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体原位试验新技术在水电工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周火明 钟作武 +3 位作者 张宜虎 李维树 熊诗湖 范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我国西部地区大型水电工程岩体多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在高应力和强卸荷作用下表现出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的新问题。为了研究西部大型水电工程中复杂岩体与高地应力引起的岩体变形破坏机理、岩体松弛特征、岩体流变特性以及破坏时效特性等... 我国西部地区大型水电工程岩体多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在高应力和强卸荷作用下表现出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的新问题。为了研究西部大型水电工程中复杂岩体与高地应力引起的岩体变形破坏机理、岩体松弛特征、岩体流变特性以及破坏时效特性等复杂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专门研发和引进了几种新的岩体原位试验技术。简要介绍了现场岩体柔性承压板法流变试验技术、复杂应力路径下现场岩体高围压真三轴试验技术、现场坚硬岩体破坏时效三轴流变试验技术、岩体变形破坏声发射定位测试技术等几种新的岩体原位试验技术,以及这些试验技术应用于我国西部大型水电工程复杂岩体力学问题研究所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试验技术 真三轴试验 流变试验 破坏时效 声发射定位技术
下载PDF
金堆城露天矿北帮岩体原位剪切试验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侯煜 《采矿技术》 2002年第2期45-47,共3页
剪切强度指标c、φ值是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强度指标 ,而现场岩体原位剪切试验是获取其真实数据的有效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岩体原位剪切试验的设备及方法 ,旨在为同类矿山边坡分析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露天矿 边坡 原位岩体 剪切强度 原位剪切试验
下载PDF
边坡原位碎裂岩体的分级方法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王维早 黄刚 《矿产勘查》 2006年第3期71-73,共3页
对原位碎裂岩体套用传统的分级方法得到岩体分级结果较低,但该类岩体的波速却较高、完整系数较高,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在系统论述了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方法———RMR分类、SMR分类、CSMR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MCSMR法,并且通过工... 对原位碎裂岩体套用传统的分级方法得到岩体分级结果较低,但该类岩体的波速却较高、完整系数较高,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在系统论述了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方法———RMR分类、SMR分类、CSMR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MCSMR法,并且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MCSMR法,实例说明MCSMR法对该工程的岩体质量分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碎裂 质量分级 MCSMR法
下载PDF
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技术研究
4
作者 罗佳湘 张超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2期48-50,142,共4页
文章全面回顾岩土工程勘察测试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梳理了土体原位测试技术和岩体原位测试技术的分类、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测试技术朝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是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在即时数据分析和远... 文章全面回顾岩土工程勘察测试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梳理了土体原位测试技术和岩体原位测试技术的分类、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测试技术朝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是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在即时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中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程 原位测试技术 原位测试技术
下载PDF
岩体原位监测设计及成果分析应用(下)
5
作者 刘永燮 季良杰 《水电工程研究》 1993年第2期76-83,共8页
关键词 原位监测 设计
下载PDF
岩体原位力学试验在滇中引水工程中应用分析
6
作者 赵科 《华东科技(综合)》 2019年第1期350-351,共2页
当前基于原位测试技术对工程岩体质量进行快速评价以及定量分析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从而极大推动了工程地质工作发展,而不仅仅是停留于定性评价以及经验判断阶段。基于原位测试,可以有效获得其原始情况下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继而做出更为... 当前基于原位测试技术对工程岩体质量进行快速评价以及定量分析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从而极大推动了工程地质工作发展,而不仅仅是停留于定性评价以及经验判断阶段。基于原位测试,可以有效获得其原始情况下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继而做出更为科学性的分析,本文就滇中引水工程可研阶段岩体试验应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工程 可研分析 原位试验
下载PDF
白垩系泥岩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7
作者 冯建国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1年第2期94-96,共3页
中生界白垩系沉积岩在华北地区分布较为普遍,岩性为紫红色、灰绿色泥岩。泥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黏土和高岭土,遇水易软化,强度低。为了获得可靠的泥岩抗剪强度指标,选择某广场工程施工开挖的基坑作为试验场地,原位进行了岩体直剪试验,通... 中生界白垩系沉积岩在华北地区分布较为普遍,岩性为紫红色、灰绿色泥岩。泥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黏土和高岭土,遇水易软化,强度低。为了获得可靠的泥岩抗剪强度指标,选择某广场工程施工开挖的基坑作为试验场地,原位进行了岩体直剪试验,通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提出了泥岩的抗剪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岩体直剪试验 内摩擦系数 黏聚力
下载PDF
关于某工程野外大型原位抗剪强度试验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子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B07期63-63,67,共2页
通过野外大型混凝土与岩体及岩体与岩体的抗剪强度试验,主要测定混凝土与岩体及岩体与岩体的抗剪断强度、抗剪强度参数,为水工建筑物提供抗滑稳定设计参数。
关键词 大型原位强度试验 抗剪强度 力学指标
下载PDF
微地震监测揭示的矿震诱发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苗小虎 姜福兴 +1 位作者 王存文 邓建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976,共6页
在对朝阳煤矿#3201工作面进行冲击地压高精度微地震监测过程中,测到了到时靠后的震动波幅值反而较大的异常现象,并且当时井下震感强烈。针对这一异常现象,介绍了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的现场测区布置及系统标定情况,通过对该异常波形数... 在对朝阳煤矿#3201工作面进行冲击地压高精度微地震监测过程中,测到了到时靠后的震动波幅值反而较大的异常现象,并且当时井下震感强烈。针对这一异常现象,介绍了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的现场测区布置及系统标定情况,通过对该异常波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及初步定位,发现定位结果较为离散,不符合定位精度的要求,从而否定了把记录的微震数据当作一个震源进行定位的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震诱发冲击地压的震动破坏机制假设,并对该假设进行了初步验证、初始震源与诱发震源的时间相关性验证、原位岩体实测波形验证等。最后结合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理论和长期的微地震监测结果,发现诱发震源的位置正好处于采动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耦合下的高应力区,这就证明了矿震诱发冲击地压是通过初始震源的震动破坏机制实现的,并且被诱发的冲击地压震源处于各种耦合因素影响下的高应力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微地震 矿震 冲击地压 原位岩体 P波 到时 震源机制
下载PDF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Queershan composite granitic pluto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onstraints from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Hf isotope data 被引量:5
10
作者 WU Tao XIAO Long +2 位作者 GAO Rui YANG HaiJun YANG G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2712-2725,共14页
The Queershan composite granitic pluto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late Paleozoic Yidun arc collision-orogenic belt,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main rock types are coarse-grained porphyritic alkalic-monzonite gr... The Queershan composite granitic pluto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late Paleozoic Yidun arc collision-orogenic belt,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main rock types are coarse-grained porphyritic alkalic-monzonite granite with minor fine-grained porphyritic monzogranite and granodiorite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regions. Here we report their zircon U-Pb ages and geo chemical data. The intrusive contact relations indicate that granodiorite was formed earlier than the alkalic-monzonite granite (105.9±1.3 Ma) and monzogranite (102.6±1.1 Ma). These suggest that the Queershan composite granitic pluton was formed through three-stage magmatic events. The alkalic-monzonite granite (105.9±1.3 Ma) and monzogranite (102.6±1.1 Ma)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2 (73.5%-77.7%), KzO+Na20 (6.9%-8.5%), Ga/AI ratios (2.6-3.4) and low A1203 (11.8%-14.5%), CaO (0.25%-1.5%), MgO (0.18%-0.69%), negative Ba, Sr and Eu anomalies, showing A-type granite affinities. The granodi- orite exhibits lower SiO2, P205 and K20+Na20 contents, but higher A1203, CaO and MgO contents than alkalic-monzonite granite and monzogranite, showing I-type granite affinity. 176Hff177Hf ratios of the alkalic-monzonite granite and the monzogranite are 0.282692-0.282749 and 0.282685-0.282765, respectively, and with similar cHf(t) values (-0.56 to 1.43 and -0.87 to 1.90 respectively). They also present similar T1-M2 model ages (1.04-1.22 and 1.07-1.2 Ga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ey may be sourced from a similar rock source, mostly like Kangding Complex. The homogeneity of the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the absence of the MMEs demonstrate that little depleted mantle material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ource. We propose that the Mesoproterozoic crust materials of the Yangtze Craton exist beneath the Yidun arc terrane and support it was a dismembered part of the Yangtze Craton. The A-type granites of Queershan composite granitic pluton are most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clo- sure of the Bangong-Nujiang Tethys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ype granite GEOCHEMISTRY PETROGENESIS Queershan Yidun arc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