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施“历物十事”的语言哲学新探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利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83,共7页
惠施的“历物十事”是先秦名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历物十事”到底在说什么,目前并无共识。从纯语言性思辨的角度来看,惠施的“历物十事”既不是经验科学式结论,也不是辩证逻辑,更不是相对主义认识论;其一以贯之的哲学精神是对... 惠施的“历物十事”是先秦名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历物十事”到底在说什么,目前并无共识。从纯语言性思辨的角度来看,惠施的“历物十事”既不是经验科学式结论,也不是辩证逻辑,更不是相对主义认识论;其一以贯之的哲学精神是对于语言意义确定性的理性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历物十事 语言哲学 理性
下载PDF
惠施的“万物毕同”思想浅论——以“历物十事”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凯 《天中学刊》 2017年第5期28-35,共8页
有关材料表明,惠施思想的基本面貌是关注物理、崇尚齐同,"历物十事"的最终旨归是"万物毕同"或"合同异"。借此最终旨归推敲"历物十事"之每一事的内涵可知,在"历物十事"中,第1、5、10... 有关材料表明,惠施思想的基本面貌是关注物理、崇尚齐同,"历物十事"的最终旨归是"万物毕同"或"合同异"。借此最终旨归推敲"历物十事"之每一事的内涵可知,在"历物十事"中,第1、5、10这3个命题分别提示着"历物十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其他7条或者是讲两个差异极大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同一性,或者是讲两种差异极大的现象并存于同一事物中,总之是以"合异以为同"的思路论证"万物毕同"。惠施论证"万物毕同"的目的可能是为其平等的政治理想——"去尊"在自然界里找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毕同 历物十事 合同异 去尊
下载PDF
论惠施的“历物十事”及其学术风格
3
作者 尤炜 赵山奎 《贵州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47-50,共4页
通过对惠施的“历物十事”的阐释 ,我们发现惠施所关注的重点并非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或对名实关系的探讨 ,而是超越现象本身又回到现象本身的自然哲学思考。惠施体现出来的学术风格 ,表明他并非典型的名家。就整个先秦哲学来看 ,其非功利... 通过对惠施的“历物十事”的阐释 ,我们发现惠施所关注的重点并非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或对名实关系的探讨 ,而是超越现象本身又回到现象本身的自然哲学思考。惠施体现出来的学术风格 ,表明他并非典型的名家。就整个先秦哲学来看 ,其非功利的哲学纯思与对自然的深切关怀和超越性思考独树一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历物十事 自然哲学 学术风格 先秦哲学 哲学思想 名家
下载PDF
惠施“历物十事”新识 被引量:1
4
作者 江玉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70-71,共2页
惠施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据说他游历南方时,有一个名叫黄缭的怪人。
关键词 历物十事 知识渊博 战国中期 自然科学知识 小同异 博洽多闻 海内外学者 吕氏春秋 琦辞 怪说
下载PDF
解读惠施“历物十事”中的“两可”思想
5
作者 李春颖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5期194-195,共2页
始于春秋末,盛于战国时期的名家学派向来以不拘于旧传统、勇于向时代挑战著称,尤其是“两可”思想,也较为鲜明的体现了名家学派的特点。惠施是名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他的“历物十事”构成了名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有的史料对... 始于春秋末,盛于战国时期的名家学派向来以不拘于旧传统、勇于向时代挑战著称,尤其是“两可”思想,也较为鲜明的体现了名家学派的特点。惠施是名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他的“历物十事”构成了名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有的史料对惠施的“历物十事”进行解读,从中寻找名家思想中最具特点的“两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历物十事 两可
下载PDF
惠施逻辑思想评析
6
作者 刘良琼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名家“合同异”学派领袖惠施的逻辑思想 ,表现在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两个方面。从惠施的“历物十事”和他关于“譬喻”的逻辑学说中 ,我们看到惠施的逻辑学说虽然包含着相对主义成分、为诡辩论留下了地盘 ,但其主要方面是对我国古代逻辑... 名家“合同异”学派领袖惠施的逻辑思想 ,表现在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两个方面。从惠施的“历物十事”和他关于“譬喻”的逻辑学说中 ,我们看到惠施的逻辑学说虽然包含着相对主义成分、为诡辩论留下了地盘 ,但其主要方面是对我国古代逻辑科学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合同异 历物十事 譬喻
下载PDF
惠施“同异”和“举譬”思想探析
7
作者 付玉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阐述了惠施关于“同异”问题的观点,结合类比推理对惠施“举譬”思想进行了阐发。研讨其“同异”思想和“举譬”之间的关系,认为前者是后者的思想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实际论辩过程中的运用,从中可以看出惠施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关键词 惠施 同异 类比 举譬 历物十事
下载PDF
中国古代“物论”探析
8
作者 李贤中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1期200-200,共1页
中国古代存在四种“物论”,即《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惠施的“历物论”(历物十事)、《庄子》的“齐物论”、《大学》的“格物论”。以“思想单位”为形式框架可以深化对这几种典型“物论”的探析。“物论”是一种“理论”。从“思... 中国古代存在四种“物论”,即《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惠施的“历物论”(历物十事)、《庄子》的“齐物论”、《大学》的“格物论”。以“思想单位”为形式框架可以深化对这几种典型“物论”的探析。“物论”是一种“理论”。从“思想单位”视角看,所谓“理论”,无非就是理论建构者通过对一定范围内诸现象的观察,寻索出相互关系及现象变化中的理则,并且用语言文字系统地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物十事 《公孙龙子》 语言文字 《大学》 《庄子》 形式框架
原文传递
庄子“濠梁之辩”与“辩无胜” 被引量:3
9
作者 羊涤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5,3,共6页
本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专栏中发表的羊涤生副教授的《庄子“滚梁之辨”与“辩无胜”》一文,就是从思想史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有些新意,值得一读。
关键词 庄子 惠施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后期墨家 解决问题 文学性 哲学家 相对性 历物十事
下载PDF
惠施哲学辨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德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26-28,101,共4页
惠施是先秦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现有哲学书籍多把惠施哲学说成是“合同异”的相对主义诡辩学说。本文拟就惠施的哲学性质做一点辨析,以就教于学术界。(一)惠施的哲学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一、从惠施的哲学命题看,他是从... 惠施是先秦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现有哲学书籍多把惠施哲学说成是“合同异”的相对主义诡辩学说。本文拟就惠施的哲学性质做一点辨析,以就教于学术界。(一)惠施的哲学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一、从惠施的哲学命题看,他是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出发的;他的宇宙观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中国哲学史 相对主义 哲学命题 同异 主义性质 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性质 历物十事 宇宙观
下载PDF
《释一二》之六——从惠施的“合同异”到公孙龙的“离坚白”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纪彬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3-31,共9页
惠施是合同异诡辩学派的开创者。他和庄子是至友,同属于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者,但是,他没有从相对主义走上不可知道路,也很少谈伦理政治问题,纯以自然事物为研究对象;因此,他曾经和庄子进行过争论,也受到庄子的批判。 惠施的著作,早已散失... 惠施是合同异诡辩学派的开创者。他和庄子是至友,同属于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者,但是,他没有从相对主义走上不可知道路,也很少谈伦理政治问题,纯以自然事物为研究对象;因此,他曾经和庄子进行过争论,也受到庄子的批判。 惠施的著作,早已散失,最可靠的侠说,保存在《庄子·天下》篇尾,即所谓“历物十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惠施 合同异 白马非马 庄子 论式 得其所 相对主义 历物十事 辩学
下载PDF
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民友 《中学数学教学》 1993年第1期1-2,共2页
十四大以来全国出现了一片活跃的气氛,教育为立国之本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其中教育必须着重考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思想更是使我们振奋、深思。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从整个教育的角度而不仅是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中学数学教育?... 十四大以来全国出现了一片活跃的气氛,教育为立国之本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其中教育必须着重考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思想更是使我们振奋、深思。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从整个教育的角度而不仅是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中学数学教育?我们不妨暂时从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平衡现象的压力下摆脱一下,作一些冷静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立国之本 不平衡现象 数学难题 奥林匹克竞赛 数量界限 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 固有文化 历物十事
下载PDF
文化、科学
13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1991年第S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玉禄 科学技术成就 模式识别方法 金宏达 阿拉伯科学 科学技术论 科学研究成果 文化原型 历物十事 古代科学
下载PDF
惠施“我知天下之中央”命题新解
14
作者 杨新世 《河北学刊》 1988年第6期29-31,共3页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是先秦名家惠施历物十事中的第九个命题。对于这个命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惠施已经有了大地球形的观念,“天下之中央”是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一种认为,惠施这一命题是一个思辨...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是先秦名家惠施历物十事中的第九个命题。对于这个命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惠施已经有了大地球形的观念,“天下之中央”是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一种认为,惠施这一命题是一个思辨的哲学命题,所谓“天下之中央”,或在“燕之北”,或在“越之南”,这在惠施看来是无所谓的,因为惠施讲的是“中央”观念的相对性和可变性。究竟如何理解这一命题呢?我们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就教于前辈和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历物十事 可变性 先秦名家 南极 北极 哲学命题 地球形 相对性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天下之中央’命题所解
15
作者 段景莲 《晋阳学刊》 1983年第6期29-30,共2页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是先秦名家惠施历物十事中的第九个命题。对于这一命题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早在“五·四”时期,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认为惠施已经有了大地球形观念,并认为惠施所讲的“天下之中央...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是先秦名家惠施历物十事中的第九个命题。对于这一命题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早在“五·四”时期,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认为惠施已经有了大地球形观念,并认为惠施所讲的“天下之中央”指的是地球的南极和北极。这种观点一直影响到现在。另一种认为,惠施这一命题,是一个思辩的哲学命题。它指的是“天下之中央”或在燕之北,或在越之南。本意在于说明中央观念的可变性和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哲学命题 相对性 可变性 地球形 中央 历物十事 盖天说 观念 天圆地方
下载PDF
论惠施
16
作者 王德裕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95-101,共7页
惠施(约为公元前三七○——三一○年)与孟轲、庄周等同时,曾任魏相达十五、六年之久,是先秦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历代许多学者将他和公孙龙相提并论,谥之为诡辩派。也有的说,惠施和庄周哲学倾向基本一样,都是相对主义唯心主义者。... 惠施(约为公元前三七○——三一○年)与孟轲、庄周等同时,曾任魏相达十五、六年之久,是先秦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历代许多学者将他和公孙龙相提并论,谥之为诡辩派。也有的说,惠施和庄周哲学倾向基本一样,都是相对主义唯心主义者。仔细分析,则大谬不然。本文打算将他们作一些比较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周 天地万 魏相 孟轲 基本一样 历物十事 三一 鼓盆而歌 小同异 大而无用
下载PDF
读《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有感
17
作者 黄家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19-20,共2页
为什么杜老如此重说对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的研究呢?文中的开头三段就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古代希腊,……以毕特哥拉斯为始的诡辩学风曾经流行过一时,……惠施公孙龙的名辩正和希腊的诡辩思想相当”。杜老从世界哲学史的角... 为什么杜老如此重说对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的研究呢?文中的开头三段就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古代希腊,……以毕特哥拉斯为始的诡辩学风曾经流行过一时,……惠施公孙龙的名辩正和希腊的诡辩思想相当”。杜老从世界哲学史的角度来研究施龙的逻辑思想是有学术意义的。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思想 离坚白 世界哲学 古代希腊 文中 别同异 拉斯 历物十事 中心命题 学木
下载PDF
试谈名家学派论辩之特点
18
作者 徐阳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6-101,共6页
本文依据现存史料,参借诸子评说,从名家学派论辩的态度、论辩的方法、论题的表现形式、论辩的领域及论辩的目的等五个方面,对其所表现出的特点,试作一概括性的论述,目的在于对名家学派之论辩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 本文依据现存史料,参借诸子评说,从名家学派论辩的态度、论辩的方法、论题的表现形式、论辩的领域及论辩的目的等五个方面,对其所表现出的特点,试作一概括性的论述,目的在于对名家学派之论辩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探究和评价他们对中国古代辩学的意义做一点基础性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学派 “白马非马” 历物十事 邓析 吕氏春秋 《白马论》 司马谈 六家要旨 庄子
下载PDF
略论惠施的逻辑思想
19
作者 周云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70-73,共4页
惠施(约公元前三七○年——前三一八年)是战国时代的宋国人,作过魏国的宰相,在政治上“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主张“偃兵”、“去尊”和“法治”,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惠施“逐万物而不反,注重自然科学知识,重视对天地万物的认识,... 惠施(约公元前三七○年——前三一八年)是战国时代的宋国人,作过魏国的宰相,在政治上“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主张“偃兵”、“去尊”和“法治”,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惠施“逐万物而不反,注重自然科学知识,重视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在自然观上具有朴素的唯物和辨证观点。惠施又是战国时很大的“辩者”,曾与庄子作过很多辩论,批评庄子的思想是“大而无用”的主观唯心论,其学说在当时就与儒、墨、道家并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思想 大而无用 天地万 新兴地主阶级 主观唯心论 礼义 历物十事 法先王 自然科学知识 辨证观
下载PDF
“连环可解也”解
20
作者 蔡乐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23-25,共3页
《庄子·天下篇》记惠施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 《庄子·天下篇》记惠施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是遗存至今几乎是唯一的比较完整反映惠施思想的一段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庄子》 中国哲学 章太炎 历物十事 不可穷尽 无始无终 天地一体 发展史 任继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