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厓山记忆与岭南遗民精神的发生 被引量:13
1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8,157,共8页
南宋灭亡、元朝建立之际,描绘沧桑巨变、感慨历史兴亡的厓山书写开始出现,并奠定了其内容与风格的基础。经过明代众多岭南诗人及其他诗人的歌咏,厓山书写形成了一种具有明晰遗民文化色彩的厓山记忆,并得到岭南及岭南以外人士的广泛认同... 南宋灭亡、元朝建立之际,描绘沧桑巨变、感慨历史兴亡的厓山书写开始出现,并奠定了其内容与风格的基础。经过明代众多岭南诗人及其他诗人的歌咏,厓山书写形成了一种具有明晰遗民文化色彩的厓山记忆,并得到岭南及岭南以外人士的广泛认同,愈来愈充分地显现出严守华夷内外、明辨忠奸善恶、歌咏忠臣义士、提倡气节操守的思想内涵。在明末清初又一次重大世变之际,这种积蓄已久的厓山记忆及其间蕴含的岭南遗民文化色彩得到更加直接、更加充分的展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岭南遗民精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厓山 文学书写 文化记忆 精神象征 岭南遗民
下载PDF
“厓岸”非关“厓山”——《陈垣学术思想评传》指疵
2
作者 章继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14,共3页
《陈垣学术思想评传》将陈垣1948年4月25日游颐和园照片题词中的"厓岸"解释为"厓山",并引发出关于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的议论,这是评传作者不明训诂、蹈空立意的误读。评传的说法较有影响,特此辨析。
关键词 陈垣 《陈垣学术思想评传》 “厓岸” 厓山
下载PDF
读史偶拾
3
作者 王胞生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58-60,共3页
南宋亡于厓山小释 读《元史》,记述南宋的灭亡说:“甲戌,张弘范将兵追宋二王至崖山寨,张世杰来拒战,败之,世杰遁去。广王昺偕其官属俱赴海死。获其金宝以献。” 上述所载十分简略,亦不如《续资治通鉴》为完整。《续资治通鉴》说:“巳未... 南宋亡于厓山小释 读《元史》,记述南宋的灭亡说:“甲戌,张弘范将兵追宋二王至崖山寨,张世杰来拒战,败之,世杰遁去。广王昺偕其官属俱赴海死。获其金宝以献。” 上述所载十分简略,亦不如《续资治通鉴》为完整。《续资治通鉴》说:“巳未,宋主迁往新会之厓山。……而厓山在新会县南八十里大海中,与石山对立如两扉,故有镇戍。张世杰以为天险可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厓山 甲戌 张弘范 续资治通鉴 升庵 《元史》 镇戍 二王 陆秀夫 洱水
下载PDF
明遗民录汇辑序
4
作者 钱仲联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6-16,共1页
遗民之有录,奚昉乎?明初洪武中有佚名者所为《宋遗民录》一卷,明末毛晋刊之,附于《忠义集》之后,《四库全书总目》入“传记类存目三”。其后成化间休宁程敏政撰《宋遗民录》十五卷,都列十一人。天水朝养土泽至深厚,乃厓山之变以后,遗民... 遗民之有录,奚昉乎?明初洪武中有佚名者所为《宋遗民录》一卷,明末毛晋刊之,附于《忠义集》之后,《四库全书总目》入“传记类存目三”。其后成化间休宁程敏政撰《宋遗民录》十五卷,都列十一人。天水朝养土泽至深厚,乃厓山之变以后,遗民可数者仅此,然如《山阴陆氏族谱》所载,放翁玄孙天骥宋亡后杜门不仕,来孙世和、世荣拒绝蒙元征辟,皆程录所未收。洪亮吉《蒋清容先生冬青树乐府序》云:“三百年之运,已尽庚申;一二士之心,犹回天地。”此我汉族人民爱国精华所寓。我读此未尝不为之雪涕而兴起也。洎乎朱明之亡,南明志士,抗击曼殊者,前仆后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遗民录 厓山 汇辑 蒋清容 义集 汉族人民 宋遗 氏族谱 毛晋 蒙元
下载PDF
歷代名臣殉節詩(二十首錄六)
5
作者 王剡 《船山学报》 1938年第1期143-144,共2页
文信國公 綱常名節鎮相關浩氣長留兩大間北地氈旄悲異國南天風雨泣厓山掄才早入龍頭選結局終看馬革還衣帶千秋留絕筆遺書讀竟淚潛澘 方正學 燕師南犯帝君危倒斾迎降問是誰殿上但聞頭觸柱亭中忍見血濡碑寧辭十旅干天怒欲把三綱鎮地維當... 文信國公 綱常名節鎮相關浩氣長留兩大間北地氈旄悲異國南天風雨泣厓山掄才早入龍頭選結局終看馬革還衣帶千秋留絕筆遺書讀竟淚潛澘 方正學 燕師南犯帝君危倒斾迎降問是誰殿上但聞頭觸柱亭中忍見血濡碑寧辭十旅干天怒欲把三綱鎮地維當日成王究安在鸞飄鳳泊不勝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怒 厓山 名臣 成王 南天 文信 正公 尚書 沙方 拜衣
下载PDF
《明文海》:抒发遗民的黍离悲情
6
作者 黄灵庚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明文海》辑纂清代康熙中期,对于表现晚明抗清志士英勇殉国的民族精神以及抨击清兵屠戮暴行的文章有所回避,多不能入选。但是,黄宗羲为了表达其遗民的气节和意志,改变策略,严夷夏之辨,而借宋喻明,借元刺清,选辑了大量明人论述宋相文天... 《明文海》辑纂清代康熙中期,对于表现晚明抗清志士英勇殉国的民族精神以及抨击清兵屠戮暴行的文章有所回避,多不能入选。但是,黄宗羲为了表达其遗民的气节和意志,改变策略,严夷夏之辨,而借宋喻明,借元刺清,选辑了大量明人论述宋相文天祥、宋厓山和宋遗民谢翱等人文章,曲折而隐晦地抒发其黍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文海 文天祥 厓山 谢翱 遗民悲思
原文传递
论岭南诗派“雄直”诗风的形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富鹏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第3期43-54,M0004,共13页
岭南诗坛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整体来看偏于"雄直"一路。岭南诗派的"雄直"诗风的形成既与其诗歌传统、诗学好尚有关,也与地域环境和岭南士人的遗民精神有关。连绵的五岭隔阻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同时也减弱了中原和... 岭南诗坛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整体来看偏于"雄直"一路。岭南诗派的"雄直"诗风的形成既与其诗歌传统、诗学好尚有关,也与地域环境和岭南士人的遗民精神有关。连绵的五岭隔阻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同时也减弱了中原和其他地区的文学对岭南文学的影响。岭南远离中原,僻处岭海之间,群山和大海深刻地影响着岭南人的心理,也影响着他们的文学表达。故粤人之诗"不在天下风气之内",能"自抒声情,不与时为俯仰。"自宋元厓山大战,经陈献章对"厓山精神"的倡导,抗志不屈的遗民精神成了岭南士人的一种集体意识。因着岭南遗民精神在明清鼎革之际的这次集体飙发,"雄直"终于成为岭南诗派的主导诗风,而被普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 诗学传统 明清鼎革 遗民精神 厓山精神
原文传递
明清崇祀陆秀夫史料选编
8
作者 王建勇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2,共9页
明清两代为尊崇南宋丞相陆秀夫的精忠大节,相继建祠祭祀、追赐谥号、配享文庙:明成化十二年(1476),厓山首建大忠祠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正德十六年(1521),镇江立陆秀夫祠;嘉靖十年(1531),盐城建陆公祠;万历四十七年(1619),追谥忠烈... 明清两代为尊崇南宋丞相陆秀夫的精忠大节,相继建祠祭祀、追赐谥号、配享文庙:明成化十二年(1476),厓山首建大忠祠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正德十六年(1521),镇江立陆秀夫祠;嘉靖十年(1531),盐城建陆公祠;万历四十七年(1619),追谥忠烈;清咸丰八年(1858),从祀文庙。相关史料,主要流散于明万历间黄淳等纂《厓山志》卷3、清道光间陶性坚等辑《宋左丞相陆公全书》卷7和卷8(简称《陆公全书》)、清光绪初陆心斋等修《盐城陆氏宗谱》卷2(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年景忠堂木活字本,简称《陆氏宗谱》)等。其中,《厓山志》和《陆公全书》仅存录明代史料,《陆氏宗谱》则备载明清两代史料。今所选辑者,明代部分以《厓山志》为主要整理底本,因其未对胡虏夷狄类字样进行删削雕琢;其余辑自《陆公全书》《陆氏宗谱》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为方便研究使用,所辑史料均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光 明万历 陆秀夫 夷狄 光绪十年 厓山
原文传递
论须溪词
9
作者 李璞 《词学》 CSSCI 2009年第1期72-93,共22页
南宋灭亡后,词坛上出现了一批宋遗民词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是浙江人氏就是江西人氏。属于浙江的,又大多是杭州、或生活在杭州附近的人,属于江西的,则大多以庐陵一地为中心,如元初江西凤林书院无名氏所编的《名儒草堂诗余》共收录了至元... 南宋灭亡后,词坛上出现了一批宋遗民词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是浙江人氏就是江西人氏。属于浙江的,又大多是杭州、或生活在杭州附近的人,属于江西的,则大多以庐陵一地为中心,如元初江西凤林书院无名氏所编的《名儒草堂诗余》共收录了至元大德间六十三位南宋遗民的二百余首词作,入选者多为江西人,其中尤以卢陵人居多,厉鹗《论词绝句》有云:‘不读凤林书院体,岂知词派有江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溪词 词派 论词 宋末元初 首词 厉鹗 厓山 凤林 宋遗 燕然勒石
原文传递
岭南吟草(二首)
10
作者 毛谷风 《岷峨诗稿》 2006年第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厓山 珠海九洲港 伶仃洋 飘零书剑 家国 延平 海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