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睡姿压力图像识别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志斌 李洋 +2 位作者 郭士杰 郭志红 刘秀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睡姿作为评估睡眠质量和疾病预防治疗的指标之一,不仅影响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睡眠质量,而且对呼吸暂停综合症、褥疮等疾病诊断意义重大。为实现睡姿压力图像的自动识别,对基于模糊粗糙集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首先采用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 睡姿作为评估睡眠质量和疾病预防治疗的指标之一,不仅影响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睡眠质量,而且对呼吸暂停综合症、褥疮等疾病诊断意义重大。为实现睡姿压力图像的自动识别,对基于模糊粗糙集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首先采用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获取静态睡姿压力图像,并对其进行图像预处理以完成基于简单图像几何特征的提取;通过引入模糊粗糙集对图像条件属性离散化约简,剔除冗余信息推导模糊决策规则,进而实现睡姿类别有效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分类精确度可达92.9%,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姿识别 压力图像 模糊粗糙集 图像分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方法的小鼠足部压力数据处理
2
作者 王振强 王文波 唐业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针对现有足部压力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压力影像含有噪声以及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卷积阈值去噪算法和边缘响应插值算法进行改善。使用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压力采集板采集小鼠足部的压力矩阵数据,利用所提出的卷积阈值去噪算法对含噪压... 针对现有足部压力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压力影像含有噪声以及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卷积阈值去噪算法和边缘响应插值算法进行改善。使用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压力采集板采集小鼠足部的压力矩阵数据,利用所提出的卷积阈值去噪算法对含噪压力矩阵进行去噪处理,再利用提出的边缘响应插值算法对去噪后的压力矩阵进行插值处理,获取到分辨率高的低噪小鼠足部压力图。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去噪算法去噪效果好、小鼠足部边缘低压力值信息保存完整;其插值算法相较于同类其他插值算法插值效果更平滑、计算复杂度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压力图像 去噪 插值 压力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深度中心匹配哈希网络的足迹压力图像检索 被引量:1
3
作者 鲍文霞 胡伟 +1 位作者 王年 杨先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87,共7页
以赤足足迹压力图像为研究对象,采集了40人的5230幅赤足足迹压力图像,在具有较低存储消耗的哈希算法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方法设计了一种深度中心匹配哈希(DCMH)网络实现足迹的检索.该网络首先根据足迹压力图像的特点构建深度特征融合模... 以赤足足迹压力图像为研究对象,采集了40人的5230幅赤足足迹压力图像,在具有较低存储消耗的哈希算法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方法设计了一种深度中心匹配哈希(DCMH)网络实现足迹的检索.该网络首先根据足迹压力图像的特点构建深度特征融合模块,提取反映足迹形态结构的全局特征和压力分布的局部特征,并将两种特征进行融合;然后在哈希编码模块通过全连接层将融合后的特征映射为1024维特征向量,并通过哈希层生成哈希码;在网络优化过程中通过构建深度中心匹配损失函数从而减小哈希码与对应哈希中心之间的距离.深度中心匹配损失函数通过伯努利分布生成哈希中心,设计对数中心损失函数减小同类足迹压力图像数据哈希码与哈希中心的距离,并设计相似性损失函数作为正则化项约束每个批次数据间的相似性关系.通过在40人的赤足足迹压力图像数据上进行图像检索实验,本文算法检索结果的mAP可以达到0.99,优于传统的哈希算法及常用的深度哈希算法,为足迹的进一步的现场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迹检索 足迹压力图像 深度中心匹配哈希 深度特征融合 哈希编码
原文传递
基于足底压力图像的静态触觉步态识别 被引量:17
4
作者 梁栋 高玮玮 +1 位作者 张艳 鲍文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29,共5页
提出一种可用于门禁和考勤系统的静态触觉步态识别方法.首先,对压力测试板采集的裸脚静止足底压力图像进行划分区域、去噪和筛选等预处理以消除噪声点对特征提取的影响;其次,根据足底不同区域最大压力点和压力中心点的坐标及压力值提取... 提出一种可用于门禁和考勤系统的静态触觉步态识别方法.首先,对压力测试板采集的裸脚静止足底压力图像进行划分区域、去噪和筛选等预处理以消除噪声点对特征提取的影响;其次,根据足底不同区域最大压力点和压力中心点的坐标及压力值提取拉普拉斯谱特征,同时结合足底形状及压力比值特征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最后,利用一对一的支持向量机(SVM)多分类方法在50人左、右脚的静态步态数据上训练分类器并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该算法受外界干扰小,其平均识别率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足底压力图像 支持向量机 拉普拉斯谱 分区域 去噪
原文传递
基于图像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气动下压力系数测量
5
作者 马雨萧 赵伦康 吴佳奇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17期100-103,共4页
在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FSC)中,空气动力学设计是赛车设计的重要环节,影响着赛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与操作稳定性等,其中赛车的气动下压力系数对圈速影响较大,是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的重点目标。受限于大学生车队的客观条件,多数车队无法... 在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FSC)中,空气动力学设计是赛车设计的重要环节,影响着赛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与操作稳定性等,其中赛车的气动下压力系数对圈速影响较大,是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的重点目标。受限于大学生车队的客观条件,多数车队无法快速便捷地获取实车的下压力,CFD仿真与实车相互分离。受“曹冲称象”启发,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图像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下压力系数便捷测量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测量门槛,有助于各车队客观了解其赛车的实车下压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方程式 空气动力学 图像法测下压力 赛车
下载PDF
足底压力动态图像分析系统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军 徐新智 +2 位作者 张伟 刘亚平 刘金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6期802-803,共2页
目的应用足底压力成像技术,建立足底压力动态图像分析系统。方法设计制作玻璃全反射足底压力成像装置,实验拟合压力图像灰度与压力函数关系,采用视频图象计算机处理分析的方式,动态采集、分析一个步态周期全过程的足底压力分布及变化规... 目的应用足底压力成像技术,建立足底压力动态图像分析系统。方法设计制作玻璃全反射足底压力成像装置,实验拟合压力图像灰度与压力函数关系,采用视频图象计算机处理分析的方式,动态采集、分析一个步态周期全过程的足底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在骨科足趾游离移植术供趾足功能改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肌力平衡手术远期疗效研究、三关节融合术治疗小儿麻痹的后遗马蹄内翻足手术效果评定、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拇外翻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等分析应用中,取得对手术及治疗具指导价值的结果。结论该系统简便易行,灵敏度高,对临床不同年龄、不同腿足畸形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足底压力动态图像分析系统 足畸形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压力图像与回流性状双指征法辅助硬膜外腔定位麻醉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研究
7
作者 龚玉华 石海霞 +4 位作者 武丽芳 拉布旦白拉 陈冬梅 钟海燕 李利彪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图像与回流液相双指征法辅助硬膜外麻醉定位与监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患者1200例,ASAⅠ~Ⅲ级,年龄、体重、性别不限。根据硬膜外穿刺节段分为6组(每组200例):颈组(C4-5/C6-7,C组),胸Ⅰ组(T3-... 目的探讨压力图像与回流液相双指征法辅助硬膜外麻醉定位与监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患者1200例,ASAⅠ~Ⅲ级,年龄、体重、性别不限。根据硬膜外穿刺节段分为6组(每组200例):颈组(C4-5/C6-7,C组),胸Ⅰ组(T3-4/T4-5,T1组),胸Ⅱ组(T8-9/T9-10,T2组),胸Ⅲ组(T10-11/T11-12,T3组),腰Ⅰ组(T12~L1/L1-2,L1组),腰Ⅱ组(L2-3/L3-4,L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人法进针,固定至脊上韧带后,退出针芯,穿刺针经三通与ICP传感器连接,进针的同时观察不同层次压力数值与图像变化,当图像显示直线返折,继而曲线波形出现且数值形成落差时,经三通注入3ml气泡盐水无压缩,即可确认进入硬膜外腔,头向置管15cm,退针后留管3cm,固定导管平卧,导管末端连接装有盐水的玻璃注射器。全程根据压力动态图像显示导管在硬膜外腔,观察回流液性状(-清;+微红;++显红;+++深红;++++血性)5min,回流液性状为(+++)以下,给予试验量、维持量完成手术。观察记录麻醉全程回流液性状。记录到达黄韧带(T0)、硬膜外腔(T1)、注药动态平衡后(T2)的压力值。观察并记录分次注药后压力图像变化及阻滞效果,各类副作用。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突破黄韧带前,压力数值呈急剧上升像,进针至黄韧带,压力波形为直线,压力数值为(82±26)mmHg(1mmHg=0.133kPa)。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压力图像呈特异性直线返折,继而出现正弦波形,压力数值明显降低到(7±12)mmHg。与T0比较,各组T1、T2均有降低(P〈0.05)。与T1比较,各组T1均升高(P〈0.05)。结论压力图像与回流液相双指征法辅助硬膜外麻醉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常规用于各年龄组、各节段硬膜外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 图像 压力 液相 网流 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传感阵列的足底压力扫描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墨 樊卓宸 +3 位作者 马浩 彭晨 张思旭 王新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为提高足底压力采集的精度,减少测量中对实验者自然步态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发的平板式传感器,开发了面向多传感单元的足底压力扫描系统。通过对压力采集系统结构的改进设计以及对采样时序的优化处理,有效地减少了传感器及电路系统引入的... 为提高足底压力采集的精度,减少测量中对实验者自然步态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发的平板式传感器,开发了面向多传感单元的足底压力扫描系统。通过对压力采集系统结构的改进设计以及对采样时序的优化处理,有效地减少了传感器及电路系统引入的噪声干扰,实现了对大尺寸(71.9 cm×33.5 cm)、高空间分辨率(2.8个/cm2,共6720个传感单元)压力传感系统的设计实验,实验中采样率为100SPS。该系统已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进行测试与实验。该系统可应用于步态康复训练,为医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和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量化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阻式传感器 传感阵列 足底压力 传感器标定 压力图像
下载PDF
基于双层卷积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算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欣 唐俊 王年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提出运用双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基于足底压力图像的步态识别方法.首先,对足底压力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图像作相应预处理;然后,用双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学习得到足底压力图像的单层和双层卷积特征;最后,将卷积特征训练分类器得到分类结... 提出运用双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基于足底压力图像的步态识别方法.首先,对足底压力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图像作相应预处理;然后,用双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学习得到足底压力图像的单层和双层卷积特征;最后,将卷积特征训练分类器得到分类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足底压力图像 数据采集系统 深度学习 步态识别
下载PDF
改进的谱特征和足底边缘距离的步态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玉红 梁栋 鲍文霞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3,共7页
针对足底压力分布一般呈非线性变化,使用压力点特征来描述步态信息的鲁棒性不高、很难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谱特征与足底边缘距离特征相结合的静态触觉步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压力测试板采集的裸脚静止足底压力图像进... 针对足底压力分布一般呈非线性变化,使用压力点特征来描述步态信息的鲁棒性不高、很难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谱特征与足底边缘距离特征相结合的静态触觉步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压力测试板采集的裸脚静止足底压力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提取关键帧数据、分区域等;其次,将Laplace谱特征、足跟部和脚前掌部分边缘轮廓到整足的几何中心点的欧式距离以及整足的几何中心点坐标作为最终的识别特征;最后,利用一对一的支持向量机(SVM)对30人的步态数据进行步态识别实验,以左、右脚都正确识别作为最终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足底压力图像 关键帧 分区域 LAPLACE谱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结合无符号Laplace谱特征的触觉步态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文霞 梁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4-218,共5页
针对单纯利用压力点分布特征进行触觉步态识别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合无符号Laplace谱特征的动态触觉步态识别算法。利用足底压力数字化场地采集常速、快速和慢速三种情况下的触觉步态数据,生成足底压力分布图像,并根据足底解剖学的结构... 针对单纯利用压力点分布特征进行触觉步态识别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合无符号Laplace谱特征的动态触觉步态识别算法。利用足底压力数字化场地采集常速、快速和慢速三种情况下的触觉步态数据,生成足底压力分布图像,并根据足底解剖学的结构划分区域;以足底压力图像各区域为节点构造结构图,并采用无符号Laplace矩阵表示;通过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获取谱特征,并结合形状特征得到触觉步态特征;选择"一对一"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多分类方法,按照人在行走过程中不同的速度分别构造分类器,从而实现动态触觉步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算法对不同速度样本数据的触觉步态识别正确率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符号Laplace谱 足底压力分布图像 触觉步态识别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A triple-exposure color PIV technique for pressure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4
12
作者 WANG ZhongYi GAO Qi WANG JinJ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5,共15页
The study developed a triple-exposure color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TE-CPIV) technique associated with pressure reconstruction, and validated its feasibility. A light source with the three primary colors of red, gr... The study developed a triple-exposure color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TE-CPIV) technique associated with pressure reconstruction, and validated its feasibility. A light source with the three primary colors of red, green, and blue(R, G, and B) is produced in a time sequence by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projector. Particle images at three different instants under the color illuminations are captured in one snapshot using a color 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SLR) camera with a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 sensor. A contamination corr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specific calibration is performed on the different color layers(R layer, G layer, and B layer) of the raw color image to reduce the contaminated intensity of each color illumination on the other two color layers. The corrected intensity generates three new color layers, from which a standard cross-correlation process in the classical PIV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wo velocity fields. Eventually, an instantaneous pressure field i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two velocity fields. The feasibility of TE-CPIV was tested by two experiments with a solid body rotation flow and a cylinder wake flow. The results show acceptabl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new technique. The idea of the TE-CPIV is believed to provide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of estimating a pressure field with low cost and high conven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 exposures color PIV pressure re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annular impinging jets with/without swirling flow by short guide vanes 被引量:6
13
作者 YANG HuiQun KIM TongBeum LU TianJi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49-757,共9页
Annular jets impinging on a uniformly heated flat plate with or without swirling flow by short guide vanes are experimentally characterized. With the Reynolds number fixed at a relatively low value, the variation of j... Annular jets impinging on a uniformly heated flat plate with or without swirling flow by short guide vanes are experimentally characterized. With the Reynolds number fixed at a relatively low value, the variation of jet flow structures with impinging distance is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technique of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Correspondingly, the distributions of wall pressure and heat transfer on the plate are measured. At sufficiently large impinging distances, without swirling flow, the obtained flow and wall pressure/heat transfer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lassical observation for a conventional annular impinging jet, show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nnular impinging jet flow to single circular impinging jet-like flow. In contrast, no such transition occurs in the presence of flow turning by short guide vanes. At short and intermediate impinging distances, flow turning causes mor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s of wall pressure and heat transfer on the target plate and the local heat transfer rat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annular jet.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vortical flow structures shed and convected downstream from the short guide vanes. In sharp contrast, at large impinging distances, the larger momentum loss due to flow turning results in lower heat transfer rates on the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ular impinging jet flow structure swirling flow guide vanes wall heat transfer wall press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