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代西方的“大学”概念: 一项历史语义学的考察 |
刘小瑜
于京东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历史语义学分析与概念史知识考古——《民族音乐学“关键词”研究》后记 |
赵书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历史语义学与跨文化图像:域外“黄祸”漫画的缘起(1895-1905) |
宋宪程
|
《媒介批评》
|
2023 |
0 |
|
4
|
“后殖民主义”的历史语义学考察 |
熊伟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5
|
公民社会的历史语义学——基于卢曼社会系统论方法 |
宾凯
|
《交大法学》
|
2010 |
3
|
|
6
|
历史语义学视域下的典籍文化关键词翻译研究 |
张鸿彦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21 |
3
|
|
7
|
中国“开言路”概念的历史语义学考察——兼论“开言路”与“言论自由”的关系 |
郭毅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2013 |
1
|
|
8
|
历史语义学视角下海昏侯墓出土文献关键词英译研究 |
谢恩容
|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9
|
文化与人的互为主体性关系研究--马尔库什关于文化概念的历史语义学阐释 |
王国学
尚人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0
|
“幼儿园”概念的生成与流变——基于历史语义学的分析视角 |
沙莉
张小娟
康丽颖
|
《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1
|
从博雅到自由——博雅教育概念的历史语义学分析 |
沈文钦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3
|
|
12
|
简论历史语义学 |
傅德根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2001 |
1
|
|
13
|
语义学研究综述 |
姜武晨
|
《今古文创》
|
2023 |
0 |
|
14
|
“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方法举隅——以“文学”概念为例 |
余来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5
|
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及其翻译——一种历史文化语义学视角的解读 |
吴祥云
崔华勇
朱琳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2
|
|
16
|
词语·观念·思想史--历史文化语义学的三重意蕴 |
何晓明
|
《社会科学动态》
|
2017 |
2
|
|
17
|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看历史文化语义学的作用 |
欧阳祯人
|
《海外华文教育》
|
2007 |
1
|
|
18
|
读冯天瑜教授的两本“历史文化语义学”著作 |
罗福惠
|
《人文论丛》
|
2019 |
0 |
|
19
|
历史文化语义学:知识考据与文化范式建构 |
严星柔
|
《人文论丛》
|
2019 |
1
|
|
20
|
词汇语义学史略(下) |
德克·吉拉茨
榕培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