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秦莉花 秦明春 +4 位作者 李晟 王若光 刘小丽 李春梅 吴长虹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改良人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并对其进行特征鉴定。方法将选择的子宫内膜组织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传代自然增殖法纯化细胞,进行单层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目的改良人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并对其进行特征鉴定。方法将选择的子宫内膜组织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传代自然增殖法纯化细胞,进行单层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间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ESC)及上皮细胞(endometrial glandular epithelial cell,EEC)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均有ESC和EEC两种形态细胞。EEC和ESC经角蛋白单抗体和波形蛋白单抗体染色,凡是胞质被染成棕黄色的细胞为阳性细胞。结论成功培养了原代人子宫内膜细胞,方法经济、简单,获得细胞成活率高,生长稳定。成功建立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体系,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方面研究子宫内膜的各种功能及干预调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人子宫内膜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体外细胞培养
下载PDF
Nrf2/Keap1通路和PINK/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失调在子痫前期进展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莉 孔娇 +4 位作者 林青 郑林媚 郑颖 王艾桦 陈小菊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Nrf2/Keap1通路和PINK/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失调在子痫前期疾病进展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做孕期检查并分娩的15例有重度子痫前期(sPE)早产史的孕妇的子宫内膜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Nrf2/Keap1通路和PINK/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失调在子痫前期疾病进展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做孕期检查并分娩的15例有重度子痫前期(sPE)早产史的孕妇的子宫内膜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纳入sPE组;并选取同期同院做孕期检查并分娩的15例有正常孕产史的孕妇的子宫内膜样本作为对照,纳入nPCB组。分离两组原代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活性氧(RO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将hESCs进行处理并分组为nPCB-hESCs组、nPCB-hESCs处理组、sPE-hESCs组、sPE-hESCs处理组。分别对处理组两种来源的hESCs给予cAMP+MPA诱导蜕膜化。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自噬相关蛋白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JAr细胞球状体向hESCs的植入率。另选取hESCs进行处理并分组为nPCB-hESCs组、nPCB-hESCs+H/R组、sPE-hESCs组、sPE-hESCs+H/R组。H/R组分别对两种来源的hESCs给予缺氧/复氧(H/R)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Nrf2/Keap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PCB-hESCs相比,sPE-hESCs中ROS的水平显著升高,SOD、GSH和GPx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nPCB-hESCs组相比,nPCB-hESCs处理组细胞自噬/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nPCB-hESCs组相比,sPE-hESCs组JAr细胞向hESCs植入的植入率显著较低(P<0.05)。与nPCB-hESCs处理组相比,sPE-hESCs处理组JAr细胞向hESCs植入的植入率显著较低(P<0.05)。与nPCB-hESCs+H/R组相比,sPE-hESCs+H/R组细胞内Nrf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Keap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有子痫前期史的孕妇hESCs中Nrf2/Keap1通路激活受损和线粒体自噬功能被抑制,导致细胞内ROS的异常积累及其体外蜕膜化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氧化应激 线粒体自噬 Nrf2/Keap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