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时空的历史追寻与现代性反思——评于坚长诗《莫斯科札记》
1
作者 李寅秋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莫斯科札记》是于坚创作的极具个人特色的长篇史诗,是现代汉语诗歌领域的鸿篇巨制。于坚以“意识流”的形态展开叙事,诗歌在眼前的现实、遥远的历史、个人的回忆之间来回穿梭,造就了多重时空的交织并置,构建了广阔无边的诗歌场域。在... 《莫斯科札记》是于坚创作的极具个人特色的长篇史诗,是现代汉语诗歌领域的鸿篇巨制。于坚以“意识流”的形态展开叙事,诗歌在眼前的现实、遥远的历史、个人的回忆之间来回穿梭,造就了多重时空的交织并置,构建了广阔无边的诗歌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于坚执着追寻俄罗斯历史文化的古老踪迹,深切关注现代性社会下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走向,并尝试探索出一条精神回归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斯科札记》 历史追寻 现代性反思 于坚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追寻 被引量:2
2
作者 安文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
现在学术界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是西学跟进后近代才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各学科来自于西方,发轫于西方,包括"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诸名词,都是从西方学者那里翻译过来的舶来品,中国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很少有... 现在学术界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是西学跟进后近代才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各学科来自于西方,发轫于西方,包括"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诸名词,都是从西方学者那里翻译过来的舶来品,中国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很少有自己的话语权。由此,中国社会科学有没有历史可寻的问题便毫不留情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国社会科学进行历史追寻,从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寻求困惑我们多年的答案,还社会科学在中国的本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 历史追寻 话语权 发展与贡献
下载PDF
界面研究:传媒语言的历史追寻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文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2-265,共4页
21世纪全球信息化浪潮催生了诸多新媒介,人类信息,特别是语言信息,进入指数级时代。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多界面、多视角、全方位之势,学科分化与整合交替发展,探寻东、西方传媒语言界面研究脉络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传媒... 21世纪全球信息化浪潮催生了诸多新媒介,人类信息,特别是语言信息,进入指数级时代。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多界面、多视角、全方位之势,学科分化与整合交替发展,探寻东、西方传媒语言界面研究脉络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传媒语言界面的西学接触研究始于文献传播研究,此后在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传媒教育等方面传播、语言、社会、文化和教育不断交融,我国的传媒语言界面实践在学术论文研究方兴未艾,专著研究渐已整合成型,学科建设引领传媒语言界面研究的方向与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研究 传媒语言 信息 历史追寻
下载PDF
历史追寻与生命对话的审美融合——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历史文化意蕴
4
作者 郭茂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8-104,共7页
西部历史文化散文以阅读、行走、想象为追寻方式,以人与城为主要追寻对象,以情感与理性的交流为对话途径,既展现了西部丰富的历史文化,又传达出西部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是西部散文家历史追寻与生命对话的审美融合,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西部历史文化散文以阅读、行走、想象为追寻方式,以人与城为主要追寻对象,以情感与理性的交流为对话途径,既展现了西部丰富的历史文化,又传达出西部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是西部散文家历史追寻与生命对话的审美融合,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饱满的西部抒情者形象、苍茫的西部历史意象、独特的西部抒情话语,构成西部历史文化散文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散文 历史追寻 生命对话 文化意蕴
下载PDF
权力伦理的历史追寻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出场背景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威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3,共9页
权力伦理是政治哲学的重要领域,它围绕"谁之权力、何种合理性"这一永恒之问,从伦理层面探析有关国家起源与权力来源、政治权力的本质特征、权力主体与客体间的合理关系、权力的价值导向以及贯彻其伦理价值的制度安排等理论。&... 权力伦理是政治哲学的重要领域,它围绕"谁之权力、何种合理性"这一永恒之问,从伦理层面探析有关国家起源与权力来源、政治权力的本质特征、权力主体与客体间的合理关系、权力的价值导向以及贯彻其伦理价值的制度安排等理论。"国家理性"的逻辑开展可成为权力伦理的分析框架。国家理性和权力伦理经历了从古希腊以伦理学为中心、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到近代以自然法学为中心的历史转变,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从彼岸真理向此岸真理的转化,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出场准备了条件。马克思主义雄辩地表明,剥削阶级的国家维护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与其权力伦理是无法协调的,只有坚持"人民的权力,人民的所有制"才是对"谁之权力、何种合理性"的终极解答,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才是驯化权力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伦理 国家理性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历史追寻
下载PDF
客家家训文化的历史追寻、现实意义与创新发展——基于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视野 被引量:1
6
作者 温丰元 《福州党校学报》 2020年第1期61-64,共4页
祖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祖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客家家训文化是中国家训... 祖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祖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客家家训文化是中国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而且,从现实情况看,客家家训文化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形势下,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努力实现客家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为新时代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家训文化 历史追寻 现实意义 创新发展
下载PDF
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洁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97,共1页
古人素来重史,司马光呕心沥血作《资治通鉴》,以前史醍醐当世;太宗尝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龚自珍更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古人素来重史,司马光呕心沥血作《资治通鉴》,以前史醍醐当世;太宗尝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龚自珍更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警世名句。可见一个民族的历史关乎其生死存亡、未来发展前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专业 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 学科教学目标 专业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论历史电视剧镜像中的审美现代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杜莹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3,共3页
历史电视剧既具有历时性,也具有共时性。它常把历史叙事与现实关怀编码成互文性的开放结构,以修复民族记忆为己任,探寻历史曲笔中的现实深意,在历史与现实异质同构层面上产生人性的共鸣。在中华民族精神建构主流话语的宏大叙事中形成一... 历史电视剧既具有历时性,也具有共时性。它常把历史叙事与现实关怀编码成互文性的开放结构,以修复民族记忆为己任,探寻历史曲笔中的现实深意,在历史与现实异质同构层面上产生人性的共鸣。在中华民族精神建构主流话语的宏大叙事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体现出十分鲜明审美表达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电视剧 历史追寻 现实深意 人性共鸣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追寻与启示:伟大建党精神本质与时代新人培育 被引量:3
9
作者 楚静 《城市学刊》 2022年第5期98-103,共6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有着严密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灵魂,践行初心、担当使...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有着严密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灵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核心要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实践要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价值追求。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对于进一步把握新时代高校人才培育的目标和方向,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培养本领高强、能干事、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精神 历史追寻 时代新人
下载PDF
汤姆·斯托帕德《印度深蓝》戏剧形式分析
10
作者 李芳芳 钱激扬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69-172,共4页
汤姆·斯托帕德在其剧作《印度深蓝》中采用了独特的戏剧形式。本文通过探讨剧中带注释的信件、时间处理手法及重构历史等三种艺术形式,分析这些戏剧形式如何服务于该剧对历史的追寻,并说明形成这些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剧作家... 汤姆·斯托帕德在其剧作《印度深蓝》中采用了独特的戏剧形式。本文通过探讨剧中带注释的信件、时间处理手法及重构历史等三种艺术形式,分析这些戏剧形式如何服务于该剧对历史的追寻,并说明形成这些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剧作家对历史不确定性的感受及其对再现历史所持的怀疑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斯托帕德 《印度深蓝》 戏剧形式 历史追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