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速压汞技术在定边长7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空间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鹏 张金功 +5 位作者 赵谦平 畅斌 张亮 高飞 曹成 李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3-430,共8页
为了对定边油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空间进行深入的表征,并分析其孔喉空间与储集层物性的关系,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 为了对定边油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空间进行深入的表征,并分析其孔喉空间与储集层物性的关系,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粒内溶孔、微孔隙、微裂隙。储集层孔隙半径分布范围65~240μm,差异不明显,峰值在115μm左右;孔隙半径和储集层物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单位体积岩样有效孔隙体积较大时,储集层物性较好,储集能力较强。随着渗透率的不同而储集层喉道半径分布差异较大,当渗透率小于0.50×10^(-3)μm^2时,喉道半径分布范围更窄,喉道半径小于0.9μm的居多,小喉道占主导地位,变化更敏感;当储集层渗透率增加时,喉道半径分布范围逐步增宽,大喉道的占比逐渐增加,对渗透率的贡献增强,小喉道的占比逐渐减小,对渗透率的贡献减弱;喉道半径与物性的相关性较好,是储集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储集层孔喉半径比为10~1250,分布范围较宽,对储层的开采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技术 致密砂岩 长7油藏 孔喉空间 储层物性 定边油区
下载PDF
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的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永平 孙卫 +1 位作者 琚惠姣 董凤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8期44-46,5,共3页
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对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类储层孔隙半径分布范围变化不大,对储层渗透率影响不明显,储层渗透率主要受控于喉道半径的大小以及孔隙与喉道的配置关系;毛细管压力曲线揭示... 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对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类储层孔隙半径分布范围变化不大,对储层渗透率影响不明显,储层渗透率主要受控于喉道半径的大小以及孔隙与喉道的配置关系;毛细管压力曲线揭示出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孔隙和喉道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处于开发中后期的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注重对于喉道的开发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技术 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 孔喉特征
下载PDF
基于高压压汞技术和分形理论的致密砂岩储层分级评价标准 被引量:17
3
作者 程泽虎 李文浩 +2 位作者 薛海涛 卢双舫 谭昭昭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9,I0004,共11页
利用铸体薄片与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基于高压压汞技术和分形理论,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分类与分级。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系统可划分为小孔(孔隙直径<0.1μm)、过渡... 利用铸体薄片与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基于高压压汞技术和分形理论,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分类与分级。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系统可划分为小孔(孔隙直径<0.1μm)、过渡孔(孔隙直径为0.1~1.0μm)、中孔(孔隙直径为1.0~3.0μm)和大孔(孔隙直径>3.0μm)。根据储层中不同类型的孔隙所占比例,可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4类,Ⅰ类(以大孔为主)、Ⅱ类(以中孔为主)、Ⅲ类(以过渡孔为主)和Ⅳ类(以小孔为主)。根据不同微观孔喉参数与储层物性的相关关系,可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4级,Ⅰ级储层孔隙度>10.0%,渗透率>1.000×10-3μm2;Ⅱ级储层孔隙度为5.0%~10.0%,渗透率为(0.200~1.000)×10-3μm2;Ⅲ级储层孔隙度为2.5%~5.0%,渗透率为(0.030~0.200)×10-3μm2;Ⅳ级储层的孔隙度<2.5%,渗透率<0.030×10-3μm2。利用储层分级评价标准选取最优质储层,为致密砂岩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喉结构 压汞技术 分形理论 核桃园组三段 泌阳凹陷
下载PDF
基于高压压汞技术的致密储层有效孔喉半径下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星雷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132-133,共2页
以低渗储层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压汞方法对致密储层有效孔喉半径下限其进行研究。确定有效孔喉半径下限,并对其在致密储层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有效孔喉半径下限与孔隙度关联性不大,并非一个定值,而是随着渗透率的增... 以低渗储层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压汞方法对致密储层有效孔喉半径下限其进行研究。确定有效孔喉半径下限,并对其在致密储层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有效孔喉半径下限与孔隙度关联性不大,并非一个定值,而是随着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平均喉道半径越大,最大连通喉道半径越大,则有效孔喉半径下限也越大。且其与平均喉道半径的相关性(R_(1)=0.7064)好于与最大连通喉道半径的相关性(R_(2)=0.6596)。在喉道参数方面,分选系数Sp越大(分选性越差),变异系数C越大,均质系数越大,结构系数越大,有效孔喉半径下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技术 有效喉道半径下限 喉道 致密储层
下载PDF
基于压汞技术的构造煤孔隙结构多重分形表征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海龙 刘鸿福 +1 位作者 李伟 杨亚丽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7,共5页
依托渭北煤田韩城矿区煤样,基于压汞技术采用多重分形理论分析构造煤孔径分布的非均质性,计算其多重分形谱f(a),并分析了多重分形参数随变形程度增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样压汞孔径分布具多重分形特征,但不同类型构造煤孔径分布的... 依托渭北煤田韩城矿区煤样,基于压汞技术采用多重分形理论分析构造煤孔径分布的非均质性,计算其多重分形谱f(a),并分析了多重分形参数随变形程度增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样压汞孔径分布具多重分形特征,但不同类型构造煤孔径分布的多重分形程度存在明显差别。随构造变形增强,f(a)谱由右钩状(碎裂煤)转化为左钩状(碎粒煤、糜棱煤),奇异性指数α0、f(a)谱宽度αq--αq+及左锋宽度α0-αq+升高,说明强烈的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易使孔隙结构趋于复杂,孔隙团聚特征增强,孔体积高值分布非均质性加大,渗透性变差。α0和α0-αq+可作为区分构造煤孔隙结构差异演化的主要指标。多重分形参数变化可归因于由构造变形增强所引起的孔体积峰值的转变、碎粒孔的产生及显微构造的不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构造煤 压汞技术 孔径分布 多重分形分析
原文传递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表征 被引量:32
6
作者 田伟 刘慧卿 +2 位作者 何顺利 王敬 谢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2,共9页
综合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恒速压汞技术可以定量地区分样品的孔道和喉道,对大孔孔径测定准确,但是受限于较低的进汞压力,无法探测到较小的孔径。高压压... 综合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恒速压汞技术可以定量地区分样品的孔道和喉道,对大孔孔径测定准确,但是受限于较低的进汞压力,无法探测到较小的孔径。高压压汞技术因其较高的进汞压力可以准确地测定样品小孔隙的孔径。在共同的可测量区间内,通过插值计算方法求得两种测定技术的结合点,利用联合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技术的方法计算获得了储层岩样的全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样品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隙、残余孔隙及晶间微孔隙。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均不存在中间平缓段,孔隙结构复杂,分选性较差。计算得到的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孔径分布呈双峰态。根据LOUCKS等提出的孔分类法,样品孔径为0.07~1μm的纳米孔非常发育,中孔孔径为120~150μm,微孔不发育。高压压汞技术与恒速压汞技术具有物理模型一致性,两者的结合是一种准确求取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全尺度孔径分布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微观孔隙结构 压汞技术 恒速压汞技术 全尺度孔径分布 吉木萨尔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元城地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康立明 苏道敏 曹林川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8-341,共4页
应用岩矿分析技术、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元城油田元城地区长1油层组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储层岩石成分复杂,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中等。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微裂缝发育。储层... 应用岩矿分析技术、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元城油田元城地区长1油层组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储层岩石成分复杂,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中等。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微裂缝发育。储层喉道分选系数变化范围较大,有一部分较大喉道存在,最大进汞饱和度较高,退汞效率变化幅度较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各种开发特征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岩矿分析 压汞技术 元域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砂岩酸化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贤君 康燕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9-701,共3页
通过岩心恒速压汞技术可直观地观察出酸液对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改变。酸化前后两块岩样的恒速压汞试验结果表明,酸化作用能够使岩石内部的喉道发育程度、孔隙发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孔喉半径比大幅度减小,从而大幅度改善储层的微观孔... 通过岩心恒速压汞技术可直观地观察出酸液对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改变。酸化前后两块岩样的恒速压汞试验结果表明,酸化作用能够使岩石内部的喉道发育程度、孔隙发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孔喉半径比大幅度减小,从而大幅度改善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性,有利于原油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恒速压汞技术 微观孔隙结构 酸化 岩心分析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储层孔径分布定量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郭思祺 肖佃师 +2 位作者 卢双舫 张鲁川 谷美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742-3751,共10页
以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为例,联合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资料标定核磁共振T2谱,实现核磁弛豫时间T2向孔喉半径rc的转换;结合核磁孔径分布曲线和铸体薄片资料,定量评价沙河子组致密储层的微观孔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以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为例,联合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资料标定核磁共振T2谱,实现核磁弛豫时间T2向孔喉半径rc的转换;结合核磁孔径分布曲线和铸体薄片资料,定量评价沙河子组致密储层的微观孔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核磁孔径分布曲线与低温氮气吸附及压汞的孔径分布曲线基本吻合,弥补前人标定核磁弛豫时间时较小、孔径部分精度较差的不足。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孔径主要分布区间为0.01~10μm,分布曲线多表现为双峰状。孔径主要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影响。随着压实作用的增强,孔隙及喉道变小;胶结物含量的增加进一步降低孔喉连通性;溶蚀作用是致密储层大孔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低温氮气吸附 核磁共振 压汞技术 孔径分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区块延长组长6储层孔喉分类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猛 刘骁 呼婧 《辽宁化工》 CAS 2013年第11期1357-1358,1362,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区块位于陕北斜坡南部,勘探面积约8 000 km2。当前资源形式紧张,迅速寻找新的后备勘探开发区块刻不容缓,深刻认识评价富黄探区中生界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势在必行,延长组长6储层是该区的主要产层,为研究延长组长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区块位于陕北斜坡南部,勘探面积约8 000 km2。当前资源形式紧张,迅速寻找新的后备勘探开发区块刻不容缓,深刻认识评价富黄探区中生界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势在必行,延长组长6储层是该区的主要产层,为研究延长组长6储层,首先全面研究其物性和岩性,集中表现在研究其孔喉分类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压汞技术,根据58块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和参数特征分析得出:延长组长6储层砂岩的孔隙和喉道逐渐变小,物性也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孔喉分类 压汞技术 毛管力曲线 孔喉
下载PDF
压缩变形影响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简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陶高梁 张季如 +1 位作者 庄心善 杨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39-1246,共8页
非饱和土的本构关系研究需获得任意压缩变形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但试验测量往往只能给出特定状态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压缩变形改变了土体孔隙分布特性,从而影响其土-水特征曲线。采用压汞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扫描电镜研究压缩变形... 非饱和土的本构关系研究需获得任意压缩变形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但试验测量往往只能给出特定状态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压缩变形改变了土体孔隙分布特性,从而影响其土-水特征曲线。采用压汞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扫描电镜研究压缩变形条件下土体孔隙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基于实测及已有试验数据研究土-水特征曲线变化规律,通过孔径分布变化规律阐释压缩变形影响土-水特征曲线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缩变形条件下,土体(单位颗粒质量)的累计孔隙体积分布整体上呈现"扫帚型"分布,质量含水率表示的土-水特征曲线也呈现相似的分布,二者变化规律较为一致,从而揭示了土-水特征曲线随压缩变形变化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议了一种压缩变形影响下的土-水特征曲线简化表征方法,其描述的土-水特征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变形 土-水特征曲线 孔隙分布 压汞技术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on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and the role of heme oxygenase-1 被引量:19
12
作者 夏中元 高瑾 Ameer Kumar Ancharaz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9年第3期162-166,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1PO) on acute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aeme oxygenase-1 (HO-1), a cytoprotective defense against 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1PO) on acute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aeme oxygenase-1 (HO-1), a cytoprotective defense against oxidative injury. Methods: After being anesthetized with chloralhydrate, forty-eight health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 (8 in each): sham operation group (S group); I/R group: left lung hilum was clamped for 40 minutes followed by 105 minutes of reperfusion; IPO group: left lung hilum was clamped for40 minutes and postconditioned by 3 cycles of 30 seconds of reperfusion and 30 seconds of reocclusion; Heroin (HM)+ I/R group: heroin, an inducer of HO-1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at 40 μmol·kg^-1·day^-1 for two consecutive days prior to 40 minutes clamping of left lung hilum; ZnPPIX+IPO group: zinc protoporphyrin IX, an inhibitor of HO-1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at 20 mg·kg^-1 24 hours prior to 40 minutes clamping of left lung hilum; and HM+S group: HM was administered as in the HM+I/R group without inducing lung I/R.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in serum were assessed. The left lung was removed for determination of wet/dry lung weight ratio and expression of HO-1 protein b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and for ligh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PaO2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ll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90 roan Hg ±11 mmHg). However, the values of PaO2in IPO (81 mm Hg±7 mm Hg) and HM+I/R (80 mm Hg±9 mm Hg)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I/R (63 mm Hg±9 mm Hg) and ZnPPIX+IPO (65 mm Hg±8 mm Hg) groups (P〈0.01).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O- 1 in lung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I/R group compared with S group (P〈0.01). While the HO-1 protein expression was higher in IPO and HM+I/R groups as compared with I/R group (P〈0.05, P〈0.01 ). The lung wet/ dry (W/D) weight ratio and MDA content in 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I/R group as compared with S or HM+S groups (P〈0.01), accompanied by severe lung tissue histological damage, which was attenuated either by IPO or by HM pretreatment (P〈0.01, IPO or HM+I/R vs. I/R).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IPO was abolished by ZnPPIX. Conclusion: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can attenuate the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upregulating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O-I that leads to reduced postischemic oxidative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Reperfusion injury LUNG Heme oxygenase-1 MALONDIALDEHY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