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电阻热脱附修复氯代烃污染土壤 被引量:10
1
作者 孟宪荣 葛松 +2 位作者 许伟 吴建生 李长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9-676,共8页
针对原位电阻热脱附(ISERH)技术基础性研究不足、缺乏小试设备研发等问题,利用自主研发ISERH设备,以1,2-二氯乙烷和氯苯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ISERH过程中土壤温度变化及设定温度、加热时间、污染物种类、老化时间对污染物热脱附效果的影... 针对原位电阻热脱附(ISERH)技术基础性研究不足、缺乏小试设备研发等问题,利用自主研发ISERH设备,以1,2-二氯乙烷和氯苯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ISERH过程中土壤温度变化及设定温度、加热时间、污染物种类、老化时间对污染物热脱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脱附过程中氯代烃污染土壤的主要阴离子SO4^(2-)和Cl^(−)含量分别提高了121.92和49.82 mg·kg^(−1),土壤电阻降低,土壤升温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设定温度72℃(1,2-二氯乙烷和水共沸点)、加热时间12 h时,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提高设定温度至95℃,延长加热时间至36 h时,1,2-二氯乙烷去除率可达78.29%~100%。在修复效果的比较上,浅层土壤优于深层土壤;在能量利用率的比较上,间歇加热抽提优于连续加热抽提。污染物性质及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是影响污染物热脱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单一污染土壤的1,2-二氯乙烷去除率高于氯苯;在先加入1,2-二氯乙烷后再加入氯苯的复合污染土壤中,氯苯去除率高于1,2-二氯乙烷;老化时间越长,污染物热脱附去除效果越差。本研究结果可为ISERH技术修复氯代烃化工污染场地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阻热脱附 氯代烃 土壤修复 复合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