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信访治理模式之转换:从“压制型”向“回应型”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巍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7,共9页
信访是彰显权力主体与权利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理性,是公众对政府能力信赖与期待的策略选择,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冲突的指数。随着服务行政理念的兴起和行政法治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压制型信访治理模式呈现维稳与维权的两难困境,公众的权利... 信访是彰显权力主体与权利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理性,是公众对政府能力信赖与期待的策略选择,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冲突的指数。随着服务行政理念的兴起和行政法治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压制型信访治理模式呈现维稳与维权的两难困境,公众的权利保障与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难以得到平等的维护与回应,已不适应现代国家的民主法治理念。要实现基层信访工作的实效性,就要革新治理模式,寻求维权与维稳的平衡点,建构以平等协商、参与回应为核心的回应型治理模式。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并引入第三方协同参与治理,为基层民众提供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机制,实现治理模式由压制型向回应型转变,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治理 压制治理模式 回应治理模式
下载PDF
从压制到回应: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小霞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6-131,共6页
压制型治理是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之实然模式,其存在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现实需求,但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而回应型治理能有效预防和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维护公众的合法权利。从制度的构建对回应型模式... 压制型治理是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之实然模式,其存在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现实需求,但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而回应型治理能有效预防和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维护公众的合法权利。从制度的构建对回应型模式进行研究,推动回应型治理模式的法律化,是实现环境群体性事件回应型模式构建之关键,主要有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革新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完善政府生态责任问责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治理模式 回应治理模式 环境群体性事件 政府治理模式
下载PDF
论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治理模式——从压制型到回应型的转变 被引量:36
3
作者 戚建刚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共9页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政府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但相关部门仍然习惯运用"压制型"模式予以应付。"压制型"治理模式以行政法"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社会的"刚性稳定"为目标,以行政单方&...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政府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但相关部门仍然习惯运用"压制型"模式予以应付。"压制型"治理模式以行政法"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社会的"刚性稳定"为目标,以行政单方"强制措施"为手段,在实践操作中已呈现诸多合法性危机。根据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状况,并反思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种新的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回应型"治理模式势在必行。"回应型"治理模式以相对人有序参与为手段,以"平衡论"作为理论基础,将维护社会"韧性稳定"作为终极目标。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根源上实施风险防范、危机处理和权益保障。为将"回应型"治理模式合法化,行政法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严谨缜密的制度设计,而关键是建构相对人有序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的程序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压制型模式 回应模式 相对人参与
原文传递
从压制型行政模式到回应型行政模式 被引量:104
4
作者 崔卓兰 蔡立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73,共10页
行政必须转换模式 ,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压制型行政模式立足强制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否认相对方利益的正统性 ,只适用于维护“机械团结”的社会秩序。以“有机团结”为典型特征的现代社会 ,需要确立回应型行政模式 ,通过非... 行政必须转换模式 ,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压制型行政模式立足强制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否认相对方利益的正统性 ,只适用于维护“机械团结”的社会秩序。以“有机团结”为典型特征的现代社会 ,需要确立回应型行政模式 ,通过非强制行政行为 ,统合多元利益 ,培育社会自治 ,汲取社会智识资源 ,催生行政民主。以人文主义为精神核心的现代行政法 ,弘扬人的主体性 ,从不同层面推动现代社会迈向回应型行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行政模式 回应行政模式 公共利益 社会秩序 人文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