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宇 刘渊 +2 位作者 侯静文 詹添 王爱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2-1906,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02/2022-10于我院确诊为PNV的患者33例35眼,根据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分为康柏西普组14例14眼,阿柏西普... 目的:观察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02/2022-10于我院确诊为PNV的患者33例35眼,根据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分为康柏西普组14例14眼,阿柏西普组19例21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注药次数及临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1、3、6mo,两组患者的BCVA、CMT、SFCT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在整个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次数分别为2(2,3)、2(1.5,2)次,未见明显差异(P=0.423);在应用康柏西普及阿柏西普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阿柏西普均能治疗PNV,在提高视力的同时改善解剖结构,两种药物疗效相似,均能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阿柏西普 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杨美东 胡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门市中医医院CSC继发CNV患者68例6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两组。予...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门市中医医院CSC继发CNV患者68例6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两组。予以参考组34例34眼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首次注射后按照每个月1次进行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决定是否再次予以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组34例34眼在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做法同参考组)前两周采用SML治疗。统计两组首次雷珠单抗注射12个月后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水平和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改变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首次雷珠单抗注射12个月后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logMAR BCVA及CM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及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SML能够减少CSC继发CNV患者的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次数,有助于减小CMT,且不会影响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并可避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阈下微脉冲激光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矫正视力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3
作者 王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18-2222,共5页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100眼)慢性CS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100眼)慢性CS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口服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注射雷珠单抗(3.51±0.88)次。两组患者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视力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CRT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CRT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扁平不规则PED最大高度、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以扁平不规则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CSC疗效良好,但对扁平不规则PED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 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
下载PDF
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承阳(综述) 李彤 孙晓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67,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类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CSC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造成视力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表明,病程是CSC继发CNV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类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CSC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造成视力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表明,病程是CSC继发CNV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脉络膜局部缺血缺氧及视网膜屏障功能受损等多种病理机制。多模态影像技术有助于诊断CSC继发的CNV,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示高反射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脱离需要高度警惕继发CNV的可能。虽然尚未有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量研究提示光动力疗法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改善此类患者视力预后。本文综述了CSC继发CNV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多模态影像诊断模式、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诊断 治疗 多模态影像 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下载PDF
抗VEGF注射治疗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炳乾 卢百阳 +1 位作者 王雪 姜海涛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治疗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远期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200例(216只眼)PCV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抗VEG...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治疗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远期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200例(216只眼)PCV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压检查、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及黄斑前膜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眼压、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BCVA及mfERG值。结果患者治疗后7 d、3个月、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后7 d,治疗后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7 d、3个月、1年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后7 d,且治疗后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周~6个月患者治疗前CRT明显高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BCVA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治疗后CRT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BCVA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的Ring1、Ring2、Ring4、Ring5值及治疗后3个月和1年的Ring1、Ring2、Ring3、Ring4、Ring5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的Ring1、Ring2、Ring3、Ring4、Ring5值明显高于治疗后7 d和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注射治疗能有效恢复PCV患者视力,且对PCV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疗效
下载PDF
基于OCTA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娟 黎铧 +1 位作者 张利伟 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30例(34眼)纳入研究,总结分析其OCTA与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发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OCT等传统影像学对比运用的临床体会。结果12眼FFA存在荧光素渗漏,但形态模糊,不能确定是否伴有CNV,行OCTA则可以清晰显示新生血管影像。8眼FFA未检出CNV,但OCTA清晰显示出新生血管形态。3眼眼底彩色照相及OCT检查高度怀疑CNV的存在,但因荧光素钠皮试阳性,均无法实施FFA,而OCTA则显示出病变区域血流信号,明确了CNV的存在。6眼FFA无明显荧光素渗漏,OCT示无神经上皮层脱离、无色素上皮层脱离,但OCTA提示CNV的存在。5眼通过随访过程中的病情跟踪观察,发现给予患者单一抗VEGF或PDT治疗之后视网膜下积液无明显吸收,而联合治疗后积液明显吸收。结论OCTA在CNV的检查敏感性方面优于传统的检测手段。OCTA可以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眼底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慢性CSC患者的CNV进行观察,从而指导该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多模式影像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变化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清 董洋 +1 位作者 刘晶晶 赵培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892-895,91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连续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Lucentis后,房水中VEGF含量变化与眼底病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 9例患眼经矫正视力、眼内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 目的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连续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Lucentis后,房水中VEGF含量变化与眼底病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 9例患眼经矫正视力、眼内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ICGA)检查确诊为CEC后,进行首次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4周后进行第二次注射,每次注射时均抽取约0.1 ml房水,置-80℃冰箱中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所有的房水进行VEGF含量的测定,并与视力和眼底病灶恢复的情况相比较,找出其相关性。结果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的VEGF在首次和第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时,其含量分别为(35.89.±3.75)pg/ml和(8.89±2.95)pg/ml,视力从基线0.33±0.08提高到眼内注射药物后1月及2月时的0.60±0.15和0.71±0.21,OCT中观察到眼内注射药后1月和2月CNV的面积明显缩小,眼内注射药后2个月FFA显示CNV处的渗漏基本消失。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后,可使CEC合并CNV患者短期内房水中VEGF含量降低,视力提高,眼底病灶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下载PDF
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彭华 马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效果。方法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患者28例(40眼),通过局部与全身辨证,予口服自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底及FFA变化。结果显效:17例22眼,占55%;有效:8例1... 目的观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效果。方法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患者28例(40眼),通过局部与全身辨证,予口服自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底及FFA变化。结果显效:17例22眼,占55%;有效:8例14眼,占35%;无效:3例4眼,占10%。结论加减凉血活血汤对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需通过增加病例数及延长随访时间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加减凉血活血汤 黄斑病变
下载PDF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后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薛秋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871-2872,共2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无有效药物治疗,目前激光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激光治疗比较安全,并发症较少,我院自2003年激光治疗CSC以来,仅出现1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治疗 药物治疗 眼底病 并发症 CSC
下载PDF
多模式影像技术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敏 闵洁 +1 位作者 杨文芝 盛智超 《眼科学报》 2020年第2期130-136,共7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CSC合并(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病例时有报道,我们应用多模式影像技术诊断和随访CSC合并CNV病例1例,讨论多模式影像技术在该...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CSC合并(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病例时有报道,我们应用多模式影像技术诊断和随访CSC合并CNV病例1例,讨论多模式影像技术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多模式影像技术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
11
作者 陈桂芬 种香芝 蔡素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4期1532-1532,1560,共2页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并发症 误诊 治疗
下载PDF
PDT联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与单一雷珠单抗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转化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
12
作者 陈青山 李志 +2 位作者 梁思颖 胡晨丽 冬雪川 《眼科学》 2021年第4期198-207,共10页
目的:比较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Ranibizumab, IVR)与单一IVR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al retinopathy, CSC)转换为伴有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 目的:比较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Ranibizumab, IVR)与单一IVR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al retinopathy, CSC)转换为伴有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临床确诊的慢行CSC79例91只眼,对伴有不规则色素皮脱离的23例26只眼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血管成像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部分患者行多光谱眼底照相(multispectral imaging, MSI)检查。确诊转换伴有I型CNV的慢性CSC23例26只眼。其中15例17眼行PDT联合IVR,8例9眼行单一IVR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 CRT)。结果:联合治疗组基线BCVA 56.25 &#177;16.02个字母;单一治疗组66.84 &#177;14.01 (P = 0.108)。联合组治疗后8周BCVA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39),治疗后4周,12周,24周两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 = 0.250;0.068;0.067)。联合治疗组基线CRT为381.18 &#177;91.06,单一治疗组263.00 &#177;64.79 μm (P = 0.002)。治疗后4,8,12周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CR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23;0.029;0.024)。治疗后24周两组CRT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80)。结论:慢性CSC可转换为伴有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PDT联合IVR与单一IVR治疗均可提高视力,降低CRT,联合治疗组降低CRT疗效优于单一IVR。6个月后联合与单一IVR治疗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 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光动力疗法 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健脾益气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30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吉洁 丁淑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以健脾益气法组方,并结合眼底病变局部辨证,兼以凉血止血、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治疗。结果:视力提高10例12眼;视力稳定14例18眼;视力下降6例7眼。结论:健脾益气法...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以健脾益气法组方,并结合眼底病变局部辨证,兼以凉血止血、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治疗。结果:视力提高10例12眼;视力稳定14例18眼;视力下降6例7眼。结论:健脾益气法结合眼底局部辨证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健脾益气
下载PDF
OCTA与FFA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君 贾晨 于旭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9-64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1991年1月至2020年3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 目的系统评价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1991年1月至2020年3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以CSC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OCTA和FFA检测CNV为主要分析因素的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OCTA与FFA对CSC患者并发CNV的检出情况,并对年龄、样本总量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总样本量306例374眼。9篇文献中8篇文献质量评分>14分。OCTA对CSC中CNV的检出率优于FFA[比值比(OR)=3.99,95%可信区间(CI)∶1.44~11.07,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40的研究不存在异质性(I^(2)=49%,P=0.14),提示各研究样本纳入总数可能是异质性的来源。漏斗图结果显示文献存在发表偏倚。结论OCTA对CSC并发CNV的检出率高于FFA,其可作为CSC并发CNV的一种常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META分析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并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15
作者 廖丹 许立帅 +2 位作者 戴乐 杨桢 杨小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并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io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了8只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PIC并发CNV的患...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并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io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了8只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PIC并发CNV的患眼。所有患者都接受过一系列广泛的眼部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查、眼压、眼底检查、SD-OCT、FFA、ICGA。在第1次治疗后,每例患者至少完成6个月的随访检查。评估内容包括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结果:87.5%的患眼能维持原有视力或者视力改善,平均提高1.5行。患者的BCVA由治疗前的(0.39±0.11)提高到(0.2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患者治疗前CMT平均(275.50±53.53)μm,接受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入术后CMT平均(213.63±22.86)μm。患者接受治疗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入术后与治疗前对比,CMT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PIC并发的CNV,疗效安全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
下载PDF
康柏西普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毛剑波 张彩云 +5 位作者 沈丽君 劳吉梦 邵伊润 吴韩飞 陈亦棋 陶继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SC-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确诊为慢性CSC-CNV的13...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SC-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确诊为慢性CSC-CNV的13例14眼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0.05 ml/0.5 mg康柏西普治疗,采用1+按需治疗(PRN)方案,观察注射前及注射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结果6个月随访期内,患眼平均注射次数为(1.93±0.83)次,所有CSC继发的CNV均未突破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前,首次注射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BCVA分别为0.51±0.32、0.43±0.34、0.36±0.35、0.31±0.28、0.27±0.29和0.26±0.30,CMT值分别为(299.07±132.90)、(216.50±70.94)、(203.00±61.87)、(234.29±95.70)、(194.21±46.46)和(207.43±55.46)μm,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225、3.768,均P<0.05);注射后各时间点BCVA均明显优于注射前,CMT值均明显低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随访期间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慢性CSC-CNV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在短期内降低CMT、提高BCVA,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合并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畅 赵玥 +1 位作者 姚牧笛 曹国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5-599,共5页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OCTA)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R)合并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OCTA)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R)合并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其OCTA眼,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ICGA)、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i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OCTA料。结果:FFA表现为中浆特征性的高荧光渗漏,但结合ICGA和频域OCT的影像学特征并未发现明显的CNV形态及荧光渗漏表现。其中,OCTA在21只患眼中显示脉络膜血液循环正常,未见明显CNV形成;剩余9只患眼在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发现异常血管,B-scan扫描的定性分析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下方血流信号丰富,证实了其血管化性质。结论:OCTA可以分层观察视网膜和脉络膜,了解CCSCR黄斑区微血管异常,提高CCSCR合并隐匿性CNV的诊断率;在无法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或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不能明确隐匿性CNV的存在时,OCTA SCR合并隐匿性CNV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紫薇 张妍春 +1 位作者 王睿 任秀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3-658,共6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是第四位最常见可能导致视力损害的获得性视网膜疾病,近年被认为是脉络膜肥厚谱系疾病之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发展是导致CSCR患者长期随访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其重要并发症。关注C...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是第四位最常见可能导致视力损害的获得性视网膜疾病,近年被认为是脉络膜肥厚谱系疾病之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发展是导致CSCR患者长期随访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其重要并发症。关注CSCR患者伴发CNV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影像学特征,及时给予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包括眼底自发荧光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ICGA)、SS-OCT及OCTA多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眼科医生更快地发现这类疾病并作出正确诊断,尤其是OCTA的应用有利于临床发现更多的CSCR伴发CNV。光动力学疗法及抗VEGF治疗目前已应用于很多CNV相关疾病的治疗,但对于CSCR所继发的CNV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就CSCR继发CNV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目前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危险因素 多模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奇 杨建军 李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57-1460,共4页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是一组常见的视网膜疾病,有色人种多见,在我国主要患者群以60岁左右为主,且女性较多见,该病目前发病原因不明且尚无特效药,眼底镜下可见橘红色病灶、出血及渗出,结合吲哚...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是一组常见的视网膜疾病,有色人种多见,在我国主要患者群以60岁左右为主,且女性较多见,该病目前发病原因不明且尚无特效药,眼底镜下可见橘红色病灶、出血及渗出,结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可做出诊断,近几年对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有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疗法、针对并发症的手术治疗及其联合治疗,本文将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疗展开综述,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 光动力疗法 玻璃体腔抗新生血管药物注射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雷珠单抗不同给药方案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庞久彦 寇姣姣 +2 位作者 康平 王冬梅 李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70-173,181,共5页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两种给药方案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CNV)的疗效。方法:按照给药方案不同将96例(96眼)PM-CNV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48眼)。两组均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1+PRN”法(首...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两种给药方案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CNV)的疗效。方法:按照给药方案不同将96例(96眼)PM-CNV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48眼)。两组均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1+PRN”法(首次注射后按需注射),对照组采取“3+PRN”(1次/月,连续注射3个月后,按需注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CNV面积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散光度变化,统计两组总注射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两组BCVA logMAR值、CMT、CNV面积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同时间点BCVA logMAR值、CMT、CNV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3.33%、89.57%,对照组分别为75.00%、87.50%、95.83%,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散光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内,观察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较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58%vs.18.75%,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能有效治疗PM+CNV,且“1+PRN”方案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注射次数,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雷珠单抗 角膜损伤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