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冲击-冲压式超音速压气机设计尝试
1
作者 王洪伟 孙芳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9-484,共6页
为了探索高负荷压气机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冲击-冲压式超声速压气机的设计方案。设计得到的冲击式转子在叶尖切线速度为457m/s下实现了4.6的压比和0.88的绝热效率,该转子的出口马赫数高达2.1,采用了冲压式静子来实现减速扩压,结合边界... 为了探索高负荷压气机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冲击-冲压式超声速压气机的设计方案。设计得到的冲击式转子在叶尖切线速度为457m/s下实现了4.6的压比和0.88的绝热效率,该转子的出口马赫数高达2.1,采用了冲压式静子来实现减速扩压,结合边界层吸气等手段,最终整级的压比为3.4,绝热效率为0.72。结果表明:这种超声速压气机设计方案可以实现较高的负荷和可以接受的效率,是一种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高负荷压气机气动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高负荷 压气机设计 冲击式转子 式静子
下载PDF
基于喘振问题的压气机设计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彤 李坚 +1 位作者 秦冠童 马学文 《装备制造技术》 2015年第4期81-83,共3页
在增压发动机的设计开发中,增压器发生任何故障,对整个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开发进度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某款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发动机在1 300 rpm^1 700 rpm之间运行时,增压器发生喘振。通过相关的CFD仿真分析,改进压气机设... 在增压发动机的设计开发中,增压器发生任何故障,对整个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开发进度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某款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发动机在1 300 rpm^1 700 rpm之间运行时,增压器发生喘振。通过相关的CFD仿真分析,改进压气机设计,在台架上重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压器压气机优化以后,不再出现喘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 喘振 压气机设计优化
下载PDF
考虑叶片造型的压气机流动稳定性模型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大坤 朱恒毅 +3 位作者 许登科 冀国锋 杨加寿 孙晓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9-1837,共19页
压气机实际稳定裕度是否达到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目前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缺乏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估失稳边界的工具,导致在设计定型后依然存在实际稳定裕度不足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可靠的压气机稳定性预... 压气机实际稳定裕度是否达到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目前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缺乏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估失稳边界的工具,导致在设计定型后依然存在实际稳定裕度不足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可靠的压气机稳定性预测工具以供设计阶段使用.现代航空压气机叶片的气动设计朝着三维精细化方向发展,如何在设计阶段考虑叶片三维造型的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愈发关键.传统的激盘/半激盘模型难以精细捕捉到三维叶片造型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而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资源的消耗在压气机设计阶段难以承受.为了在精细考虑叶片造型影响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为气动设计阶段提供稳定性评估工具,本团队首先在2013年提出了叶轮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通过分布式叶片力源项建模考虑复杂叶片造型的影响,通过系统特征值描述流动稳定性.继而针对不同的预测目标和应用条件,发展了3种简化模型:子午面模型、流线模型和径向展开模型.其中子午面模型能够准确刻画叶尖间隙、叶片掠和叶片加载方式等关键设计参数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为设计阶段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失稳边界预测工具;流线模型可以快速评估展向各条流线系统的流动稳定性,并定量地给出流动稳定性最为薄弱的区域,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叶片扩稳设计;径向展开模型可以快速地预测离心压气机的流动失稳点,定量评估离心压气机流动稳定性.以上模型可以应用于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为设计定型的压气机提供了可靠的稳定性评估方法,为压气机气动/稳定性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稳定性 三维叶片造型 稳定性预测 叶片力建模 压气机设计
下载PDF
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空气动力学性能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成尧 胡辽平 +4 位作者 杨国旗 周马兰 张城 李杰 刘艳东 《现代车用动力》 2016年第4期10-15,共6页
根据大量试验研究及技术积累,分析了压气机叶轮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压气机结构参数、几何参数等对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现有多款柴油机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参数的经验设计值。
关键词 发动 涡轮增 动力学性能 压气机设计
下载PDF
小流量多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解亚东 单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13-2121,共9页
以增压比为6的国外某小流量5级轴流压气机为设计原型,在不超过其前3级的轴向长度的条件下,设计了3级轴流压气机,研究其最大增压能力.在采用了正预旋、静子端弯、第2、3级转子叶尖适度斜流等措施后,3级轴流的设计点流量为5.80kg/s,增压比... 以增压比为6的国外某小流量5级轴流压气机为设计原型,在不超过其前3级的轴向长度的条件下,设计了3级轴流压气机,研究其最大增压能力.在采用了正预旋、静子端弯、第2、3级转子叶尖适度斜流等措施后,3级轴流的设计点流量为5.80kg/s,增压比为5.445,效率为0.8272,喘振裕度为11.8%,3级平均级增压比为1.759.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轴向长度限制下,小流量3级轴流压气机虽可以达到5.5量级的增压比,但其流量特性曲线已经变得很陡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设计 小流量 多级 高负荷 端弯
原文传递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蒋松廷 刘锡阳 +1 位作者 董学智 谭春青 《燃气轮机技术》 2016年第2期21-27,33,共8页
设计了单级总压比9.5、流量1.95 kg/s的离心压气机,该压气机分为叶轮、径向扩压器和轴向扩压器三个部分。叶轮初步设计采用自编程的方法,叶型使用了双分流叶片,通过软件Numeca对叶轮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入口激波和出口射流尾迹等流动... 设计了单级总压比9.5、流量1.95 kg/s的离心压气机,该压气机分为叶轮、径向扩压器和轴向扩压器三个部分。叶轮初步设计采用自编程的方法,叶型使用了双分流叶片,通过软件Numeca对叶轮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入口激波和出口射流尾迹等流动结构;从性能和流场细节两方面比较了三种形式的径向扩压器。结果发现,扩压器入口收缩可以抑制回流,楔形扩压器的扩压性能明显优于无叶扩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设计 双分流叶片 器匹配
下载PDF
离心压气机叶片三维气动优化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坤 陈志鹏 袁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3-396,共4页
本文针对离心压气机叶片的倾和掠的特征,建立三维气动优化设计系统。采用NURBS曲线和曲面分别对离心压气机叶片前缘基迭线和中弧面进行参数化建模,相应控制点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提高不同工况下离心压气机的整级效率为优化目标,同时采... 本文针对离心压气机叶片的倾和掠的特征,建立三维气动优化设计系统。采用NURBS曲线和曲面分别对离心压气机叶片前缘基迭线和中弧面进行参数化建模,相应控制点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提高不同工况下离心压气机的整级效率为优化目标,同时采用变复杂度模型的优化策略缩短优化设计周期。算例结果表明这种离心压气机叶片三维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对提高整级效率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叶片设计 NURBS 变复杂度模型 优化
下载PDF
大型客机辅助动力装置压气机设计技术
8
作者 謝建 銀越千 +2 位作者 賀象 曹四 陳璇 《航空动力》 2020年第2期71-74,共4页
压气机作为大型客机辅助动力装置的核心部件,在提高辅助动力装置核心机循环参数和功重比,满足飞机发动机起动、地面维护、座舱环境控制条件下的引气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其设计是涉及到气动、结构、强度、振动等多学科的复杂过程,优先开... 压气机作为大型客机辅助动力装置的核心部件,在提高辅助动力装置核心机循环参数和功重比,满足飞机发动机起动、地面维护、座舱环境控制条件下的引气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其设计是涉及到气动、结构、强度、振动等多学科的复杂过程,优先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可以为后续工程应用奠定基础。辅助动力装置(APU)是一种小型燃气轮机以及飞机的重要机载成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动力装置 小型燃 发动起动 循环参数 大型客 压气机设计 功重比 核心
原文传递
离心压气机改型设计及扩压器前掠分析
9
作者 史家伟 杜强 朱俊强 《风机技术》 2014年第4期35-43,共9页
本文主要研究单级离心压气机的改型设计,并采用数值方法对楔形扩压器前掠展开了详细研究。在保持原有压气机叶轮外径不增加、流量和设计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将压比由4.0提高到4.5。在设计离心叶轮时,首先需要确定叶轮后弯角,为了真实评估... 本文主要研究单级离心压气机的改型设计,并采用数值方法对楔形扩压器前掠展开了详细研究。在保持原有压气机叶轮外径不增加、流量和设计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将压比由4.0提高到4.5。在设计离心叶轮时,首先需要确定叶轮后弯角,为了真实评估叶轮后弯角对离心压气机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详细设计了后弯角为20°,25°,30°和35°的三维叶轮以及相匹配的楔形扩压器,最终选择35°后弯角叶轮。其次,后弯角为35°叶轮的设计点压比相对于设计目标偏低,将hub处弯角减小到30°达到增加设计点压比。最后,考虑到楔形扩压器各截面载荷的不同,研究了楔形扩压器前掠对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改型设计 楔形扩 器前掠
下载PDF
叶型中弧线的最大弯度位置对跨音速压气机叶片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乃兴 张宏武 +1 位作者 徐燕骥 黄伟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9-412,共4页
本文研究与分析了叶型中弧线的最大弯度位置对跨音速压气机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采取了注重流动机理的优化方法,对本文算例的风扇叶片进行了优化,改进后所得的叶片的效率比原设计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跨音速设计 叶型中弧线最大弯度位置 叶片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串列叶片气动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宝杰 于贤君 +3 位作者 安广丰 陶源 周安宇 李丽丽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50,共1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扇/压气机的负荷水平,对串列叶片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串列叶片相对于常规叶片的负荷优势区间,并利用低速大尺寸压气机试验台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负荷系数大于0.46时,串列叶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扇/压气机的负荷水平,对串列叶片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串列叶片相对于常规叶片的负荷优势区间,并利用低速大尺寸压气机试验台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负荷系数大于0.46时,串列叶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可以将负荷系数为0.46作为串列叶片优势区间的临界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亚声速和超声速串列叶型前后排的相互影响机制,总结了串列叶型流动控制原则和优化设计思路,给出了典型亚声速和超声速叶型的优化设计结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亚声速和超声速串列叶型设计点损失分别减少了6%和20%,可用攻角范围分别拓宽了2°和0.5°。完成了负荷系数为0.4的双级风扇串列叶片出口级方案设计论证。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相比,在常用转速范围内,串列叶片方案的压比明显提高,中低转速堵塞流量和等熵效率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型 串列叶片 高负荷 /风扇设计 航空发动
下载PDF
采用复杂三维气动布局的高负荷压气机气动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骏 王松涛 +1 位作者 刘勋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5-2331,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采用融合多种流动控制手段的三维气动布局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对单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传统压气机设计角度出发,采用复杂的三维气动布局设计方法,设计所得的压气机性能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数值模拟,采用融合多种流动控制手段的三维气动布局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对单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传统压气机设计角度出发,采用复杂的三维气动布局设计方法,设计所得的压气机性能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将压气机内的设计矛盾重新分配,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流动控制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压气机在设计点的气动性能,并明显拓宽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 流动控制方法 压气机设计 数值仿真
原文传递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离心压气机叶轮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明 左志涛 +2 位作者 李弘扬 李文 陈海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24-2431,共8页
利用Concept NREC软件建立离心压气机叶轮设计样本库,借助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样本库中各设计参数与压气机性能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以多目标遗传算法寻找Pareto解,从而获得离心压气机叶轮最佳设计参数.将该方法应用于Kr... 利用Concept NREC软件建立离心压气机叶轮设计样本库,借助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样本库中各设计参数与压气机性能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以多目标遗传算法寻找Pareto解,从而获得离心压气机叶轮最佳设计参数.将该方法应用于Krain叶轮设计工况,所得叶轮的效率、压比较Krain叶轮原型分别提高1.4%和10.9%.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靠性的讨论、多目标优化模型的主成分分析和所设计叶轮性能的CFD验证,证明了所构建的目标函数与所获得的Pareto解集的合理性,说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在离心压气机设计、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叶轮设计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性能提升研究
14
作者 曹传军 王进春 《航空动力》 2023年第5期36-38,共3页
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对压气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开展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压气机性能,降低整机环境下涡轮前温度和耗油率,提高核心机循环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效率和喘振裕度是压气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对压气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开展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压气机性能,降低整机环境下涡轮前温度和耗油率,提高核心机循环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效率和喘振裕度是压气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效率代表了压气机内部能量转换的完善程度,喘振裕度代表了压气机能偏离工作点使用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航空发动 发动 核心 压气机设计 喘振裕度 涡轮前温度 能量转换
原文传递
轴流压气机串列叶片损失模型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宝杰 符渡 于贤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81-1490,共10页
考虑到串列叶片具有比常规叶片更多的设计自由度,于是为建立一个包含主要设计参数的串列叶片性能评估模型,本文发展了一套串列叶片损失低维评估方法。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串列叶片的主要损失来源,并定量分析了不同损失来源占总... 考虑到串列叶片具有比常规叶片更多的设计自由度,于是为建立一个包含主要设计参数的串列叶片性能评估模型,本文发展了一套串列叶片损失低维评估方法。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串列叶片的主要损失来源,并定量分析了不同损失来源占总损失的比重,发现前叶尾迹损失不可忽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及前叶尾迹损失的串列叶片损失模型并与数值结果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前叶尾迹损失是型面损失的重要部分并且损失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串列叶片不同损失来源。因此,发展的模型可以作为串列叶片性能评估以及参数化设计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片 尾迹损失模型 压气机设计 轴流
原文传递
静叶轮毂间隙对压气机角区分离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从鹏 姜斌 +3 位作者 邱毅 王国强 王凯 郑群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89-2096,共8页
本文以某1.5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静叶轮毂间隙对压气机角区分离的控制,先从轮毂整体等间隙入手,然后发展到整体梯形间隙,再到部分间隙,最后提出尾缘间隙。结果表明,整体间隙可以吹除静叶根部的角区分离从... 本文以某1.5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静叶轮毂间隙对压气机角区分离的控制,先从轮毂整体等间隙入手,然后发展到整体梯形间隙,再到部分间隙,最后提出尾缘间隙。结果表明,整体间隙可以吹除静叶根部的角区分离从而改善压气机低工况点的性能,但也付出了设计点性能下降的代价,并且整体梯形间隙优于整体等间隙。而对于轮毂部分间隙,随着间隙位置往尾缘方向移动,部分间隙控制角区分离的能力逐渐增强,设计点性能降低的程度逐渐减轻。最后,提出尾缘间隙,选择一定大小的尾缘间隙可以在基本不降低设计点性能的前提下使低工况点的流量增加0.88 kg/s、效率提高1.37%、压比提高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区分离 静叶轮毂间隙 低工况点 压气机设计
原文传递
静叶轮毂间隙对压气机角区失速的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吉香 姜斌 +3 位作者 吕从鹏 邱毅 王国强 郑群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82-1792,共11页
为了研究静叶轮毂间隙对压气机角区失速的控制作用,以某1.5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静叶轮毂整体间隙和部分间隙对压气机低工况点和设计点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间隙通过产生泄漏流削弱起始于轮毂表面... 为了研究静叶轮毂间隙对压气机角区失速的控制作用,以某1.5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静叶轮毂整体间隙和部分间隙对压气机低工况点和设计点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间隙通过产生泄漏流削弱起始于轮毂表面终止于静叶吸力面的"龙卷风"旋涡的能量源,达到了控制角区失速提高压气机低工况点性能的目的,但间隙产生的泄漏损失会降低设计点性能。而部分间隙明显优于整体间隙,部分间隙的位置越靠近尾缘,低工况点性能提高的幅度越大,同时对设计点的损害越小。TAI2方案的低工况点流量增加了0.89kg/s,效率提高了1.25%,而设计点效率不降低。另一方面,只有当部分间隙增大到一定尺寸后间隙泄漏流才足以抑制角区失速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区失速 整体间隙 部分间隙 低工况点 压气机设计
原文传递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ransonic compressor stage using CFD and response surface model
18
作者 王祥锋 王松涛 韩万金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design period, the paper describes a new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urbomachinery, combined with design of experiment (DOE), response surface mo...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design period, the paper describes a new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urbomachinery, combined with design of experiment (DOE), response surface models (RSM), genetic algorithm (GA) and a 3-D Navier-Stokes solver(Numeca Fine). Data points for response evaluations were selected by improved distributed hypercube sampling (IHS) and the 3-D Navier-Stokes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t these sample points. The quadratic response surface model was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esign variables and flow parameters. To maximize the adiabatic efficiency, the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the response surface model to perform global optimization to achieve the optimum design of NASA Stage 35. An optimum leading edge line was found, which produced a new 3-D rotor blade combined with sweep and lean, and a new stator one with skew.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can provide a reliable method for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urbomachinery blades at reasonable computing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odels genetic algorithm transonic compressor optimization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美军认为只有自适应发动机才能满足第六代战机性能要求 被引量:2
19
作者 晏武英 《防务视点》 2015年第4期54-56,共3页
2015年1月29日,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网站刊登Guy Norris题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公布六代机自适应发动机发展计划》文章。文章称,除非出现物理规律的重大革新,美国军方目前已经基本接受了这个事实——能够满足第六代战斗机先进性能要求... 2015年1月29日,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网站刊登Guy Norris题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公布六代机自适应发动机发展计划》文章。文章称,除非出现物理规律的重大革新,美国军方目前已经基本接受了这个事实——能够满足第六代战斗机先进性能要求的动力只能采用变循环,或者说自适应发动机技术。未来战斗机对动力的要求未来战斗机不仅仅要比当前的飞机飞得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规律 Norris 重大革新 航空航天技术 核心 发动发展 先进性能 发动技术 涡轮 压气机设计
原文传递
Genetic Algorithms Development for MultiobjectiveDesign Optimization of Compressor Cascade 被引量:1
20
作者 Jun LI(Venture Laboratory, Graduate School, 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tsugasaki, Sakyo-ku, Kyoto606-8585, Japan)Koji Morinishi Nobuyuki Satofuka(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System Engineering, 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tsugasaki,Sakyo-ku,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8-165,共8页
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mpressor blade shape is a design challenge at present because itis inherently a multiobjective problem. Thus,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multibranch simulated a... 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mpressor blade shape is a design challenge at present because itis inherently a multiobjective problem. Thus,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multibranch simulated annealing selection and collection of Pareto solutions strategy have been developedand applied to the optimum design of compressor cascade. The present multiobjective design seeks highpressure rise, high flow turning angle and low total pressure loss at a low inlet Mach number. Paretosolutions obtain the better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cascade than the existing Control DiffusionAirfoil. From the Pareto solutions, the decision maker would be able to find a design that satisfies hisdesign goal bes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s as amultiple objectives optimization tool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s Pareto optimal set compressor cascade desig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