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63-T5铝合金散热器厚板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
1
作者 邓清洪 《电焊机》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为探索大型宽幅翅片散热器铝合金厚板的FSW工艺,采用厚度为20.5 mm的6063-T5铝合金翅片散热器挤压型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静龙门式二维生产型设备进行FSW。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对接头进行了金相分析、显... 为探索大型宽幅翅片散热器铝合金厚板的FSW工艺,采用厚度为20.5 mm的6063-T5铝合金翅片散热器挤压型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静龙门式二维生产型设备进行FSW。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对接头进行了金相分析、显微硬度分析和拉伸、弯曲力学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转速600 r/min,焊接速度140 mm/min的焊接工艺参数下,接头抗拉强度为158.0 MPa,为母材强度的87.7%;焊缝区相比母材有一定程度的硬度降低,接头存在两个明显的硬度软化区,分别是前进侧和后退侧热影响区,最低硬度值约33 HV;接头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接头弯曲到180°均不发生断裂。证明该FSW工艺可以获得表面成形良好、无宏观缺陷的焊接接头,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T5铝合金 厚板搅拌摩擦焊 接缺陷 力学性能
下载PDF
2219-T87厚板搅拌摩擦焊沿厚度方向的性能差异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鹏展 李东辉 +1 位作者 贺地求 邓航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共4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35mm厚的2219-T87高强铝合金进行了单道对接焊。结果表明,焊缝的抗拉强度可达274MPa,且断裂于焊核区。用螺旋形搅棒焊接厚板时,焊接速度较慢,焊核区上部组织因温度较高,同时在螺旋产生的向下泵吸作用下,会产生比较... 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35mm厚的2219-T87高强铝合金进行了单道对接焊。结果表明,焊缝的抗拉强度可达274MPa,且断裂于焊核区。用螺旋形搅棒焊接厚板时,焊接速度较慢,焊核区上部组织因温度较高,同时在螺旋产生的向下泵吸作用下,会产生比较粗大的疏松组织;而焊核区中下部组织则因温度较低,并在螺旋推力作用下形成比较细小的致密组织。焊核区上部的显微硬度存在一个下陷区,而中下部的显微硬度变化较为平缓。焊接厚度过大时,螺旋搅棒的泵吸作用引起焊核区上部组织疏松,并使其显微硬度下陷,是造成厚板搅拌摩擦焊缝强度不高且断裂于焊核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搅拌摩擦焊 2219-T87铝合金 沿度方向
下载PDF
紫铜与低碳钢厚板搅拌摩擦焊工艺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春平 邢丽 +1 位作者 柯黎明 刘鸽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40,共4页
用搅拌摩擦焊方法成功焊接了10 mm厚的紫铜与低碳钢板,得到了内部无缺陷、外观成形良好的接头.紫铜位于搅拌摩擦焊返回边时,能使焊缝形成良好接头.反之,位于前进边时则有沟槽和未焊合等缺陷.右旋螺纹搅拌针会使焊缝材料向上作螺旋形运动... 用搅拌摩擦焊方法成功焊接了10 mm厚的紫铜与低碳钢板,得到了内部无缺陷、外观成形良好的接头.紫铜位于搅拌摩擦焊返回边时,能使焊缝形成良好接头.反之,位于前进边时则有沟槽和未焊合等缺陷.右旋螺纹搅拌针会使焊缝材料向上作螺旋形运动,接头有明显的轴肩影响区,缺陷容易在焊缝底部出现.左旋螺纹搅拌针使搅拌针周围的塑化金属向下迁移,在焊缝下部形成明显的呈"洋葱环"形焊核区,缺陷容易在焊缝上部出现.搅拌针偏移量对焊缝形貌有较大影响.接头抗拉强度达233 MPa,为铜母材强度的95%,断裂位置在铜侧热影响区.焊核区抗拉强度达296 MPa,远超过紫铜母材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搅拌摩擦焊 Q235钢 T2紫铜 工艺
下载PDF
厚板Cu-Cr-Zr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沿厚度方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仇一卿 范祝男 +2 位作者 黄春平 李宝华 唐众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62-10165,共4页
本试验采用搅拌摩擦焊对板厚为15 mm的Cu-Cr-Zr合金进行了焊接,得到了外部成形良好、内部无缺陷的良好接头,并分析了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沿焊缝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焊核区微观组织均为细小等轴晶,在厚度方向上晶粒尺寸差异较... 本试验采用搅拌摩擦焊对板厚为15 mm的Cu-Cr-Zr合金进行了焊接,得到了外部成形良好、内部无缺陷的良好接头,并分析了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沿焊缝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焊核区微观组织均为细小等轴晶,在厚度方向上晶粒尺寸差异较小;而热机影响区晶粒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被明显拉长,且在厚度方向上晶粒尺寸差异较大,自顶部到底部逐渐减小。焊缝顶部和中部的硬度呈“W”形分布,底部呈“U”形分布;沿厚度方向,在焊核中心区硬度分布差异不大,但在前进侧热机影响区差异最大,差值达到45HV,焊缝硬度自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焊缝抗拉强度自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强,延伸率变化趋势相反,底部抗拉强度最大达303 MPa,为母材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合金 厚板搅拌摩擦焊 度方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