长衫龙芦笙舞传说故事与文本表述的叙事中,其源远流长与苦难重重的历史、以及借助优势文化元素融入其舞台历程的展演与叙述,阐释了其流传至今的生存境况及其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长衫龙芦笙舞 历史表述 文化意蕴
下载PDF
遗产:历史表述与历史记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菲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8-84,共7页
"遗产"与"历史"都具有鲜明的时间属性,都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关联。当遗产不再被视为一种现成之物,而被理解为一种与人们对过去的表述和回忆相关的动态过程时,遗产就为理解历史提供了新的可能。一方面历史(... "遗产"与"历史"都具有鲜明的时间属性,都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关联。当遗产不再被视为一种现成之物,而被理解为一种与人们对过去的表述和回忆相关的动态过程时,遗产就为理解历史提供了新的可能。一方面历史(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是遗产表述的基本内容,是遗产存在和延续的基本框架,也是人们理解、认知遗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今天的遗产运动作为在当下表述过去的一种新实践类型,既是对过去历史记忆的选择与重构,又具有"制造历史"的内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 历史表述 历史记忆
下载PDF
从村落记忆到族群史观——黑衣壮族群历史表述中的能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海力波 《民间文化论坛》 2009年第2期59-68,共10页
边缘族群是否可能通过把自身纳入国家历史的大脉络中而得到前所未有的表征自我存在的机会?在借用新的历史表征方式时有没有从原有的时间观、历史记忆等文化认知内容中吸收养分,新旧历史话语在文化上的内在联系究竟如何?本文以广西黑衣... 边缘族群是否可能通过把自身纳入国家历史的大脉络中而得到前所未有的表征自我存在的机会?在借用新的历史表征方式时有没有从原有的时间观、历史记忆等文化认知内容中吸收养分,新旧历史话语在文化上的内在联系究竟如何?本文以广西黑衣壮族群的历史记忆与表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历史话语与文化认知、表述与能动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借此个案反思将国家史观与族群历史记忆简单地加以二元对立的理论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衣壮 历史表述 能动性
下载PDF
古代埃及王权历史表述模式的起源
6
作者 史海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1,共6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埃及的国王能以神的身份进行有效的统治,可见王权的思想起源很早,且思想深厚。和王权相关的有效的"历史"表述是王权正常运转的必备的宣传工具,象征性的符号体系、可视的文字艺术以及和王权的连续性相...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埃及的国王能以神的身份进行有效的统治,可见王权的思想起源很早,且思想深厚。和王权相关的有效的"历史"表述是王权正常运转的必备的宣传工具,象征性的符号体系、可视的文字艺术以及和王权的连续性相关的编年记录、王表与年代记等,一起营建起了强大、神圣却又神秘的王权形象。而象征符号、可视文字以及编年纪录的最初根基在早王朝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已经悄然铺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王权 历史表述 象征符号
下载PDF
“苗”与“苗族”历史表述:他者叙事的建构问题
7
作者 王金元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民族族称是具体历史语境的人造物,具有历史表述的叙事内涵。从"苗"、"苗蛮"到"苗种"再到"苗族",不同历史时期对"苗"的指涉变化是主流文化建构和现代民族国家权力运作的结果。它不仅... 民族族称是具体历史语境的人造物,具有历史表述的叙事内涵。从"苗"、"苗蛮"到"苗种"再到"苗族",不同历史时期对"苗"的指涉变化是主流文化建构和现代民族国家权力运作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族群地图上的一次政治建构,也反映了民族集团的形成是一次自上而下的由"他者"设计和督导的对权益进行调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历史表述 他者叙事建构
下载PDF
提高学生历史表述能力的思考与探究——以“电子书包”运用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辉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第11期62-66,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历史小作文教学困境,有效教会学生用历史的语言、逻辑进行表述,运用"电子书包"这一平台,对高中历史"小作文训练"课堂进行优化,利用超越时空的互动讨论功能,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利用高效的交互功能... 为了解决传统历史小作文教学困境,有效教会学生用历史的语言、逻辑进行表述,运用"电子书包"这一平台,对高中历史"小作文训练"课堂进行优化,利用超越时空的互动讨论功能,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利用高效的交互功能,促成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互相学习;利用学习过程的保存功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化、人性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表述 小作文训练 电子书包 优化
下载PDF
错位时间·多重主体·历史谜因:电影修辞学路径中的声音分析
9
作者 张红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9,共6页
电影中的声音在叙事性表意与意象性修辞两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后者,电影声音经常以与现实拉开距离的方式对现实的表象提出质询与思考,在具有修辞性质的思想表达中挑战了完整统一主体的复现,包含将电影影像中的“主体”理... 电影中的声音在叙事性表意与意象性修辞两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后者,电影声音经常以与现实拉开距离的方式对现实的表象提出质询与思考,在具有修辞性质的思想表达中挑战了完整统一主体的复现,包含将电影影像中的“主体”理解和展现为相互联系的多重主体的逻辑,在象征主义下直接与电影主题产生关联。作为电影修辞的声音表达可以构成疑问——解答体系中的观念性表述,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揭示出整部影片历史谜题的“真相”。本文将从时间的错位、主体的分散与历史谜因的表达三个不同于现实的电影情景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探讨电影制作人员如何有效地运用声音来“修辞”电影文本,在相关视听意象蕴含的复杂性有所自觉的前提下,增强电影的叙事效果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修辞学 电影声音 意象性修辞 多重主体 历史表述
下载PDF
社会政治变动与西周晚期的历史表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坤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31,共10页
西周晚期至东周之初是早期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受西周晚期社会政治变动的影响,该时期的历史表述产生了诸多重要变化。其一为表述主题发生转变,由原来侧重表述天命、族群及周王朝的发展,转而侧重贵族家族或诸侯功业等主题,开... 西周晚期至东周之初是早期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受西周晚期社会政治变动的影响,该时期的历史表述产生了诸多重要变化。其一为表述主题发生转变,由原来侧重表述天命、族群及周王朝的发展,转而侧重贵族家族或诸侯功业等主题,开东周诸侯国史述作之风。其二为历史表述的内容与主旨渐趋丰富多元。西周衰亡刺激时人反思历史,审视时政,开始就历史动因提出不同的解释模式,实即私人述史的一个开端。其三为述作群体扩大,人数较多的中下级贵族及普通士阶层开始成为历史表述的主体。部分贵族士大夫摆脱旧观念的约束,就历史与政治发表看法或讴歌主君,"君子作歌"之风由此而起,实为春秋家史兴盛局面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早期史学 历史表述
原文传递
社会政治变动与西周晚期的历史表述
11
作者 王坤鹏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9期9-10,共2页
在传统学术话语里,西周晚期虽是历史动荡期,但也是文化与学术发展的转折期。社会政治结构的动荡使得历史的表述者乃至接受者群体发生了变化,旧有的史官书事的模式受到冲击,原来仅限于部分贵族参与的狭小圈子渐被外来者打破。相关的历史... 在传统学术话语里,西周晚期虽是历史动荡期,但也是文化与学术发展的转折期。社会政治结构的动荡使得历史的表述者乃至接受者群体发生了变化,旧有的史官书事的模式受到冲击,原来仅限于部分贵族参与的狭小圈子渐被外来者打破。相关的历史表述乃至更大范围的载籍书写就脱开旧有藩篱的约束,体裁形式及旨趣内容均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给后来者一种“宪章散紊”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裁形式 西周晚期 社会政治结构 历史表述 学术话语 转折期 接受者 外来者
原文传递
论华语电影中清代历史的电影表述
12
作者 王凯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26,共2页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统一王朝,因为统治者虚心学习并保护汉化遗产,如诗词曲赋等,而且其特殊的历史和众多野史、正史故事不断被人们提及,同时它是距离当今最近的也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并深刻影响了现当代中国特...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统一王朝,因为统治者虚心学习并保护汉化遗产,如诗词曲赋等,而且其特殊的历史和众多野史、正史故事不断被人们提及,同时它是距离当今最近的也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并深刻影响了现当代中国特性的王朝,所以历史剧和华语电影中,甚至在一些国外拍摄的纪录片里,清朝都成为主要的表述和展示对象之一,其相关作品也是所有关于朝代的电影中较多的。本文将通过对一些电影的考察,分析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华语电影 历史 历史表述 想象 意义生产
下载PDF
从开天辟地到“解放”来了——佤族司岗里神话的历史表述
13
作者 高健 《中国文学年鉴》 2018年第1期843-845,共3页
一、“这都是从司岗里出来的”:起源的结构我在佤族田野调查初期,有时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当地人演述的司岗里并不是我所预期的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等情节的司岗里神话,有时甚至只是一些民间情歌或新佤歌。但是,当我提出质疑... 一、“这都是从司岗里出来的”:起源的结构我在佤族田野调查初期,有时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当地人演述的司岗里并不是我所预期的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等情节的司岗里神话,有时甚至只是一些民间情歌或新佤歌。但是,当我提出质疑后,当地人往往反驳道:“咋个不是司岗里,这都是从司岗里出来的。”造成这种“田野误会”的原因既包括民间文学研究中所认定的体裁概念与本土口头传统之间的脱节,也包括研究者与佤族人对司岗里认知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研究 民间情歌 开天辟地 历史表述 口头传统 司岗里 佤族 人类起源
原文传递
《悬崖之上》:历史表述与城市记忆
14
作者 陈佳慧 《东方艺术》 2021年第4期108-114,共7页
谍战片《悬崖之上》的上映,标志着时隔多年后反特电影的重新崛起。影片在延续反特电影悬疑、惊险、悲壮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也在积极探索并建构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美学风格。张艺谋大胆摹画了"雪一直下"的空间布景,在陌... 谍战片《悬崖之上》的上映,标志着时隔多年后反特电影的重新崛起。影片在延续反特电影悬疑、惊险、悲壮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也在积极探索并建构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美学风格。张艺谋大胆摹画了"雪一直下"的空间布景,在陌生化的语境里奠定了故事的主要情感基调。对1930年代哈尔滨城市的追忆与透视,使影片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中实现了对艺术和美的回望与突破。城市是凝固的历史,电影是流动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谍战片 历史表述 传统元素 城市记忆 情感基调 美学风格 张艺谋 布景
原文传递
刍议素养立意时代历史表述能力的培养——以2020年高考试题为例
15
作者 张友党 宋艳婷 《教学考试》 2021年第17期37-40,共4页
语言表述能力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能力,对它的培养需要多个学段、多个学科的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学科特色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下,新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历史表述能力的考查,在二轮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 语言表述能力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能力,对它的培养需要多个学段、多个学科的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学科特色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下,新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历史表述能力的考查,在二轮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表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轮复习 阶段特征 日常教学 历史表述 学段 学科特色 高考试题 表述能力
原文传递
古典风格影像下的当代构造与去时间诠释:亚历山大·索库罗夫创作述评
16
作者 王文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库罗夫(Alexander Sokurov)电影创作深受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影响,展现出诗意电影的真实性与精神层面的深度,这些剧情片与纪录片以虚构与真实交织的手法,通过长镜头、灰调色彩和静默... 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库罗夫(Alexander Sokurov)电影创作深受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影响,展现出诗意电影的真实性与精神层面的深度,这些剧情片与纪录片以虚构与真实交织的手法,通过长镜头、灰调色彩和静默时间营造出古典而深沉的氛围,引导观众进行深度思考。索库罗夫的作品不仅关注历史的宏大叙事,更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为观众提供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感悟空间。他的作品在俄罗斯电影序列中独树一帜,以古典主义影像和深刻的哲思性,构造了当代事件与心态的深刻诠释。文章从俄罗斯电影序列中独特的古典主义影像、当代事件与心态的构造、从时间结构中脱离或“去时间”的影像诠释等三个维度,对亚历山大·索库罗夫的创作进行评述,探讨他如何在独树一帜的古典风格影像中表达历史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索库罗夫 古典电影 俄罗斯电影 历史表述 时间性
下载PDF
白寿彝历史文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国强 何明凤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6期99-103,共5页
白寿彝先生对我国历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他不仅界定出了历史文学的内涵,厘清了历史与文学的具体关系,还比较系统地总结出了我国历史文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提出了历史文学的语言表述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白寿彝 历史文学 历史表述
下载PDF
论中国历史题材网络电影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文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13,共5页
2018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引导和扶持网络视听发展的政策文件的落地以及受众市场驱动下平台规则的调整升级,推动网络电影持续开掘多元题材,一系列历史题材作品集中出现,并成为创作的新趋势。历史题材网络电影的价值内涵集中表现我国文化软... 2018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引导和扶持网络视听发展的政策文件的落地以及受众市场驱动下平台规则的调整升级,推动网络电影持续开掘多元题材,一系列历史题材作品集中出现,并成为创作的新趋势。历史题材网络电影的价值内涵集中表现我国文化软实力,在泛娱乐化的网络电影中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具有主流特征、人文特色的价值取向。将网络电影私人叙事的特点与历史题材宏大叙事的传统有机统一,成为新时期年轻化、娱乐化网络媒介属性与主流文化融合调试的重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历史表述 英雄形象 平民立场
下载PDF
以媒介之“名”:“媒介”如何进入文化生产与历史书写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志如 王子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9,共9页
以“命名”作为概念表征考察媒介如何进入文化并生产知识与意义,为媒介与文化互动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线索。聚焦“媒介”的“命名”问题,超越单个媒介译名研究等局限,将其视为关键概念和话语体系进行系统性考察;从不同媒介被赋予的译名流... 以“命名”作为概念表征考察媒介如何进入文化并生产知识与意义,为媒介与文化互动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线索。聚焦“媒介”的“命名”问题,超越单个媒介译名研究等局限,将其视为关键概念和话语体系进行系统性考察;从不同媒介被赋予的译名流变讨论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出发,推进至两个更深层次上考察媒介如何对接文化,即形态层面的命名伪装、分离与融合,和内容层面的文本建制、互涉以及进入文学等更广泛的文化生产;进而梳理并讨论“命名”的意义升级,即如何成为重要事件的命名或参与历史进程的书写。基于此,串联并反观“媒介”之命名史,为理解媒介与文化互动铺开一条语言路径,也为当下如何驾驭媒介本体取向的概念资源和话语生产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译名 命名史 对接文化 历史表述
下载PDF
重建中国文化起源的历史论述
20
作者 刘成纪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主持人的话(史鸿文):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 主持人的话(史鸿文):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么,"中原中心论"是否真的过时了,中原文化能否继续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被加以表述?为此,我们约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中心论 文化起源 现代价值 历史表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