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干骨折压力侧皮质缺损钢板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翟文亮 丁真奇 +3 位作者 练克俭 刘晖 郭延杰 赵卫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 :评价压力侧骨皮质缺损时钢板内固定的即刻稳定程度 ,明确压力侧皮质骨块复位的重要性。方法 :6具新鲜股骨标本 ,于中段造成蝶形皮质缺损 ,测定正常股骨 ,单纯钢板内固定及对侧皮质骨块复位钢板内固定的垂直压缩、三点弯曲及抗扭... 目的 :评价压力侧骨皮质缺损时钢板内固定的即刻稳定程度 ,明确压力侧皮质骨块复位的重要性。方法 :6具新鲜股骨标本 ,于中段造成蝶形皮质缺损 ,测定正常股骨 ,单纯钢板内固定及对侧皮质骨块复位钢板内固定的垂直压缩、三点弯曲及抗扭转能力 ,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在相同载荷下的位移。结果 :正常股骨在 5 0 0N垂直压力下的垂直位移 ,3 0 0N压力下的三点弯曲位移及 10N .m下的旋转角位移分别为 0 .82mm ,1.5 6mm和 0 .82° ,仅应用钢板于张力侧内固定后的三项位移分别为 8.2 9mm ,10 .5 9mm和9.11° ,应用钢板内固定对侧皮质骨块复位后分别为 1.78mm ,5 .15mm和 6.75° ,三项指标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当存在压力侧骨皮质缺损时 ,钢板固定骨块复位时的稳定性较单纯应用钢板内固定时好。应重视恢复钢板对侧皮质骨块的复位 ,恢复内侧的支撑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侧 骨折 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重建股骨压力侧骨皮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真奇 毛勇 +3 位作者 陈卫 康两期 洪加源 郭志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重建压力侧骨皮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4只成年山羊,制作压力侧骨皮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2只:行异体骨板、钢板固定结合植骨;对照组12只:仅行钢板固定结合植骨。于术后4、8、12周进行影像...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重建压力侧骨皮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4只成年山羊,制作压力侧骨皮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2只:行异体骨板、钢板固定结合植骨;对照组12只:仅行钢板固定结合植骨。于术后4、8、12周进行影像学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实验组内固定位置均良好,对照组4例发生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12周时实验组髓腔再通,异体皮质骨与宿主骨融合;对照组仍可见不均匀骨痂影。各时间点两组标本的抗扭转、抗压缩刚度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织学检查按Lane等评分标准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板能够结构性重建骨皮质缺损区,恢复其承载功能,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缺损 压力侧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重建压力侧骨皮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伟 闵珊 毛勇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在建立山羊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重建压力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6只成年山羊随机分成两组,制作压力侧骨皮质缺损的动物模型,8只行植骨、骨板、钢板固定作为实验组,另8只行植骨、钢板固定... 目的在建立山羊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重建压力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6只成年山羊随机分成两组,制作压力侧骨皮质缺损的动物模型,8只行植骨、骨板、钢板固定作为实验组,另8只行植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组。3周、9周后取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试标本的抗扭转、抗压缩刚度数据。随后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3只动物内固定术后失效,骨折端移位。实验组动物均愈合良好。病理结果显示实验、对照组3周纤维愈合,9周时基本达到骨性愈合。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术后0周、术后3周标本的抗扭转、抗压缩刚度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板能够为骨皮质缺损区提供可靠的初始固定稳定性,预防钢板内固定术失效,给骨缺损愈合提供稳定的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缺损 压力侧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
下载PDF
应用骨板结合钢板治疗股骨压力侧骨缺损骨折
4
作者 路迪生 翟文亮 +3 位作者 丁真奇 康两期 周亮 郭延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9期600-601,共2页
目的应用骨板结合钢板治疗压力侧皮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合并内侧皮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13例,均合并有颅脑或(和)胸部外伤.骨折内侧应用异体骨板,外侧应用钢板内固定,术后观察其成骨效果.结果13例伤口无感染,均一期愈... 目的应用骨板结合钢板治疗压力侧皮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合并内侧皮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13例,均合并有颅脑或(和)胸部外伤.骨折内侧应用异体骨板,外侧应用钢板内固定,术后观察其成骨效果.结果13例伤口无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3~4个月,骨折处有连续骨小梁通过,骨板与宿主骨愈合良好.结论对有内侧皮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应用骨板重建结合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板 骨移植 压力侧 股骨干骨折 异体骨板 钢板治疗 骨缺损 压力侧 钢板内固定 术后观察 治疗效果 胸部外伤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照射对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血管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成伟 柳宏志 +3 位作者 宁桂芝 侯景秋 管翠霞 孙新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正畸牙 压力侧牙周膜 血管化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牙周组织中RIP1、RIP3和MLKL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敏杰 张苗苗 +1 位作者 季开心 陈思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RIP1、RIP3和MLKL是坏死性凋亡主要的蛋白因子,在引起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内RIP1、RIP3和MLKL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 目的:RIP1、RIP3和MLKL是坏死性凋亡主要的蛋白因子,在引起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内RIP1、RIP3和MLKL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0 d、1 d、3 d、5 d、7 d、14 d组,每组5只,0 d组为空白对照组,以上颌两中切牙为支抗,镍钛拉簧拉左侧第一磨牙向前,力值为50 g。在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其第一磨牙及周围牙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压力侧RIP1、RIP3和MLKL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RIP1、RIP3和MLKL的表达增加,表达趋势相似均为先升高后下降,但RIP1的表达在3 d、5 d、7 d时增加明显(P<0.05),RIP3的表达在3 d、5 d时增加明显(P<0.05),而MLKL的表达在5 d时增加明显(P<0.05)。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存在坏死性凋亡,RIP1、RIP3和MLKL参与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牙齿移动 牙周组织改建 压力侧
下载PDF
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Piezo1对压力侧牙周组织中RIP3及MLKL的影响
7
作者 张严匀 李易 +2 位作者 王贺 张曼 张苗苗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883-888,共6页
目的 探究大鼠牙移动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Piezo1对压力侧牙周组织中坏死性凋亡标志物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MLKL)的影响。方... 目的 探究大鼠牙移动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Piezo1对压力侧牙周组织中坏死性凋亡标志物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MLKL)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加力组(B组),加力+抑制剂组(C组)。构建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移动的正畸模型,通过游标卡尺测量正畸牙向近中移动的距离,应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压力侧牙周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RIP3、MLKL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较,B组和C组牙周组织中RIP3、MLKL表达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P<0.05),其中RIP3表达量增加至5 d时达到高峰,MLKL表达量增加至3 d时达到高峰;与B组相比较,C组牙周组织中RIP3、MLKL表达整体下降(P<0.05),表达趋势变化与B组一致。结论 Piezo1通道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可能起着机械转导的作用,阻断Piezo1通道可下调压力侧牙周组织中RIP3和MLKL的表达,减少坏死性凋亡的发生,减慢正畸牙齿移动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坏死性凋亡 Piezo1 压力侧
下载PDF
经皮双钉张、压力侧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8
作者 邸卫华 刘顺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7期655-656,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双钉张 压力侧内固定术 治疗 中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愈合期对微螺钉种植体-骨界面压力侧与非压力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宛莉娜 赵震锦 +2 位作者 邢庆昱 陈钰文 张扬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8期683-685,688,F0004,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不同愈合时间微螺钉种植体-骨界面颈部压力侧与非压力侧的组织学变化,探讨愈合期对颈部界面结合方式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3只,每只犬每侧上颌颊侧骨板植入4枚种植钉,共24枚,分别进行愈合0、4、8周...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不同愈合时间微螺钉种植体-骨界面颈部压力侧与非压力侧的组织学变化,探讨愈合期对颈部界面结合方式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3只,每只犬每侧上颌颊侧骨板植入4枚种植钉,共24枚,分别进行愈合0、4、8周后加载200 g牵引力,加载8周时处死动物,取材,标记压力侧和非压力侧,两侧均制备扫描电镜标本、脱钙的HE染色标本及不脱钙的硬组织标本,后者行甲苯胺蓝及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界面组织变化。【结果】即刻加力组颈部四周被纤维包绕,压力侧骨改建不如非压力侧活跃;愈合4周组压力侧骨改建较非压力侧活跃;愈合8周组压力侧与非压力侧骨改建较活跃,两侧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愈合期的延长,无论压力侧还是非压力侧都逐渐由纤维愈合向骨性愈合转化。但即刻加力影响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合期 压力侧 压力侧 组织学
原文传递
采空区新填覆土压力作用下废弃立井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丁新 窦国涛 +2 位作者 黄勇博 万战胜 董清志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67-70,共4页
为揭示新建公路所导致的新填覆土对废弃立井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文采用ANSYS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不同覆土厚度和井壁厚度工况下废弃立井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井壁厚度相同时,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厚,废弃立井井壁水平向位移极值也随之增大... 为揭示新建公路所导致的新填覆土对废弃立井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文采用ANSYS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不同覆土厚度和井壁厚度工况下废弃立井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井壁厚度相同时,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厚,废弃立井井壁水平向位移极值也随之增大,当新填覆土厚度相同时,废弃立井井壁水平向位移极值随井壁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大水平向位移均在废弃立井底部区域;当井壁厚度相同时,随着覆土的增厚,废弃立井井壁第一主应力极值也随之增大,当新填覆土厚度相同时,废弃立井井壁第一主应力极值随井壁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废弃立井混凝土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废弃立井底部内侧混凝土处于受拉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公路 废弃立井 压力 混凝土
下载PDF
桩排式支护护壁桩侧土压力计算原理 被引量:46
11
作者 胡敏云 夏永承 高渠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6-379,共4页
根据深基坑桩排式支护中护壁桩的受力变形特点 ,分析了被支护土体中的成拱作用。将间隔布桩时护壁桩侧土压力分为直接土压力和间接土压力两部分。
关键词 护壁桩 压力 土拱 压力 桩排式支护护壁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斜(扭)柱施工阶段钢管侧壁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俊峰 胡伟兵 +1 位作者 杜峰 杨军霞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共3页
介绍矩形钢管永久模板混凝土斜(扭)柱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过程中对钢管侧压力的测试情况,并对测试结果做了分析,总结了在泵送顶升施工过程中对钢管侧壁的最大动态侧压力公式,并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关键词 国家体育场 混凝土工程 斜(扭)柱 压力
下载PDF
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方钢管混凝土柱侧壁压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之毅 秦效启 +1 位作者 沈祖炎 陈国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7-28,共2页
介绍了 3根方钢管混凝土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钢管侧壁压力和钢管环向应变的试验结果。讨论了不同坍落度、有或无振捣对钢管侧壁压力和环向应变的影响 。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压力 湿混凝土 试验 环向应变 浇筑 坍落度
下载PDF
被动双桩侧向土压力群桩效应的三维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琳 程青雷 +2 位作者 逯建栋 鹿群 张建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2-519,共8页
被动桩侧向土压力的群桩效应是研究被动桩的重要问题。运用岩土数值计算程序FLAC3D,对土体沿深度发生均匀侧移,桩基两端简化为铰接的刚性双桩基础(桩中心连线与土体位移方向平行)进行研究。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桩基采用线弹性本... 被动桩侧向土压力的群桩效应是研究被动桩的重要问题。运用岩土数值计算程序FLAC3D,对土体沿深度发生均匀侧移,桩基两端简化为铰接的刚性双桩基础(桩中心连线与土体位移方向平行)进行研究。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桩基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桩土之间建立接触面。结果表明,在土位移增加的过程中,两桩侧向土压力均小于单桩,呈近桩大、远桩小。在浅层土体,加筋效应很小,但遮拦效应明显。在深层土体内,加筋和遮拦效应都很显著,p—δ曲线形状与单桩明显不同,在经历较短直线增长后,沿曲线增长至极限土压力,达到桩侧极限土压力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量明显增加,当桩间距增长至6 D,群桩效应基本消失。最后与室内模型试验所得到的桩侧极限土压力群桩效应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双桩 压力 加筋效应 遮拦效应 群桩效应系数
下载PDF
黏性土中静压桩沉桩过程现场试验及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永洪 桑松魁 +6 位作者 张明义 李长河 韩勃 袁炳祥 项俊宁 王振杰 刘慧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5-1543,共9页
为了揭示黏性土中静压桩贯入过程中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的受力特性,依托山东东营某桩工程开展了现场足尺试验,得到了静压桩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贯入过程中不同土层桩侧土压力的分布特性,明确了桩侧... 为了揭示黏性土中静压桩贯入过程中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的受力特性,依托山东东营某桩工程开展了现场足尺试验,得到了静压桩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贯入过程中不同土层桩侧土压力的分布特性,明确了桩侧土压力在沉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退化效应,探讨了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与桩侧上覆土体竖向土压力的比值关系。结果表明: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与土层性质密切相关;随着传感器贯入深度的逐渐增加,桩侧土压力逐渐增大,并且增大幅度随土层的不同而不同;在同一贯入深度处,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存在明显的退化现象,粉土中的退化幅度明显小于粉质黏土中的退化幅度;同一土层中桩土界面桩侧土压力与桩侧上覆土体竖向土压力的比值为常数,并且粉土中的比值明显大于粉质黏土中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压力 退化效应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复合土钉支护侧土压力合理分布模式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晓红 饶秋华 谢海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7,共5页
在分析复合土钉支护侧土压力分布模式及相关国内外著名实测结果的基础上,考虑基坑底面受开挖影响的深度,提出一种新型的侧土压分布改进模式,即“五边形”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工程中。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 在分析复合土钉支护侧土压力分布模式及相关国内外著名实测结果的基础上,考虑基坑底面受开挖影响的深度,提出一种新型的侧土压分布改进模式,即“五边形”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工程中。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五边形”侧土压力分布模式与实测结果相符合,与现有的侧土压力分布模式相比更加合理,对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整体设计、稳定性分析、工程造价预算等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土钉支护 压力分布 “五边形”模式
下载PDF
地下结构物侧土压力的分布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大钊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6-29,共4页
系统地讨论了地下结构侧土压力的分布,对经典的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从工程实测、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试验研究成果,指出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经典土压力理论的一些误区,对土压力分布的理论研究提出... 系统地讨论了地下结构侧土压力的分布,对经典的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从工程实测、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试验研究成果,指出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经典土压力理论的一些误区,对土压力分布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物 压力 分布 模型试验 压力
下载PDF
被动桩桩侧土压力群桩效应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琳 柳士明 +1 位作者 宋静 张淑朝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254-258,共5页
被动群桩中具有明显的土拱效应和遮拦效应,运用岩土数值计算程序FLAC3D,对不排水条件下的被动群桩进行了平面应变数值模拟研究.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桩基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桩土之间建立接触面.研究结果表明,埋深对桩侧极限土压... 被动群桩中具有明显的土拱效应和遮拦效应,运用岩土数值计算程序FLAC3D,对不排水条件下的被动群桩进行了平面应变数值模拟研究.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桩基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桩土之间建立接触面.研究结果表明,埋深对桩侧极限土压力有影响,在浅层桩侧极限土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深度后随着埋深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单排桩时桩后具有明显的土拱效应,随着桩间距增大桩的荷载分担比降低,达到稳定的桩荷载分担比所需要的桩土相对位移量增大.双排桩时随着排间距增加,后排桩和前排桩的桩侧极限土压力都增加,当排间距达到6D以后,后排桩和前排桩之间基本没有遮拦和加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群桩 压力 土拱效应 遮拦效应
下载PDF
土钉支护侧土压力合理分布模式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晓红 饶秋华 《中南公路工程》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中,首先要选择合理的侧土压力分布模式,然后再进行土钉、混凝土面层的设计计算以及土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侧土压力分布模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和工程造价。在分析现有土钉支护侧土... 在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中,首先要选择合理的侧土压力分布模式,然后再进行土钉、混凝土面层的设计计算以及土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侧土压力分布模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和工程造价。在分析现有土钉支护侧土压力分布模式及国内外实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侧土压分布模式,即“五边形”分布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侧土压力分布模式与实测结论相符合,与现有侧土压力分布模式相比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支护 压力 “五边形”分布模式 工程应用
下载PDF
某特大型筒仓侧壁压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陆新征 陈勇 《山西建筑》 2006年第2期1-2,共2页
借助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筒仓内部压力进行了考虑接触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得到的筒仓内部压力和经验公式吻合良好,且可以深入研究某些特殊部位的受力情况以及物料流动性能。
关键词 筒仓 压力 接触 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