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评估心肌桥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申兵 侯博 +2 位作者 张世斌 张建良 李进中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评估心肌桥(MB)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95例2017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证实有MB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的收缩期狭窄率分为无压迫组(80例)、轻...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评估心肌桥(MB)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95例2017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证实有MB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的收缩期狭窄率分为无压迫组(80例)、轻度压迫组(141例)、显著压迫组(74例)。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左前降支(LAD)、血管密度梯度(TAG)、TAG校正值(TAGs)、MCA血管密度差(MCA-COD)及MB深度和长度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AGs、MCA-COD定量评估MB显著收缩压迫的效能。结果3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患者TAG、TAGs、MCA-COD值随收缩期压迫程度增加而依次降低,且不同组间TAG、TAGs、MCA-C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MB深度、MB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AGs和MCA-COD定量评估MB显著收缩压迫的AUC分别为0.844、0.815(P<0.05),二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935(P<0.05),联合评估效能更高。结论CCTA可用于定量评估MB患者收缩压迫程度,且TAGs、MCA-COD联合评估MB显著性收缩压迫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壁冠状动脉 收缩期压迫程度 定量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三叉神经微结构改变及其与血管压迫程度相关性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卫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5期454-455,共2页
三叉神经痛属于慢性神经性面部疼痛类疾病,其诊断需依据患者明确的临床表现。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原因尚无定论,但多数研究认为可能与神经血管压迫存在密切关联,而过去常规影像学检查可见健康人群中也存在神经血管压迫现... 三叉神经痛属于慢性神经性面部疼痛类疾病,其诊断需依据患者明确的临床表现。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原因尚无定论,但多数研究认为可能与神经血管压迫存在密切关联,而过去常规影像学检查可见健康人群中也存在神经血管压迫现象,但并无任何症状,且与临床符合率也存在差别,故找寻更为直观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压迫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三叉神经痛 压迫程度 结构改变 常规影像学检查 相关性 评估
下载PDF
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英华 闵飞祥 +4 位作者 余桂 冷景兴 杨宇 钟凤英 向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4-281,共8页
目的:比较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 目的:比较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9例PTN病人,其中接受MVD手术66例(MVD组),接受PBC手术53例(PBC组),并进行了至少2年的随访。每例病人在术前接受3.0 Tesla磁共振成像,以获得三维飞行时间序列(3D-TOF)。之后按照MRI的检查结果,通过3DSlicer软件对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人进行三维重建,并按照压迫程度分为I、II、III型,将其与性别、年龄、侧别、发病区域、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发病时长一起纳入MVD和PBC的术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风险分析。通过ROC曲线验证风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对PTN病人进行亚组分析,根据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预后结果。结果:MVD组的立即缓解率为92.4%,复发率为11.5%,3年内总体缓解率为81.8%;PBC组的立即缓解率为96.2%,复发率为21.6%,3年内总体缓解率为75.5%;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发现MVD和PBC在术后立即缓解率、复发率、3年内总体缓解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VD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提示:血管压迫程度与MVD的预后明显相关;PBC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管压迫程度与PBC的预后无关。基于血管压迫程度对PTN病人进行亚组分析,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曲线结果显示:对于I型(无明确血管压迫)PTN病人来说,MVD和PBC的预后无明显差异,对于II+III型(有明确血管压迫)PTN病人来说,MVD的预后优于PBC。结论:血管压迫程度对上述两种手术方式所取得的手术效果有影响,对于I型PTN病人而言,PBC与MVD的术后无明显差异;对于II+III型PTN病人而言,MVD的预后明显优于PBC,对于不同病人的手术方式选择,血管压迫程度是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压迫 微血管减压术 典型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程度 手术效果
下载PDF
MR血管成像Hosoya评分对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血管压迫程度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冰 刘好文 +4 位作者 任士卿 张丽霞 孙为民 马晓辉 张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对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面神经根部血管压迫的程度进行量化研究,评价Hosoya评分在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改良。方法对20例正常人及36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脑干部位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 M... 目的对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面神经根部血管压迫的程度进行量化研究,评价Hosoya评分在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改良。方法对20例正常人及36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脑干部位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 MRA)检查,采用Hosoya评分及改良Hosoya评分对轴面、冠状面原始图像面神经根部的血管压迫进行量化评分,对改良Hosoya评分≥1.5分的27例患者进行血管减压治疗。术后复查MR血管成像(MRA),并重新进行改良Hosoya评分。结果20例正常人Hosoya评分,仅有3例为1.0分,无一例≥1.5分,判断为无血管压迫;36例HFS患者中,患侧Hosoya评分≥1.5分者27例,阳性率81.8%,按改良Hosoya评分,患侧≥1.5分者33例,阳性率91.7%;有6例小血管骑跨在面神经根部,Hosoya评分无法评价,通过改良的Hosoya评分方可确定量化;患者手术前后改良Hosoya评分经秩和(等级分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192,P<0.001)。结论Hosoya评分能对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出脑干处的血管压迫情况进行量化,但对小血管压迫有一定局限性,改良Hosoya评分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面痉挛 局部缺血 损伤严重度评分 磁共振成像 MR血管成像 偏侧面肌痉挛 量化评分 病因诊断 压迫程度 面神经根部
原文传递
血管压迫程度在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定阳 张恺 +7 位作者 汪挺舰 杨转移 陈晓宇 蔡宇翔 刘涧 王延金 侯永宏 杨治权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MRI评估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颅内段血管压迫程度对TN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MVD术治疗的270例TN患者临床及MRI资料。... 目的探讨术前MRI评估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颅内段血管压迫程度对TN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MVD术治疗的270例TN患者临床及MRI资料。参照Sindou等方法及Jannetta等标准,根据患者术前MRI资料将患者分为轻度血管压迫组患者(71例)及重度血管压迫组患者(199例),根据患者症状特点将其分为典型TN组患者(219例)及非典型TN组患者(51例),比较不同分组患者随访1年后的预后差异。结果术中所见血管压迫程度与术前影像学评估结果基本一致,256例患者术中所见符合术前影像评估分级,符合率为94.8%(256/270)。轻度血管压迫组患者与血管重度压迫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0,P=0.001),平均秩次提示重度血管压迫患者预后优于轻度血管压迫患者(142.01 vs.117.25)。典型TN组患者与非典型TN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10,P=0.000),平均秩次提示典型TN患者预后优于非典型TN患者(144.45 vs.97.08)。结论术前MRI评估TN患者三叉神经颅内段血管压迫程度方法可靠,重度血管压迫患者及典型TN患者MVD术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血管压迫程度 预后
原文传递
兔腰神经根的解剖位置及实验性硅胶管压迫程度的测量
6
作者 岳寿伟 王永慧 +2 位作者 吴宗耀 刘庆 张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6-488,共3页
目的 确定兔腰神经根的解剖位置及硅胶管在椎间管内压迫神经根的程度。方法  18只纯种新西兰成年兔 ,雄性 ,随机分为 2组 :A组 6只 ,利用几何作图原理 ,测量脊神经的长度、角度、脊神经在椎间外孔的直径及椎间外孔面积等解剖特点 ;B组... 目的 确定兔腰神经根的解剖位置及硅胶管在椎间管内压迫神经根的程度。方法  18只纯种新西兰成年兔 ,雄性 ,随机分为 2组 :A组 6只 ,利用几何作图原理 ,测量脊神经的长度、角度、脊神经在椎间外孔的直径及椎间外孔面积等解剖特点 ;B组 12只 ,采用断层解剖技术 ,6只用于测量冠状面和椎间外孔矢状面上硅胶管的压迫程度 ,6只用于关节突关节矢状面的压迫程度。测量工具主要有 :圆规、量角器和游标卡尺。结果 脊神经长度、与硬脊膜的夹角及椎间外孔面积在不同椎间隙各不相同。L5、L6脊神经长度分别为5 .83± 1.18和 8.94± 1.64mm ,与硬脊膜的夹角分别为 5 5 .2± 11.1和 2 9.6± 4.2°。硅胶管的截面积为椎间管经关节突关节矢状面面积的 2 0 %左右 ,为椎间外孔面积的 5 0 %左右。结论 本模型为脊神经轻度受压实验模型 ,接近于临床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管狭窄对脊神经的压迫。按照A组实验的结果进行插管 ,实验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根 解剖位置 硅胶管 压迫程度 测量 腰背痛
原文传递
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冯旭 陈安民 +2 位作者 孙正义 黄建明 刘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6-1017,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并研究GFAP与压迫程度的关系,以及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制作Wistar大鼠CCSCI模型,分成A组(假手术对照组)、B组(椎管侵占率25%压迫组)和C组(椎管侵占率50...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并研究GFAP与压迫程度的关系,以及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制作Wistar大鼠CCSCI模型,分成A组(假手术对照组)、B组(椎管侵占率25%压迫组)和C组(椎管侵占率50%压迫组),结合大鼠的生物行为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于术后1、2、3、5、8、12周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GFAP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差异。结果:GFAP表达在3周时达高峰,同时间点A组表达最低,C组最高。BBB评分显示术后3周内压迫组脊髓功能恢复较快。结论:GFAP在CCSCI中的表达水平与压迫程度有关,适度的GFAP表达增高和胶质化反应有助于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 模型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压迫程度:脊髓功能恢复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损伤术后疗效分析
8
作者 李国强 刘桂荣 《中国社区医学》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我们从1991年10月到2004年3月,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损伤手术病例分析中体会到,马尾神经损伤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与压迫时间的长短和压迫的程度有直接的正比关系。手术也证实了局部压迫程度和压迫的时间与术后疗效成反比... 我们从1991年10月到2004年3月,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损伤手术病例分析中体会到,马尾神经损伤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与压迫时间的长短和压迫的程度有直接的正比关系。手术也证实了局部压迫程度和压迫的时间与术后疗效成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 术后疗效 疗效分析 压迫时间 病例分析 压迫程度 手术
下载PDF
不同压迫类型的责任血管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薛俊刚 魏文渊 +4 位作者 赵东升 邓国华 党莹 任碧峰 别小华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多模态电生理监测责任血管对面神经出脑干区(REZ)不同程度的压迫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MVD)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乙状窦后入路行面神经MVD的... 目的探讨持续多模态电生理监测责任血管对面神经出脑干区(REZ)不同程度的压迫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MVD)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乙状窦后入路行面神经MVD的64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监测侧方扩散反应(LS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根据术中观察到的面神经根部受压程度将压迫类型分为接触压迫(血管与REZ显微镜下仅见有接触)、压迹压迫(血管在REZ形成压迹)、合并穿支血管压迫(有血管分支穿过面听神经之间)、椎动脉复合体压迫,统计其病例数。观察术中受压程度与LSR消失的关系和术中BAEP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术中均可监测到LSR,术中635例患者LSR消失,其中分离血管后LRS消失者199例,垫离血管后LRS消失者436例;LSR持续存在13例,发生术中BAEP报警者79例,其中术后发生听力障碍者41例。结论多模态电生理监测能够帮助术者更好的判断责任血管,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不同压迫类型与减压后LSR消失与否关系密切,LSR消失时机影响预后,并且增加BAEP报警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压迫程度 侧方扩散反应
原文传递
患颈椎病也会视力下降吗
10
作者 俞永林 《家庭用药》 2009年第5期58-58,共1页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常因病变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分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各型之间症状相互掺杂,无明显界限,呈混合状者又称混合型。
关键词 颈椎病 视力下降 交感神经型 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 压迫程度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