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影视在蒙古国传播的历史镜像与时代图景
1
作者 其丽木格 苏米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5-81,共7页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与蒙古国山水相连,睦邻友好,源远流长。长久以来,中蒙双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互访与合作机制推动了双方文化领域的开放性交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影视作为参与全球文化传...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与蒙古国山水相连,睦邻友好,源远流长。长久以来,中蒙双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互访与合作机制推动了双方文化领域的开放性交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影视作为参与全球文化传播博弈的媒介,在蒙古国的传播具有卓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影视 卓著成效 蒙古国 共建“一带一路” 历史镜像 睦邻友好 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视域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历史镜像——论《古炉》中的“文革”叙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213-217,共5页
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文革"已经成为他们的记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叙事资源和想象空间,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写作姿态与写作方式。贾平凹把自己对于故乡的"文革"个人记忆写出来,通过"古炉&qu... 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文革"已经成为他们的记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叙事资源和想象空间,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写作姿态与写作方式。贾平凹把自己对于故乡的"文革"个人记忆写出来,通过"古炉"这个小山村"文革"的爆发过程揭示了"文革"之火是怎样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燃起的。小说《古炉》的"文革"叙述突破了对"文革"单一政治批判的叙述框架,促使人们思考自己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古炉》 历史记忆 历史镜像 文革叙事
下载PDF
历史镜像中的人性审美指向 被引量:2
3
作者 杜莹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对人性的追问和探究,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叙事话语和永恒主题。人性存在于每一个历史时代的个体之中,具有历史的具体性。历史电视剧通过对人类本性的追寻,深刻揭示了人性在历史环境中的存在状态,旨在赋予人类向善向美的激情动力... 对人性的追问和探究,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叙事话语和永恒主题。人性存在于每一个历史时代的个体之中,具有历史的具体性。历史电视剧通过对人类本性的追寻,深刻揭示了人性在历史环境中的存在状态,旨在赋予人类向善向美的激情动力和文化精神,极大丰富了历史镜像的人性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镜像 人性永恒 人性之美 人性善恶 人性异化
下载PDF
历史镜像与墓中祈福:汉代“泗水捞鼎”画像意义再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达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0-90,共11页
"泗水捞鼎"故事在早期文献中本身带有扑朔迷离的色彩,而汉代依据该故事创作的画像则更使该题材的图像意义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学界研究汉代"泗水捞鼎"画像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对"楼阁人物"式"泗水捞... "泗水捞鼎"故事在早期文献中本身带有扑朔迷离的色彩,而汉代依据该故事创作的画像则更使该题材的图像意义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学界研究汉代"泗水捞鼎"画像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对"楼阁人物"式"泗水捞鼎"画像意义进行考证,尤其注意到这类画像实含有为死者及其家人共同祈福的含义。反映了汉魏晋时代一些墓葬中具有祈福、喜庆等信念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 泗水捞鼎 图像意义 历史镜像 墓中祈福
下载PDF
经验的符码:历史镜像与缺席之物——对孙文波《十四行诗》的总体性阅读
5
作者 张伟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6-62,共7页
将孙文波的诗作《十四行诗》放置在其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当中全面的阅读,从而对其创作内核给以较为清晰的认知,这个内核是围绕三个关键词来展开的:经验的符码、历史镜像和缺席之物。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细致解读来理解这个内核的具体含义。
关键词 《十四行诗》 经验的符码 历史镜像 缺席之物
下载PDF
早期中国狼之历史镜像抉微 被引量:6
6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语文学刊》 2022年第1期70-96,共27页
狼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与古人历史渊源甚深。因环境变迁、城镇扩张、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狼群身影渐行渐远,沦为传说。受民间讹传、近代西方话语等影响,狼在现代词汇系统中被定格为凶狠阴险、忘恩负义等丑恶角色。本文系统阐释《说... 狼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与古人历史渊源甚深。因环境变迁、城镇扩张、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狼群身影渐行渐远,沦为传说。受民间讹传、近代西方话语等影响,狼在现代词汇系统中被定格为凶狠阴险、忘恩负义等丑恶角色。本文系统阐释《说文》等含狼斑斓厚重的文字记忆,力图真实再现早期中国先民有关狼之生命书写、尚武表征、伦理叙事等历史镜像及世界图景,给世界文化类型学大力注入颇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历史镜像 生命书写 尚武表征 伦理叙事
下载PDF
历史镜像与现实图景:从万安郭氏谱牒看乡村礼仪文化变迁
7
作者 傅琼 吴其佑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族谱记录着民众家族繁衍生息的基本历程,同时也承载着传承乡村社会和谐秩序、和睦家族、和气个人的礼仪文化图景,其中有传承亦有损益,但风骨尚存。文章认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激变使我国乡村传统礼治秩序和仪式文化大受冲击;在乡村振兴的当... 族谱记录着民众家族繁衍生息的基本历程,同时也承载着传承乡村社会和谐秩序、和睦家族、和气个人的礼仪文化图景,其中有传承亦有损益,但风骨尚存。文章认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激变使我国乡村传统礼治秩序和仪式文化大受冲击;在乡村振兴的当下,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探索礼治环境的重塑、家风氛围的再造、礼仪教化的再现,形成礼法共进格局,乃是国人一种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镜像 族谱 礼仪文化
下载PDF
海关视野里的历史镜像——《中国旧海关与近代社会图史》评介
8
作者 知日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3,共3页
《中国旧海关与近代社会图史》不仅直观、生动地揭示了中国近代海关的百年沧桑,也形象、全面地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及社会状况。该书可谓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完美结合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旧海关 近代社会 历史镜像
下载PDF
历史镜像中的平民记忆:宗璞小说《野葫芦引》(四卷本)的档案史料价值研究
9
作者 朱靓 《机电兵船档案》 2022年第5期26-29,共4页
宗璞小说《野葫芦引》(四卷本)基于平民的视角和立场,叙述了“七七事变”前夕至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历史,客观再现了平民眼中的历史,着意记录了旧时北平及昆明的城市景观与民俗事象,构筑了历史镜像中的平民记忆。
关键词 宗璞小说 档案史料 《野葫芦引》 民俗事象 历史镜像 城市景观 客观再现 七七事变
下载PDF
作为历史镜像的音乐批评:线索、范例与媒介——"央院"博士后讲座纪略
10
作者 毕琨 《音乐生活》 2023年第4期30-34,共5页
2023年1月5日下午4点,中央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毕琨通过腾讯会议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作为历史镜像的音乐批评——线索、范例与媒介》的讲座.此次讲座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举办的"前沿·探索... 2023年1月5日下午4点,中央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毕琨通过腾讯会议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作为历史镜像的音乐批评——线索、范例与媒介》的讲座.此次讲座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举办的"前沿·探索——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学术分享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邀请的与谈人分别为上海音乐学院特聘专家韩锺恩教授[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刘彦玲副教授[2]与中央音乐学院的黄宗权教授[3].此次讲座由黄宗权教授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批评 纪略 特聘专家 历史镜像 黄宗 人文社科
原文传递
日本绘本出版的历史镜像、现实境遇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川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2-136,共5页
日本绘本出版与发展历经绘卷物、赤本、浮世绘等形式,在明治、大正时代迎来发展新时期。随着明治政府义务教育普及和西洋教育推广,涌现一大批优秀绘本、出版社及插画家。文章试以儿童绘本为切入点厘清日本绘本出版的历史镜像,梳理绘本... 日本绘本出版与发展历经绘卷物、赤本、浮世绘等形式,在明治、大正时代迎来发展新时期。随着明治政府义务教育普及和西洋教育推广,涌现一大批优秀绘本、出版社及插画家。文章试以儿童绘本为切入点厘清日本绘本出版的历史镜像,梳理绘本发展的历史进程,解析日本绘本出版现状,总结日本绘本出版与发行经验,探究日本绘本出版与发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绘本出版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出版 书籍流通 历史镜像 现实境遇
原文传递
历史的镜像——赤脚医生显性特征与消失原因及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骞 《社会科学论坛》 2017年第7期235-242,共8页
赤脚医生现象是20世纪新中国历史上的一道特殊景观,由于当时的国家经济能力不够强大,医疗科技不够普及,从而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形成了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特征是较为显性的。其消失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等诸多原因而造成的。赤脚医生逐步... 赤脚医生现象是20世纪新中国历史上的一道特殊景观,由于当时的国家经济能力不够强大,医疗科技不够普及,从而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形成了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特征是较为显性的。其消失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等诸多原因而造成的。赤脚医生逐步被乡村医生或基层医生所取代,但是赤脚医生曾经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却是不可置疑的。重看历史的镜像,对于我们思考这一独特现象是有一定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赤脚医生的生存土壤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赤脚医生的一些有价值的理念值得当代医生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镜像 赤脚医生 显性特征 消失原因 历史思考
下载PDF
《大明劫》:历史镜像的凝视与反思
13
作者 胡春毅 常金秋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解晓东、王竞的电影《大明劫》直击明朝末年的战争灾难和民生问题,刻画出人物的担当与思考。虽受制于低成本,影响了历史叙事和影片格局,却仍然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镜像。影片既执意还原历史本体,更立意于反思历史、发掘社会问题,为当下社... 解晓东、王竞的电影《大明劫》直击明朝末年的战争灾难和民生问题,刻画出人物的担当与思考。虽受制于低成本,影响了历史叙事和影片格局,却仍然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镜像。影片既执意还原历史本体,更立意于反思历史、发掘社会问题,为当下社会提供参照与警示。同时,也为当下历史题材的中国本土电影做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劫》 历史镜像 社会预警
原文传递
民族主义的历史镜像与旧体文学的命运——以《民族诗坛》为中心
14
作者 赵普光 《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民族诗坛》是抗战期间影响很大,却被后来研究界长期(有选择地)遗忘的文学期刊。这份民国时期重要的以旧体文学为主的刊物,在当时的文学期刊中地位非常显著,实属其中的佼佼者。但如此重要的杂志,在1949年以后的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中消... 《民族诗坛》是抗战期间影响很大,却被后来研究界长期(有选择地)遗忘的文学期刊。这份民国时期重要的以旧体文学为主的刊物,在当时的文学期刊中地位非常显著,实属其中的佼佼者。但如此重要的杂志,在1949年以后的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中消失了,至20世纪80年代都鲜有学者论及。直到90年代以后,此杂志才在学者视野中重新浮出。尤其近年来,该杂志渐为民国旧体文学研究、期刊研究的学者所关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似乎已经精耕细作到了挖地三尺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旧体文学 文学期刊 《民族诗坛》 期刊研究 抗战期间 民族主义 历史镜像
原文传递
历史的镜像:梁启超“新史学”的多元想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志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159,共8页
谈中国近代史学的演变,总绕不开梁启超,尤其是他的《新史学》,对传统史学所带来的震荡效应,至今余波荡漾。吾国史学在经历近代百年的变化,此一吸收与反思的过程中,究竟所谓“新史学”的观念带给中国近现代史学何种面貌?又产生了何种影响... 谈中国近代史学的演变,总绕不开梁启超,尤其是他的《新史学》,对传统史学所带来的震荡效应,至今余波荡漾。吾国史学在经历近代百年的变化,此一吸收与反思的过程中,究竟所谓“新史学”的观念带给中国近现代史学何种面貌?又产生了何种影响?这是值得吾侪深思的大哉问!梁启超及近代史学的前辈们,无论直接或间接引进欧美、日本的近代史学方法与观念,其目的均在借异域之学改造旧史,以达其所谓之“新”。然而,在新、旧二分法下,往往是以西方史律衡绳吾国旧史,如此关照下,旧史仿佛“镜中之妖”,史家本人于镜中观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旧史,绝非传统史学的原貌。梁启超的学术思想素以多变著称,其史学的变化深受时代环境及知识来源的影响。本文非全面性检视梁启超史学的研究,反聚焦在其“新史学”倡议下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如采进化主义观点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对史学定义的游移与多变性以及向传统史学的复归等议题。梁启超史学的诸议题,提供我们对现代中国史学的多元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历史镜像 “新史学” 进化论
下载PDF
不断被拉动的历史镜像——“包产到户”主题性美术创作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琳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2,共6页
新时期以来,"包产到户"是农村经济变革的一大焦点,也构成近40年来美术创作的一大主题。本文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切入,关注美术创作中主体视野及其阶段性的变化。如1978年至1989年间,美术创作者普遍选择以"广角"的方式... 新时期以来,"包产到户"是农村经济变革的一大焦点,也构成近40年来美术创作的一大主题。本文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切入,关注美术创作中主体视野及其阶段性的变化。如1978年至1989年间,美术创作者普遍选择以"广角"的方式观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1990年至2004年,创作者则开始以"标准"镜头聚焦"小岗村之夜"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至2005年之后,作为典型的场景又开始淡化,而"按手印"这一情节得到凸显,细节被强调,仿佛是用"特写"镜头对事件加以表现。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小岗村的事例早已被定格,可当后来者不断去追问时,则又体现出当下的观看立场与表现方式。这是一个不断被拉动的历史镜像,既折射出农村经济改革的社会关注焦点,又体现着不同时期艺术的创作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美术创作 农村经济改革 包产到户 历史镜像
原文传递
格桑泽仁边疆治理思想的历史镜像与时代意义
17
作者 周智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2期76-77,共2页
格桑泽仁(1904-1946)是近代西康地区著名的政治领袖及活动家,是近代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政治和文化精英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于格桑泽仁治康思想的系统梳理和解读,希望从历史这面镜子中,更多看到本土精英维护国家统一与主动探索实... 格桑泽仁(1904-1946)是近代西康地区著名的政治领袖及活动家,是近代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政治和文化精英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于格桑泽仁治康思想的系统梳理和解读,希望从历史这面镜子中,更多看到本土精英维护国家统一与主动探索实践推进边疆治理的历史镜像及其启迪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探索 边疆治理 政治领袖 文化精英 边疆民族地区 历史镜像 实践推进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洛克路:历史镜像与文化之旅
18
作者 洛克 普钰 +1 位作者 文代萍 左手 《西藏旅游》 2002年第6期10-28,共19页
洛克,一个植物采集员、一个探险家、一个摄影家、一个纳西文化的研究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在中国西南边陲呆了整整27年。27年里,他先后为美国国家农业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等机构工作,他既是一个学者,又是... 洛克,一个植物采集员、一个探险家、一个摄影家、一个纳西文化的研究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在中国西南边陲呆了整整27年。27年里,他先后为美国国家农业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等机构工作,他既是一个学者,又是诗人,他既对纳西奇特的巫术充满探求的热情,同时象诗人那样面对古城木里和泸沽湖发出兴致勃勃的赞叹。更重要的是,他充分利用现代影像技术,为我们记录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瞬间。在他所留下的图片,我们可以更清晰理解他在文章中所记录的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之现状,以及土司、喇嘛和普通的猎夫、纳西族士兵等各阶层人民真实生动的日常生活,而所有的这些历史镜像,无疑为我们提供一条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途径。 洛克路其实就是一条西方社会通向东方的文化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镜像 香格里拉 洛克 国家地理学会 土司 纳西文化 中国西南地区 木里 纳西族 地平线
原文传递
裂变的历史镜像——从《浩劫·1937·南京大屠杀》谈起
19
作者 郑工 《中国油画》 2019年第3期29-34,共6页
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犯下的一起惨无人道的暴行,也是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就在近年中国油画界,涉及这一题材的作品不少,可角度各不相同。如许江、孙景刚等人创作的《1937·12·南京》,画一山坳处.表现日军... 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犯下的一起惨无人道的暴行,也是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就在近年中国油画界,涉及这一题材的作品不少,可角度各不相同。如许江、孙景刚等人创作的《1937·12·南京》,画一山坳处.表现日军集体射杀中国军民的场面,画面狼烟四起,残阳如血,所有人物都处在巨大的历史阴影中;又如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杀》,以堆积如山的被害人的身体,构成一座死难者的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历史镜像
原文传递
《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出版
20
作者 刘小亮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出版发行 镜像 投影 历史 文化 香山 广东 《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