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颌鲂含肉率及生化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68
1
作者 谭德清 王剑伟 +1 位作者 但胜国 李文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2,共6页
研究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生化成分和能值。结果表明 :厚颌鲂的含肉率为72 72 % ;其肌肉生化成分 (鲜重百分比 ) :水分含量为 79 2 6%、蛋白质 16 82 %、脂肪 2 10 %、灰分 1 0 8%、无氮浸出物 0 73 %、比能值 4... 研究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生化成分和能值。结果表明 :厚颌鲂的含肉率为72 72 % ;其肌肉生化成分 (鲜重百分比 ) :水分含量为 79 2 6%、蛋白质 16 82 %、脂肪 2 10 %、灰分 1 0 8%、无氮浸出物 0 73 %、比能值 4 93KJ/g及E/P2 9 3 3KJ/g。肌肉生化成分含量与体长变化无明显关系。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5— 6月份样品与 10月份样品在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上有显著差异 (P <0 0 5)。肌肉中含有 17种氨基酸 ,总量为69 54% (干重百分比 ) ;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 3 3 0 7% ,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为 47 55% ;必需氨基酸指数 (EAAI)是 61 75。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四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 5 85% (鲜重百分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含肉率 生化成分 氨基酸 营养价值评价
下载PDF
厚颌鲂和圆口铜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被引量:35
2
作者 孙宝柱 黄浩 +2 位作者 曹文宣 王剑伟 谭德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3,共6页
用封闭静水式装置测定了体重2.3—4.7g厚颌鲂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用封闭静水式和封闭流水式装置测定了体重9.9—55.1g圆口铜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15—27℃条件下,厚颌鲂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耗氧率与水温呈线性关... 用封闭静水式装置测定了体重2.3—4.7g厚颌鲂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用封闭静水式和封闭流水式装置测定了体重9.9—55.1g圆口铜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15—27℃条件下,厚颌鲂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耗氧率与水温呈线性关系;在水温24.8℃时厚颌鲂的窒息点为(0.91±0.08)mg/L。在水温23—27℃、封闭静水实验条件下,圆口铜鱼的耗氧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两者呈指数关系;圆口铜鱼耗氧率昼夜变化明显,夜间耗氧率大于白天,推测圆口铜鱼夜间活动较多。在水温24.5—26.0℃条件下,体重21.8—46.3g圆口铜鱼的窒息点变幅较小,平均(1.14±0.23)mg/L。研究表明两种鱼都为耗氧率和窒息点较高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圆口铜鱼 耗氧率(OCR) 窒息点(AP)
下载PDF
厚颌鲂的年龄结构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文静 王剑伟 +1 位作者 谢从新 谭德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5-222,共8页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龙溪河厚颌鲂(Megalobramapellegrini)种群开展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轮特征显著,可用于年龄鉴定,3~4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时间。种群由0~7龄共8个龄...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龙溪河厚颌鲂(Megalobramapellegrini)种群开展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轮特征显著,可用于年龄鉴定,3~4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时间。种群由0~7龄共8个龄组组成,以低龄个体为主,1-3龄个体占83.14%,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30~250mm间(77.71%)。体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0-250g(64.33%)。群体总性比为♀:♂=1:1.03,符合1:1理论比值。体长和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因此用VonBertalanffy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相关生长参数分别为:渐近体长L∞=488.89min,渐近体质量W∞=2486.96g,k=0.1648,t0=-0.5453龄。体质量生长拐点t=6.40龄,对应体长、体质量分别为Lt=333.14mm,Wt=746.06g。厚颌鲂的总体生长性能逊于同属其他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特有鱼类 年龄 生长
下载PDF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文静 王剑伟 +1 位作者 谢从新 谭德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17-1925,共9页
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龙溪河收集了1382尾厚颌鲂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繁殖期为4~7月份,盛期为4~5月份,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个体组成,总性比♀∶♂=1∶1.83。厚颌鲂2龄初次性成熟(♀∶7... 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龙溪河收集了1382尾厚颌鲂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繁殖期为4~7月份,盛期为4~5月份,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个体组成,总性比♀∶♂=1∶1.83。厚颌鲂2龄初次性成熟(♀∶75%;♂∶94.7%),3龄个体全部成熟。最小性成熟雌性全长189.0mm,体长158.0mm,体重72.1g,成熟系数2.7%;雄性全长179.0mm,体长149.0mm,体重57.1g,成熟系数2.2%。厚颌鲂绝对怀卵量为(59587.22±59018)粒,相对怀卵量为(212.64±89.50)粒/g或(230.96±137.63)粒/mm,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均在5龄大幅增长。比较繁殖力以3龄组最高,2、4、5龄组相近。集群繁殖需要18℃以上水温和其他一些生态因子刺激,亲鱼追逐约1h左右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特有鱼类 繁殖 生物学
下载PDF
厚颌鲂年龄材料的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明生 王剑伟 李文静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1,共4页
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的鳞片和骨组织中的耳石、鳃盖骨、匙骨、基枕骨五种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 ,对用不同材料鉴定年龄的优缺点和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认为鳞片、耳石和基枕骨是鉴定厚颌鲂年龄的较理想材料 ,用鳞片... 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的鳞片和骨组织中的耳石、鳃盖骨、匙骨、基枕骨五种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 ,对用不同材料鉴定年龄的优缺点和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认为鳞片、耳石和基枕骨是鉴定厚颌鲂年龄的较理想材料 ,用鳞片和基枕骨鉴定年龄结果的相符率为 95 5 %;鳞径和骨径均与体长呈线性关系 ,并以鳞片和基枕骨为材料进行了生长退算 ,以骨径进行生长退算更接近于实测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年龄 鳞片 耳石 匙骨 主鳃盖骨 基枕骨
下载PDF
团头鲂EST-SSR在厚颌鲂中的跨种扩增及杂交F_1的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易少奎 高泽霞 +3 位作者 罗伟 段晓克 李艳和 王卫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0-977,共8页
为了研究团头鲂微卫星引物在厚颌鲂中跨种扩增的适用性,并进行其杂交F1的鉴定,实验筛查了90个团头鲂EST-SSR位点在厚颌鲂中的扩增效果,同时选取了26对团头鲂与厚颌鲂微卫星引物对团头鲂自交子代、厚颌鲂自交子代及其正交和反交杂交F1共... 为了研究团头鲂微卫星引物在厚颌鲂中跨种扩增的适用性,并进行其杂交F1的鉴定,实验筛查了90个团头鲂EST-SSR位点在厚颌鲂中的扩增效果,同时选取了26对团头鲂与厚颌鲂微卫星引物对团头鲂自交子代、厚颌鲂自交子代及其正交和反交杂交F1共4个组合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团头鲂9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76个(84.4%)在厚颌鲂中能够稳定扩增,随机选取50个位点在厚颌鲂30尾野生个体中扩增获得了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2,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通过10对团头鲂EST-SSR与16对厚颌鲂SSR引物在4个组合中扩增后发现,4个位点(MP01,MP03,MP24和MP26)在团头鲂自交子代中无扩增产物,2个位点(MA163和MA189)在厚颌鲂自交子代中无扩增产物,其余20个位点均能在4个组合中稳定扩增,其中9个位点可单独有效鉴定出团头鲂自交子代、厚颌鲂自交子代及包括正交和反交在内的杂交F1,其余位点可以通过组合鉴定出杂交F1。杂交F1中正交组合和反交组合无法通过本实验中的微卫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 厚颌鲂 杂交子代 微卫星
下载PDF
长江上游龙溪河厚颌鲂种群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 被引量:8
7
作者 高欣 谭德清 +1 位作者 刘焕章 王剑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种群资源显著减少。利用单位补充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上游支流龙溪河的厚颌鲂种群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现有的捕捞强度(0.94年-1... 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种群资源显著减少。利用单位补充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上游支流龙溪河的厚颌鲂种群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现有的捕捞强度(0.94年-1)远超过种群可承受的水平(F40%=0.18年-1,F0.1=0.20年-1和F25%=0.30年-1);繁殖潜力比为4.50%,低于25%,将造成种群的补充量不足,导致种群资源量下降;限制捕捞强度和捕捞规格是控制过度捕捞、保护种群资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单位补充量模型 种群 保护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厚颌鲂稚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芹 唐洪玉 +1 位作者 郑永华 张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44,共6页
该试验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厚颌鲂稚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成5组,分别饥饿0d(S0)、饥饿3d(S3)、饥饿6d(S6)、饥饿10d(S10)、饥饿15d(S15)后再恢复投喂.选取样品分析测定厚颌鲂生长以及饥饿和再投喂后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 该试验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厚颌鲂稚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成5组,分别饥饿0d(S0)、饥饿3d(S3)、饥饿6d(S6)、饥饿10d(S10)、饥饿15d(S15)后再恢复投喂.选取样品分析测定厚颌鲂生长以及饥饿和再投喂后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厚颌鲂稚鱼在饥饿后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恢复投喂后S3表现出超补偿生长现象,S6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现象,而S10,S15则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现象.胰蛋白酶比活力在饥饿期间显著下降(p<0.05),恢复投喂后S3,S6与S0(p>0.05)无显著差异,而S10,S15则显著低于S0组(p<0.05).淀粉酶比活力在饥饿3d后升高,随后随饥饿时间增加而降低,恢复投喂后S3,S6的淀粉酶活性与S0无显著差异(p>0.05),S10,S15则显著低于S0(p<0.05).脂肪酶比活力在饥饿3d后显著降低(p<0.05),随后随饥饿时间增加而升高,恢复投喂后各组的脂肪酶活性均有上升,但均未达到S0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Megalobroma pellegrini 稚鱼 饥饿 再投喂 消化酶
下载PDF
Cu^(2+)、Zn^(2+)、Cd^(2+)对厚颌鲂幼鱼的联合致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程霄玲 郑永华 +2 位作者 唐洪玉 金素雅 谢全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9,共6页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 mg/L、0.38 mg/L、0.27 mg/L、0.23 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 mg/L、8.34 mg/L、6.36 mg/L、4.44 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 mg/L、17.56 mg/L、15.33 mg/L、14.62 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 mg/L、0.849 mg/L、3.372 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 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Zn2+ Cd2+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 幼鱼 联合毒性
下载PDF
6种常用渔药对厚颌鲂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代金 黄辉 谭德清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9,共5页
在水温29-30℃条件下,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强氯精、溴氯菊脂、甲醛共6种药物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物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78、6.50... 在水温29-30℃条件下,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强氯精、溴氯菊脂、甲醛共6种药物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物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78、6.50、4.90、2.55、0.042、12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445、0.528、0.268、0.190、0.003、7.500mg/L,厚颌鲂鱼苗对药物敏感性比一般鱼类高,实际用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药时间和用药量,溴氯菊脂不宜作为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GOT和GP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洪泽 郑永华 +3 位作者 胡文达 唐洪玉 周梦 黎学练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5,共6页
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对(30±2.3)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厚颌鲂的肝脏、肌肉和鳃组织GOT活性呈现不规则变化;随... 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对(30±2.3)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厚颌鲂的肝脏、肌肉和鳃组织GOT活性呈现不规则变化;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则出现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试验前期肝脏GPT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试验中期以后则出现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肌肉和鳃组织GPT活性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总体则基本呈现不规则变化;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GOT和GPT活性大小依次为肝脏>鳃>肌肉;通过GOT活性变化可判断,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29、27和32 d;通过GPT活性变化可判断,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37、28和3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环丙沙星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 GOT GPT 休药期
下载PDF
延迟投饵对厚颌鲂仔鱼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鹏 熊玉宇 +2 位作者 王剑伟 沈建忠 谭德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厚颌鲂仔鱼的摄食、耐饥饿和恢复生长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仔鱼在孵出后2~3d开口摄食,卵黄囊在之后的2d耗尽,饥饿仔鱼在12~13日龄达到不可逆点(PNR);(2)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在卵黄囊耗尽时达到最高,保持在80...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厚颌鲂仔鱼的摄食、耐饥饿和恢复生长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仔鱼在孵出后2~3d开口摄食,卵黄囊在之后的2d耗尽,饥饿仔鱼在12~13日龄达到不可逆点(PNR);(2)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在卵黄囊耗尽时达到最高,保持在80%以上的时间为7d;(3)仔鱼在PNR后死亡率急剧增加,PNR后第3d仔鱼全部死亡;(4)经恢复生长试验,延迟3d投饵对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大,延迟3~6d投饵对仔鱼全长生长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仔鱼 延迟投饵 不可逆点 恢复生长
下载PDF
厚颌鲂核型分析与DNA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少奎 张新辉 +2 位作者 杨坤 高泽霞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了解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了厚颌鲂的染色体核型并对其DNA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经Giemsa染色,对厚颌鲂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解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了厚颌鲂的染色体核型并对其DNA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经Giemsa染色,对厚颌鲂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2n=4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4m+20sm+4st,臂数NF=92,具有1对特大染色体,未发现性染色体。以厚颌鲂外周血细胞为样本,鸡血细胞DNA为标准(2.30pg),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厚颌鲂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厚颌鲂DNA含量为鸡血的1.23倍,绝对含量为2.82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染色体 核型 DNA含量
下载PDF
厚颌鲂种群遗传结构及哑基因问题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焕章 汪亚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鱼纲 厚颌鲂 种群遗传结构 哑基因
下载PDF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曲焕韬 刘勇 +4 位作者 郭文韬 肖衎 管敏 李莎 鲁雪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378,共5页
24~25℃,研究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的麻醉效果。根据厚颌鲂幼鱼在麻醉和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将其麻醉过程分为5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试验结果表明,厚颌鲂幼鱼的入麻时间随麻醉剂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断缩短(F=430... 24~25℃,研究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的麻醉效果。根据厚颌鲂幼鱼在麻醉和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将其麻醉过程分为5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试验结果表明,厚颌鲂幼鱼的入麻时间随麻醉剂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断缩短(F=430.263,P<0.01),在该试验条件下,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麻醉厚颌鲂幼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70~120 mg/L ;麻醉过程中厚颌鲂幼鱼的呼吸频率先急剧升高(应激期~镇静期),然后缓慢下降(镇静期~深度麻醉期),直至过度麻醉停止呼吸(死亡期);深度麻醉状态下,试验鱼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F=145.416,P<0.01),除短时间暴露的2个试验组(3 min和4 min)复苏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暴露时间在5 min以内,复苏率100%,超过5 min ,只有部分试验鱼可以复苏,当暴露时间达到12 m in时,厚颌鲂幼鱼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麻醉 有效质量浓度
下载PDF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GOT和GP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文达 郑永华 +3 位作者 唐洪玉 杨艳红 尚攀 李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以(30±2.3)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谷草转氨酶(GOT)和各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一浓度下,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肝脏、肌肉... 以(30±2.3)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谷草转氨酶(GOT)和各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一浓度下,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肝脏、肌肉和鳃组织GOT和GPT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值基本出现在第21天;在同一时间下,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GOT和GPT活性出现不规则变化;各组织中GOT和GPT活性大小依次均为肝脏>肌肉>鳃;通过GOT活性变化情况可判断,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24 d、23 d和27d;通过GPT活性变化情况可判断,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29 d、27 d和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 GOT GPT 休药期
下载PDF
厚颌鲂外周血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娜 杜长雷 +1 位作者 金丽 张耀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42,共7页
采用血细胞常规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外周血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厚颌鲂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三种类型粒细胞。红细胞有幼稚、成熟和衰老三种形... 采用血细胞常规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外周血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厚颌鲂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三种类型粒细胞。红细胞有幼稚、成熟和衰老三种形态,其中幼稚和衰老红细胞较少见;血栓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粒细胞中Ⅰ型和Ⅱ型较常见,Ⅲ型粒细胞少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幼红细胞、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呈ACP弱阳性;单核细胞呈ACP和ANAE阳性;Ⅰ型粒细胞是嗜中性粒细胞,POX、ACP和ANAE阳性;Ⅱ型粒细胞是PAS-GL,PAS强阳性和ACP阳性;Ⅲ型粒细胞是Ⅰ型粒细胞的晚期形态。厚颌鲂的PAS-GL可能是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而不是嗜碱性粒细胞的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 血细胞 细胞化学
下载PDF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神经肽Y 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志强 李云 +3 位作者 郑凯迪 朱仙珍 刘彪 张磊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7,共4页
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了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NPY基因的编码序列。结果显示:厚颌鲂NPY基因长度为302 bp,包含了NPY基因291 bp的整个开放阅读框,共编码96个氨基酸,其分子量预测值为10987.4,理论等电点为5.72。通过ClustalX软件... 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了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NPY基因的编码序列。结果显示:厚颌鲂NPY基因长度为302 bp,包含了NPY基因291 bp的整个开放阅读框,共编码96个氨基酸,其分子量预测值为10987.4,理论等电点为5.72。通过ClustalX软件,将厚颌鲂与21个物种NPY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再结合Blastp分析的结果发现,厚颌鲂NPY氨基酸序列与鲤、中华倒刺鲃、鲫、斑马鱼、岩原鲤等鲤科鱼类的同源性最高,其同源性分别为100%、97%、95%、93%、93%。根据包括厚颌鲂在内的22个物种的NPY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构建进化树,其同源性与各鱼种分类地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 神经肽Y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分析在厚颌鲂生活史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欣 刘焕章 王剑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6-509,共4页
以34种中国淡水鱼类和近海鱼类的生态参数为基础,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长江上游龙溪河厚颌鲂的生活史类型,然后用平衡产量模型进行验证,并探讨合理开发龙溪河厚颌鲂种群资源的渔业管理措施。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 以34种中国淡水鱼类和近海鱼类的生态参数为基础,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长江上游龙溪河厚颌鲂的生活史类型,然后用平衡产量模型进行验证,并探讨合理开发龙溪河厚颌鲂种群资源的渔业管理措施。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出厚颌鲂属于k选择鱼类的概率为13%,判别标准为29%,因此厚颌鲂应该属于r选择鱼类;Beverton-Holt产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厚颌鲂平衡产量曲线与典型的r选择鱼类尖头塘鳢极为类似;捕捞死亡系数和起捕年龄的变化对产量曲线有显著影响,因此限制捕捞量和网目大小是控制过度捕捞,合理开发和保护种群资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生活史类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平衡产量模型
下载PDF
禁食后再投喂对厚颌鲂幼鱼生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芹 唐洪玉 +1 位作者 郑永华 邓丽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7,共9页
【目的】研究禁食后再投喂对厚颌鲂幼鱼生长、血液学、生物化学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厚颌鲂幼鱼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投喂24d,F0)、禁食3d后连续投喂21d(F3组)、禁食7d后连续投喂17d(F7组)、禁食12d后连续投喂12d(... 【目的】研究禁食后再投喂对厚颌鲂幼鱼生长、血液学、生物化学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厚颌鲂幼鱼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投喂24d,F0)、禁食3d后连续投喂21d(F3组)、禁食7d后连续投喂17d(F7组)、禁食12d后连续投喂12d(F12组),在禁食前、禁食后及恢复投喂后取样,检测其生长指标(体质量、体长、肥满度、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红细胞压积、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血糖浓度及血清、肝胰脏和头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性。【结果】禁食后,厚颌鲂幼鱼的肥满度、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大多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均能恢复至正常水平(F12组VSI除外)。禁食后恢复投喂对幼鱼的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F3、F7组幼鱼的血糖在禁食后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12组幼鱼在禁食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P<0.05),恢复投喂后各试验组血糖浓度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禁食后F3组幼鱼皮质醇质量浓度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7、F12组幼鱼皮质醇质量浓度则极显著升高(P<0.01),恢复投喂后均恢复至对照组(F0)水平。禁食后F3组幼鱼血清和肝胰脏SOD活性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F7、F12组幼鱼血清和肝胰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血清和F3、F7组肝胰脏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12组幼鱼肝胰脏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禁食后再投喂对厚颌鲂幼鱼肝胰脏溶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禁食后F3、F7组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F12组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后,各试验组血清溶菌酶活性均与对照组(F0)无显著差异(P>0.05)。禁食后,F3组幼鱼头肾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F7、F12组幼鱼头肾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F3、F7组幼鱼头肾溶菌酶活性分别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7组幼鱼头肾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F3组,F12组幼鱼头肾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颌鲂幼鱼在禁食3d投喂21d时能达到完全性补偿生长,也不会降低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建议在厚颌鲂养殖过程中采用禁食-再投喂的方式诱导鱼类的补偿生长时,禁食期以不超过4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 禁食-再投喂 生长指标 生物化学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