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压痕法测试压痕蠕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阳 文胜平 +1 位作者 王晓慧 潘峰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48-151,共4页
阐述压痕蠕变的研究进展及其测试原理,并且采用纳米压痕仪对Ta,N i和N i基高温合金三种金属体材料、BaTiO3陶瓷和Ag/Co多层薄膜进行蠕变实验,分析蠕变应力指数和相应的蠕变机制。
关键词 压痕蠕变 应力指数 蠕变变形
下载PDF
由压痕蠕变试验确定材料的蠕变性能参数 被引量:15
2
作者 岳珠峰 万建松 吕震宙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研究由平头压痕蠕变试验来确定受压材料蠕变性能参数的可行性· 利用有限元蠕变分析确定在定压痕应力下的压痕蠕变率,重点放在稳定压痕蠕变率和受压材料蠕变性能参数的关系上· 详细地研究了压头形状、大小和宏观约束对压...  研究由平头压痕蠕变试验来确定受压材料蠕变性能参数的可行性· 利用有限元蠕变分析确定在定压痕应力下的压痕蠕变率,重点放在稳定压痕蠕变率和受压材料蠕变性能参数的关系上· 详细地研究了压头形状、大小和宏观约束对压痕蠕变响应的影响:当压头的尺寸和受压材料为同一数量级时,宏观约束将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提出两种方法来由压痕蠕变试验来确定受压材料蠕变性能参数,并给出了算例,结果有利于准确认识平头压痕蠕变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蠕变试验 蠕变性能参数 单相材料系统 两相材料系统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不同形状压头作用下的压痕蠕变数值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彬 许宝星 岳珠峰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4-149,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圆锥压头、球形压头和圆柱形平压头作用下铝合金(2A12)的压痕蠕变行为,给出了三种压头作用下的等效蠕变应变、压痕深度-时间曲线和硬度-时间曲线。对于给定尺寸的三种压头,在相同载荷作用下,圆锥压头作用下的最大...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圆锥压头、球形压头和圆柱形平压头作用下铝合金(2A12)的压痕蠕变行为,给出了三种压头作用下的等效蠕变应变、压痕深度-时间曲线和硬度-时间曲线。对于给定尺寸的三种压头,在相同载荷作用下,圆锥压头作用下的最大等效蠕变应变最大,圆柱形平压头作用下的最大等效蠕变应变最小;不同形状压头的压痕深度-时间曲线相似,由"瞬态蠕变"和"稳态蠕变"两段组成;而硬度随时间和压痕深度均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存在稳态数值。结果表明,在研究高温压痕蠕变现象、确定材料蠕变参数方面,平压头具有相当的优势:压头下方的应力场相对稳定,可不考虑摩擦和堆积的影响,计算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蠕变 头形状 有限元
下载PDF
平头压痕蠕变试验确定铝合金2A12蠕变剩余寿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彬 许宝星 岳珠峰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4-997,共4页
基于损伤和平头压痕蠕变理论,提出采用平头压痕蠕变试验确定铝合金2A12蠕变受损试样剩余寿命的方法。具体为,(1)由拉伸蠕变试验(通过控制试验时间)获得不同损伤的试样;(2)针对受损试样,由压痕蠕变试验确定不同损伤所对应的稳态压痕蠕变... 基于损伤和平头压痕蠕变理论,提出采用平头压痕蠕变试验确定铝合金2A12蠕变受损试样剩余寿命的方法。具体为,(1)由拉伸蠕变试验(通过控制试验时间)获得不同损伤的试样;(2)针对受损试样,由压痕蠕变试验确定不同损伤所对应的稳态压痕蠕变深度率;(3)根据蠕变损伤破坏行为的Kachanov损伤理论,通过计算确定受损试样的损伤量;(4)由最终获得的稳态压痕蠕变深度率与损伤的关系曲线,采用"剩余寿命法"推断出蠕变受损铝合金试样的剩余寿命。这种方法可推广至高温构件剩余寿命的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头压痕蠕变试验 蠕变损伤 剩余寿命
下载PDF
平头压痕蠕变的试验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勇俊 赵彬 岳珠峰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4-859,共6页
通过对LY12CZ的平头压痕蠕变和单轴拉伸蠕变行为的比较,主要研究工程材料LY12CZ的压痕蠕变行为。首先对压痕蠕变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得出材料蠕变参数及其压痕蠕变参数。其次,通过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通过对LY12CZ的平头压痕蠕变和单轴拉伸蠕变行为的比较,主要研究工程材料LY12CZ的压痕蠕变行为。首先对压痕蠕变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得出材料蠕变参数及其压痕蠕变参数。其次,通过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分析对压痕蠕变进行模拟,也得出材料的压痕蠕变参数,以上都得出相同温度下由压痕蠕变试验和单轴拉伸蠕变试验得出的应力指数是相等的结论,同时利用转化因子验证压痕蠕变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的一致性和等效性,从而证实由压痕蠕变试验描述蠕变是合适的,并且能够确定材料的蠕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头压痕蠕变 单轴拉伸蠕变 LY12CZ有限元法 蠕变常数 蠕变应力指数
下载PDF
平头压痕蠕变损伤实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岳珠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平头压痕蠕变实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重点考虑了受压材料的蠕变损伤.基于等效应力控制的蠕变损伤方程,在完成了Abaqus的Creep用户子程序的基础上对单相半无限大材料和薄膜/基体的两相材料系统的平头压痕蠕变损伤响应进行了有限元模... 对平头压痕蠕变实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重点考虑了受压材料的蠕变损伤.基于等效应力控制的蠕变损伤方程,在完成了Abaqus的Creep用户子程序的基础上对单相半无限大材料和薄膜/基体的两相材料系统的平头压痕蠕变损伤响应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蠕变压痕速率与材料的损伤参量相关,也与压头大小以及薄膜厚度/压头直径之比有关.与无损伤材料一样,也可以通过压痕蠕变损伤实验来得到受压材料的蠕变损伤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蠕变实验 蠕变损伤 有限元法 单相半无限大材料 薄膜/基体系统
下载PDF
基于压痕蠕变试验的TA2蠕变特性及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思晟 魏玉高 +1 位作者 凌祥 翟鑫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9-424,共6页
随着TA2在化工、海洋、电力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合理评价其蠕变变形对于相关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TA2蠕变行为,开展不同条件下的平头压痕蠕变试验研究,分析TA2压痕蠕变变形特性,并探究蠕变损伤对TA2变形规律的影... 随着TA2在化工、海洋、电力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合理评价其蠕变变形对于相关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TA2蠕变行为,开展不同条件下的平头压痕蠕变试验研究,分析TA2压痕蠕变变形特性,并探究蠕变损伤对TA2变形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到300℃,TA2均出现显著的压痕蠕变变形。随着温度或载荷的升高,蠕变变形速率逐步增大,蠕变变形在整体变形中占比更大。在低载荷条件下,TA2蠕变变形并不显著,但是随着温度的上升,产生显著压痕蠕变变形所需载荷会逐步下降。幂律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TA2压痕蠕变变形的第一阶段,且系数a具有显著的蠕变相关性。随着蠕变载荷、温度的升高,系数a逐步上升;而相比于新材料,相同条件下的蠕变损伤材料蠕变变形更小,a更小。以此为基础,建立拟合参数与蠕变参数之间的关系。当蠕变变形较大时,压头下方的试样微观组织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变化。在距离压头下方约0.15~0.50 mm处,材料硬度上升,晶粒显著变形并呈半球形分布;相似的,在上表面的接触边界区域也呈现硬度上升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蠕变试验 TA2 蠕变特性 变形规律 蠕变损伤 微试样技术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纳米压痕蠕变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艳 姚屏 《科技与企业》 2012年第9期298-298,共1页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材料的几何特征越来越趋于小型化,薄膜、纳米线、纳米颗粒等低维材料不断涌现。由于低维材料尺寸小,传统的用于测量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因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而不再适用。新近发展起来的微纳米压...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材料的几何特征越来越趋于小型化,薄膜、纳米线、纳米颗粒等低维材料不断涌现。由于低维材料尺寸小,传统的用于测量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因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而不再适用。新近发展起来的微纳米压痕技术因其操作方便、分辨率高、数据采集实时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测量低维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镍薄膜的蠕变力学性能,并分析晶粒尺寸对蠕变指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蠕变 晶粒尺寸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纳米压痕蠕变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广辉 杨诗婷 +3 位作者 姜爱峰 郎风超 田宪会 李继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259,共8页
目的研究原始态和退火态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室温压痕蠕变特性。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原始态和退火态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显微组织。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结合恒载荷法,测量原始态和退火态合金在室温下的最大压痕深度、... 目的研究原始态和退火态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室温压痕蠕变特性。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原始态和退火态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显微组织。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结合恒载荷法,测量原始态和退火态合金在室温下的最大压痕深度、蠕变位移和蠕变速率敏感指数等压痕蠕变参数,并分析两种状态下合金的蠕变机理。结果原始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几乎全为α相,退火态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网篮组织。荷载分别为200、300、400 mN时,加载阶段原始态合金的最大压痕深度比退火态合金的最大压痕深度分别提高43%、42%、34%;保载阶段,原始态合金的蠕变位移比退火态合金的蠕变位移分别提高129%、128%、139%。原始态合金的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分别为0.054、0.050、0.046,退火态合金的m值分别为0.041、0.032、0.022,相同荷载下原始态的m值均大于退火态的m值。结论退火处理形成的网篮组织,使退火态合金的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降低,从而使其蠕变抗力增强。原始态和退火态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蠕变机理均为位错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纳米 TI-6AL-4V 压痕蠕变 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Al-Al_(2)Cu共晶合金纳米压痕蠕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超 吴继礼 +1 位作者 王琳 陆韬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Al-Al_(2)Cu共晶合金经过不同时效处理后α-Al层和Al_(2)Cu层的微观结构以及纳米压痕蠕变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在273℃下经过不同时效时间处理后,共晶合金中有块状Al_(2)Cu相形成,并随着时间的... 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Al-Al_(2)Cu共晶合金经过不同时效处理后α-Al层和Al_(2)Cu层的微观结构以及纳米压痕蠕变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在273℃下经过不同时效时间处理后,共晶合金中有块状Al_(2)Cu相形成,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数量增多。在195℃和273℃下经过不同时效时间处理后,α-Al层和Al_(2)Cu层的蠕变应力指数和热激活体积的变化均发生改变,证明了共晶合金的高温服役环境下变形抗力由Al_(2)Cu层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合金 时效处理 纳米压痕蠕变 变形
原文传递
平头压痕试验结合有限元法确定材料蠕变参数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勇俊 赵彬 +1 位作者 许宝星 岳珠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14-2118,共5页
对LY12CZ材料进行了压痕蠕变和单轴拉伸蠕变试验。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压痕蠕变试验进行了模拟。通过压痕蠕变试验结合有限元的方法,确定了材料的蠕变参数,其中应力指数n'mI=nI=4.894,蠕变常数c'mI=5.780×10-19s-1MPan。从... 对LY12CZ材料进行了压痕蠕变和单轴拉伸蠕变试验。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压痕蠕变试验进行了模拟。通过压痕蠕变试验结合有限元的方法,确定了材料的蠕变参数,其中应力指数n'mI=nI=4.894,蠕变常数c'mI=5.780×10-19s-1MPan。从以上的研究中发现,由单轴蠕变试验(nm和cm)和压痕蠕变试验结合有限元(n'mI和c'mI)分别得出的蠕变参数是一致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压痕蠕变指数与材料的蠕变指数是相等的,nm=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头压痕蠕变 单轴拉伸蠕变 有限元法(FEM) LY12CZ 蠕变参数
下载PDF
310S不锈钢蠕变性能的高温压痕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思晟 陆文斌 +1 位作者 凌祥 王一川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6-770,共5页
针对310S不锈钢蠕变性能开展650℃下的高温压痕蠕变和单轴蠕变试验研究,在对比压痕深度时间曲线和单轴蠕变应变时间曲线的基础上,讨论不同载荷下球形压痕蠕变变形规律。在考虑弹塑性变形的同时,修正球形压痕蠕变分析模型,预测310S不锈... 针对310S不锈钢蠕变性能开展650℃下的高温压痕蠕变和单轴蠕变试验研究,在对比压痕深度时间曲线和单轴蠕变应变时间曲线的基础上,讨论不同载荷下球形压痕蠕变变形规律。在考虑弹塑性变形的同时,修正球形压痕蠕变分析模型,预测310S不锈钢蠕变指数和变形。结果表明:压痕蠕变试验技术可以合理评价310S不锈钢的高温蠕变性能;随着蠕变时间的延长,压痕蠕变呈现蠕变减速阶段和近似的稳态蠕变阶段;随着载荷的增加,弹塑性变形速率和蠕变变形速率显著上升,呈现显著的载荷相关性;小变形条件下,球形压痕蠕变分析模型所得的蠕变指数与单轴蠕变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310S不锈钢蠕变归一化曲线的合理预测;建立不同压痕深度下压痕蠕变时间与载荷的关系,可以为压痕蠕变变形外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压痕蠕变试验 蠕变性能 310S不锈钢 变形预测 球形模型
下载PDF
水杉的压痕硬度与压痕蠕变特性
13
作者 闫薇 安然 +2 位作者 赵正 田卫东 朱一辛 《木材加工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3,4,共4页
采用仪器化压痕试验对水杉进行压痕硬度、压痕蠕变测试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压痕的裂纹,结果表明:直径为6mm的半球形钢压头压入水杉端面、径面、弦面深度3mm时心材和边材的压痕硬度差异不明显,端面的压痕硬度最大,与径面、弦面差异明显... 采用仪器化压痕试验对水杉进行压痕硬度、压痕蠕变测试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压痕的裂纹,结果表明:直径为6mm的半球形钢压头压入水杉端面、径面、弦面深度3mm时心材和边材的压痕硬度差异不明显,端面的压痕硬度最大,与径面、弦面差异明显,径面与弦面的差异不显著;荷载越大,压痕变化量越大,蠕变前期的压痕深度变化速率亦越大,但最终均趋于零。此外,相同荷载下,早材和晚材的压痕蠕变差异明显;端面与径面、弦面的裂纹形态及产生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 硬度 压痕蠕变 裂纹
原文传递
杨木/刺槐复合结构胶合性能的压痕表征
14
作者 闫薇 宋氏凤 +1 位作者 朱一辛 孙丰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以杨木、刺槐及异氰酸酯胶黏剂(EPI)制成胶合构件,进行了胶层剪切强度的测试及在宏观范围内胶合性能的压痕表征。结果表明:刺槐间、杨木间的胶层剪切强度分别为7.9、6.2 MPa,杨木与刺槐间胶层剪切强度为5.4~5.7 MPa。460 N荷载条件下... 以杨木、刺槐及异氰酸酯胶黏剂(EPI)制成胶合构件,进行了胶层剪切强度的测试及在宏观范围内胶合性能的压痕表征。结果表明:刺槐间、杨木间的胶层剪切强度分别为7.9、6.2 MPa,杨木与刺槐间胶层剪切强度为5.4~5.7 MPa。460 N荷载条件下,1.6 MPa和1.0 MPa胶合压力制备的杨木与刺槐间胶层部位压痕蠕变分别为21.31%和25.37%,杨木间和刺槐间的压痕蠕变差异不显著。杨木/刺槐间胶层部位的塑性变形功与压痕功比值介于杨木间和刺槐间的值,EPI胶层对杨木抗塑性变形有贡献但对刺槐的作用不明显。杨木与刺槐间胶层部位的名义硬度比杨木与杨木间大,比刺槐与刺槐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刺槐 复合结构 胶层剪切强度 压痕蠕变 名义硬度
下载PDF
固溶态和时效态7075铝合金的微纳米压痕力学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可 李传维 顾剑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8,共10页
采用微纳米压痕实验研究了固溶态和时效态7075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压痕蠕变行为,获得了其力学本构方程、应力-应变曲线和蠕变应力指数。结果表明:两种状态铝合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压痕深度小于1μm时表现出明... 采用微纳米压痕实验研究了固溶态和时效态7075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压痕蠕变行为,获得了其力学本构方程、应力-应变曲线和蠕变应力指数。结果表明:两种状态铝合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压痕深度小于1μm时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固溶态和时效态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分别为446 MPa和497 MPa,抗拉强度分别为594 MPa和691 MPa。两种状态合金的最大蠕变深度和蠕变应力指数变化趋势相似,均随载荷和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微纳米试验 尺寸效应 本构关系 压痕蠕变
下载PDF
纳米压痕法分析Sn-9Zn/Cu焊点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永生 孟工戈 孙静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67,共3页
通过对Sn-9Zn/Cu焊点进行纳米压痕实验发现:在保载阶段,体钎料产生了明显的蠕变特征,蠕变深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基于压痕做功概念确定了Sn-9Zn/Cu焊点中体钎料的蠕变应力指数n约为5.128。硬度和弹性模量测试结果表明:金属间化... 通过对Sn-9Zn/Cu焊点进行纳米压痕实验发现:在保载阶段,体钎料产生了明显的蠕变特征,蠕变深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基于压痕做功概念确定了Sn-9Zn/Cu焊点中体钎料的蠕变应力指数n约为5.128。硬度和弹性模量测试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Cu5Zn8的压痕硬度(5.152±0.224)GPa约是体钎料压痕硬度(0.178±0.020)GPa的30倍;前者弹性模量(123.100±20.024)GPa又是后者弹性模量(25.615±9.077)GPa的5倍,显示了影响焊点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是焊点界面处的金属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9ZN 纳米:蠕变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下载PDF
竹材蠕变应力指数的确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薇 朱一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6,共5页
对拉伸蠕变与球型压头下的压痕蠕变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宏观压痕试验得出的压痕蠕变应力指数与单轴拉伸试验得出的蠕变应力指数相等。在此基础上,以毛竹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拉伸蠕变和宏观压痕蠕变,并分析了两者的蠕变行为及其联系。... 对拉伸蠕变与球型压头下的压痕蠕变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宏观压痕试验得出的压痕蠕变应力指数与单轴拉伸试验得出的蠕变应力指数相等。在此基础上,以毛竹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拉伸蠕变和宏观压痕蠕变,并分析了两者的蠕变行为及其联系。结果表明:竹材拉伸蠕变变形、竹材端面压痕蠕变压痕位移随时间和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弹性段应变与应力呈线性关系;拉伸蠕变试验所测得的蠕变应力指数为1.36,在240、480、720 N的规定试验力下,竹材端面压痕蠕变试验所得的蠕变应力指数为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拉伸蠕变 球型 压痕蠕变 蠕变应力指数
下载PDF
压痕法确定热障涂层蠕变参数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五柱 温世峰 +1 位作者 刘军 岳珠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9-1834,共6页
对单相半无限大材料和涂层/基体材料系统分别进行平头压痕蠕变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对于每一种材料系统,分别考虑不同尺寸的压头,研究压头尺寸对涂层/基体材料系统压痕蠕变应力指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一个考虑... 对单相半无限大材料和涂层/基体材料系统分别进行平头压痕蠕变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对于每一种材料系统,分别考虑不同尺寸的压头,研究压头尺寸对涂层/基体材料系统压痕蠕变应力指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一个考虑压头尺寸的权重函数来量化涂层和基体对涂层/基体系统压痕蠕变指数的影响程度。基于此权重函数,提出一个确定涂层蠕变指数的分析法。最后根据压头尺寸对涂层/基体系统压痕蠕变指数的影响规律,提出确定涂层蠕变指数的外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蠕变参数 Creep Test 材料系统 变指数 基体系统 影响规律 权重函数 有限元模拟 压痕蠕变试验 蠕变应力指数 涂层和基体 影响程度 计算结果 分析法 外推法 半无限 平头
原文传递
氧化锌晶须填充尼龙1010的接触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世博 葛世荣 黄传辉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9-583,共5页
用球—平面接触方式,测定ZnOw填充尼龙复合材料的压痕蠕变、球压痕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压痕试验中尼龙复合材料的压痕深度和蠕变柔量随试验时间而增加。尼龙复合材料的抗压痕蠕变性能和球压痕硬度均随ZnOw的含量增加而增... 用球—平面接触方式,测定ZnOw填充尼龙复合材料的压痕蠕变、球压痕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压痕试验中尼龙复合材料的压痕深度和蠕变柔量随试验时间而增加。尼龙复合材料的抗压痕蠕变性能和球压痕硬度均随ZnOw的含量增加而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蠕变模型符合典型三参数线性粘弹性模型,模型中弹簧刚度和阻尼系数均随ZnOw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摩擦因数和蠕变模型中的时间常数,磨损率和硬度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摩擦因数与时间常数之间为正比二次方程曲线关系、磨损率和硬度之间为反比二次方程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蠕变 硬度 尼龙1010氧化锌晶须 摩擦因数 磨损率
下载PDF
Effects of loading rate and peak load on nanoindentation creep behavior of DD407 Ni-bas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被引量:2
20
作者 Zhen-nan ZHANG Yun-li LI Wen-ping W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Nanoindent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loading rates of 500–6000μN/s and applied peak loads of 4000-12000μN to measure the creep behavior of DD407 Ni-bas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at room temperature.Exp... Nanoindent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loading rates of 500–6000μN/s and applied peak loads of 4000-12000μN to measure the creep behavior of DD407 Ni-bas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at room temperature.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DD407 Ni-bas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had a good creep resistance,but its creep properties were sensitive to the loading rate and peak load.The fitting creep paramet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oading rate and peak load based on the Findley’s model,and the corresponding creep mechanism was governed by dislocation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creep stress exponent.During nanoindentation creep tests,it was found that the hardness and reduced modulu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loading rate and peak load,and through a dimensionless analysis,it was also note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dimensionless loading rate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dimensionless peak load on the creep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407 Ni-bas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NANOINDENTATION Findley’s model CREEP stress expon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