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术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俊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6期67-69,72,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尿流改道中的临床疗效,对两种方法在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的影响加以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尿流改道的患者98例... 目的:研究和探讨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尿流改道中的临床疗效,对两种方法在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的影响加以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尿流改道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分为两组各49例,分别给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和回肠膀胱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针对不同方法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膀胱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9%,原位回肠新膀胱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访18例,其中肿瘤复发转移死亡8例,非肿瘤原因死亡6例,其他原因失访4例。在随访期间发放FACT-BL调查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有效回收率为79.5%,其中回肠膀胱组32份,原位回肠新膀胱组30份。原位回肠新膀胱组患者在躯体状况、家庭社会状况和膀胱癌模块等方面评分优于回肠膀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T-BL总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膀胱癌进行根治性全切术加用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均能够有效解决临床问题,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该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患者个人意愿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 膀胱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对膀胱癌患者回肠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庆 汪朔 +4 位作者 吴汉 沈艳 朱再生 陈良佑 刘全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8期762-764,共3页
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根治性膀胱切除并尿流改道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1-4],有统计膀胱全切同时行原位膀胱替代的围手术期死亡率约为1%~3%。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是近几年广泛应... 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根治性膀胱切除并尿流改道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1-4],有统计膀胱全切同时行原位膀胱替代的围手术期死亡率约为1%~3%。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是近几年广泛应用的尿道改流术式,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查新,目前国内外数据库可见膀胱癌回肠原位新膀胱尿流动力学的研究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原位膀胱 尿动力学 后感染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25例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思豪 范博涵 +4 位作者 徐岳 宋黎明 周晓光 胡小鹏 王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以期为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48例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以期为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48例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传统腹腔镜组(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脐下正中切口回肠膀胱术)患者23例,完全腹腔镜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未发生Clavien-Dindo>3级并发症。传统腹腔镜组与完全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27.0±46.4)min与(253.6±58.9)min,出血量分别为(131.7±79.8)mL与(154.0±93.0)mL,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腹腔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腹腔镜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完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方式效果相当,而完全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 膀胱 尿改道 通道 膀胱根治性切除
下载PDF
原位回肠与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10年资料回顾(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詹辉 王剑松 +4 位作者 徐鸿毅 石永福 左毅刚 杨德林 王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8-991,共4页
背景: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方法可致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障碍,另外回肠位置较高,必须有较长的系膜方可使膀胱位于盆腔且与尿道吻合处的张力不致过高。而乙状结肠位置靠近尿道,且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具有... 背景: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方法可致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障碍,另外回肠位置较高,必须有较长的系膜方可使膀胱位于盆腔且与尿道吻合处的张力不致过高。而乙状结肠位置靠近尿道,且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具有对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影响较小,分泌黏液较少等特点。目的:采用长期随访形式比较膀胱癌患者采用回肠和乙状结肠再造膀胱的优劣。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对象:选择1995-01/2005-03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膀胱癌患者164例。行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96例(回肠组),男74例,女22例,年龄43~74岁;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68例(乙状结肠组),男64例,女4例,年龄51~7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膀胱全切后,距回盲瓣15~20cm处截取40~60cm长带蒂回肠袢制作储尿囊,双侧输尿管吻合于两端预留肠管,储尿囊最低部与尿道残端吻合。②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膀胱全切后,截取30~40cm长带蒂乙状结肠制作储尿囊。双侧输尿管同上法吻合于近端预留肠管。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留置单J管及尿管时间。以定期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控尿排尿能力、尿动力学分析结果以及术后早期与晚期膀胱相关并发症。结果:164例患者失访12例(7.3%)。回肠组平均随访46个月,乙状结肠组为42个月。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控尿效果相近(P>0.05),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手术耗时较长,术后恢复较慢,新膀胱容量较大(t=2.56~3.08,P<0.05~0.01)。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术后早期及晚期膀胱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29.2%,均高于乙状结肠组(9%,16%),其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426,P<0.05)。结论: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耗时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膀胱 原位尿改道 膀胱 乙状结膀胱 组织构建 再生医学
下载PDF
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回肠、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图超 罗洪 +4 位作者 李良成 杨胜邦 胡志雄 潘凯 郭贵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8-49,共2页
目的比较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回肠、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的效果。方法 9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术后60例行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回肠组),30例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乙状结肠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回肠、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的效果。方法 9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术后60例行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回肠组),30例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乙状结肠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单J管、尿管时间,术后控尿效果,尿动力学结果,贮尿囊容量;随访6~60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主要包括尿失禁、代谢性酸中毒、输尿管反流)发生情况。结果乙状结肠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回肠组,乙状结肠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回肠组,P均〈0.05。结论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再造膀胱与回肠尿流改道术相比操作简便、耗时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乙状结 尿改道
下载PDF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 被引量:10
6
作者 苏晓萍 林伟斌 《当代医学》 2010年第7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排尿功能训练对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术后提高排尿控尿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对32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于术后2周行以间断夹闭尿管、提肛训练及腹压排尿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新膀胱排尿训练。结果32例中,29例获得随访,29... 目的探讨排尿功能训练对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术后提高排尿控尿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对32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于术后2周行以间断夹闭尿管、提肛训练及腹压排尿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新膀胱排尿训练。结果32例中,29例获得随访,29例患者均能掌握和适应新的排尿方式,日间控尿良好,4例拔管后出现夜间遗尿,经强化夜间定时排尿功能训练,3个月后遗尿消失。结论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术后掌握和适应新排尿方式的有效途径,可以明显提高控尿和排尿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尿改道
下载PDF
原位新膀胱只是理论上先进,还不能代替回肠流出道手术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平 蒲春晓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06-508,共3页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泌尿外科学者面临的课题.最初,尿流改道能够达到的目的主要是简单地将尿液经过肠道等转流到体外,实现尿液分流,保护上尿路功能.随...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泌尿外科学者面临的课题.最初,尿流改道能够达到的目的主要是简单地将尿液经过肠道等转流到体外,实现尿液分流,保护上尿路功能.随着手术的不断改良和发展,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而演变的焦点多集中于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自我形象、以及向更接近生理性排尿等方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治疗 尿改道 原位膀胱 出道 膀胱重建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在全膀胱切除联合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媛媛 张兰凤 周晓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20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全膀胱切除联合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行全膀胱切除联合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制定并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全膀胱切除联合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行全膀胱切除联合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制定并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降低全膀胱切除联合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患者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切除 膀胱 尿改道 健康教育路径
下载PDF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伟斌 李毅宁 许珊珊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使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病人有较好的控制和排空尿液能力。方法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8例,通过规律性、渐进性的腹肌、耻骨尾骨肌和提肛肌训练等方法进行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结果18例病人在1~3个月达到能控制和排空尿液。结论回肠重建的... 目的使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病人有较好的控制和排空尿液能力。方法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8例,通过规律性、渐进性的腹肌、耻骨尾骨肌和提肛肌训练等方法进行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结果18例病人在1~3个月达到能控制和排空尿液。结论回肠重建的新膀胱,术后经过规则的膀胱排尿训练,可达到有意识地排尿,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膀胱 尿训练 尿改道
下载PDF
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比较与护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明莹 王剑松 +1 位作者 王云娥 阮明辉 《护理学报》 2009年第13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3月行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87例,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65例患者资料。比较分析两种术式术后... 目的观察比较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3月行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87例,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65例患者资料。比较分析两种术式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结果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尿瘘、肠瘘、粘连性肠梗阻)及晚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肾积水与结石)储尿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32%,均高于乙状结肠组。结论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术后2周内加强观察有无膀胱造瘘管或尿管堵塞,并及时清除血凝块,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并发尿瘘;鼓励患者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排尿,减少贮尿时间,并告知定期随访的必要性,加强电解质和肾功能的监测;嘱患者口服VitB12及碱性药物等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口服小苏打等药物以碱化尿液,防止结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尿改道 膀胱 乙状结膀胱 尿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3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丽 《天津护理》 2016年第3期212-213,共2页
总结35例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术后排尿训练的护理。术后2周开始通过夹闭尿管对患者进行储尿功能训练,拔出尿管后在护士的指导下通过腹肌和提肛肌训练进行排尿功能训练1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控尿指标均令人满意。
关键词 原位膀胱 尿 功能训练
下载PDF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秀琴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191-1192,共2页
关键词 原位膀胱 尿失禁 护理干预 尿路功能损害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替代 膀胱重建 切除
下载PDF
快速肠道康复方案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徐桐 李广永 李培军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11期843-846,共4页
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膀胱癌排第九位,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十位之后[1]。我国范围内,男性恶性肿瘤中膀胱癌排第八位,女性排第十二位以后[2],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 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膀胱癌排第九位,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十位之后[1]。我国范围内,男性恶性肿瘤中膀胱癌排第八位,女性排第十二位以后[2],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1]。近年来,根据我国部分城市发布的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3-5]。男性膀胱癌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而那些具有相同分级的膀胱癌患者中,男性的预后比女性好[6]。吸烟习惯和职业因素等并不能充分解释为什么男性膀胱癌发病率高于女性,性激素的不同亦可能是导致这一不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7-8]。膀胱癌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但中年以后是主要发病人群,并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增加[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 尿改道 康复方案 女性恶性肿瘤 标准化发病率 应用
下载PDF
开放性与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膀胱癌患者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陈先国 冯振华 +2 位作者 黄强 彭业平 梁浩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12期149-150,共2页
目的对比开放性与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41例,行腹腔镜下手术;B组41例,行开... 目的对比开放性与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41例,行腹腔镜下手术;B组41例,行开放性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相关指标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开放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原位膀胱 腹腔镜 膀胱功能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延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邹文珍 王月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50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50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对照组和以往实施的常规护理方法保持一致,延续组又添加延续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结果延续组护理期间的造口皮炎、尿漏、造口狭窄、输尿管扩张、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组间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我护理评分均比护理前有了显著的变化,得分显著增长(P<0.05),且延续组的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后,延续组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很大程度提升,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在膀胱癌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生活质量,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事件较少,且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干预 膀胱 膀胱尿改道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女性膀胱癌患者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效果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峰 王剑松 +2 位作者 徐鸿毅 左毅刚 杨德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07-912,共6页
背景:原位尿流改道在膀胱癌根治术后具有良好的控尿能力,但针对女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和原位乙状结肠重建新膀胱后疗效及随访方面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女性膀胱癌患者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 背景:原位尿流改道在膀胱癌根治术后具有良好的控尿能力,但针对女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和原位乙状结肠重建新膀胱后疗效及随访方面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女性膀胱癌患者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6 至 2008 年行膀胱癌术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回肠组,n=29)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乙状结肠组,n=23)的女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修复中及修复后的一般情况、尿动力学结果、控尿能力和修复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平均随访时间回肠组 57 个月,乙状结肠组 55 个月。两种修复方式术中失血量、术后控尿效果接近,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治疗后下床时间、新膀胱容量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回肠组治疗后早期及晚期储尿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乙状结肠组。回肠组治疗后储尿囊再发肿瘤 2 例,乙状结肠组未见发生,说明两种重建方式应用于女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基础实验 尿改道 膀胱 乙状结膀胱 尿动力学 尿能力 女性 膀胱 疗效
下载PDF
早期盆底肌训练防治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丽丽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10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训练对预防和治疗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月60例膀胱癌行原住回肠新膀胱术的患者。按住院号顺序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共28例采用常规护理,仅在术后4周拔除导尿管出现尿失禁时,...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训练对预防和治疗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月60例膀胱癌行原住回肠新膀胱术的患者。按住院号顺序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共28例采用常规护理,仅在术后4周拔除导尿管出现尿失禁时,行盆底肌训练。双号为实验组32例,除进行对照组的上述护理外,于术后1周留置导尿管期间即行盆底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周拔除导尿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尿失禁的程度,尿失禁的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周拔除尿管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的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进行盆底肌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膀胱 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护理
下载PDF
注射器针头引导下经腹壁双J管置入在完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席亮 袁顺辉 +2 位作者 韦海荣 唐彬洋 郝左奇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97-499,505,共4页
目的探讨1.2 mm×35 mm TWLB注射器(薄壁长斜面刃角)针头引导下经腹壁双J管置入在完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资料。在腹... 目的探讨1.2 mm×35 mm TWLB注射器(薄壁长斜面刃角)针头引导下经腹壁双J管置入在完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资料。在腹腔镜及肉眼直视下,取耻骨联合上3 cm作为穿刺点,刺入TWLB注射器针头建立通道,通过针头在导丝引导下行双J管置入。结果5例患者均在1.2 mm×35 mm TWLB注射器针头引导下成功置入输尿管支架,用时2~4 min,平均3 min。结论在1.2 mm×35 mm TWLB注射器针头引导下,经腹壁双J管置入在完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中可以保留原有操作通道、不破坏气腹,并且效果确切、简单可行、取材易得、安全有效并缩短手术时间,是完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中一种新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器针头 腹腔镜 膀胱 双J管 膀胱 尿重建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岑 苏仲宁 +4 位作者 伍伯聪 吕联辉 郑志雄 林俊雄 黄应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692-469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5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5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新膀胱尿控情况、新膀胱尿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26.3±131.7)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86.9±79.3)min,术中出血量(504.5±94.3)mL、术后住院时间(19.6±6.1)d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4±0.5)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 372.8±383.7)mL、(26.8±9.7)d、(4.7±1.3)d](P<0.05),术后3个月与6个月,两组患者白天尿控率显著高于夜间(P<0.05);两组间白天、夜间尿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在最大尿流率、新膀胱容积、充盈期膀胱压力、排尿时最大膀胱压、最大尿道压、残余尿量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中出血量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 原位膀胱 尿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鑫 王德林 +6 位作者 吴小侯 陈在贤 蒲军 张尧 何云峰 刘文聪 何祥彪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194-2196,2199,共4页
目的 总结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Bricker)膀胱术与原位回肠(Hautmann)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该院2010~2014年施行腹腔镜Bricker膀胱术74例,Hautmann新膀胱术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 总结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Bricker)膀胱术与原位回肠(Hautmann)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该院2010~2014年施行腹腔镜Bricker膀胱术74例,Hautmann新膀胱术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术中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等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阳性共8例(7.8%),合并前列腺癌3例(2.9%),无切缘阳性病例。Bricker膀胱术组、Hautmann新膀胱术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2±1.4)、(5.3±2.2)d,P=0.00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9%(23例)、53.3%(16例),P=0.043。Hautmann新膀胱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白天和夜间尿控分别为76.9%、57.7%,术后12个月白天和夜间尿控分别为90.9%、81.8%。Hautmann新膀胱术组术后2例(7.7%)复发转移,Bricker膀胱术组术后9例(14.1%)复发转移。结论 Bricker膀胱术和Hautmann新膀胱术具有相似肿瘤根治效果,但Hautmann新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 腹腔镜检查尿改道 原位膀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