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原位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侃 潘智存 +1 位作者 刘德山 周其庠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 ,将聚偏氟乙烯 (PVDF)溶解于丙烯酸酯单体中 ,以碳氟表面活性剂 (FC- 80 ,氟醚 )和碳氢表面活性剂 (SLS、OP - 10 )为乳化剂 ,合成了PVDF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乳液在六个月内无分层现象。并用偏光显微镜和示差量热...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 ,将聚偏氟乙烯 (PVDF)溶解于丙烯酸酯单体中 ,以碳氟表面活性剂 (FC- 80 ,氟醚 )和碳氢表面活性剂 (SLS、OP - 10 )为乳化剂 ,合成了PVDF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乳液在六个月内无分层现象。并用偏光显微镜和示差量热扫描仪对涂膜的结晶行为和热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聚丙烯酸酯破坏了聚偏氟乙烯的结晶性使得改性后的胶膜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原位乳液聚合 结晶行为 热行为 丙烯酸酯
下载PDF
纳米Sb_2O_3/MMA原位乳液聚合研究(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谭菁 吴红兵 +2 位作者 胡红春 张经武 解孝林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1,共1页
研究了纳米Sb2O3/MMA体系的原位乳液聚合反应。结果表明,纳米Sb2O3对MMA的聚合无阻聚作用,表面包覆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能有效地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阻聚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纳米粒子 三氧化二锑
下载PDF
超声辐照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包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章郁 王琪 +1 位作者 陈英红 夏和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1-574,共4页
采用超声辐照原位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包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材料.用TEM,FTIR,UV,XPS,GPC和TG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MWNTs对苯乙烯聚合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聚苯乙烯包覆MWNTs,两者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采用超声辐照原位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包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材料.用TEM,FTIR,UV,XPS,GPC和TG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MWNTs对苯乙烯聚合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聚苯乙烯包覆MWNTs,两者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得到改善,起始分解温度从388℃提高到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苯乙烯 超声波 原位乳液聚合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晋涛 范宏 +1 位作者 卜志扬 李伯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6-39,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凹凸棒石(AT)纳米复合材料。凹凸棒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乳液聚合速率,但对最终聚合产物的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影响不大。凹凸棒石以长0.5~5μm、直径为20~50nm的棒状纤维均匀...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凹凸棒石(AT)纳米复合材料。凹凸棒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乳液聚合速率,但对最终聚合产物的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影响不大。凹凸棒石以长0.5~5μm、直径为20~50nm的棒状纤维均匀的分散在SBR基体中。在硫化过程中,凹凸棒石纤维与橡胶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增加了橡胶的交联密度。随着凹凸棒石的填充量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与纯SBR相比均提高了20%~100%,其补强效果明显高于等量的炭黑N330,还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凹凸棒石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乳液聚合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微球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莉 高建平 向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4年第5期340-343,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TiO2 PS(二氧化钛 聚苯乙烯)复合微球,探索了复合微球的制备条件,并采用红外、透射电镜和差热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可制备出粒径分布均一的不同粒径的TiO2 PS复合微...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TiO2 PS(二氧化钛 聚苯乙烯)复合微球,探索了复合微球的制备条件,并采用红外、透射电镜和差热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可制备出粒径分布均一的不同粒径的TiO2 PS复合微球,反应条件对微球的形成及粒径影响很大,介质pH>7以及乳化剂用量小于临界胶束浓度是形成复合微球的必要条件;复合微球粒径随苯乙烯浓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复合微球 二氧化钛 聚苯乙烯
下载PDF
纳米SiO_2存在下苯乙烯原位乳液聚合 被引量:5
6
作者 申屠宝卿 高其标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3-517,共5页
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存在下,进行苯乙烯(St)原位乳液聚合,制备复合纳米级PS/SiO2微胶囊.着重研究了单体浓度、St/SiO2比、固含量、单体和引发剂的加料方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苯乙烯转化率和PS/SiO2微胶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位乳... 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存在下,进行苯乙烯(St)原位乳液聚合,制备复合纳米级PS/SiO2微胶囊.着重研究了单体浓度、St/SiO2比、固含量、单体和引发剂的加料方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苯乙烯转化率和PS/SiO2微胶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位乳液聚合过程中,苯乙烯可插入纳米二氧化硅团聚体的缝隙,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使之崩裂和剥离,并使团聚的纳米二氧化硅重新分散到纳米尺度.St/SiO2比是影响复合微胶囊粒径的主要因素;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剥离程度加深,复合微胶囊的粒径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苯乙烯 原位乳液聚合 微胶囊 粒径 PS/SiO2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制备的聚丙烯酸丁酯/纳米SiO_2复合粒子的形貌和形成机理 被引量:6
7
作者 戚栋明 包永忠 翁志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0-664,共5页
通过吸附于水相分散纳米SiO2粒子表面的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AIBA)的引发作用,进行丙烯酸丁酯(BA)的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丁酯(PBA)/纳米SiO2复合乳胶粒。分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粒子的形貌,高速离心分离/... 通过吸附于水相分散纳米SiO2粒子表面的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AIBA)的引发作用,进行丙烯酸丁酯(BA)的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丁酯(PBA)/纳米SiO2复合乳胶粒。分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粒子的形貌,高速离心分离/超声分散和氢氟酸腐蚀表征复合胶乳中PBA乳胶粒与纳米SiO2粒子的结合程度。发现有纳米SiO2粒子聚集于复合乳胶粒表面,复合粒子表面粗糙,呈“草莓形”结构;当复合粒子中SiO2质量分率为14.6%-22.6%时,60%左右的纳米SiO2富集于复合粒子表面,30%左右被包覆在复合粒子内部,另有少量游离于水相。采用原位乳液聚合得到的复合粒子中纳米SiO2与聚合物的结合牢度远大于以AIBA为引发剂合成的PBA乳液与纳米SiO2分散液直接混合所能达到的结合牢度。认为在原位乳液聚合过程中,由于纳米SiO2粒子表面锚固的PBA量的不同,引起SiO2粒子的亲水/亲油性和与PBA的相容性也不相同,导致出现以上的SiO2的分布特性和复合粒子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纳米SIO2 丙烯酸丁酯 复合粒子 形貌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原位乳液聚合包覆纳米硅溶胶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邬润德 童筱莉 王锐兰 《有机硅材料》 CAS 2002年第5期5-8,共4页
首先 ,用水溶性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包覆纳米二氧化硅溶胶 (SiO2 ) ;然后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法制成以SiO2 为核 ,聚丙烯酸酯 (ACR)为壳的复合物。实验表明 ,当包覆温度为 6 0℃、且nHPMC∶nSiO2 等于 1∶1 6时 ,HPMC -SiO2 /... 首先 ,用水溶性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包覆纳米二氧化硅溶胶 (SiO2 ) ;然后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法制成以SiO2 为核 ,聚丙烯酸酯 (ACR)为壳的复合物。实验表明 ,当包覆温度为 6 0℃、且nHPMC∶nSiO2 等于 1∶1 6时 ,HPMC -SiO2 /ACR复合乳液的稳定性较好 ;ACR的转化率及反应速率随SiO2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用HPMC -SiO2 质量分数为 3%~ 2 0 %的HPMC -SiO2 /ACR复合物改性PVC时 ,拉伸强度随HPMC -SiO2 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当HPMC -SiO2 质量分数达到 2 0 %后开始下降 ;而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在HPMC -SiO2 质量分数为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原位乳液聚合 包覆 纳米硅溶胶 研究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PVC
下载PDF
纳米TiO_2/甲基丙烯酸甲酯原位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良均 程菊兰 赵仲宇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共3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TiO_2(TiO_2/PMMA),发现纳米TiO_2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无阻聚作用。研究表明:PMMA包覆在纳米TiO_2表面主要为物理包覆,有少量化学包覆。在丙烯酸涂料中,TiO_2/PMMA比TiO_2更易分...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TiO_2(TiO_2/PMMA),发现纳米TiO_2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无阻聚作用。研究表明:PMMA包覆在纳米TiO_2表面主要为物理包覆,有少量化学包覆。在丙烯酸涂料中,TiO_2/PMMA比TiO_2更易分散。用TiO_2/PMMA制得的涂料流平性好,涂膜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甲基丙烯酸甲酯 原位乳液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涂料 包覆 纳米二氧化钛 表面改性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原位乳液聚合包覆SiO_2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童筱莉 邬润德 王锐兰 《有机硅材料》 CAS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用经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MAPS)处理过的纳米SiO2 作种子 ,进行聚丙烯酸酯(ACR)的原位乳液聚合 ,制成了MAPS -SiO2 /ACR复合物 ;探讨了种子乳液聚合的过程 ,分析了包覆机理 ,讨论了SiO2 的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及残渣率的影... 用经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MAPS)处理过的纳米SiO2 作种子 ,进行聚丙烯酸酯(ACR)的原位乳液聚合 ,制成了MAPS -SiO2 /ACR复合物 ;探讨了种子乳液聚合的过程 ,分析了包覆机理 ,讨论了SiO2 的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及残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以纳米SiO2 为种子的ACR乳液聚合中 ,单体的转化率及聚合反应速率随SiO2 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当SiO2 的用量为 1 0 %时 ,复合物与聚氯乙烯共混后 ,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包覆 研究 聚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纳米二氧化硅 聚氯乙烯
下载PDF
聚合工艺对纳米SiO_2在原位乳液聚合中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国军 张桂霞 +2 位作者 曾汉民 潘慧铭 李建宗 《中国胶粘剂》 CAS 2006年第7期1-4,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将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引入到聚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纳米SiO2的引入方式、乳化剂在预乳液与釜底的分配、种子乳液的来源等对其分散性的影响。TEM及粒径分析表明,纳米SiO2能有效地被分散成为初次粒子并以纳米量级...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将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引入到聚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纳米SiO2的引入方式、乳化剂在预乳液与釜底的分配、种子乳液的来源等对其分散性的影响。TEM及粒径分析表明,纳米SiO2能有效地被分散成为初次粒子并以纳米量级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纳米SiO2因界面作用被吸附嵌入到乳胶粒子的表面,使粒子具有“草莓”般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有机-无机复合 原位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酯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丙烯酸酯/纳米蒙脱土复合乳液 被引量:9
12
作者 甘春芳 莫羡忠 梁春群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5年第6期33-36,49,共5页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法,采用5种不同类型的蒙脱土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酸酯/蒙脱土复合乳液。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复合乳液制备及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实验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法,采用5种不同类型的蒙脱土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酸酯/蒙脱土复合乳液。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复合乳液制备及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实验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脱土在复合物中呈现纳米级分散,形成了插层型结构。钠型蒙脱土制备出的复合乳液性能较好,蒙脱土含量增加对单体聚合有一定阻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纳米 原位乳液聚合 XRD 苯丙乳液 正交实验法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玲 曾幸荣 赖学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0,共4页
通过乳液聚合引发醋酸乙烯酯(VAc)在有机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OMMT)中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PVAc/OMMT。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态;利用热失重分析、差示扫... 通过乳液聚合引发醋酸乙烯酯(VAc)在有机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OMMT)中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PVAc/OMMT。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态;利用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OMMT用量的PVAc/OMM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同时探讨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了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且其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纯聚醋酸乙烯酯(PVAc)相比,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随着OMMT用量的增加,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热稳定性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随OMMT用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OMMT用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7.8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 原位乳液聚合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SiO_2/聚苯乙烯杂化材料
14
作者 尚倩倩 王孟玉 +1 位作者 刘虎 肖国民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7-331,共5页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制备了含有乙烯基功能团的SiO_2球形粒子,然后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将聚苯乙烯接枝到乙烯基功能化SiO_2表面,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和苯乙烯加入量对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及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制备了含有乙烯基功能团的SiO_2球形粒子,然后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将聚苯乙烯接枝到乙烯基功能化SiO_2表面,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和苯乙烯加入量对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及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SiO_2/聚苯乙烯杂化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已接枝到乙烯基功能化SiO_2表面,得到草莓状核壳结构的纳米SiO_2/聚苯乙烯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乙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 苯乙烯 核壳结构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改性蒙脱土及其表征
15
作者 陈中华 冯润财 +1 位作者 苏国徽 陈文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02-405,共4页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改性蒙脱土,在聚合之前,可聚合的小分子先接枝到蒙脱土的表面或层间,然后加入苯乙烯单体引发聚合,使聚合物大分子接枝到蒙脱土的表面和层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乳液聚合改性蒙脱土的过程中既是插...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改性蒙脱土,在聚合之前,可聚合的小分子先接枝到蒙脱土的表面或层间,然后加入苯乙烯单体引发聚合,使聚合物大分子接枝到蒙脱土的表面和层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乳液聚合改性蒙脱土的过程中既是插层剂又是乳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过处理引入了CTA+和PS大分子使得层间距扩大;红外、热重法分析表明,小分子和大分子已接枝到蒙脱土上。蒙脱土的存在影响了聚合反应动力学,并就小分子的影响作了简单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改性 原位乳液聚合 动力学
下载PDF
苯胺在环氧丙烯酸树脂中的原位乳液聚合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鑫 谭晓明 +1 位作者 徐闫 涂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纳米导电聚苯胺(PANI-DBSA),利用电导率和粒径分析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ANI-DBSA粒子合成的影响;利用热分析测定了PANI-DBSA的耐热性能;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对PANI-DBSA进行了表征。...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纳米导电聚苯胺(PANI-DBSA),利用电导率和粒径分析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ANI-DBSA粒子合成的影响;利用热分析测定了PANI-DBSA的耐热性能;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对PANI-DBS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苯胺为0.02mol,环氧丙烯酸树脂为二甲苯的30wt%,DBSA为水的30wt%,过硫酸铵为0.80mol/L,反应时间为6h,所得PANI-DBSA的电导率最大,达57.57S/m,相应的平均粒径为171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苯胺 环氧丙烯酸树脂 原位乳液聚合 电导率 平均粒径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制备丙烯腈聚合物/纳米氧化硅复合粒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雯婷 包永忠 黄志明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549,共5页
利用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氯化氢(AIBA)引发剂与纳米氧化硅粒子的静电作用而使AIBA吸附在纳米氧化硅表面,进而引发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AN-MMA)原位乳液聚合。考察了AIBA浓度和反应温度对AN-MMA原位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氧化... 利用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氯化氢(AIBA)引发剂与纳米氧化硅粒子的静电作用而使AIBA吸附在纳米氧化硅表面,进而引发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AN-MMA)原位乳液聚合。考察了AIBA浓度和反应温度对AN-MMA原位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氧化硅含量对AN-MMA共聚物/纳米氧化硅复合乳胶粒径分布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速率随AIBA浓度和聚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IBA浓度相同时,原位乳液聚合速率小于普通乳液聚合;AN-MMA共聚物/纳米氧化硅复合粒子粒径随纳米氧化硅含量增加而增大;原位乳液聚合得到的复合胶粒表面粗糙,当纳米氧化硅质量分数为10%时,纳米氧化硅与聚合物乳胶粒子复合良好;当纳米氧化硅质量分数为20%和30%时,有部分纳米氧化硅粒子与乳胶粒子分离而分散在连续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硅 2 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氯化氢 丙烯腈 静电吸附 原位乳液聚合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超易分散纳米氧化锌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爽 董志军 +1 位作者 潘大伟 陆大年 《上海化工》 CAS 2009年第2期12-14,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氧化锌(ZnO)溶胶,将ZnO溶胶分散于乙酸乙烯酯单体中,通过原位乳液聚合法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有机修饰,制备出超易分散纳米氧化锌,ZnO在聚乙酸乙烯酯中显示出优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纳米氧化锌溶胶 聚醋酸乙烯酯 原位乳液聚合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制备P(St-co-BMA)/GO复合材料
19
作者 邢妍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12,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共聚物[P(St-co-BMA)]/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分析了P(St-co-BMA)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P(St-co-BMA)/GO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P(St-co-BMA),起始热分解温度远高...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共聚物[P(St-co-BMA)]/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分析了P(St-co-BMA)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P(St-co-BMA)/GO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P(St-co-BMA),起始热分解温度远高于P(St-co-BMA)。当m(St)/m(BMA)为30∶70时,P(St-co-BMA)/GO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由P(St-co-BMA)的9.5 MPa升至23.7 MPa,提高近250%,且断裂伸长率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丁酯 原位乳液聚合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改性玻璃纤维增强SAN 被引量:5
20
作者 应继儒 汪玲 +1 位作者 彭少贤 周昌林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共5页
采用原位乳液共聚合接枝方法改进玻璃纤维(GF)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先用硅烷偶联剂预处理GF,以苯乙烯(St)、丙烯腈(AN)为单体,制备了不同GF/单体质量比的接枝SAN的玻璃纤维(GF-g-SAN),再与SAN树脂共混,制备... 采用原位乳液共聚合接枝方法改进玻璃纤维(GF)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先用硅烷偶联剂预处理GF,以苯乙烯(St)、丙烯腈(AN)为单体,制备了不同GF/单体质量比的接枝SAN的玻璃纤维(GF-g-SAN),再与SAN树脂共混,制备了不同GF-g-SAN含量的GF-g-SAN/SAN复合材料。采用SEM研究了冲击断面的形态,测试了GF-g-SAN/SAN的冲击强度和动态力学性能,并采用COX模型进行力学模型分析。冲击性能测试、SEM形貌分析和DMA表征均说明改性后的玻纤同SAN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粘合力;GF/St质量比为1∶1时,短GF在低含量范围内、长玻纤在较高含量时能有效改善SAN的刚性和韧性;采用COX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玻璃纤维 SAN COX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