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血清三叶因子1、微RNA-130a-5p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静 杨晔 +1 位作者 董超 党荣广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89-992,共4页
目的 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血清三叶因子1(TFF1)、微RNA-130a-5p(miR-130a-5p)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病人为肺癌组,85例同期确诊的肺良性病变病人为良性病变组。对... 目的 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血清三叶因子1(TFF1)、微RNA-130a-5p(miR-130a-5p)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病人为肺癌组,85例同期确诊的肺良性病变病人为良性病变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CT检查,并分析CT对肺癌病人的诊断效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FF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iR-130a-5p相对表达量;ROC曲线分析血清TFF1、miR-130a-5p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CT、TFF1、miR-130a-5p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肺癌误诊16例,19例漏诊。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79.79%,特异度为81.18%,准确度为80.45%,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18.82%与20.21%。与良性病变组相比,肺癌组病人血清TFF1显著上升,miR-130a-5p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TFF1、miR-130a-5p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83,截断值分别为1.17μg/L、0.72。与联合检测相比,CT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降低,漏诊率显著升高;血清miR-130a-5p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降低,误诊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肺癌病人血清TFF1、miR-130a-5p呈异常表达,CT联合血清TFF1、miR-130a-5p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清三叶因子1 RNA-130a-5p
下载PDF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龋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舫 吴红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96-198,202,共4页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作为小型样品的三维成像工具,能够获取物体的内部与外部断面信息,并通过三维重建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测量与分析。相对以往的研究手段,Micro-CT应用于龋病研究领域具有无需破环牙齿完整性、可监测体外人工...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作为小型样品的三维成像工具,能够获取物体的内部与外部断面信息,并通过三维重建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测量与分析。相对以往的研究手段,Micro-CT应用于龋病研究领域具有无需破环牙齿完整性、可监测体外人工龋病进程的动态变化等优点。本文就Micro-CT在龋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 龋病研究 应用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颅内微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丹蕾 张倩倩 孙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颅内微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颅内微出血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扫描以及SWI序列扫描,分析2种扫描在颅内微出血性疾病... 目的探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颅内微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颅内微出血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扫描以及SWI序列扫描,分析2种扫描在颅内微出血性疾病中的影像学特征,统计患者病灶数、位置及面积,并计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颅内微出血性疾病的出血灶在SWI序列上表现为较均匀的点状、(类)圆形的低信号影,直径为2~10 mm,轮廓清晰,形态(卵)圆型,病灶周围无水肿区,无脑沟/脑白质内低信号;CT扫描显示片状、团块或点状高密度影,病灶边界模糊。70例疑似颅内微出血性疾病患者中,SWI序列扫描检出病灶数多于CT扫描。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SWI序列扫描诊断颅内微出血性疾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扫描(P<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SWI序列扫描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显著高于CT扫描(P<0.05)。结论SWI序列扫描较CT扫描可检出更多的颅内微出血病灶,并能清楚显示病灶部位、数量等信息,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颅内出血性疾病
下载PDF
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建褐飞虱内部结构
4
作者 舒润国 周行 +2 位作者 曹子雄 贺康 李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7-806,共10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r tomography technology, Micro CT)获得了褐飞虱成虫的断层扫描图,通过人工建模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褐飞虱内部组织和器官进行...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r tomography technology, Micro CT)获得了褐飞虱成虫的断层扫描图,通过人工建模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褐飞虱内部组织和器官进行三维建模,获得了褐飞虱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的三维模型,保留了这些结构的原始形态,准确地还原了褐飞虱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空间排布,并利用Dragonfly软件对昆虫的内部组织进行了空间体积的测量分析。本研究建立并完善了昆虫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建模技术,有助于更为精准地观察昆虫的内部组织结构,可用于昆虫形态和器官发育的表型观察,为昆虫发育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褐飞虱 内部结构 三维重构 表型组学
下载PDF
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吕晓虹 刘宁 +1 位作者 牛玉军 张祥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在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搜集整理了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70例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浸润性腺癌及微浸润腺癌共两组,在HRCT上分析两组间肿瘤大小... 目的:探讨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在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搜集整理了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70例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浸润性腺癌及微浸润腺癌共两组,在HRCT上分析两组间肿瘤大小和形态,分叶、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等征象以及实性成分直径和密度值。结果:两组中结节及实性部分的大小、形态、密度的差异,以及结节特征(是否具有分叶、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空泡征与血管受累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CT可以判断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有助于提高混合磨玻璃结节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 混合性 磨玻璃结节 浸润性腺癌 浸润腺癌 肺部
下载PDF
微钙化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微浸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奕昭 王金花 +3 位作者 谭婉嫦 蔡洪明 杨曦 李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伴有微钙化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微浸润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微钙化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54例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 目的:探讨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伴有微钙化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微浸润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微钙化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54例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51例,DCIS(有/无微浸润)203例,使用CAD系统进行微钙化特征的提取和分类,比较14个特征参数在两组病变的差异,分析CAD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特征参数中线样分枝状钙化数、细颗粒状微钙化率、段样分布、种群密度在两组病变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癌及微浸润组的特征参数值较高;四个特征参数对判别两组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0.734、0.729和0.714,低于CAD系统综合检测法的判别效能(AUC=0.873),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7.3%、75.8%和85.1%。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微浸润的微钙化特征具有相对特异性,基于多特征分析的CAD系统对该类病变可达到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乳腺癌早期病变的诊断和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计算机辅助检测 钙化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
下载PDF
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扫描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健 王忠敏 +2 位作者 陈克敏 刘玉 郑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扫描对象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钴铬烤瓷冠精确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莹 杨柳 +3 位作者 谢宇 张艳 魏溦 李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扫描对象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钴铬烤瓷冠精确性的影响。方法利用CAD/CAM技术制作15个钴铬烤瓷冠试件,根据不同的扫描对象:预备离体牙、硅橡胶印模和石膏模型,均分为实验B组(B1、B2和B3组),另外使... 目的比较不同的扫描对象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钴铬烤瓷冠精确性的影响。方法利用CAD/CAM技术制作15个钴铬烤瓷冠试件,根据不同的扫描对象:预备离体牙、硅橡胶印模和石膏模型,均分为实验B组(B1、B2和B3组),另外使用传统失蜡法铸造5个试件作为对照(A组),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比较边缘(AMD点和MG点)及内部适合性(CA点、AW点、AOT点、OA点)的差异,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在边缘适合性上,B组AMD点的数值均明显小于A组(P<0.05),两组在MG点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内部适合性上,B组除OA点外的其他位点的测量数值均小于A组,其中AOT、AW、OA点B1、2组与A组的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3组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A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橡胶印模的精确性明显优于预备后的离体牙及石膏模型,CAD/CAM相比传统失蜡铸造技术来说,试件具有更佳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硅橡胶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边缘及内部适合性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微塑料对砂壤土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超 李嘉辰 +2 位作者 张博文 敬双怡 李卫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6,共8页
【目的】探究微塑料对砂壤土孔隙结构的影响,为土壤新型污染物微塑料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对应用CT扫描进行土壤结构与土壤质量评估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CK(未赋存微塑料的空白组)和M... 【目的】探究微塑料对砂壤土孔隙结构的影响,为土壤新型污染物微塑料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对应用CT扫描进行土壤结构与土壤质量评估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CK(未赋存微塑料的空白组)和M(赋存2%浓度聚丙烯微塑料的试验组)处理进行了三维土壤孔隙结构的可视化分析和孔隙特征参数的测定。【结果】聚丙烯微塑料显著影响砂壤土孔隙结构。通过对三维孔隙结构可视化研究发现,CK中土壤孔隙分布较为均匀,出现明显下沉且纵向连续性强,而M处理中土壤孔隙破碎化程度高,连通性较差;且CK中土壤孔隙度为4.98%,M处理中土壤孔隙度只有3.79%。聚丙烯微塑料赋存条件下土壤孔隙数量与孔隙体积分布随土壤深度发生变化。在土柱0~4cm深度范围内,土壤孔隙总数量表现为CK>M处理,M处理中土壤孔隙总数较CK降低了73.02%,且二者的孔隙数量差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土壤平均孔隙体积表现为CK(1709mm^(3))>M处理(1235mm^(3)),且相较于CK,M处理的大体积土壤孔隙数量占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聚丙烯微塑料对砂壤土孔隙形态特征产生了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CK的孔隙成圆率趋于平稳,孔隙更接近圆形;但孔隙平均当量直径却表现为M处理>CK,M处理的平均当量直径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聚丙烯微塑料的赋存影响了砂壤土孔隙结构并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对土壤孔隙数量和形态特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塑料 土壤孔隙结构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环境损伤原位监测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晓晨 郑瑞晓 +3 位作者 李露 马浩林 赵培航 马朝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9-622,共14页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辐照等优点,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和核反应堆包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纤维、界面、基体等复杂的多尺度结构,其服役环境...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辐照等优点,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和核反应堆包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纤维、界面、基体等复杂的多尺度结构,其服役环境苛刻、损伤失效过程复杂,深刻理解与准确分析其在近服役环境下损伤失效模式对于材料和构件的可靠服役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事后分析”方法无法获取材料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损伤失效过程数据,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面向高温服役环境的复合材料原位表征测试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数字图像相关、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声发射、电阻等原位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与局限性,重点讨论了以上各种原位监测方法及多种原位监测方法联用在SiC_(f)/SiC复合材料高温环境力学表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SiC_(f)/SiC复合材料高温环境原位监测技术存在的挑战,并对多种原位技术联用、太赫兹辐射等新型检测技术、复杂构件的损伤原位监测方法等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复合材料 原位监测 数字图像相关 声发射 计算机断层扫描 综述
下载PDF
4种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后形成牙本质微裂的研究
11
作者 王梓 薛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 运用micro-CT比较T-Flex、Reciproc Blue (RB)、ProTaper Gold (PTG)和ProTaper Universal(PTU) 4种机用镍钛锉在体外根管预备后牙本质微裂形成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用根管弯曲度不大于10°的新鲜离体双根管前磨牙32颗建立体外... 目的 运用micro-CT比较T-Flex、Reciproc Blue (RB)、ProTaper Gold (PTG)和ProTaper Universal(PTU) 4种机用镍钛锉在体外根管预备后牙本质微裂形成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用根管弯曲度不大于10°的新鲜离体双根管前磨牙32颗建立体外根管预备模型。根据所用镍钛系统将其随机分为T-Flex、RB、PTG、PTU组(n=8)。设置micro-CT体素大小为17.18μm,扫描分析预备前后牙根横断面图像(n=56 940),观察牙本质微裂的存在。各组结果以存在裂纹的断层图像的数量及百分比来表示,McNemar检验用于比较预备前后牙本质裂纹的存在是否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结果 总体有11.04%的图像显示有牙本质微裂(n=6 288)。T-Flex、 RB、 PTG和PTU组在预备后观察到具有牙本质微裂截面的比例各自为9.82%、 10.79%、 12.27%和11.25%。所有在预备后断层图像上发现的牙本质裂纹在相应的预备前图像中均已存在。使用上述镍钛系统预备前磨牙根管未出现新的微裂纹。结论 未经根管预备的离体牙中预先即存在牙本质微裂纹;T-Flex、RB、PTG和PTU 4种机用镍钛器械对前磨牙直根管进行根管预备均不会导致新的牙本质微裂纹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牙本质 镍钛器械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CT影像征象对肺浸润性腺癌与微浸润腺癌的诊断
12
作者 薛逸尘 安泰学 +1 位作者 林一材 张卫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特征对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肺微浸润性腺癌(MIA)与浸润性腺癌(IA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32名个体的37个GGN的组织病理学资料和CT图像,并将其分为MIA组和IA...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特征对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肺微浸润性腺癌(MIA)与浸润性腺癌(IA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32名个体的37个GGN的组织病理学资料和CT图像,并将其分为MIA组和IAC组。将AI相关定量参数(长径、短径、体积、胸膜距离、平均CT值、最大CT值、最小CT值、钙化比例)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37个GGN中,MIA和IAC分别有19和18个。两组基于AI测得的长径、最大CT值、体积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于AI测得的长径(OR=1.227,95%CI:1.032-1.460,P=0.02)是预测侵袭性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于AI的CT影像学参数对早期肺腺癌亚型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基于AI测得的长径、体积、最大CT值对临床鉴别MIA及IAC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于AI测得的长径是预测侵袭性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特征 磨玻璃结节 肺浸润性腺癌 浸润性腺癌
下载PDF
基于μMRI生物力学建模评估股骨近端微结构力学行为
13
作者 霍晨晨 杨海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6-872,共7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显微磁共振成像(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μMRI)和微结构分割无创评估股骨近端微观力学行为的生物力学建模方法。方法首先,对股骨样本进行μMRI扫描,基于分区域图像处理的方法分割骨微结构,建立μMRI...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显微磁共振成像(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μMRI)和微结构分割无创评估股骨近端微观力学行为的生物力学建模方法。方法首先,对股骨样本进行μMRI扫描,基于分区域图像处理的方法分割骨微结构,建立μMRI微有限元模型(μMRI模型),模拟侧向跌倒姿态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应力和应变。其次,借助显微CT(μCT),验证μMRI图像分割骨微结构的准确性;基于μCT构建有限元模型(μCT模型),验证μMRI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模拟侧向跌倒的离体力学加载实验和应变片测量,验证μMRI模型计算骨表面应变的准确性。结果μMRI与μCT模型计算得到的骨微结构参数BV/TV显著相关(r=0.89,P<0.05),μMRI模型和μCT模型计算得到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主应变百分位数高度相关(R^(2)>0.9)。μMRI模型计算得到的应变与力学实验测量的应变高度相关(R^(2)=0.82)。结论基于μMRI分割骨微结构建立的股骨近端微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表征股骨近端微观力学行为,研究结果为在体无创评估髋部股骨微结构退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有限元分析 股骨 结构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王磊 成娟 邹磊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5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采用DEB-TACE治疗)和观察组(28例,采用CT引导下MWA联合DEB-TACE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观察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4周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ORR)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补体C3、C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MWA联合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促进其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波消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载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体表恶性肿瘤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伟乾 陈犹白 +2 位作者 陶然 杨京润 韩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250,共9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对体表恶性肿瘤成像的参数设置和效果,总结体表软组织和肿瘤的Micro-CT影像特点。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的体表恶性肿瘤患...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对体表恶性肿瘤成像的参数设置和效果,总结体表软组织和肿瘤的Micro-CT影像特点。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的体表恶性肿瘤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将离体肿瘤标本分割成合适大小(长×宽×厚不超过5 cm×3 cm×3 cm),置于Micro-CT扫描床上,在不同参数下进行扫描。(1)采用不同时间扫描:保持扫描电压不变(肉瘤为50 kV、鳞状细胞癌及其他肿瘤为70 kV),对同一标本选择4 min和14 min分别进行扫描。(2)采用不同电压扫描:保持扫描时间不变(4 min),对同一标本选择30、50、70、90 kV 4种电压分别进行扫描。对比不同扫描时间及扫描电压下的成像效果,得出不同肿瘤的最佳扫描参数。(3)对影像学感兴趣区进行取材,制作病理学HE染色切片,并采用Precice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扫描获得数字切片,与Micro-CT相应截面的影像图进行对比,记录不同组织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共纳入27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3~82岁,平均63.9岁,其中皮肤鳞状细胞癌16例、基底细胞癌2例、乳房外Paget病2例、黑色素瘤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例、血管肉瘤1例、脂肪肉瘤2例,对比影像学和病理学标本共65组。(1)扫描时间:扫描4 min与14 min均能获得清晰的影像,并能满足观察肿瘤形态、判读肿瘤边界的要求。(2)扫描电压:对于鳞状细胞癌,电压为30、50 kV时成像不清晰,70、90 kV时成像效果较好,部分病例中的微小钙化点在90 kV时与肿瘤组织对比度不高;对于各种肉瘤,电压为30 kV时成像不清晰,50 kV时成像效果较好,70、90 kV时肿瘤与周围脂肪组织对比度不高。(3)Micro-CT影像图与病理切片对比结果显示,体表肿瘤及其周围正常软组织的影像学形态与病理学切片十分接近。正常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界清楚,毛囊清晰可辨。肿瘤组织的影像特点与肿瘤的种类、瘤细胞密集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影,体积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厚,基底部相对平滑、无皮下脂肪伸入真皮内形成参差的低密度影,也无毛囊等正常的皮肤附属器影,偶尔可见散在的高密度钙化点。鳞状细胞癌、肉瘤与正常皮肤、皮下的边界可以分辨。对于局限于皮肤内的肿瘤,如基底细胞癌、乳房外Paget病等,成像效果不佳。结论Micro-CT扫描参数需要根据肿瘤性质进行选择,扫描时间对评估肿瘤影响不大,推荐术中扫描时长为4 min;鳞状细胞癌扫描电压推荐为70 kV,肉瘤为50 kV。Micro-CT对体表软组织标本皮肤结构成像清楚;对侵袭至皮下、与周围组织密度相差较大的肿瘤,形态可辨;对于生长范围不超过真皮的肿瘤,成像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肿瘤 鳞状细胞癌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肺微浸润型腺癌与原位腺癌的HR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华奇峰 郑建军 +1 位作者 胡碧波 舒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413-1416,共4页
目的探讨同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GGO)的微浸润型肺腺癌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特点及与原位腺癌的鉴别诊断,以应对肺小结节的临床处置。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肺原位腺癌或微浸润型肺腺癌患者72例(均为周围型、直径〈2.5cm),术前... 目的探讨同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GGO)的微浸润型肺腺癌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特点及与原位腺癌的鉴别诊断,以应对肺小结节的临床处置。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肺原位腺癌或微浸润型肺腺癌患者72例(均为周围型、直径〈2.5cm),术前均行常规HRCT扫描,经多方位薄层重建,观察病灶的HRCT表现。结果72例患者中68例均为单发结节,4例为多发(两个)。其中纯磨玻璃结节47个,混杂磨玻璃样结节29个,病灶直径为0.6—2.4cm,平均(1.5±0.9)cm;量化分型中Ⅰ型0例、Ⅱ型3例、Ⅲ型10例,Ⅳ型16例,V型47例;混杂GGO边缘清晰24个,分叶4个,毛刺征2个;胸膜凹陷征3个;空气.细支气管扩张征1个;支气管狭窄、截断征0个,血管集束征1个。结论HRCT检查发现GGO影时,特别是纯GGO,大小在0.6~1.0cm之间,实性成份小于25%(量化分型较高),病灶边缘清晰,不伴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及毛刺征时,应考虑原位腺癌,可以随访复查,余均要高度怀疑恶性病变(微浸润型肺腺癌),建议尽早择期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原位腺癌 浸润型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叶间胸膜改变对原位肺腺癌及微浸润肺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严金岗 张善华 +3 位作者 王善军 王兆宇 周海伟 曹捍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7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探讨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腺癌(MIA)叶间胸膜改变及瘤内基础。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IA及AIS各15例,分析叶间胸膜的CT特点,并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AIS组表现为肿瘤紧贴叶间胸膜。MIA组表现为肿瘤远端与叶间胸膜... 目的探讨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腺癌(MIA)叶间胸膜改变及瘤内基础。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IA及AIS各15例,分析叶间胸膜的CT特点,并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AIS组表现为肿瘤紧贴叶间胸膜。MIA组表现为肿瘤远端与叶间胸膜间线状影加小三角形影,同时病理可见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结论 MSCT下叶间胸膜改变在AIS及MI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为主要间质细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间胸膜 原位肺腺癌 浸润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 GE Lung VCAR软件鉴别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晓微 傅钢泽 +4 位作者 李文斌 杨运俊 陈聪 蔡蒙婷 吴恩福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735-740,745,共7页
目的:利用GE Lung VCAR软件分析肺原位腺癌(AIS)与微浸润腺癌(MIA)的CT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AIS患者50例、MIA患者55例。使用GE Lung VCAR软件对105例结节的CT图像进行三... 目的:利用GE Lung VCAR软件分析肺原位腺癌(AIS)与微浸润腺癌(MIA)的CT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AIS患者50例、MIA患者55例。使用GE Lung VCAR软件对105例结节的CT图像进行三维后处理分析,比较2组结节实性成分及总体的左右径(LRD)、前后径(APD)、上下径(SID)、平均密度(DAVG)、非实性部分体积(VNS)、实性部分体积(V_S)、总体体积(V_T)、实性部分体积百分率(V_S%)以及形态学特征的差异,并与二维轴位CT图像肺窗下手动测量结节最大径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评估GE Lung VCAR软件的诊断价值。结果:AIS组与MIA组的二维手动测量最大径与软件分析获得结节实性部分及总体三径、V_S、V_T、V_S%、结节形态、毛刺征、结节与血管关系、累及血管根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 Lung VCAR软件评估结节大小较手动测量诊断效能高;部分参数诊断效能由高到低分别为:累及血管根数、毛刺征、总体LRD、实性APD、V_T、V_S;最佳截断值分别为:累及3根血管、短毛刺征、总体LRD:14.5 mm、实性APD:8.5 mm、V_T:802 mm^3、V_S:133 mm^3。结论:GE Lung VCAR软件在肺结节CT诊断中具有较好实用价值,是鉴别AIS和MIA的一项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原位腺癌 浸润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原位腺癌与微浸润腺癌实性成分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严金岗 张善华 +3 位作者 王善军 王兆宇 周海伟 曹捍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02-2004,共3页
目的分析CT影像学表现为肺混杂磨玻璃结节(MGGO)的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腺癌(MIA)中实性成分征象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对CT征象表现为MGGO的20例AIS及20例MIA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两组中实性成分的形态、分布、边界、数量及边缘的情... 目的分析CT影像学表现为肺混杂磨玻璃结节(MGGO)的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腺癌(MIA)中实性成分征象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对CT征象表现为MGGO的20例AIS及20例MIA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两组中实性成分的形态、分布、边界、数量及边缘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比组织病理结果。结果 AIS组实性成分呈条索状,似乎成增粗的肺纹理表现,境界较清楚,主要位于磨玻璃病灶的中心,同时病灶边缘无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恶性征象。MIA实性成分呈多发斑点状,簇状分布,并有相互聚拢的局势,形态不规则,境界模糊,同时病灶边缘易出现分叶、毛刺、胸膜凹陷恶性征象。结论综合分析AIS及MIA中实性成分的CT表现,对AIS及MI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实性成分组织病理的特点是两者影像差别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结节 原位腺癌(AIS) 浸润腺癌(MIA)
下载PDF
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捍波 张永奎 +3 位作者 王善军 张善华 王梅 王兆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和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MIA)的CT表现,探讨CT对AIS和MI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肺癌病理类型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资料完...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和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MIA)的CT表现,探讨CT对AIS和MI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肺癌病理类型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AIS患者99例,MIA患者74例,根据2011年版肺腺癌新分类标准对AIS和MIA的定义评价病理类型,分析AIS和MIA在CT上的表现。CT评价指标包括: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邻近组织改变、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结果1病灶大小:AIS病灶大小以0.5~0.9cm间为多(72/99),占72.7%,MIA病灶大小分布较广,其中大于1cm病灶(45/74)明显多于AIS,占60.8%;2形态:AIS圆形(59/99)占60%,MIA不规则形(24/74)占32.4%;3边缘:AIS病灶出现分叶(7/99)较MIA(27/74)少,AIS(7/99)占7%,MIA(27/74)占36.5%,两者出现毛刺均较少见。4AIS密度大多均匀(62/99)占62.6%,MIA密度不均匀(58/74)占78.3%,MIA出现实性成分(53/74)占71.6%,而AIS出现实性成分很少;5血管集束征AIS(79/99)为80.0%,MIA(60/74)为81.1%;MIA出现胸膜凹陷征(19/74)为25.7%,AIS出现胸膜凹陷征(5/99),占5%。6两者均未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转移。结论 AIS和MIA在CT影像上均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当磨玻璃影大于1cm,形态不规则,边缘出现分叶及胸膜凹陷,内部密度混杂并出现实性成分时,应多考虑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腺癌 浸润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