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pH下糖蜜废水的厌氧产酸发酵类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昌盛
刘枫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0-1377,共8页
为寻求厌氧产酸发酵反应器的适宜控制参数和微生物学机制,以ACR(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为试验平台,通过分阶段调控反应器的pH,考察不同pH下ACR系统的产酸发酵类型和产氢性能,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
为寻求厌氧产酸发酵反应器的适宜控制参数和微生物学机制,以ACR(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为试验平台,通过分阶段调控反应器的pH,考察不同pH下ACR系统的产酸发酵类型和产氢性能,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以糖蜜废水为基质,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种泥,在污泥接种量(以MLVSS计)为3.58g/L、进水ρ(CODCr)为5000mg/L、HRT为12h条件下,分别考察了系统在pH为6.0-6.5、5.5~6.0、5.0-5.5、4.5~5.0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pH为4.5~5.O时,系统中以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为代表的产氢菌群占优,呈现典型的乙醇型发酵特征,活性污泥表现出的产氢性能最佳,其氢气转化率和污泥的比产氢速率分别为1.9tool/tool和7.8mmol/(g·d).在pH为5.5~6.5、5.0~5.5的条件下,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 strain A1-3、Propionibacterium sp.B2M2分别成为优势菌群,系统分别呈现出丁酸型发酵、混合酸发酵类型.研究显示,随着pH的改变,系统内的产酸发酵菌群随之发生更迭,在不同pH控制水平下形成不同的顶级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使得系统呈现出不同发酵类型和产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产酸发酵
发酵类型
PH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CR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的产氢性能与菌群结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昌盛
李建政
+2 位作者
付青
赵兴茹
郑国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6-1162,共7页
以稀释糖蜜为底物,通过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的启动和运行,考察了ACR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当HRT=6 h,进水COD浓度从7000 mg·L-1提升至11000 mg·L-1时,反应器仍能稳定运行,并维持乙醇型发酵类型...
以稀释糖蜜为底物,通过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的启动和运行,考察了ACR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当HRT=6 h,进水COD浓度从7000 mg·L-1提升至11000 mg·L-1时,反应器仍能稳定运行,并维持乙醇型发酵类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系统的比产氢速率从COD 7000 mg·L-1时的2.43m3·(m3·d)-1提高到COD11000 mg·L-1时的3.51 m3·(m3·d)-1,而活性污泥的比产氢速率在COD为9000 mg·L-1时最高,为10.71 mol H2·(kg VSS·d)-1。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产氢发酵产乙醇菌群为ACR系统中的主要产氢功能菌群,且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增加,以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为代表的产氢菌群的优势度显著增强,但丙酸发酵菌属Propionicimonas sp.F6也开始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发酵制氢
进水COD浓度
菌群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比分析进水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昌盛
刘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11-5118,共8页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将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出水pH分别控制在4.5~5.0、5.5~6.0的水平,通过逐级提升进水COD浓度方式,系统对比分析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乙醇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将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出水pH分别控制在4.5~5.0、5.5~6.0的水平,通过逐级提升进水COD浓度方式,系统对比分析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乙醇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6 h,进水COD从5000逐步提升至12000 mg·L-1时,反应器的产氢效能逐步得到增强,但当COD进一步提升至15000 mg·L-1时,底物反馈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因而在进水COD为12000 mg·L-1时,ACR产氢性能最佳,系统的产氢速率、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分别为68.8 L·d-1、744.5 ml H2·(g VSS·d)-1、2.3 mol H2·(mol葡萄糖)-1。对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8h,在进水COD从5000提升至20000 mg·L-1过程中,ACR产氢效能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进水COD为5000mg·L-1时,系统的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最大,分别为159.6 ml H2·(g VSS·d)-1、1.0 mol H2·(mol葡萄糖)-1。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500~20000 mg·L-1的运行中,ACR乙醇型发酵系统的产氢效能优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进水基质浓度
化学需
氧
量(COD)
发酵制氢
发酵类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比分析HRT对ACR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昌盛
刘枫
李建政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6-1272,共7页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采用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分别在p H为4.5-5.0、5.5-6.0下的启动和运行,以分别考察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运行特性.结果显示,当进水COD=5000 mg·L-1,HRT从12 h缩短...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采用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分别在p H为4.5-5.0、5.5-6.0下的启动和运行,以分别考察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运行特性.结果显示,当进水COD=5000 mg·L-1,HRT从12 h缩短至4 h时,乙醇型发酵制氢系统中的产氢微生物菌属得到不断富集,在HRT=4 h时,系统的产氢速率和污泥比产氢速率分别达到30.1 L·d-1和13.5 mmol·g-1·d-1;而HRT的缩短使得丁酸型发酵系统内生物量减小,导致底物的转化率下降,反应器在HRT为8 h时,系统获得最大产氢速率,为9.3 L·d-1.研究结果也表明,在HRT为4-12 h的运行中,ACR乙醇型发酵系统的产氢效能始终优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其单位基质的氢气转化率约为丁酸型发酵的1.5-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HRT)
发酵制氢
乙醇型发酵
丁酸型发酵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pH下糖蜜废水的厌氧产酸发酵类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昌盛
刘枫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0-137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539)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405-001)
文摘
为寻求厌氧产酸发酵反应器的适宜控制参数和微生物学机制,以ACR(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为试验平台,通过分阶段调控反应器的pH,考察不同pH下ACR系统的产酸发酵类型和产氢性能,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以糖蜜废水为基质,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种泥,在污泥接种量(以MLVSS计)为3.58g/L、进水ρ(CODCr)为5000mg/L、HRT为12h条件下,分别考察了系统在pH为6.0-6.5、5.5~6.0、5.0-5.5、4.5~5.0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pH为4.5~5.O时,系统中以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为代表的产氢菌群占优,呈现典型的乙醇型发酵特征,活性污泥表现出的产氢性能最佳,其氢气转化率和污泥的比产氢速率分别为1.9tool/tool和7.8mmol/(g·d).在pH为5.5~6.5、5.0~5.5的条件下,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 strain A1-3、Propionibacterium sp.B2M2分别成为优势菌群,系统分别呈现出丁酸型发酵、混合酸发酵类型.研究显示,随着pH的改变,系统内的产酸发酵菌群随之发生更迭,在不同pH控制水平下形成不同的顶级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使得系统呈现出不同发酵类型和产氢性能.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产酸发酵
发酵类型
PH
微生物群落
Keywords
anaerobic contact reactor (ACR)
acidic fermentation
fermentation type
pH
microbial communit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CR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的产氢性能与菌群结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昌盛
李建政
付青
赵兴茹
郑国臣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6-116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16)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2014ZX07405-001)
国家环保公益项目(201409029)~~
文摘
以稀释糖蜜为底物,通过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的启动和运行,考察了ACR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当HRT=6 h,进水COD浓度从7000 mg·L-1提升至11000 mg·L-1时,反应器仍能稳定运行,并维持乙醇型发酵类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系统的比产氢速率从COD 7000 mg·L-1时的2.43m3·(m3·d)-1提高到COD11000 mg·L-1时的3.51 m3·(m3·d)-1,而活性污泥的比产氢速率在COD为9000 mg·L-1时最高,为10.71 mol H2·(kg VSS·d)-1。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产氢发酵产乙醇菌群为ACR系统中的主要产氢功能菌群,且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增加,以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为代表的产氢菌群的优势度显著增强,但丙酸发酵菌属Propionicimonas sp.F6也开始富集。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发酵制氢
进水COD浓度
菌群结构
Keywords
anaerobic contact reactor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influent COD concentration
microbial community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比分析进水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昌盛
刘枫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11-51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539
51178316)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2014ZX07405-001)~~
文摘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将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出水pH分别控制在4.5~5.0、5.5~6.0的水平,通过逐级提升进水COD浓度方式,系统对比分析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乙醇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6 h,进水COD从5000逐步提升至12000 mg·L-1时,反应器的产氢效能逐步得到增强,但当COD进一步提升至15000 mg·L-1时,底物反馈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因而在进水COD为12000 mg·L-1时,ACR产氢性能最佳,系统的产氢速率、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分别为68.8 L·d-1、744.5 ml H2·(g VSS·d)-1、2.3 mol H2·(mol葡萄糖)-1。对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8h,在进水COD从5000提升至20000 mg·L-1过程中,ACR产氢效能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进水COD为5000mg·L-1时,系统的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最大,分别为159.6 ml H2·(g VSS·d)-1、1.0 mol H2·(mol葡萄糖)-1。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500~20000 mg·L-1的运行中,ACR乙醇型发酵系统的产氢效能优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进水基质浓度
化学需
氧
量(COD)
发酵制氢
发酵类型
Keywords
anaerobic contact reactor(ACR)
influent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ing(COD)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typ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比分析HRT对ACR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昌盛
刘枫
李建政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6-127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508539)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No.2014ZX07405-001)~~
文摘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采用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分别在p H为4.5-5.0、5.5-6.0下的启动和运行,以分别考察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运行特性.结果显示,当进水COD=5000 mg·L-1,HRT从12 h缩短至4 h时,乙醇型发酵制氢系统中的产氢微生物菌属得到不断富集,在HRT=4 h时,系统的产氢速率和污泥比产氢速率分别达到30.1 L·d-1和13.5 mmol·g-1·d-1;而HRT的缩短使得丁酸型发酵系统内生物量减小,导致底物的转化率下降,反应器在HRT为8 h时,系统获得最大产氢速率,为9.3 L·d-1.研究结果也表明,在HRT为4-12 h的运行中,ACR乙醇型发酵系统的产氢效能始终优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其单位基质的氢气转化率约为丁酸型发酵的1.5-2.2倍.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HRT)
发酵制氢
乙醇型发酵
丁酸型发酵
Keywords
anaerobic contact reactor(ACR)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ethanol-type fermentation
butyrictype ferment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pH下糖蜜废水的厌氧产酸发酵类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昌盛
刘枫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ACR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的产氢性能与菌群结构
昌盛
李建政
付青
赵兴茹
郑国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比分析进水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
昌盛
刘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比分析HRT对ACR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
昌盛
刘枫
李建政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