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压力动态监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牛景理 叶庆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21期102-104,共3页
本文就目前国内油田普遍采用的各种压力动态监测工艺作了介绍,并对各种工艺在准确度、稳定性、一次下井测试时间、耐高温性方面做了对比,指出今后油气田压力动态监测的发展方向是长期的实时的压力动态监测,分析表明毛细钢管在长期监测... 本文就目前国内油田普遍采用的各种压力动态监测工艺作了介绍,并对各种工艺在准确度、稳定性、一次下井测试时间、耐高温性方面做了对比,指出今后油气田压力动态监测的发展方向是长期的实时的压力动态监测,分析表明毛细钢管在长期监测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动态监测 压力 毛细钢管
下载PDF
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中的应用
2
作者 孙倩 张媛媛 +3 位作者 范太兵 杨巧芳 庞秋贺 胡朋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79-683,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研究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两组术后48 h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比较两组出院当天生存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心脏病模块(PedsQLTM 3.0)家长问卷]。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SpO_(2)、PaO_(2)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PaCO_(2)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观察组表情、肢体动作、行为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哭闹、可安慰性、FLACC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PedsQLTM 3.0家长问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有助于改善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动脉血气水平,降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短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 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
下载PDF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东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2372-2373,共2页
目的:将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将42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20例健康儿童为参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肺动脉压监测,对其肺动脉压力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将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将42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20例健康儿童为参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肺动脉压监测,对其肺动脉压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各时段肺动脉压与参照组相比,均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d、2d、3d后肺动脉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并Ⅰ型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前、治疗1d、2d、3d后肺动脉压水平与Ⅱ型患儿相比,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可快速检测患儿肺动脉压力水平,对其病情进展进行反映、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意见,利于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
下载PDF
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金芳 王正梅 +1 位作者 赵莉莉 殷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 目的探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对照组62例采用间断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在通气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平均ICU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9.35%,对照组VAP发生率5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20.6±4.3)d,对照组住院时间(38.3±9.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17.2±7.6)d,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20.3±9.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结论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 持续低负压吸引 人工气道
原文传递
FPT随钻测压仪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东 余强 +2 位作者 朱佳音 张璋 冯恩龙 《海洋石油》 CAS 2021年第1期49-55,60,共8页
渤海油田开发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监测地层压力、判断地层能量变化程度已成为油田注采方案设计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随钻测压技术能够在降低大斜度井作业风险的同时实现采集地层压力信息的目的。此文介绍了IFPT新型随钻测压仪,阐述... 渤海油田开发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监测地层压力、判断地层能量变化程度已成为油田注采方案设计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随钻测压技术能够在降低大斜度井作业风险的同时实现采集地层压力信息的目的。此文介绍了IFPT新型随钻测压仪,阐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测试制度与作业流程,对比验证了仪器的实时测量精度。经实例验证,IFPT在流度计算、流体识别与压力动态监测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压 IFPT 流体识别 压力动态监测
下载PDF
探讨适用于小儿24 h食道pH及压力同步动态监测的置管方法
6
作者 张玮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S0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适用于小儿24 h食道pH及压力同步动态监测的置管方法。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研究期内于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小儿24 h食道pH及压力同步动态监测的患儿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60... 目的探究分析适用于小儿24 h食道pH及压力同步动态监测的置管方法。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研究期内于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小儿24 h食道pH及压力同步动态监测的患儿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60名患儿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一组编组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置管,一组编组为观察A组,实施改进A方案置管,一组编组为观察B组,实施改进B方案置管,比较不同置管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A组及观察B组患儿,同时置管次数、置管耗时以及意外脱管率明显高于观察A组及观察B组患儿;对照组患儿置管过程中副反应发生率(45.00%)明显高于观察A组(10.00%)及观察B组患儿(15.00%)(P<0.05);对照组患儿各量表置管疼痛评分均高于观察A组及观察B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45.00%,明显低于观察A组(85.00%)与观察B组(75.00%)(P<0.05)。结论通过改进小儿24 h食道pH及压力同步动态监测的置管方法,在置管前实施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漱口,能够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改善患儿的置管舒适度,预防置管副反应的发生,是一项较为理想的小儿置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24 h食道pH 压力同步动态监测 置管方法
下载PDF
正常人和胃食管反流病人的昼夜食管pH和动力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智凤 柯美云 蓝宇 《胃肠病学》 1998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为探讨正常人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病人昼夜食管运动规律以及食管运动与酸反流的关系。方法:45例GERD病人和10名正常人均接受食管测压和动态食管pH及压力同步监测。结果:(1)下食管括约肌压、远端... 目的:为探讨正常人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病人昼夜食管运动规律以及食管运动与酸反流的关系。方法:45例GERD病人和10名正常人均接受食管测压和动态食管pH及压力同步监测。结果:(1)下食管括约肌压、远端食管蠕动压及有效食管蠕动百分比在酸反流DeMeester高计分组明显低于低计分组(P<0.05),在反流性食管炎组也明显低于非反流性食管炎组(P<0.05)。(2)有GERD症状或食管炎的卧位有效蠕动百分比明显低于立位(P<0.05)。反流性食管炎组80%有夜间或伴有夜间反流,而不伴反流性食管炎的GERD无1例出现夜间反流。结论:昼夜食管pH和压力动态监测有利于进一步探讨GERD的运动病理,除LES功能外,食管清除功能在GER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测压 动态pH及压力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