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波紫外线照射对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XPA和ERCC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EGCG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向飞 闵玮 +1 位作者 蔡宝祥 骆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C)的着色性干皮病A组蛋白(XPA)和切除修复互补交叉蛋白1(ERCC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一定剂量UVB照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在UVB辐射...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C)的着色性干皮病A组蛋白(XPA)和切除修复互补交叉蛋白1(ERCC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一定剂量UVB照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在UVB辐射前后加入EGCG干预处理细胞,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XPA和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不同剂量UVB照射后以及EGCG干预的同一时点XPA和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30mJ/cm2的UVB照射后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的XPA和ERCC1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h达到峰值,后逐渐恢复至UVB照射后24h接近正常值;不同剂量UVB照射4h后,XPA和ERCC1蛋白表达随UVB剂量增大而增加。EGCG可下调UVB诱导的XPA和ERCC1蛋白表达。结论:人原代KC中XPA和ERCC1蛋白表达与UVB辐射存在一定的时间和剂量关系,EGCG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上述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照射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XPA ERCC1 EGCG
下载PDF
EGCG对中波紫外线辐射后原代人角质形成细胞中光产物产生和清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向飞 闵玮 +1 位作者 朱晓芳 骆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中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ycl obut ane pyrimidine dimmer s,CPDs)的生成和清除情况,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 ocatechingall ate,EGCG)干预对上述过程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中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ycl obut ane pyrimidine dimmer s,CPDs)的生成和清除情况,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 ocatechingall ate,EGCG)干预对上述过程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UVB照射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后并加入EGCG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VB照射后不同时段细胞中CPDs的产生和清除情况。结果:UVB照射后细胞中CPDs开始产生,1h左右达到高峰;CPDs在照光后4h内清除速率较快,4h后清除速率逐渐降低,至24hCPDs被基本清除。照光前后加入EGCG干预减少UVB引起的35.7%~42.9%CPDs产生(P<0.05)。结论:UVB可明显引起原代人角质形成细胞损伤,受损程度随辐射剂量增大而加重;EGCG可以减少UVB辐射所致的光产物的产生,加速光产物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 EGCG
下载PDF
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对中波紫外线照射应激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骆丹 闵玮 +1 位作者 林向飞 吴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538-540,i002,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皮肤细胞即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对中波紫外线照射的反应差异。方法:采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上述两种细胞,评估UVB对细胞作用的时间及剂量效应,以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受损程度,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 目的:观察两种皮肤细胞即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对中波紫外线照射的反应差异。方法:采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上述两种细胞,评估UVB对细胞作用的时间及剂量效应,以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受损程度,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UVB照射后,细胞损伤程度均随照射剂量加大而加重。另经24、48、72小时孵育后,分别对两种细胞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细胞活性(MTT)比值比较(72/24小时,72/48小时),发现细胞活性比依次递减:原代角质形成细胞(1.16和1.63),成纤维细胞(1.05和1.09)。MTT结果显示低剂量紫外线照射时,细胞损伤恢复可发生在照射后48小时;高剂量紫外线照射后,细胞的损伤程度均随孵育时间延长而加重。结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抵抗紫外线辐射损伤的能力较强,而成纤维细胞相对较易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照射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白癜风氧化应激模型中角质形成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常毓倩 李舒丽 +3 位作者 坚哲 安亚文 高天文 李春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明确辛伐他汀对氧化应激下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C)分泌趋化因子CXCL9、CXCL10、CXCL11和CCL22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KC,H2O2组给予1 m M H2O2模拟白癜风KC氧化应激模型,实验组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μmol/L、0.5μmol/L、1.0μmol... 目的:明确辛伐他汀对氧化应激下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C)分泌趋化因子CXCL9、CXCL10、CXCL11和CCL22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KC,H2O2组给予1 m M H2O2模拟白癜风KC氧化应激模型,实验组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μmol/L、0.5μmol/L、1.0μmol/L)预处理后加入H2O2;采用Real-time PCR、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CXCL9、CXCL10、CXCL11和CCL22的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结果:辛伐他汀组CXCL9、CXCL10、CXCL11水平低于H2O2组,CCL22水平高于且呈H2O2组,呈剂量依赖方式。结论:辛伐他汀能通过应激的角质形成细胞调控分泌Th1型趋化因子CXCL9、CXCL10、CXCL11及CCL22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 氧化应激 趋化因子
下载PDF
HPV16型E6蛋白诱导PHK多倍体的形成与消除细胞纺锤体检查点无关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凌 沈柱 伍津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HPV 16)与包括宫颈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明确相关。诱导宿主基因组不稳定性可能是HPV16致瘤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对HPV16型E6蛋白诱导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primary human keratinoc...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HPV 16)与包括宫颈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明确相关。诱导宿主基因组不稳定性可能是HPV16致瘤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对HPV16型E6蛋白诱导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primary human keratinocytes,PHK)形成多倍体以及对PHK有丝分裂纺锤体检查点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取正常人包皮组织,分离表皮,常规方法培养PHK。脂质体介导法将pBabe-16E6质粒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挑选G418抗性克隆,检测病毒滴度,将表达HPV16型E6蛋白的高滴度逆转录病毒感染PHK。通过逆转录PCR法和免疫印迹法证实HPV16E6成功感染PHK。PHK经Nocodazole处理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多倍体形成,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固定,进行抗磷酸化组蛋白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差异。结果:HPV16型E6成功感染PHK,并呈功能性表达。HPV16型E6可诱导PHK形成多倍体,表达E6蛋白的PHK和对照细胞以相似的动力学进入和退出有丝分裂。结论:HPV16型E6对PHK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纺锤体检查点无直接影响,鉴于有丝分裂后期检查点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较持久和严格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对有丝分裂后期检查点的作用可能是HPV16型E6蛋白诱导宿主细胞多倍体形成的重要机制。为进一步探讨HPV相关肿瘤的分子发生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6蛋白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周期检查点 多倍体
下载PDF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病变皮肤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6
作者 张鼎伟 霍佳 +4 位作者 李晓莉 王媛 黄颖 马迎新 崔鹿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47-1353,共7页
目的了解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D)患者皮肤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方法收集HHD患者以及对照正常皮肤组织,进行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使用ATP2C1特异性siRNA转染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收集皮肤组织或ATP2C1 siRNA转染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 目的了解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D)患者皮肤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方法收集HHD患者以及对照正常皮肤组织,进行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使用ATP2C1特异性siRNA转染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收集皮肤组织或ATP2C1 siRNA转染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使用Western blot以及RT-PCR对iTRAQ分析的差异蛋白进行表达验证。结果iTRAQ共鉴定到134个在HHD患者组织中发生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GO分析以及KEGG分析,123个显著匹配的注释蛋白参与187个已知的KEGG代谢或信号通路。HHD患者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黏着斑,细胞外基质(ECM)-受体相互作用,蛋白质降解与吸收等。结论HHD患者病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与细胞黏附,ECM-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折叠及糖基化相关,提示靶向细胞连接以及细胞外微环境可能为改善HHD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蛋白质组学 ATP2C1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