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析海明威的“厌女症”情结 |
陈小艳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2
|
索尔·贝娄的厌女症情节在《赫索格》中的体现 |
魏双霞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
2009 |
1
|
|
3
|
从木子美到小月月:社会厌女症的网络表达探析 |
李丹
|
《东南传播》
|
2011 |
4
|
|
4
|
阿特伍德《猫眼》中女性的异化和厌女症 |
孙金琳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5
|
尼采的“厌女症”及其病因探微 |
何华征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6
|
雷霆超《吃碗茶》中的“厌女症” |
王小涛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7
|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父权文化下的“厌女症”表达 |
朱郁闻
|
《西部广播电视》
|
2017 |
0 |
|
8
|
厌女症与启蒙主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形象 |
杨冰莹
|
《文化研究》
|
2021 |
0 |
|
9
|
试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厌女症”倾向 |
曹芳
周俊伟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3
|
|
10
|
隐藏在《北迁季节》厌女症后的男性身份危机 |
周宇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5 |
1
|
|
11
|
女性客体化趋势下“厌女症”现象及形成逻辑——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 |
陈莹莹
严静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12
|
女人,替罪的羔羊——从《黑暗的心》看康拉德的厌女症 |
乐丽萍
|
《文教资料》
|
2009 |
1
|
|
13
|
鲁迅的“厌女症”与“国民性”权力关系论析 |
程亚丽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4
|
论《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的厌女症表现 |
沈玲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5
|
女德班与厌女症 |
王一丹
于闽梅
|
《社会学家茶座》
|
2014 |
0 |
|
16
|
劳伦斯:一位可疑的厌女症作家 |
许彬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
2007 |
0 |
|
17
|
厌女症抑或伪生态——论希区柯克的电影《群鸟》及其周边文本 |
赵牧
|
《文化研究》
|
2021 |
1
|
|
18
|
厌恶与超越——析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厌女症 |
郭海
丁丽蓉
|
《华章》
|
2022 |
0 |
|
19
|
一部厌女症的电影——评影片《夜宴》 |
刘阳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20
|
解读《格列佛游记》中的“厌女症”情结 |
雷雨露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