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近)临界水中原位反应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广用 朱宪 +3 位作者 马艳华 万雪亮 樊琪 姬文琦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2-1220,共9页
水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超(近)临界水中的反应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原位反应技术是深入研究超(近)临界水中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金刚石压腔和毛细管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方法,与拉曼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分析方... 水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超(近)临界水中的反应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原位反应技术是深入研究超(近)临界水中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金刚石压腔和毛细管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方法,与拉曼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分析方法联用,可以对超(近)临界水中反应机理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超(近)临界水中的原位反应观测技术,介绍了金刚石压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金刚石压腔和毛细管的应用范围,阐述了金刚石压腔和毛细管技术在原位观测和反应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超(近)临界水原位反应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近)临界水 原位反应技术 原位观测 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非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芳 冯东 +2 位作者 吴小华 金艳 贾德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以多聚磷酸铵 (APP)和三聚氰胺 (MEL)为主阻燃剂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非卤阻燃聚丙烯 ,从阻燃性能的角度对该有机膨胀型阻燃体系进行了优化探讨 ,并对原位反应的引发体系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 ,BPO和DCP体系都能引发原位反... 以多聚磷酸铵 (APP)和三聚氰胺 (MEL)为主阻燃剂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非卤阻燃聚丙烯 ,从阻燃性能的角度对该有机膨胀型阻燃体系进行了优化探讨 ,并对原位反应的引发体系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 ,BPO和DCP体系都能引发原位反应 ,而且当阻燃母粒中m (APP) /m (MEL)为 5 /1、每 10 0g聚丙烯加入 15g季戊四醇时 ,可制得氧指数达 2 9%以上的非卤阻燃聚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增容技术 制备 研究 聚丙烯 非卤阻燃体系 多聚磷酸铵 三聚氰胺 季戊四醇
下载PDF
原位反应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晓光 王为民 《国外建材科技》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现有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已成为当今复合材料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方向,概述了国内外原位反应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基本的工艺方法,并简述了原位反应合成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并提出了今后...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现有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已成为当今复合材料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方向,概述了国内外原位反应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基本的工艺方法,并简述了原位反应合成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 反应铸造工艺 反应合成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废旧聚酯织物原位反应增粘制备再生聚酯单丝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文君 孙晓丽 +2 位作者 张飞鹏 钱庆荣 陈庆华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5期25-29,共5页
针对废旧聚酯织物杂质含量高、粘度波动大、再生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采用原位反应增粘技术,通过“微醇解-自缩聚”工艺实现了废旧聚酯织物再生制备聚酯单丝。以聚酯泡泡料为原料,整个工艺过程包括熔融过滤、反应增粘、熔体输送和纺丝等... 针对废旧聚酯织物杂质含量高、粘度波动大、再生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采用原位反应增粘技术,通过“微醇解-自缩聚”工艺实现了废旧聚酯织物再生制备聚酯单丝。以聚酯泡泡料为原料,整个工艺过程包括熔融过滤、反应增粘、熔体输送和纺丝等工序,可实现再生聚酯单丝的连续化生产。研究对比了“微醇解-自缩聚”工艺过程各个阶段再生料的特性粘度和热性能,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提升泡泡料的特性粘度达到0.65 dL/g,热性能良好,满足纺丝要求,再生聚酯单丝可应用于生产聚酯拉链,产品性能满足标准QB/T 2173—2014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涤纶纺织品 微醇解 缩聚 原位反应增粘技术 再生聚酯单丝
下载PDF
高导电高耐磨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颖异 李运刚 田颖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3,共6页
综述了铜基耐磨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介绍了铜基耐磨材料种类、制备方法和增强机理。指出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高温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粉末冶金法仍是当今制备和研究碳纤... 综述了铜基耐磨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介绍了铜基耐磨材料种类、制备方法和增强机理。指出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高温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粉末冶金法仍是当今制备和研究碳纤维和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而原位反应合成技术由于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导电性 耐磨性 粉末冶金法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
下载PDF
Rational design of bismuth-based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Bo Zhang Yunzhen Wu +3 位作者 Panlong Zhai Chen Wang Licheng Sun Jungang Ho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062-3088,共27页
Sustainable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CO_(2))to high value-added chemicals and fuels is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CO_(2) emissions and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s,maintaining... Sustainable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CO_(2))to high value-added chemicals and fuels is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CO_(2) emissions and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s,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the carbon cycle in nature.The development of catalytic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electivity for electrochemical CO_(2) conversion.In particular,bismuth(Bi)based catalysts are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while confronting challenges.This review aims to elucidate the fundamental issues of efficient and stable Bi-based catalysts,constructing a bridge between the category,synthesis approach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In this review,the categories of Bi-based catalysts are firstly introduced,such as metals,alloys,single atoms,compounds and composites.Followed by the statement of the reliable and versatile synthetic approaches,the representativ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such as morphology manipulation,defect engineering,component and heterostructure regulation,have been highlighted in the discussion,paving in-depth insight upon the design principles,reaction activity,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Afterward,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will be discussed to illustrate the mechanisms of electrochemical CO_(2) conversion.In the end,the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are also provided,promoting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in terms of the bottleneck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chemical CO_(2) co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ased catalysts Electrochemical CO_(2)conversion Design principle Reaction activity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