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廖悦华 刘琼茹 黎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病理活检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66例组织学HE光镜检查见典型或不典型结核形态学改变的病理活检组织,同时进行6μm厚切片及4μm常规切片进行抗酸染色,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μm厚切片抗酸染... 目的探讨病理活检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66例组织学HE光镜检查见典型或不典型结核形态学改变的病理活检组织,同时进行6μm厚切片及4μm常规切片进行抗酸染色,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μm厚切片抗酸染色总的阳性率为48%,典型的结核病(TB)总的阳性率为58%,不典型TB阳性率为35%。而4μm常规切片总的阳性率为30%,典型TB阳性率为40%,不典型TB阳性率为15%,厚切片及常规切片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及病理活体组织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辅助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可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更确切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活组织检查 厚切片 抗酸染色
下载PDF
不等厚切片分层熔积制造复杂金属零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帮友 张海鸥 +1 位作者 蒋疆 王桂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大倾角曲面或悬空特征等复杂形状熔积零件的制造中,应用等厚度切片技术来进行制造往往达不到成形性要求和实际使用性能.为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不等厚切片技术来改善制造效果.基本思想是沿着零件几何渐变生长方向的法平面进行等距切片,... 在大倾角曲面或悬空特征等复杂形状熔积零件的制造中,应用等厚度切片技术来进行制造往往达不到成形性要求和实际使用性能.为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不等厚切片技术来改善制造效果.基本思想是沿着零件几何渐变生长方向的法平面进行等距切片,切片法向始终保持与零件几何特征的渐变方向一致.这种切片方法考虑了零件的几何形状的变化,始终保持最优的生长方向,因而制造出的零件无论在外部形貌还是内部力学性能上都可以得到最优效果.将该方法应用在复杂渐变结构零件的精确数字化熔积制造中,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零件 熔积制造 不等厚切片 切片 机器人熔丝熔积
原文传递
骨组织厚切片几种制作方法的比较
3
作者 黎家华 张建国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1998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骨组织厚切片 制作 石蜡切片 火棉胶切片
原文传递
应用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变层厚分层切片算法
4
作者 刘帅旗 刘仁培 +2 位作者 李忠民 杜心伟 沈泳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126,I0009,I0010,共9页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应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对失效模具进行修复时,会在边缘部位出现缺肉、凹陷、过堆积等成形不良的问题,从而导致熔覆层各处厚度不一、起伏较大,对实际的增材制造结果造成精度上的较大误差.为了减少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应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对失效模具进行修复时,会在边缘部位出现缺肉、凹陷、过堆积等成形不良的问题,从而导致熔覆层各处厚度不一、起伏较大,对实际的增材制造结果造成精度上的较大误差.为了减少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变层厚分层切片算法,主要包括模型前处理、焊接参数的确定、对模型实际切片厚度的修正,并完成最终的增材制造过程.变层厚分层切片算法通过调节熔覆过程中的搭接率从而实现对成形件层厚变化的精准把握,提高成形精度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缺肉、凹陷、过堆积等缺陷.通过选取不同的模型对其进行变层厚分层切片以及对应的路径规划,验证了算法的适用性.最后,采用变层厚分层切片算法对棱台结构模型进行处理,并进行熔覆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得到的填充路径可以对当前分层面实现完全填充,实际的熔覆高度和平面尺寸与理论计算值相差较小,在热积累较小的时候,成形精度可以达到工业要求.创新点:(1)相对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中传统的等厚分层切片算法,提出了变层厚分层切片算法,能够实现在特定的焊接工艺参数下模型的计算层厚和实际熔覆层厚的相对误差保证在较小范围内.(2)解决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因分层不合理导致的凹陷、过堆积等缺陷,提高了模型的成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变层分层切片 成形缺陷 模具修复
下载PDF
快速成形中切片位置和切片厚度的选择
5
作者 熊巨陆 罗继相 《机械》 2004年第11期38-40,共3页
减小尺寸误差、提高表面质量是快速成形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比较切片层上表面Li+1、中间截面Li+0.5和下表面Li的轮廓环数,正确选择切片位置,减小小特征遗失引起的误差;分析了成形制件典型表面直线边和曲线边的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减小尺寸误差、提高表面质量是快速成形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比较切片层上表面Li+1、中间截面Li+0.5和下表面Li的轮廓环数,正确选择切片位置,减小小特征遗失引起的误差;分析了成形制件典型表面直线边和曲线边的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根据Ra反求出最佳烧结层厚,并进一步给出了CAD模型切片厚度的选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 切片 小特征遗失 切片
下载PDF
厚冰冻切片尼氏染色方法研究
6
作者 金一丹 沈俊媛 +2 位作者 解子璇 潘永良 刘婉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68-71,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尼氏染色技术在厚切片形态学分析中的应用价值,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200μm冰冻脑切片为研究对象,在薄切片尼氏染色方法的基础上,对烘片、固定、洗涤和染色等实验步骤加以改良.结果发现,利用改良后的方法所制... 为进一步提高尼氏染色技术在厚切片形态学分析中的应用价值,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200μm冰冻脑切片为研究对象,在薄切片尼氏染色方法的基础上,对烘片、固定、洗涤和染色等实验步骤加以改良.结果发现,利用改良后的方法所制得的切片着色良好,脑区边界清晰,组织结构明显,无冰晶空洞和脱片现象.该实验结果可为科研工作者应用厚切片开展神经组织形态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氏染色 冰冻切片 脑区划分 改良方法
下载PDF
具有自适应压缩机制的STL网格模型切片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亚萍 寇晨光 +2 位作者 葛江华 隋秀凛 王磊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针对切片后二维平面数据量过多及错误数据存在,影响快速成型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厚分层切片后基于小波系数变换的数据自适应压缩方法,将切片后的二维平面数据以小波变换作为依据进行优化,利用小波系数峰值,自适应地保留能反映目标... 针对切片后二维平面数据量过多及错误数据存在,影响快速成型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厚分层切片后基于小波系数变换的数据自适应压缩方法,将切片后的二维平面数据以小波变换作为依据进行优化,利用小波系数峰值,自适应地保留能反映目标特征和细节信息的点,实现对切片后二维数据的压缩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等厚分层完成对STL模型切片的基础上,以小波系数峰值的变化为依据实现对二维平面数据的自适应压缩,并最大限度的保留特征信息,从而解决因STL文件格式缺陷而影响快速成型精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切片 二维平面数据 小波变换 自适应压缩
下载PDF
一种用于宽场荧光显微镜下成像的皮肤厚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8
作者 任弘毅 丁有权 +1 位作者 李轩漾 齐建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08,共6页
目的通过改良免疫荧光染色方案,使皮肤厚切片能在宽场荧光显微镜下荧光成像。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只,经Zamboni固定液灌注固定后取后肢足底皮肤,冷冻切片,片厚40μm,行神经纤维标志物PGP9.5免疫荧光染色。首先比较染色后用梯度甘油... 目的通过改良免疫荧光染色方案,使皮肤厚切片能在宽场荧光显微镜下荧光成像。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只,经Zamboni固定液灌注固定后取后肢足底皮肤,冷冻切片,片厚40μm,行神经纤维标志物PGP9.5免疫荧光染色。首先比较染色后用梯度甘油溶液透明与不经甘油透明对皮肤厚片成像深度的影响;继之在染色后甘油透明的基础上,检测染色前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不同时间(10min、15min和30min)对皮肤背景信号的影响。此外,采用体视显微镜检测梯度甘油透明对切片形态的影响。最后,用上述DMSO-甘油改良染色法进一步对神经纤维其他标志物NF 200和外周蛋白分别进行染色。结果经染色后甘油透明的切片其成像深度显著大于常规染色的切片(P<0.01);在甘油透明的基础上,先用DMSO处理能有效降低皮肤背景着色,时间以15min为佳;梯度甘油处理并不会造成皮肤厚片的形态改变;DMSO-甘油改良染色法也能有效显示皮肤NF200和外周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纤维。结论经本改良方法染色的皮肤厚片能在宽场荧光显微镜下良好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二甲基亚砜 组织切片 组织光学透明 宽场荧光显微术 免疫荧光 大鼠
下载PDF
成年大鼠脊髓厚片自发荧光特异性消除新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亚平 丁有权 齐建国 《解剖学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改良成年大鼠脊髓厚片自发荧光的特异性消除方法。方法利用染色前0.01 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pH=6.0)80℃水浴热抗原修复45 min和染色后醋酸铵缓冲的0.01 mol/L硫酸铜溶液(p H=5.0)浸润的独立或者联合处理,特异性消除成年大鼠脊髓厚... 目的改良成年大鼠脊髓厚片自发荧光的特异性消除方法。方法利用染色前0.01 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pH=6.0)80℃水浴热抗原修复45 min和染色后醋酸铵缓冲的0.01 mol/L硫酸铜溶液(p H=5.0)浸润的独立或者联合处理,特异性消除成年大鼠脊髓厚片漂片法免疫荧光染色中的自发荧光。结果染色前柠檬酸钠酸性缓冲液水浴热抗原修复能够显著消除成年大鼠脊髓厚片自发荧光。在此基础上,染色后短时间醋酸铵缓冲的酸性硫酸铜溶液浸润,即可完全消除这些自发荧光,并不减弱漂片法免疫荧光染色的目标荧光信号。结论柠檬酸钠酸性缓冲液水浴热抗原修复-醋酸铵缓冲的酸性硫酸铜溶液浸润的联合处理比较理想地特异性消除成年大鼠脊髓厚片漂片法免疫荧光染色中的自发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组织切片 免疫荧光染色 自发荧光 宽场荧光显微镜
下载PDF
高压电子显微镜在细胞三维立体结构观察中的应用(英文)
10
作者 于向民 野田亭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①目的 探讨高压电子显微镜观察厚切片标本的技术。②方法 采用锌 碘 锇酸染色方法及AcPase(酸性磷酸酶 )细胞化学技术 ,制作高压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厚切片标本。③结果 高压电镜下显示 ,锌 碘 锇酸染色方法制备的标本胃底腺壁细胞... ①目的 探讨高压电子显微镜观察厚切片标本的技术。②方法 采用锌 碘 锇酸染色方法及AcPase(酸性磷酸酶 )细胞化学技术 ,制作高压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厚切片标本。③结果 高压电镜下显示 ,锌 碘 锇酸染色方法制备的标本胃底腺壁细胞的微管泡系统呈无数纤维状结构 ;AcPase结合三维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 ,线性线粒体在胞质中常呈分支状并互相吻合成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子显微镜 细胞三维立体结构 细胞形态学 厚切片标本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SLM激光快速成型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光霞 王泽敏 +1 位作者 关凯 曾晓雁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6-89,共4页
主要研究SLM激光快速成型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成型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影响成型件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主要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切片层厚和倾斜角度。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三个工艺参数对快速成... 主要研究SLM激光快速成型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成型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影响成型件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主要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切片层厚和倾斜角度。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三个工艺参数对快速成型件水平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倾斜角度对斜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以及切片层厚对零件的垂直面的表面粗糙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搭接率是影响水平面表面粗糙度的最主要的因素,当其它参数相同,搭接率为30%时,表面粗糙度值最小;倾斜角度越大,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切片层厚越小,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M激光快速成型 表面粗糙度 激光功率 扫描速度 搭接率 倾斜角度 切片
下载PDF
面向再制造的零件缺损部分模型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亚萍 周蓓 +2 位作者 张彤 崔巍 寇晨光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对破损零件进行修复是实现再制造的重要手段。针对破损零件再制造时缺损部位重建精度及效率较低问题进行研究,利用自适应八叉树法分割点云模型,并通过点云模型法向量的估算和调整,快速提取点云模型及修补破损处特征点... 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对破损零件进行修复是实现再制造的重要手段。针对破损零件再制造时缺损部位重建精度及效率较低问题进行研究,利用自适应八叉树法分割点云模型,并通过点云模型法向量的估算和调整,快速提取点云模型及修补破损处特征点;提出了分治区域增长的曲面重建方法,通过设计三角形评价函数建立评价准则,提高曲面重建速度;运用等厚分层切片的方法对网格模型进行分层切片,使切片后的截面轮廓更能精确的表示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使缺损零件修复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提高,为制造企业的零部件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八叉树 区域增长法 分层切片 再制造
下载PDF
一种提高FDM三维打印系统成型效率的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巢海远 刘景 +1 位作者 童晶 张霞 《微处理机》 2014年第6期38-42,共5页
目前,FDM三维打印系统制件加工时间比较长,成型效率较低。在权衡加工时间和加工精度的前提下,从切片层厚和层扫描速度控制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变化率的自适应切片层厚控制和基于周长变化率的自适应层扫描速度控制相结合的算法。... 目前,FDM三维打印系统制件加工时间比较长,成型效率较低。在权衡加工时间和加工精度的前提下,从切片层厚和层扫描速度控制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变化率的自适应切片层厚控制和基于周长变化率的自适应层扫描速度控制相结合的算法。首先通过二维轮廓面积变化情况计算每层切片数据的层厚值;然后用获得的层厚数据对模型进行切片,得到每层可打印的真实轮廓;最后计算每层二维多边形轮廓的周长,并根据周长的变化情况确定该层合适的扫描速度。实际打印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打印时间,提高成型效率,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切片 扫描速度 成型效率
下载PDF
Suitable layout of gate roads related to slice mining in an ultra-thick unstable coal seam 被引量:2
14
作者 Fan Gangwei Zhang Dongsheng Zhou Lei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4期563-566,共4页
We determi:ned a suitable gate road layout in slice mining in an ultra-thick unstable coal seam, using theoretical anallysi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s. Based on plasticity theory in terms of limiting equilibrium, th... We determi:ned a suitable gate road layout in slice mining in an ultra-thick unstable coal seam, using theoretical anallysi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s. Based on plasticity theory in terms of limiting equilibrium, the width of chain pillar in the upper slice was calculated to be 18 m.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chain pillar after the upper slice was mined out was describ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xtent of the effect of stress on the upper chain pillar on the lower solid coal was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an elastic solution of a distributed force loaded on a half-plane. Three layout designs for lower gate roads were pro- posed and a stability factor wa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lower pillar with numerical calculation. Gate road translation was determined as the most suitable layout method, which maximizes the extraction rate on the basis of the pillar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thick coal seam Slice mining Gate road Coal pillar Stability factor
下载PDF
Pulmonary nodules: optimal slice thickness of CT in revealing bronchial imageology
15
作者 Shenjiang Li Changcheng Li Xing Wang Debin Liu Wenjie Liang Feng Zhu Yan Zhu Xuefeng Cui Fangang Hu Yuanyuan Wa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1年第11期626-631,共6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an optimal slice thickness that was efficient in revealing bronchial imageology of pulmonary nodules (PNs) on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images ...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an optimal slice thickness that was efficient in revealing bronchial imageology of pulmonary nodules (PNs) on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images preliminarily. Methods: Fifty-four patients with 62 PNs (diameter 〈 3 cm) underwent 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chest in a single-breath-hold technique. The raw data were acquired with a collimation of 0.625 mm. Three sets of contiguous im- ages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1-, 2-, and 5-mm slice thickness, respectively. Bronchial imageology of SPNs on the CT images presented in 1-, 2-, and 5-mm slice thickness was compared. Using the 1-mm sections as the gold standard, an optimal slice thickness in revealing bronchial imageology of PNs was determined. Results: Bronchial imageology of PNs on the CT images presented in 1 mm slice thickness involved 85 bronchi (35 second-fourth generation bronchi; 50 fifth-eighth generation bronchi). Bronchial imageology on 2-mm-thick sections was as same as that on I-mm-thick sections in 34 second- fourth generation bronchi.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second- fourth generation bronchi with same bronchial imageology was found between that on 2-mm-thick images and I-mm-thick images (P = 0.836 〉 0.05). Bronchial imageology on 5-mm-thick sections was as same as that on 1-mm-thick sections in 24 second-fourth generation bronchi.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second-fourth generation bronchi with same bronchial imageology between that on 5-mm-thick images and 1-mm-thick images (P = 0.026 〈 0.05). Bronchial imageology on 2-mm-thick sections was as same as that on 1-mm-thick sections in 38 fifth-eighth generation bronchi.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fifth-eighth generation bronchi with same bronchial imageology between that on 2-mm-thick images and 1-mm- thick images (P = 0.029 〈 0.05). Bronchial imageology on 5-mm-thick images was as same as that on I-mm-thick images in 31 fifth-eighth generation bronchi.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fifth-eighth generation bronchi with same bronchial imageology between that on 5-mm-thick sections and I-mm-thick sections (P = 0.001 〈 0.05).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use of 2-mm slice thickness is suitable in revealing second- fourth generation bronchi and the use of l-mm slice thickness is suitable in revealing fifth-eighth generation bronc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Coin lesion pulmonary BRONCHI
下载PDF
Effect of Some Processing Variables on the Quality Attributes of Yam Flour
16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2年第5期621-626,共6页
The effect of varied processing variables (yam slice thickness, drying temperatures and type of drying)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the proximate and som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yam flour. The ... The effect of varied processing variables (yam slice thickness, drying temperatures and type of drying)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the proximate and som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yam flour. The yam flour was produced with different slice thickness of 1, 1.5, 2.0, 2.5 and 5 cm using both conventional sun drying method and oven drying at temperatures; 40 ~C, 50 ~C, 60 ~C and 70 ~C.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all the yam flour sampl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yam slice thickness, with the samples sun dried having the lowest values (6.20%-6.87%) followed by those dried at 70 ~C and then 60 ~C. The protein content of the yam flour sampl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slice thickness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drying temperatures while the fat and the crude fibre of all the yam flour sampl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slice thickness. The water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sun dried yam flour sampl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slice thickness while the syneresis value, bulk density and the gel strength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slice thickness for all drying temperatures and for sun dried yam flour samples but smaller slice thickness had higher swell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m flour YAMS slice thickness drying tempera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