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府职能的历史转换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炜达 任端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年第3期9-11,共3页
理清食品安全监管政府职能的历史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职能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转变,具体经历了对食品卫生实施内部全面管理、国家外部监督管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政府动态监控3个阶段... 理清食品安全监管政府职能的历史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职能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转变,具体经历了对食品卫生实施内部全面管理、国家外部监督管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政府动态监控3个阶段。食品安全监管政府职能的历史转换主要受政府职能总体定位和食品安全现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职能 历史转换
下载PDF
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及其历史转换 被引量:2
2
作者 史巍 韩秋红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2,共7页
在西方哲学史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如何实现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转换成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本文既依从西方哲学史自身的发展逻辑,又结合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对西... 在西方哲学史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如何实现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转换成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本文既依从西方哲学史自身的发展逻辑,又结合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对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加以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现代转换问题,以此求教于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史 研究范式 历史转换
下载PDF
西南地区双语类型及其历史转换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锦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双语类型是双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双语类型在诸种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转换。从西南地区的双语类型转换看,移民、民族地区治理及西南边疆治理与开发、商贸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民族杂居、婚姻家庭组合、民族心理及语用观念等方... 双语类型是双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双语类型在诸种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转换。从西南地区的双语类型转换看,移民、民族地区治理及西南边疆治理与开发、商贸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民族杂居、婚姻家庭组合、民族心理及语用观念等方面是诱发双语类型转换的主要因素。双语类型转换对语言结构发展、语言使用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双语类型 历史转换 民族教学
下载PDF
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 被引量:2
4
作者 余卫国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10,共10页
哲学范式的转换是哲学创新和发展的实现形式。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既以承认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存在为前提,又以"中国历史"向着"世界历史"的根本转换为背景,既是中国哲学面向世界、追求现代性的过程... 哲学范式的转换是哲学创新和发展的实现形式。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既以承认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存在为前提,又以"中国历史"向着"世界历史"的根本转换为背景,既是中国哲学面向世界、追求现代性的过程,更是中国哲学在各个民族的哲学逐渐融合为"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的一般哲学"的大潮中浴火重生的过程。实现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必须以其对"哲学",包括"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及其现代性的充分理解和反思为前提,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必须以回归中国哲学范式及其原创建构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否则就会因民族性的丧失,泯灭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意义;必须以解决中国人的安身立命问题为旨归,以具有现代性的"中国问题"为中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否则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时代眼光,以开放的心态和全球化的理论视域,牢牢把握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大势和趋向,实现从被迫现代性或追随现代性到引领现代性的历史转换,为当代人类的价值重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在强调中国哲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克服地方性知识的局限性,否则只能是在片面强调民族自我的同时,放弃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范式 历史转换 现代性追求
下载PDF
“五四”评价取向的历史转换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若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1-85,共5页
"五四"一词涵盖了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的历史内容,它对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发展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众多思想文化问题争论,都可以从"五四"思想资源中找到源头,"五四"成了评价政治与文... "五四"一词涵盖了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的历史内容,它对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发展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众多思想文化问题争论,都可以从"五四"思想资源中找到源头,"五四"成了评价政治与文化问题的强势坐标。几十年来的"五四"评价,应时代权势之变化而有过不同的取向,而最重要的评价取向,则莫过于两次:一次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即"五四"运动20周年之际;另一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即"五四"运动60周年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评价取向:历史转换
下载PDF
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转换及现实意义
6
作者 李红钦 《文教资料》 2020年第20期59-61,共3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争论,实质是关于"时间在先"和"逻辑在先"的争论。马克思认为,要克服旧哲学的局限性并彻底超越它们,必须将哲学置于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是"人的现实生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争论,实质是关于"时间在先"和"逻辑在先"的争论。马克思认为,要克服旧哲学的局限性并彻底超越它们,必须将哲学置于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是"人的现实生活"。马克思从"历史"即"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转换,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对旧哲学的彻底超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超越旧哲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存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历史转换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师生关系从“类血缘”到“业缘”的历史转换
7
作者 王冬霞 罗明星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第8期92-97,共6页
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呈现着不同的类型,主要分为"类血缘"师生关系和"业缘"师生关系。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从"类血缘"到"业缘"师生关系的历史转换,通过对"类血缘"师生关系和&qu... 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呈现着不同的类型,主要分为"类血缘"师生关系和"业缘"师生关系。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从"类血缘"到"业缘"师生关系的历史转换,通过对"类血缘"师生关系和"业缘"师生关系进行厘定,从师生身份的变革、教育形制的转变、价值观念的改变这三个方面分析其转换的必然性,并从话语方式、教学方式、交流方式来分析其转换的方式(话语方式从命令式向对话式转变,教学方式从填鸭式向探讨合作式转换,交流方式从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转换),从而以客观的态度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对师生关系的历史转换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促进学校从严肃场域走向生动场域;促进教师从传统权威走向感召权威;促进学生从消极主体走向积极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血缘 业缘 师生关系 历史转换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历史转换、理论困境和视域融合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彦斌 赵彦璞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6-57,60,共3页
研究范式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生成、学术共同体打造以及理想信念坚守等学科发展的切近问题。在范式创生、转换、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暴露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存在学科壁垒森严和范式对峙割裂这一碎片化的研... 研究范式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生成、学术共同体打造以及理想信念坚守等学科发展的切近问题。在范式创生、转换、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暴露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存在学科壁垒森严和范式对峙割裂这一碎片化的研究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出场学范式以其整体性视域为求解这一理论困境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范式 历史转换 理论困境 视域融合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转换和复兴
9
作者 王新红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8-71,共4页
金融海啸的发生使人们对美国资本主义的新自由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质疑,有识之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又好又快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经历了"缘起—成熟—衰落—复兴"的过程,当下以儒家为... 金融海啸的发生使人们对美国资本主义的新自由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质疑,有识之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又好又快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经历了"缘起—成熟—衰落—复兴"的过程,当下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要考虑尊重历史,以主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依托及在青少年中普及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转换 儒家文化 儒学复兴 文化自觉
下载PDF
现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建构与拓展——和谐与崇高的历史转换
10
作者 冯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68-73,共6页
本文认为:和诣是古代审美范畤,崇高是现代审美范畴,中国现代美学之所以划开了它与古代美学的界限,是由于崇高对和诣的否定和取代。和诣与崇高的历史转换,就意谓着中国现代美学的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 和谐 崇高 历史转换
下载PDF
百年变局中的历史转换与战略机遇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德斌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7,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推动中国学界以更为宽广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当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西方学界近年来有关世界局势发生变化的讨论也时有发生,“后美国”和“后西方”等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推动中国学界以更为宽广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当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西方学界近年来有关世界局势发生变化的讨论也时有发生,“后美国”和“后西方”等就是这些讨论创造出来的新概念。但百年变局必然以一系列的历史转换为基础,中国学界应该在这方面深入探索,认清百年变局中正在转换中的世界历史进程,从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提供必要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视角 世界历史进程 历史转换 国际关系理论 世界历史理论 战略机遇 大变局 西方学界
原文传递
百年变局中的历史转换与战略机遇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德斌 《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3期4-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推动中国学界以更为宽广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当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西方学界近年来有关世界局势发生变化的讨论也时有发生,"后美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推动中国学界以更为宽广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当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西方学界近年来有关世界局势发生变化的讨论也时有发生,"后美国"和"后西方"等就是这些讨论创造出来的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视角 历史转换 战略机遇 大变局 西方学界 百年 习近平总书记
原文传递
从“个人构成社会”到“社会构成个人”——论马克思人学视角的历史性转换
13
作者 夏明月 徐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34,共4页
马克思的人学观经历了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换,人本主义的人学观把个人看成是彼此孤立的个体,主张"个人构成社会",社会就是由这些孤立的个体组成的单个人的集合体。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把社会看成是个人彼此间相互联系... 马克思的人学观经历了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换,人本主义的人学观把个人看成是彼此孤立的个体,主张"个人构成社会",社会就是由这些孤立的个体组成的单个人的集合体。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把社会看成是个人彼此间相互联系或关系的总和,主张"社会构成个人",个人是由社会所规定、制约的。由于这一人学视角的转换,马克思不再诉诸对社会的理性批判,而是诉诸对社会的改造,从而以此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视角 历史转换 个人 社会
下载PDF
论淮安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26-529,共4页
文化是城市之魂,研究淮安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是在为正在发展中的淮安旅游事业提供一种发展的策略,为正在发展中淮安城市建设提供一种精神的维度,淮安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有助于彰显与光大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
下载PDF
思辨、历史与激情的融合 评代迅《断裂与延续——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历史回顾》
15
作者 朱盈蓓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代迅 中国 古代文论 现代化 《断裂与延续-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历史回顾》
下载PDF
“信”的历史积淀与现代转换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少政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185-189,共5页
国内译界长期受到对严复"信达雅"的无效现代转换带来的困扰。笔者试图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以"亚细亚方式"为认知模式)求解这种无效转换的深层制度和传统原因。进而指出:严复的"信"是一种古典文明和历史价... 国内译界长期受到对严复"信达雅"的无效现代转换带来的困扰。笔者试图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以"亚细亚方式"为认知模式)求解这种无效转换的深层制度和传统原因。进而指出:严复的"信"是一种古典文明和历史价值的积淀,和当代多元、平民文化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不宜也不可能转换为现代翻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历史沉淀现代转换
下载PDF
叙述创新与问题转换——俄国“十月革命”再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丽英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77,共30页
目前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叙述有两类,无论是拥护十月革命的苏维埃历史叙述,还是反对十月革命的反苏维埃叙述均出自不同的立场,以至于对十月革命的实际过程及性质的认识仍陷于模糊混乱之中。为从纯粹客观的历史学立场出发,根据充分的史料... 目前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叙述有两类,无论是拥护十月革命的苏维埃历史叙述,还是反对十月革命的反苏维埃叙述均出自不同的立场,以至于对十月革命的实际过程及性质的认识仍陷于模糊混乱之中。为从纯粹客观的历史学立场出发,根据充分的史料,重新勾勒出十月革命的真实过程,需要新的问题域。二月革命不是反苏维埃叙述中的民主革命,而是一场由沙皇政府高层官员发动的政变;十月革命也不是苏维埃叙述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而是在国家已经陷入无政府状态下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重建政治秩序的强力活动。通过这种叙述,对造成政变和权力重建的原因进行了全新解读,并由此挖掘出十月革命与后来的苏联政治制度及其解体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7年革命 历史叙述转换 新问题域
下载PDF
抗战时期桂剧改革中文化战略思维的转换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江 《抗战文化研究》 2009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桂剧是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并深受广西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种。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具有广西地方特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资源,桂剧经过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的继承和创新,曾经有效地发挥过艺术文化的积极战略作用,有力地推动过全民抗战时期的... 桂剧是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并深受广西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种。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具有广西地方特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资源,桂剧经过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的继承和创新,曾经有效地发挥过艺术文化的积极战略作用,有力地推动过全民抗战时期的文化国防建设。在把潜在的战略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国防力量、把具有地域独特性的艺术形式变成现实的文化优势方面,抗战时期的桂剧改革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启发性和说服力。桂剧改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从战略文化到文化战略的转换中,改革的理念、实施的过程和推动的方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桂剧改革 文化战略思维 历史文化的现实转换
下载PDF
东北亚电影:日常美学的媒介化建构
19
作者 周安华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4,共3页
在地缘政治学的概念上,东北亚无疑具有某种世界焦点的症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众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多种文化的交汇融通,构成东北亚突出的政治特色和醒目的区域特色,这为东北亚各国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与阻隔。经过... 在地缘政治学的概念上,东北亚无疑具有某种世界焦点的症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众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多种文化的交汇融通,构成东北亚突出的政治特色和醒目的区域特色,这为东北亚各国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与阻隔。经过多重近代化的艰辛历史转换,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酷洗礼,东北亚各国相继完成了初步现代化的追求,实现了经济文化某种程度上的快速发展,多数国家跻身于较为发达地区行列,而其基于泛儒家文化的相近的民族文化传统并未改变。以世界性的眼光审视,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国不仅山水相连,风俗习惯、制度习得和文化根系也相互黏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地缘政治学 民族文化传统 生态环境 区域特色 儒家文化 历史转换 蒙古国
下载PDF
论西方美学的再现与表现
20
作者 崔红文 陆颖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9-12,共4页
在古代社会中,西方美学主要表征为一种广义“再现”美学,而这背后是文化与历史的支撑,其包含两个阶段———“模仿”与狭义“再现”。而到了现代,主要表征为一种广义“表现”潮流。再现到表现的转变,有其文化与历史的动因,并且这种转变... 在古代社会中,西方美学主要表征为一种广义“再现”美学,而这背后是文化与历史的支撑,其包含两个阶段———“模仿”与狭义“再现”。而到了现代,主要表征为一种广义“表现”潮流。再现到表现的转变,有其文化与历史的动因,并且这种转变展望一种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和谐美,它是一种更高层次表现与再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同时也是一种生态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 表现 历史转换 和谐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