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彝族厚葬习俗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忠秀 刘亭园 沈泽旭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8-91,共4页
经济是基础,是文化、教育、科技、政治、军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彝族地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厚葬这种世俗观念已经愈演愈烈,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试从彝族厚葬习俗的角度来论述民族经济发展... 经济是基础,是文化、教育、科技、政治、军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彝族地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厚葬这种世俗观念已经愈演愈烈,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试从彝族厚葬习俗的角度来论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葬习俗 民族经济 发展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试论秦人厚葬习俗及其原因
2
作者 马格侠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秦人的厚葬之风自从西垂时期就已经形成,一直到秦始皇。秦的历代帝王都进行厚葬。在上行下效之下,贵族、平民也开始进行厚葬。秦人的厚葬,首先与其灵魂观念和祖先崇拜有关;其次与其"事死如事生"的孝亲观念相关;当然流风所致,... 秦人的厚葬之风自从西垂时期就已经形成,一直到秦始皇。秦的历代帝王都进行厚葬。在上行下效之下,贵族、平民也开始进行厚葬。秦人的厚葬,首先与其灵魂观念和祖先崇拜有关;其次与其"事死如事生"的孝亲观念相关;当然流风所致,世俗"死以奢侈相高"是秦人厚葬的又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人 厚葬习俗 灵魂 祖先崇拜 孝道
下载PDF
凉山彝族祖先崇拜与厚葬习俗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史火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3期131-134,共4页
凉山彝族历史上的厚葬习俗由来已久 ,人们总是把极其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超前地挥霍于现世社会无法捉摸的神灵世界。这种畸形的丧葬消费观念与彝区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事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成为凉山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制约困素 ,... 凉山彝族历史上的厚葬习俗由来已久 ,人们总是把极其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超前地挥霍于现世社会无法捉摸的神灵世界。这种畸形的丧葬消费观念与彝区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事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成为凉山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制约困素 ,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祖先崇拜 厚葬习俗 返贫 消费观念
原文传递
谈高句丽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墓葬习俗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利玢 《职大学报》 2011年第4期44-46,共3页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从高句丽民族的墓葬形式、墓葬铭文、墓室壁画及高句丽民族重厚葬的习俗特点来阐述高句丽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与中原文化互融的墓葬习俗特点。
关键词 高句丽 高句丽古墓 墓室壁画 厚葬习俗
下载PDF
中国古代石狮造型艺术兴盛的动因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本和 陈祥云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39,共3页
中国狮子文化肇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随着狮子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狮子的艺术形象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而其中以石狮造型艺术尤为突出。中国石狮艺术最初出现于汉代帝王、贵族官僚陵墓前神道... 中国狮子文化肇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随着狮子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狮子的艺术形象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而其中以石狮造型艺术尤为突出。中国石狮艺术最初出现于汉代帝王、贵族官僚陵墓前神道两旁具有护卫的石刻群中,并由此传袭,使用也日趋广泛。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石狮造型艺术兴盛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狮造型艺术 殊方异物 佛教圣物 厚葬习俗
下载PDF
千年前就有盗墓贼光顾却铩羽而归,海昏侯墓:推开现代公共考古大门
6
作者 周冉 《国家人文历史》 2019年第13期104-108,共5页
汉代遵循厚葬习俗,随葬品众多,且墓葬一般都有明显的封土,很容易成为盗墓贼的目标。历经2000多年,朝代更迭,未被盗掘过的汉墓葬凤毛麟角,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观西乡的汉代海昏侯墓也多次被盗墓贼光顾。江西省考古队决定对其保护性发掘,也... 汉代遵循厚葬习俗,随葬品众多,且墓葬一般都有明显的封土,很容易成为盗墓贼的目标。历经2000多年,朝代更迭,未被盗掘过的汉墓葬凤毛麟角,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观西乡的汉代海昏侯墓也多次被盗墓贼光顾。江西省考古队决定对其保护性发掘,也是起源于一起被揭发的盗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墓 考古 厚葬习俗 江西省 南昌市 保护性 汉代
下载PDF
汉代画像砖赏析
7
作者 田鸣 《理财(经济)》 2015年第7期48-53,共6页
画像砖流行于秦、汉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嵌砌在墓室壁面上的一种图像砖,是厚葬习俗的产物,在今天的河南、四川、江苏、陕西等地均有发现。画像砖的类型从最初不同形状的空心砖,发展为近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心砖,其构图方式从... 画像砖流行于秦、汉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嵌砌在墓室壁面上的一种图像砖,是厚葬习俗的产物,在今天的河南、四川、江苏、陕西等地均有发现。画像砖的类型从最初不同形状的空心砖,发展为近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心砖,其构图方式从一砖多模到一砖一模,进而发展到多个模印实心砖拼嵌成一幅完整的图像,是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缩影,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时期 赏析 厚葬习俗 构图方式 社会生活 实心砖 空心砖
下载PDF
揭秘古墓中的神秘机关暗器
8
作者 施歌 《南国博览》 2014年第5期62-62,共1页
厚葬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历代王侯将相不惜耗费人力、财力,营建陵寝地宫。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墓贼侵扰,古人们在墓穴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防卫机关,试图阻止盗墓者的进入。
关键词 机关 古墓 厚葬习俗 盗墓者 地宫 陵寝 墓穴
原文传递
画像石和画像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9
《艺术品鉴》 2022年第6期172-172,共1页
画像石和画像砖不是单纯的、专门性的艺术,而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文化现象,是汉代为厚葬习俗服务的功能艺术。汉代统治者提倡孝廉,强调“事死如事生”,所以墓室就是墓主人生前环境的缩影。画像石、画像砖在汉代墓葬中的数目非常... 画像石和画像砖不是单纯的、专门性的艺术,而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文化现象,是汉代为厚葬习俗服务的功能艺术。汉代统治者提倡孝廉,强调“事死如事生”,所以墓室就是墓主人生前环境的缩影。画像石、画像砖在汉代墓葬中的数目非常多,并以丰富的表现内容和相对固定的墓室位置,显示出它们的功能。画像石是附属于墓室与地面祠堂、阙等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因为是刻在石材上的画,故称为画像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 画像砖 汉代墓 墓主人 事死如事生 厚葬习俗 墓室 祠堂
原文传递
盘活民间收藏 服务经济建设
10
作者 曾祥玉 《艺术市场》 2018年第12期38-39,共2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波在改革开放40年中风起云涌、席卷了近亿人参与的第五次收藏浪潮,与仅限于达官显贵和士大夫阶层热衷的宋、晚明、清康熙及民初的4次小众收藏明显有别,参与者众多乃至“全民收藏”的空前规模,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波在改革开放40年中风起云涌、席卷了近亿人参与的第五次收藏浪潮,与仅限于达官显贵和士大夫阶层热衷的宋、晚明、清康熙及民初的4次小众收藏明显有别,参与者众多乃至“全民收藏”的空前规模,其民藏数量难以计数,而大量的出土文物流向民间,使得民藏价值多到无法估量。如此庞大的收藏队伍和如此海量的出土文物,可谓旷古烁今,令人惊叹。而这源自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五千年历史的源远流长,以及先人智慧与厚葬习俗,并再次证明了“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这一经济铁律与投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经济建设 民间收藏 盘活 出土文物 士大夫阶层 改革开放 华夏文明 厚葬习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