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荧光蛋白-荧光素酶标记的人源化非小细胞肺癌原位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1
作者 续畅 刘泽洲 +3 位作者 张灿 白玥 安志静 钟晓松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223-2227,2243,共6页
目的采用绿色荧光蛋白-荧光素酶(GL)标记的人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建立人源化NSCLC原位动物模型。方法制备GL逆转录病毒液。将上述病毒液转染至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类NSCLC细胞株(H460细胞)后进行流式分选,从而构建稳定的GL阳性H46... 目的采用绿色荧光蛋白-荧光素酶(GL)标记的人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建立人源化NSCLC原位动物模型。方法制备GL逆转录病毒液。将上述病毒液转染至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类NSCLC细胞株(H460细胞)后进行流式分选,从而构建稳定的GL阳性H460细胞(H460-GL细胞)。将15只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中剂量组(n=5)、高剂量组(n=5),分别以H460-GL细胞1.0×10^(4)个/20μL、1.0×10^(6)个/20μL、1.0×10^(8)个/20μL的密度进行小鼠肺组织原位注射。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及存活情况。每周通过荧光活体成像观察各组小鼠体内肿瘤的成活、生长情况。造模后第35天处死成瘤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大部分小鼠出现呼吸系统肿瘤相关症状;濒死期小鼠胸腔内均出现不规则形状的白色肿瘤组织,且其与周围肺组织及心脏粘连严重。(2)造模后第22天开始各组小鼠逐渐死亡,于造模后第35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80%(4/5)、20%(1/5)、0。(3)在低剂量组中,于造模后第14天仅有1只小鼠出现H460-GL细胞荧光,造模第28天的成瘤率为60%(3/5),且成瘤小鼠体内的荧光强度大小不一;在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中,所有小鼠在造模后第7天均出现H460-GL细胞荧光,且荧光均逐渐增强,在造模后第14天、第21天成瘤小鼠体内的荧光强度相似且较为均匀。结论该造模方法可获得稳定的人源化NSCLC原位动物模型,且操作简便、易于复制,可在动物体内模拟人类NSCLC发生、发展、转移过程,并能实时观察肿瘤大小与转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原位动物模型 人源化 绿色荧光蛋白-荧光素酶 逆转录病毒 荧光活体成像
下载PDF
兔下颌前牙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虞颖娟 明盼盼 邱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5-1518,1523,共5页
目的:构建兔下颌前牙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拔除兔下颌左侧前牙,在拔牙窝中即刻植入锥柱状纯钛种植体。待种植体植入8周后,随机选择3只实验兔处死,采用Micro-CT观察种植体骨结合状... 目的:构建兔下颌前牙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拔除兔下颌左侧前牙,在拔牙窝中即刻植入锥柱状纯钛种植体。待种植体植入8周后,随机选择3只实验兔处死,采用Micro-CT观察种植体骨结合状况。剩余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不加刺激,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实验组注射细菌内毒素溶液。加刺激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含种植体的下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观测骨量;取种植体周围牙龈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牙龈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即刻种植8周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牙龈健康。加刺激2周后,空白组和对照组牙龈健康呈粉红色,质地坚韧,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顶部骨组织无明显吸收,牙龈组织中见散在炎症细胞;实验组牙龈红肿,质地软,种植体顶部牙槽骨明显吸收,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显著降低,牙龈组织中见大量炎症细胞弥散性浸润。结论:种植体周围局部注射细菌内毒素可快速构建兔种植体周围炎原位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种植体周围炎 原位动物模型
下载PDF
食管造影在诊断原位食管癌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中的作用
3
作者 尹子豪 张红芳 +4 位作者 唐荣军 莫墨 赵江 张珂 俞青青 《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8-126,共9页
[目的]评估食管造影在辅助诊断食管癌原位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饲喂致癌物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法建立C57BL/6小鼠食管鳞癌原位模型。28周后采用食管造影检查对模型小鼠的食管进行摄片并影像分析。分离获取模型... [目的]评估食管造影在辅助诊断食管癌原位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饲喂致癌物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法建立C57BL/6小鼠食管鳞癌原位模型。28周后采用食管造影检查对模型小鼠的食管进行摄片并影像分析。分离获取模型小鼠的食管组织,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进行病理诊断,以评估食管造影的准确性及实用性。[结果]饲喂致癌物4-NQO法成功建立了食管癌小鼠原位模型。成功对4只模型小鼠完成食管造影检查。4只模型小鼠的食管均呈现食管变粗、造影剂流通受阻及“充盈缺损”现象,提示了食管病变位置。通过HE染色及食管鳞癌标志物CK14免疫组化分析明确其中2只模型小鼠的食管病变为食管鳞癌,另外2只食管鳞状乳头状瘤,肿瘤显示率100%。[结论]食管造影可以辅助诊断小鼠食管癌原位模型的成功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造影 食管癌原位动物模型 食管鳞癌 诊断
原文传递
裸鼠肺癌原位模型的建立及螺旋CT、近红外荧光成像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晓涛 李靖煦 +4 位作者 夏亭亭 张超亮 何绮华 刘翔 关玉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 利用A549细胞系建立原位肺癌的动物模型,并采用螺旋CT扫描和近红外荧光成像评价胸内肿物生长情况。方法 将A549细胞悬液(5×106 ml-1)接种于20只裸鼠胸腔内,分别于接种后第7天、14天、21天,连续3周对荷瘤裸鼠行螺旋CT检查,... 目的 利用A549细胞系建立原位肺癌的动物模型,并采用螺旋CT扫描和近红外荧光成像评价胸内肿物生长情况。方法 将A549细胞悬液(5×106 ml-1)接种于20只裸鼠胸腔内,分别于接种后第7天、14天、21天,连续3周对荷瘤裸鼠行螺旋CT检查,动态观察胸内肿瘤生长情况,主要观察裸鼠的生存时间、体重变化及胸腔内肿瘤浸润和转移情况,并对裸鼠进行解剖后行近红外荧光成像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本次A549细胞的造模成功率为90%,中位生存期为30.7(20~41)天。荷瘤裸鼠胸内肿瘤转移发生率100%。经螺旋CT扫描肿瘤显示率100%,CT上测得平均肿瘤直径随时间逐步递增,而近红外荧光成像对胸腔内肿瘤显示率为零。结论 A549细胞接种于裸鼠肺部所建立的肺癌原位模型简单,成功率高;采用螺旋CT扫描能动态直观评价裸鼠胸内肿物生长情况,近红外荧光成像对胸腔内肿瘤显示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原位动物模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近红外荧光成像
下载PDF
原位红色荧光标记骨肉瘤肺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伟谦 陆萌 +2 位作者 周幸 胡亚威 施鑫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利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建立原位骨肉瘤肺转移裸鼠模型,为体内监测骨肉瘤的生长及抗肿瘤药物的药效评价建立一种肿瘤动物模型。方法以包含逆转录病毒pLNCX-DsRed-2的PT67包装细胞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143B,在裸鼠胫骨近端原位接种... 目的利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建立原位骨肉瘤肺转移裸鼠模型,为体内监测骨肉瘤的生长及抗肿瘤药物的药效评价建立一种肿瘤动物模型。方法以包含逆转录病毒pLNCX-DsRed-2的PT67包装细胞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143B,在裸鼠胫骨近端原位接种使其成瘤,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骨肉瘤的生长及肺转移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人骨肉瘤细胞株,原位接种的肿瘤发生率达100%,肺转移率为80%。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于移植1周观察到肿瘤形成,移植4周肿瘤呈梭形膨胀,移植6周肿瘤呈分叶状球形,发光强度亦逐渐增加。结论通过建立原位骨肉瘤肺转移裸鼠模型可以观察原位骨肉瘤的不同生长过程以及肺转移情况,是研究骨肉瘤生长及肺转移相关因素的一种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红色荧光蛋白 肺转移 原位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可视人膀胱肿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谭万龙 吴元东 +2 位作者 陈彤 熊林 郑少斌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31-634,F0004,共5页
目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的方法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建立其可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的简便、可靠的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基因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入人类膀胱... 目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的方法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建立其可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的简便、可靠的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基因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入人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株中,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然后接种于裸小鼠膀胱壁内,活体荧光成像系统直接观察原位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并与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比较。结果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膀胱肿瘤T24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并可在体内、外持续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体内外生物学行为无明显改变,裸小鼠膀胱原位接种5×105个转染后的膀胱肿瘤细胞后1周即可在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到下腹部新生膀胱肿瘤发出绿色荧光,2周后膀胱肿瘤可被触及,4周后经解剖可在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到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等远处转移。结论绿色荧光蛋白是新一代的生物源性荧光标记物质,它具有分子量小、对细胞无毒、使用方便及容易检测等优点。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在T24人膀胱肿瘤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膀胱肿瘤T24细胞建立的可视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膀胱肿瘤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原位动物模型 绿色荧光蛋白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
下载PDF
IL-6抑制剂控制种植体愈合期炎症性骨吸收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科 贺晓萍 +2 位作者 文才 刘旭琳 杨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索IL-6抑制剂在控制种植体愈合期炎症性骨吸收中的效果,为临床种植体炎症性骨吸收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牙,3月后于下前牙区常规植入登腾微型种植体(2.5×12 mm)一枚,... 目的:探索IL-6抑制剂在控制种植体愈合期炎症性骨吸收中的效果,为临床种植体炎症性骨吸收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牙,3月后于下前牙区常规植入登腾微型种植体(2.5×12 mm)一枚,随机分为4组。A组种植后不做处理,另外3组用两根4-0丝线栓丝在种植体颈部;其中B组栓丝后不做处理,C组栓丝后即刻在种植体颈部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D组在种植后即刻及1周后按8 mg/kg静脉注射IL-6抑制剂Tocilizumab。8周后处死动物,收集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行X线片及micro-CT扫描。结果:X片可见A、D组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吸收,B组垂直吸收约3~4个种植体螺纹,C组吸收约1~2个螺纹。Micro-CT分析可见界定范围内D组骨体积率最高,A组与C组次之,B组最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6抑制剂Tocilizumab可控制种植体愈合期炎症性骨吸收,可增加种植体周围骨体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抑制剂 牙种植体 骨愈合期 骨吸收 原位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思美泰对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大鼠P450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明华 雷尚芳 郭俐宏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采用改良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动物模型,观察术后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探讨药物干预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移植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采用改良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动物模型,观察术后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探讨药物干预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移植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思美泰组及丹参酮组,思美泰组经尾静脉注射思美泰2 mg/(kg·d),丹参酮组在此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丹参酮Ⅱ_A磺酸钠5 mg/(kg·d)治疗14 d,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治疗前后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CYP2E1、CYP1A2、CYP3A4、CYP2D6、CYP2C9),生化检测肝功能中胆汁酸(TBA)、总胆红素(ST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并计算肝移植术大鼠存活率,评价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大鼠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的影响。结果经丹参酮Ⅱ_A磺酸钠及思美泰药物干预,丹参酮组CYP2E1、CYP1A2、CYP2C9、CYP3A4酶活性及TBA、GGT、ALT、AST、STB均明显降低,存活率达60%,与模型组及思美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抑制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活性,减轻过敏反应,提高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大鼠存活率,恢复肝功能,与思美泰联用可增强Na+/K+-ATP酶泵功能,同时,活血化淤、增加肝脏组织供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动物模型 肝功能 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
下载PDF
胰腺癌裸鼠皮下及原位模型的建立
9
作者 崔斌 姜昌镐 《健康之路》 2017年第1期5-5,共1页
目的: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及原位模型的方法,并为胰腺癌体内实验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制备细胞悬液给予皮下荷瘤鼠组腋下种植,记录原位组肿瘤长径短径病计算肿瘤体积,并测量体重,原位组为将细胞悬液原位移植于裸鼠... 目的: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及原位模型的方法,并为胰腺癌体内实验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制备细胞悬液给予皮下荷瘤鼠组腋下种植,记录原位组肿瘤长径短径病计算肿瘤体积,并测量体重,原位组为将细胞悬液原位移植于裸鼠胰腺,从而建立裸鼠原位种植胰腺癌模型。结果:各组均未出现术后死亡情况,术后成瘤率为100%。接种后两组接种后体重均变化平稳,皮下移植瘤组肿瘤体积于接种第五天后呈指数增长,第九天达到125.6±20.02mm3,原位模型组则可于体表触及凸起肿块。结论:建立了两种稳定可靠成瘤率高的胰腺癌动物模型,为胰腺癌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SW1990裸鼠 原位动物模型 皮下荷瘤鼠
原文传递
Establishment of orthotopic transplantation model of human bladder cancer and detection by MRI
10
作者 Shenmin Yang Duangai Wen +2 位作者 Jianquan Hou Jun He Jianhua Chen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orthotopic bladder cancer model bearing human bladder cancer f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monitor tumor progression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ethods: The mucosa was mechanicall...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orthotopic bladder cancer model bearing human bladder cancer f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monitor tumor progression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ethods: The mucosa was mechanically damaged transurethrally under direct vision, and then human bladder cancer cell line T24 was inoculated into the bladders of BALB/c nude mice to establish orthotopic bladder cancer model. To find a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Gd-DTPA for this re- search. MRI was performed weekly to assess tumor growth, using Gd-DTPA as contrast agent. The pathologic morphology of the bladders and other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with HE stain. Results: All the 25 mice developed bladder cancer after inoculation. The best concentration of Gd-DTPA was 1.408 mg/mL. On MRI, no change in the bladders was observed on day 7 after inoculation, filling defect in the bladders, accordant to actual tumor size, was detected on days 14, 21 and 28. Pathologic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umor grew in the mucosa or superficial muscle of bladder on day 7, confined in muscle layer on days 14–28, and invaded serosa on day 35. Conclusion: Transurethrally damaged bladder mucosa under direct vision and instilled bladder cancer cell T24, w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 orthotopic bladder cancer model. Tumor growth simulated the progression of human bladder cancer approximately. MRI was a reliable way for dynamic detection of murine orthotopic bladder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der neoplasms animal mode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下载PDF
Stomatin样蛋白2(SLP-2)抑制裸鼠食管鳞状细胞癌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帅 田地 +4 位作者 崔永 高志 王天佑 胡健 常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观察stomatin样蛋白2(SLP-2)表达降低后裸鼠体内原位移植肿瘤的生长变化,进一步研究SL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建立特异性抑制目的基因SLP-2表达和荧光素酶稳定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株(SLP... 目的观察stomatin样蛋白2(SLP-2)表达降低后裸鼠体内原位移植肿瘤的生长变化,进一步研究SL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建立特异性抑制目的基因SLP-2表达和荧光素酶稳定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株(SLP-2-1质粒感染的细胞、SLP-2-2质粒感染的细胞)。将健康雌性裸鼠(体重19~22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6只用于建立皮下移植瘤,另6只用于建立原位移植瘤模型;组1为SLP-2-1质粒感染的细胞,组2为SLP-2-2质粒感染的细胞,组3为空载质粒(SHGFP)感染的细胞。当某一只裸鼠开始出现体重减轻、一般情况差后为实验终点。在处死原位移植瘤裸鼠前利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肿瘤的荧光素酶值(ROI);处死裸鼠后,将原发肿瘤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组1与组2的RO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组1和组2的ROI值均明显低于组3(P=0.002、0.000)。组1、组2和组3移植肿瘤均有侵袭浸润至食管肌层的表现。结论 SLP-2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降低SLP-2表达可以抑制食管鳞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tin样蛋白2 食管鳞状细胞癌 原位移植动物模型 活体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