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解析
1
作者 牛笑冰 《大众文摘》 2023年第30期162-164,共3页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特定时期之下创造出来的文艺作品,也是红色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回望,对革命时期涌现出的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先进事迹进行阐述,从而创作出一批具备极大影响力的...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特定时期之下创造出来的文艺作品,也是红色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回望,对革命时期涌现出的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先进事迹进行阐述,从而创作出一批具备极大影响力的革命题材小说。本文将对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特点进行阐述,从“史实性、人文性、宏伟性、英雄主义”等角度,对史题材小说的创作内容进行深刻解读,以便于为当代小说创作和发展提供灵感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史实性 宏伟性 英雄主义 人文性
下载PDF
传统叙事方法的重现与再造——关于五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被引量:7
2
作者 董之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5-299,共15页
关键词 小说创作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叙事方法 文学 热潮 繁荣 传统 年代 胜利 建国后
下载PDF
试论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华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当代日本作家井上靖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创作了不少历史小说,除题材上的特殊性,这些小说在艺术结构和审美方面也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井上靖在这类小说中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学究式文体”。本文试图在比较文... 当代日本作家井上靖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创作了不少历史小说,除题材上的特殊性,这些小说在艺术结构和审美方面也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井上靖在这类小说中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学究式文体”。本文试图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考察这类小说的美学特征,肯定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靖 中国历史题材小说 美学特征 学究式文体
下载PDF
“个人无意识”及其“碎片化”的存在方式——论“前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话语“裂缝”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先科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78-82,共5页
在以知识分子为叙述核心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 ,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同样遵循着“英雄成长”的基本范式 ,但是 ,被压抑的“个人无意识”与“英雄成长”的叙述逻辑构成了某些矛盾、龃龉 ,形成话语“裂缝” ,知识分子形象形态则出... 在以知识分子为叙述核心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 ,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同样遵循着“英雄成长”的基本范式 ,但是 ,被压抑的“个人无意识”与“英雄成长”的叙述逻辑构成了某些矛盾、龃龉 ,形成话语“裂缝” ,知识分子形象形态则出现了“伤残性”、“碎片化”的美学特征。从《青春之歌》这一经典作品的解读 ,可以看出 ,“人”的解放(阶级的 )与“人”(个人 )的压抑并存交替。在宏大叙事中 ,知识分子自我 (个人 )形象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淹没下以一种“潜叙事”和“碎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个人无意识 英雄成长
下载PDF
由“神”到“人”的英雄人生——论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的英雄形象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进军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2,共5页
新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出现了由"神"到"人"的转变,表现出一种"向内转"的写作态势,对于英雄形象的最终结局实现了"悲"与"喜"... 新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出现了由"神"到"人"的转变,表现出一种"向内转"的写作态势,对于英雄形象的最终结局实现了"悲"与"喜"的置换。这种对革命人物形象的描写转变体现了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塑造出不同类型的英雄形象的书写趋势,表现出文学创作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趋向,可以说正是流贯其中的新时期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内涵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英雄形象
下载PDF
象征中的秩序: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成长”——对“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再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先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在"革命"之后的政治实践及历史叙述中,知识分子被定位在历史的"中间人"的位置上。文学叙事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在其象征秩序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想象形成了某些"成长"模式。作为政治叙述的一... 在"革命"之后的政治实践及历史叙述中,知识分子被定位在历史的"中间人"的位置上。文学叙事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在其象征秩序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想象形成了某些"成长"模式。作为政治叙述的一个典型符号,知识分子遵循着阶级论的逻辑"成长",而作为人性化叙述的符号载体,他的"成长"又遵从个体的、人格化的逻辑,两重话语的交错、纠缠造成了人物性格的扭曲或文本的内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知识分子 成长
下载PDF
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叙述范式的转型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志忠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5,共7页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蔚为壮观,其叙述范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重大转型:如从诗化的历史叙述转型为历史的诗化叙述,从故事化叙述转型为生活化叙述,从传统的民族史叙述转型为家族史、个人史的叙述等等,但历史的主体是人,对人...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蔚为壮观,其叙述范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重大转型:如从诗化的历史叙述转型为历史的诗化叙述,从故事化叙述转型为生活化叙述,从传统的民族史叙述转型为家族史、个人史的叙述等等,但历史的主体是人,对人的关怀应成为历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形态和最后的归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范式 历史题材小说 转型
下载PDF
如何历史,怎样现实——叶兆言历史题材小说读札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5,共6页
2017年,叶兆言在《钟山》上发表了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刻骨铭心》。这距1987年他同样也是在《钟山》上发表第一个历史题材小说“夜泊秦淮”之《状元镜》,正好过去30年。看似巧合的背后,是叶兆言30多年来对历史题材持久的写作热情。从“... 2017年,叶兆言在《钟山》上发表了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刻骨铭心》。这距1987年他同样也是在《钟山》上发表第一个历史题材小说“夜泊秦淮”之《状元镜》,正好过去30年。看似巧合的背后,是叶兆言30多年来对历史题材持久的写作热情。从“夜泊秦淮”系列、《枣树的故事》,到《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再到《一号命令》《很久以来》《刻骨铭心》等等,历史题材占了叶兆言小说创作的半壁江山,并在近年有持续爆发的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小说 叶兆言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没有玻璃的花房》 《刻骨铭心》 《枣树的故事》 《钟山》 写作热情
下载PDF
论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幻魅人物形象——以《空山》《古炉》《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娇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3期53-63,共11页
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涌现许多幻魅人物形象,他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经历了一个由淡隐到消退、再到涌现的过程。与以往仅是作为批判否定对象或者穿插性点缀不同,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幻魅人物已成为重要的贯穿性形象;他们... 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涌现许多幻魅人物形象,他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经历了一个由淡隐到消退、再到涌现的过程。与以往仅是作为批判否定对象或者穿插性点缀不同,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幻魅人物已成为重要的贯穿性形象;他们身上的魅性人格体现了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照,深得其肯定与认同;对他们的刻画侧重于从精神信仰层面而非世俗生活层面,传达了作家重述历史的创作意图,但也呈现出精神化和符号化倾向。这类形象的涌现既是宗教文化思潮复兴的结果,更有当下社会文化心理在文学中的投射,表征了一个时代文化精神的演变及作家对于急剧现代化现实的态度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魅人物形象 乡村历史题材小说 精神信仰
下载PDF
试论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华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87-94,共8页
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可分四个时期。在这些历史小说中,他创造了学究式文体;探索作品结构,不断推陈出新;具有一种诗意的抒情和淡淡的哀伤,用平淡而又不乏深情的笔触写人写事,在悲哀中追求壮美。
关键词 井上靖 中国历史题材小说 历史小说
下载PDF
17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的神话思维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天才 《孝感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17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因强大的主流政治话语立场,导致了该时期小说讲述革命时出现了神话思维倾向。应从革命英雄母题、革命仪式、禁忌及传达神谕这几个方面深入探讨17年政治话语对小说革命叙事的规范。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神话思维 革命英雄 神谕 革命仪式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经典文本——重读《红岩》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进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3-25,共3页
以20世纪40年代末发生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狱中斗争为题材的《红岩》,一直保持着新鲜的魅力,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奇观。《红岩》具有史诗性特征和宏大的有机结构,打造出了那个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的一座巨大的英雄群雕,同时作家还将... 以20世纪40年代末发生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狱中斗争为题材的《红岩》,一直保持着新鲜的魅力,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奇观。《红岩》具有史诗性特征和宏大的有机结构,打造出了那个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的一座巨大的英雄群雕,同时作家还将审美视点投向英雄群雕的人性光辉。因此,尽管《红岩》也有它无法摆脱的某些历史局限性,但是由于它具有比较全面的审美功能,能够依然活跃在当代读者的理解与感应当中。对于如何提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甚至主旋律作品创作的艺术水平,《红岩》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岩》 参照系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作品创作 文学研究 史诗性
下载PDF
论迟子建历史题材小说的“宏大叙事”——以《伪满洲国》为例
13
作者 陈寿琴 张婧 《戏剧之家》 2014年第8期361-363,共3页
在迟子建的历史题材小说中,历史叙事借用了中国当代该类题材的小说惯用的宏大叙事的外在模式,而实际上却使用一幅幅日常生活画面来叙写历史,构建了完全不同于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的文本传统,并进而不动声色地消解了历史题材小说的宏大叙事... 在迟子建的历史题材小说中,历史叙事借用了中国当代该类题材的小说惯用的宏大叙事的外在模式,而实际上却使用一幅幅日常生活画面来叙写历史,构建了完全不同于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的文本传统,并进而不动声色地消解了历史题材小说的宏大叙事方式。本文以《伪满洲国》为例,来分析和发掘迟子建历史题材小说的"宏大叙事"的叙事特点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历史题材小说 宏大叙事 《伪满洲国》 消解
下载PDF
叙述形式探索与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裂变
14
作者 陈娇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6,共6页
19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创作的叙述形式探索引发了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根本性裂变。传统历史小说沿用全知叙述和线性故事时序再现历史真实,体现了作家们的理性历史观念。新历史小说则以叙述形式探索为焦点,导致创作发生根本性裂变及对理... 19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创作的叙述形式探索引发了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根本性裂变。传统历史小说沿用全知叙述和线性故事时序再现历史真实,体现了作家们的理性历史观念。新历史小说则以叙述形式探索为焦点,导致创作发生根本性裂变及对理性历史观念的质疑和颠覆。叙述形式探索革新了正统历史观念,解放了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但也带来不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小说 叙述形式 历史观念
下载PDF
论明代历史题材小说真实与虚构观念的理论与实践
15
作者 刘果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4,共9页
本文以明代历史题材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明代小说 批评对如何处理历史题材小说中真实与虚构关系的不同看法,并以 《三国演义》为例,分析了明代小说家在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虚实抉择 中所蕴含的深层心理动因。
关键词 历史题材 小说 真实 虚构 历史题材小说 理论与实践 明代 《三国演义》 小说批评 心理动因
下载PDF
弱势群体·女性文本·姐妹情谊——新时期古代女性历史题材小说综论
16
作者 王爱松 《贵州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62-66,共5页
受“文学是人学”观念的影响,新时期作家普遍将古代 女性当作人来写,导致了对古代女性不平等生存境遇的洞察和对笔下女性人物平等要求、超 凡魅力的描绘。女性作家一方面由于自己的性别而更容易对古代女性产生身份认同,一方面 也受... 受“文学是人学”观念的影响,新时期作家普遍将古代 女性当作人来写,导致了对古代女性不平等生存境遇的洞察和对笔下女性人物平等要求、超 凡魅力的描绘。女性作家一方面由于自己的性别而更容易对古代女性产生身份认同,一方面 也受到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更关注女性的解放与男女的平等。但女性文本对古代女性姐妹 情谊的描绘,大半还是出于接触了女性主义理论的现代作家对古代女性生活的浪漫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女性 历史题材小说 女性主义理论 弱势群体 杰出女性 女性解放
下载PDF
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看现实主义的当代命运
17
作者 李明清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2,共5页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植根于一个强大的历史传统,不仅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的所谓激进派批评家已经预言了它的立场,它还植根于十九世纪以法国为主体的现实主义运动,乃至于植根于整个文学和艺术的历史。”里斯多德的模仿说成为西方叙事...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植根于一个强大的历史传统,不仅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的所谓激进派批评家已经预言了它的立场,它还植根于十九世纪以法国为主体的现实主义运动,乃至于植根于整个文学和艺术的历史。”里斯多德的模仿说成为西方叙事文学的基石;重视自然的艺术传统是西方永恒的艺术追求标高。恩格斯对哈克奈斯《城市姑娘》的评价中提出典型理论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成熟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十九世纪 艺术追求 历史传统 六十年代 叙事文学 艺术传统
下载PDF
波澜壮阔的大历史图景——论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民族国家叙事
18
作者 刘进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51,共5页
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立场考察,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从四个方面呈现出民族国家视野下的大历史图景:首先,"汉唐明清"的"盛世叙事",重建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叙述民族国家观念的现代性展现过程中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 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立场考察,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从四个方面呈现出民族国家视野下的大历史图景:首先,"汉唐明清"的"盛世叙事",重建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叙述民族国家观念的现代性展现过程中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提倡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自己的回应;其次,民族融和、共同和谐发展的历史面貌得到再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三,"汉唐明清"由衰转盛的变革历史书写契合了民族国家改革话题,表达了与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一致的精神向度;最后,古代历史题材小说自身的工具性,导致它的价值取向与当前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有着趋同之处,展现出一种"现世关怀"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历史题材小说 民族国家 主流意识形态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方法的新突破——论牛维佳小说《褐纸鸢》的创作特色
19
作者 杨彬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5期27-30,共4页
牛维佳是湖北省作协的专业作家,曾经从军十三年,后来转业到湖北省作协从事编辑工作和专业创作,出版过《从今尔后》《流光送影》等小说集。他的作品多取材历史、军旅等题材,善于在历史缝隙中寻找故事,在历史传奇中塑造人物,文笔娴熟,结... 牛维佳是湖北省作协的专业作家,曾经从军十三年,后来转业到湖北省作协从事编辑工作和专业创作,出版过《从今尔后》《流光送影》等小说集。他的作品多取材历史、军旅等题材,善于在历史缝隙中寻找故事,在历史传奇中塑造人物,文笔娴熟,结构新颖。他在《长江文艺》的纪念建党百年专号上发表了小说《褐纸鸢》,描写一位93岁的革命老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在孙子的陪伴下回沂蒙山老区祭奠战友的故事。但牛维佳却将这样一个难以出新的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摇曳生姿、人物生动、结构奇巧、象征性极强。牛维佳小说创作圆熟老到,对革命题材小说创作的内涵、方法都有了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作家 创作特色 革命题材 历史传奇 摇曳生姿 故事讲述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十三年
下载PDF
论近年来江苏历史题材小说的叙述特色
20
作者 庞秀慧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4期16-17,共2页
作为文学重镇,历史题材历来是江苏作家们描述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历史叙事一改以往高大上的面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章阐述了近年来江苏历史题材小说的叙述特色。
关键词 江苏作家 历史题材小说 叙述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