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李大钊早期的历史进化观
1
作者
文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63-68,共6页
从1912年6月至1918年6月,整整六年的时间中,李大钊同志写下了近一百五十篇论文及杂感,另有若干译文和诗歌。在这众多的文字中,渗透了进化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历史进化观。
关键词
历史进化观
斯宾塞
一百五
民彝
人民群众
境象
忠实信徒
甲寅
中国思想界
南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法家的历史进化观
2
作者
许强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4期38-40,47,共4页
在诸子百家中,法家学说以政治思想为中心,反映春秋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历史进化观是他们推行变法改革实践的理论指导之一。韩非子为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家的历史进化观肯定历史的变化与进步,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要...
在诸子百家中,法家学说以政治思想为中心,反映春秋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历史进化观是他们推行变法改革实践的理论指导之一。韩非子为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家的历史进化观肯定历史的变化与进步,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意义。法家历史观的明显理论缺陷在于否定历史的继承性,把古今绝对对立起来,用绝对化、片面化的观点思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历史进化观
进步性
绝对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历史观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3
作者
渠长根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历史观是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向导。近代中国的多灾多难,在某种程度上是国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历史观被动而缓慢地变革的结果。从自有的朴素社会变易历史观到引进的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历史现,直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历史观,...
历史观是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向导。近代中国的多灾多难,在某种程度上是国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历史观被动而缓慢地变革的结果。从自有的朴素社会变易历史观到引进的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历史现,直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历史观,步步前移、渐趋深入,历史功利沉积为近代中国的曲折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社会
历史
观
社会变迁
社会发展
历史
变易
观
历史进化观
辨证唯物论
历史
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胡适文学史观念之变化——从《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到《中国新文学大系》
4
作者
杨桥利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8-101,共4页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写作时间不过距新文化运动五六年时间,胡适以平实客观的态度记录下这场伟大的文学革命。十多年后胡适负责《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建设理论集》编写,撰写的导言部分却在众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是胡适的文...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写作时间不过距新文化运动五六年时间,胡适以平实客观的态度记录下这场伟大的文学革命。十多年后胡适负责《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建设理论集》编写,撰写的导言部分却在众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是胡适的文学史观念发生了变化,例如在对古文文学的处理上、白话文与古文的关系上、对白话文运动的内容的态度变化等等。通过这两本书的比较,对胡适的文学史观念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
文学史
观
念
历史
进化
的文学
观
“人的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适文学史书写的叙史策略和现实诉求
被引量:
1
5
作者
叶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3,共5页
胡适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一种"但开风气"的叙史方式——以呼应时代主题、推助现实社会变革的目的诉求对文学史进行"合目的"的建构。胡适为文学叙史背后始终有着文学史为时而著,治文学史以干预现实的目的。他把历史...
胡适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一种"但开风气"的叙史方式——以呼应时代主题、推助现实社会变革的目的诉求对文学史进行"合目的"的建构。胡适为文学叙史背后始终有着文学史为时而著,治文学史以干预现实的目的。他把历史进化观念融入文学的进程,把"当代思想"放在白话文学逐渐演进的历史中展开,使中国文学的历史形成了伴随社会变革而朝向更进步、更现代的开放性结构,最重要的是,通过文学史书写实现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的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文学史书写
历史进化观
现实诉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有为对“三世说”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郭国祥
徐亚飞
《云梦学刊》
2021年第2期30-39,共10页
清末,康有为利用"三世说"这一学术思想作为推行自己政治理念的立足点和支撑点,重新构建了"三世说"的理论内涵。他融合西方进化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人性论,对传统的"大同、小康"加以发挥和改造,将&...
清末,康有为利用"三世说"这一学术思想作为推行自己政治理念的立足点和支撑点,重新构建了"三世说"的理论内涵。他融合西方进化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人性论,对传统的"大同、小康"加以发挥和改造,将"三世说"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拓展,张扬"三世"的政治旨归,使之具有了相当浓厚的近代意识和世界意识。"三世说"在康有为的改造和创新之下,摆脱了传统"天不变,道亦不变"思维定式的束缚。他认为历史在不断前进中发展、不可逆转,为进行根本性、全局性的变革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扫除了思想障碍。康有为的"三世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代表了"三世说"这一理论的最终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世说
康有为
历史进化观
大同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王充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7
作者
刘心予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85年第1期35-40,共6页
近些年来,对王充思想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关于王充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问题更多。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以就正于同志们。 一个学派,一种思想,都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
近些年来,对王充思想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关于王充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问题更多。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以就正于同志们。 一个学派,一种思想,都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作为“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3—344页)王充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决不是简单地受所谓农民战争的直接“制约”、“推动”或“影响”的结果,而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政治和经济上的斗争在他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具有着深厚的阶级根源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具有着明显的历史继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欲望
历史
继承性
自纪
历史进化观
卷第
程材
丰义
好爵
赋篇
仕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曲史研究的世纪回眸
8
作者
朱夏君
《曲学》
2020年第1期75-118,共44页
新文化运动前后,历史进化观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从不同时代的文体演变,探讨文学进化历程的现代文学史研究出现了。1903年,北京大学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中国文学门"主要课程包括"文学研究法"、"《说文》...
新文化运动前后,历史进化观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从不同时代的文体演变,探讨文学进化历程的现代文学史研究出现了。1903年,北京大学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中国文学门"主要课程包括"文学研究法"、"《说文》学"、"音韵学"、"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四库集部提要"、"西国文学史"等十六种。这些课程中除了"《说文》学"、"音韵学"、"四库集部提要"等属于传统研究的范畴外,"文学研究法"、"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周秦至今文章名家"、"西国文学史"等探讨文学的历史演变规律、文学的研究方法,则属于新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进化观
音韵学
进化
历程
昆曲
集部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大钊早期的历史进化观
1
作者
文韦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63-68,共6页
文摘
从1912年6月至1918年6月,整整六年的时间中,李大钊同志写下了近一百五十篇论文及杂感,另有若干译文和诗歌。在这众多的文字中,渗透了进化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历史进化观。
关键词
历史进化观
斯宾塞
一百五
民彝
人民群众
境象
忠实信徒
甲寅
中国思想界
南巢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法家的历史进化观
2
作者
许强
出处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4期38-40,47,共4页
文摘
在诸子百家中,法家学说以政治思想为中心,反映春秋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历史进化观是他们推行变法改革实践的理论指导之一。韩非子为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家的历史进化观肯定历史的变化与进步,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意义。法家历史观的明显理论缺陷在于否定历史的继承性,把古今绝对对立起来,用绝对化、片面化的观点思考问题。
关键词
法家
历史进化观
进步性
绝对化
分类号
B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历史观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3
作者
渠长根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摘
历史观是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向导。近代中国的多灾多难,在某种程度上是国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历史观被动而缓慢地变革的结果。从自有的朴素社会变易历史观到引进的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历史现,直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历史观,步步前移、渐趋深入,历史功利沉积为近代中国的曲折进步。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社会
历史
观
社会变迁
社会发展
历史
变易
观
历史进化观
辨证唯物论
历史
观
Keywords
China in modern times
social change
ieading of thought interaction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胡适文学史观念之变化——从《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到《中国新文学大系》
4
作者
杨桥利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8-101,共4页
文摘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写作时间不过距新文化运动五六年时间,胡适以平实客观的态度记录下这场伟大的文学革命。十多年后胡适负责《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建设理论集》编写,撰写的导言部分却在众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是胡适的文学史观念发生了变化,例如在对古文文学的处理上、白话文与古文的关系上、对白话文运动的内容的态度变化等等。通过这两本书的比较,对胡适的文学史观念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
文学史
观
念
历史
进化
的文学
观
“人的文学”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适文学史书写的叙史策略和现实诉求
被引量:
1
5
作者
叶李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3,共5页
基金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10308)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
文摘
胡适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一种"但开风气"的叙史方式——以呼应时代主题、推助现实社会变革的目的诉求对文学史进行"合目的"的建构。胡适为文学叙史背后始终有着文学史为时而著,治文学史以干预现实的目的。他把历史进化观念融入文学的进程,把"当代思想"放在白话文学逐渐演进的历史中展开,使中国文学的历史形成了伴随社会变革而朝向更进步、更现代的开放性结构,最重要的是,通过文学史书写实现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的相互转化。
关键词
胡适
文学史书写
历史进化观
现实诉求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有为对“三世说”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郭国祥
徐亚飞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云梦学刊》
2021年第2期30-3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的历史、理论和现实逻辑”(2017BDJ013)
中央高校科研专项资金资助(2020VI020)。
文摘
清末,康有为利用"三世说"这一学术思想作为推行自己政治理念的立足点和支撑点,重新构建了"三世说"的理论内涵。他融合西方进化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人性论,对传统的"大同、小康"加以发挥和改造,将"三世说"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拓展,张扬"三世"的政治旨归,使之具有了相当浓厚的近代意识和世界意识。"三世说"在康有为的改造和创新之下,摆脱了传统"天不变,道亦不变"思维定式的束缚。他认为历史在不断前进中发展、不可逆转,为进行根本性、全局性的变革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扫除了思想障碍。康有为的"三世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代表了"三世说"这一理论的最终成型。
关键词
三世说
康有为
历史进化观
大同思想
Keywords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Kang Youwei
view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thought of great harmony
分类号
B25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王充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7
作者
刘心予
出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85年第1期35-40,共6页
文摘
近些年来,对王充思想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关于王充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问题更多。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以就正于同志们。 一个学派,一种思想,都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作为“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3—344页)王充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决不是简单地受所谓农民战争的直接“制约”、“推动”或“影响”的结果,而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政治和经济上的斗争在他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具有着深厚的阶级根源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具有着明显的历史继承性。
关键词
个人欲望
历史
继承性
自纪
历史进化观
卷第
程材
丰义
好爵
赋篇
仕路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曲史研究的世纪回眸
8
作者
朱夏君
机构
不详
出处
《曲学》
2020年第1期75-118,共44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15ZS052
文摘
新文化运动前后,历史进化观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从不同时代的文体演变,探讨文学进化历程的现代文学史研究出现了。1903年,北京大学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中国文学门"主要课程包括"文学研究法"、"《说文》学"、"音韵学"、"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四库集部提要"、"西国文学史"等十六种。这些课程中除了"《说文》学"、"音韵学"、"四库集部提要"等属于传统研究的范畴外,"文学研究法"、"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周秦至今文章名家"、"西国文学史"等探讨文学的历史演变规律、文学的研究方法,则属于新的范畴。
关键词
历史进化观
音韵学
进化
历程
昆曲
集部
新文化运动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李大钊早期的历史进化观
文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论法家的历史进化观
许强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会历史观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渠长根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胡适文学史观念之变化——从《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到《中国新文学大系》
杨桥利
《池州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胡适文学史书写的叙史策略和现实诉求
叶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康有为对“三世说”的传承与发展
郭国祥
徐亚飞
《云梦学刊》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王充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刘心予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昆曲史研究的世纪回眸
朱夏君
《曲学》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