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韧环氧树脂相结构
被引量:
27
1
作者
张明
安学锋
+1 位作者
唐邦铭
益小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7,共5页
用SEM分别对不同配比的热塑/热固(TP/TS)原位共混增韧体系和“离位”增韧体系的浇注体固化后的相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对于共混增韧体系,当热塑性树脂含量为16.7%-20.0%时体系发生相反转。通过对发生相反转体系的热固性颗粒尺寸的...
用SEM分别对不同配比的热塑/热固(TP/TS)原位共混增韧体系和“离位”增韧体系的浇注体固化后的相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对于共混增韧体系,当热塑性树脂含量为16.7%-20.0%时体系发生相反转。通过对发生相反转体系的热固性颗粒尺寸的统计分析可知,随着TP含量的增加,热固性颗粒的粒子直径越来越小,且粒子直径的分散性也越来越小;在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由数学分析给出了粒子直径与TP含量的经验关系式,由该经验式可知,热固性粒子直径的上下限分别是1.838μm和0.925μm,对应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16.0%和39.0%。对“离位”增韧的相形貌进行了分析,“离位”增韧体系形成了增韧层过渡层本体层的复合结构。TP含量在增韧层保持较高水平,在过渡层中迅速降低,在本体层中几乎不存在;同时为达到较好的增韧效果,过渡层厚度不应超过增韧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原位共混增韧
“离位”
增韧
相尺寸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韧环氧树脂相结构
被引量:
27
1
作者
张明
安学锋
唐邦铭
益小苏
机构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出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7,共5页
基金
国家973课题项目(2003CB615604)
文摘
用SEM分别对不同配比的热塑/热固(TP/TS)原位共混增韧体系和“离位”增韧体系的浇注体固化后的相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对于共混增韧体系,当热塑性树脂含量为16.7%-20.0%时体系发生相反转。通过对发生相反转体系的热固性颗粒尺寸的统计分析可知,随着TP含量的增加,热固性颗粒的粒子直径越来越小,且粒子直径的分散性也越来越小;在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由数学分析给出了粒子直径与TP含量的经验关系式,由该经验式可知,热固性粒子直径的上下限分别是1.838μm和0.925μm,对应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16.0%和39.0%。对“离位”增韧的相形貌进行了分析,“离位”增韧体系形成了增韧层过渡层本体层的复合结构。TP含量在增韧层保持较高水平,在过渡层中迅速降低,在本体层中几乎不存在;同时为达到较好的增韧效果,过渡层厚度不应超过增韧层厚度。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原位共混增韧
“离位”
增韧
相尺寸
统计分析
Keywords
epoxy resin
in-situ blending toughness
ex-situ toughness
phase dimension
statistic analysis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韧环氧树脂相结构
张明
安学锋
唐邦铭
益小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