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末冶金法制备Al-12% CuO系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建平 齐蓉 +2 位作者 张文兴 安述麟 郭永春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87-992,共6页
为了制备组织均匀、压缩性能良好的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文以微米级纯铝粉和氧化铜粉为原料,用改进的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原位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密度、压缩强度等性能与制备... 为了制备组织均匀、压缩性能良好的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文以微米级纯铝粉和氧化铜粉为原料,用改进的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原位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密度、压缩强度等性能与制备工艺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能球磨480r/min,16h+单向模压热压烧结620℃,100 MPa,1h,获得纳米级CuAlO2原位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在铝基体中均匀分布大量尺寸约1μm的CuAl2相.热压工艺对所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有显著影响,620℃,100MPa单向模压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为843.6MPa,而双向加压材料的压缩强度提高到950MPa;当单向压力提高到150MPa时,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进一步提高到1 09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粉末冶金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下载PDF
低压脉冲磁场对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磊 张晓楠 +2 位作者 钟紫林 朱家煌 邹海云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文章通过调整脉冲电压和放电频率,研究了低压脉冲磁场对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磁场的作用下,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由等轴枝晶转变成细小的等轴晶。脉冲电压在0-250V,放电频率在0-6Hz范围内,随着脉冲电压和放电频... 文章通过调整脉冲电压和放电频率,研究了低压脉冲磁场对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磁场的作用下,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由等轴枝晶转变成细小的等轴晶。脉冲电压在0-250V,放电频率在0-6Hz范围内,随着脉冲电压和放电频率的增加,等轴晶不断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脉冲磁场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凝固组织 晶粒细化
下载PDF
原位Al_2O_3颗粒强化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赞军 胡敦芫 +1 位作者 杨滨 张济山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8-574,共7页
研究了铝熔体内的原位反应Al+CuO工艺对反应诱导时间、剧烈程度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稀释剂Al量的增多.熔体内自蔓燃反应启动越慢,剧烈程度降低,反应产物的分布朝不均匀方向变化;熔体的温度越高,反应启动得越快、越剧... 研究了铝熔体内的原位反应Al+CuO工艺对反应诱导时间、剧烈程度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稀释剂Al量的增多.熔体内自蔓燃反应启动越慢,剧烈程度降低,反应产物的分布朝不均匀方向变化;熔体的温度越高,反应启动得越快、越剧烈;引发剂镁粉的添加极大地缩短反应诱导时间.制备了原位Al2O3颗粒强化含不同产物Cu的铝基复合材料、SEM观察表明铸造条件下Al2O3颗粒小于0.5μm,均匀地分布在材料的各种基体相上:随着Al2O3颗粒的增多.产物Cu以网状化合物形式分布,拉伸实验显示材料的塑性很低.为降低Cu量.在原反应物中混合入SiO2粉.或采用喷射沉积快速凝固法细化组织,提高固溶量.SEM显示网状相得到了细化和均匀分布.拉伸实验表明强度和塑性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金化 原位Al2O3颗粒 喷射沉积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原位自生成陶瓷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磨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继兵 李国彬 +1 位作者 崔春翔 安雅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5,共4页
通过对外加20%SiO2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原位自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发现,干摩条件下,在49~392N载荷内,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始终低于基体合金;而摩擦系数在载荷小于200N时,比基体合金的小。油摩条件下,在98... 通过对外加20%SiO2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原位自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发现,干摩条件下,在49~392N载荷内,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始终低于基体合金;而摩擦系数在载荷小于200N时,比基体合金的小。油摩条件下,在98~1764N载荷内,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磨损量小于0.8mm3,摩擦系数始终小于0.14。复合材料干摩亚表层由复合层、碎化层、变形层和原始结构层四部分组成;油摩亚表层由复合层、变形层和原始结构层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磨损量 摩擦系数 亚表层 载荷
下载PDF
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和反应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继兵 李国彬 +1 位作者 崔春翔 安雅琴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369,共6页
通过外加颗粒SiO2 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 ,定量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反应机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颗粒内Al + 1/ 2Mg +SiO2 =1/ 2MgAl2 O4 +Si和颗粒外 2Mg +Si=Mg2 Si。最终物相由约为 16.5 %... 通过外加颗粒SiO2 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 ,定量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反应机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颗粒内Al + 1/ 2Mg +SiO2 =1/ 2MgAl2 O4 +Si和颗粒外 2Mg +Si=Mg2 Si。最终物相由约为 16.5 %~ 18.4%MgAl2 O4 ,3 %~ 5 %Si,11.7%Mg2 Si,及大于 0 .5 2 %MgO ,其余为Al组成 ,约 7%Al参加了反应 ,Mg和SiO2 基本消耗尽。反应是以SiO2 颗粒为核心进行的。这种反应及元素的扩散可以用“逐层反应机制”和“元素微观通道扩散机制”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物相组成 反应机制 扩散机制
下载PDF
原位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江 彭晓东 +1 位作者 刘相果 权燕燕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共5页
简介了目前反应合成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常见复合工艺:固-液、气-液和固-固反应等。指出它们的优点是反应合成的强化相尺寸细小,与基体结合强度高,缺点是强化相种类较少,反应过程难以精确控制。其次,概述了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常见陶瓷强... 简介了目前反应合成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常见复合工艺:固-液、气-液和固-固反应等。指出它们的优点是反应合成的强化相尺寸细小,与基体结合强度高,缺点是强化相种类较少,反应过程难以精确控制。其次,概述了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常见陶瓷强化相和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相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高温性能,以及反应合成时与基体亲和力大的特点。指出反应合成的铝基复合材料的有常温力学性能高、高温性能好和耐磨性突出的优点,而存在的主要研究难题则是整个材料均质化方法不理想、生长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反应伴生的化合物难以控制等。作者还讨论了铝基原位复合材料在民用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合成 原位复合材料 陶瓷强化相 金属间化合物 亲和力 生长机制
下载PDF
深冷时效循环处理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桂荣 崔玉华 +1 位作者 王宏明 赵玉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8-1175,共8页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以工业7055铝合金为基体,利用K2TiF6和K2ZrF6多组元制备Al3(Ti0.5Zr0.5)原位颗粒强化铝基复合材料,再将复合材料经过挤压、固溶时效处理后进行深冷时效循环处理。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降温速度、处理时间和循环次...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以工业7055铝合金为基体,利用K2TiF6和K2ZrF6多组元制备Al3(Ti0.5Zr0.5)原位颗粒强化铝基复合材料,再将复合材料经过挤压、固溶时效处理后进行深冷时效循环处理。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降温速度、处理时间和循环次数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示热分析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低温热分析,采用SEM和TEM对材料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材料从液氮温度77 K升温至165 K左右时出现了明显的放热峰,此温度处出现了相变。热计算结果表明该温度下大量析出了S相(Al2CuMg)。深冷处理后复合材料内部细小析出相数量增多,主要组分是η(MgZn2)相和η′(MgZn2′)相;随着降温速度、处理时间和循环次数增加,性质不稳定且硬度高的η′相数量减少,性质稳定硬度较低的η相数量增加。与未冷处理试样相比,深冷时效循环处理后试样的平均抗拉强度提高14.7%,冲击韧性提高10.9%,伸长率提高50%,断裂机制为韧窝型断裂机制。当试样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时,对应的最优冷处理参数为:降温速度v为1℃/min、保温时间t为24 h、循环次数N为1或2。当试样的伸长率最高时,对应的参数为:v为10℃/min、t为36 h、N为1。复合材料强化机制为析出相强化、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深冷时效循环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原位生成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8
作者 阴瑜娟 赵玉厚 夏永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70-73,共4页
介绍了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常见的陶瓷强化相、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相及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强化相,并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举例说明。反应合成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常温力学性能高、高温性能好和耐磨性突出的优点,而存在的主要研究难题则... 介绍了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常见的陶瓷强化相、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相及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强化相,并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举例说明。反应合成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常温力学性能高、高温性能好和耐磨性突出的优点,而存在的主要研究难题则是整个材料均质化方法不理想、生长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反应伴生的化合物难以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合成 原位复合材料 增强相
下载PDF
原位AlN-TiC粒子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27
9
作者 崔春翔 吴人洁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在真空感应炉中,900-1200℃,以合适的方位将含N,C原子的气体注入熔融的含Ti等的铝合金中,直接原位反应生成0.2-1.2μm的AlN和2─5μm的TiC粒子.均布于铝合金基体中,制成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本工艺... 在真空感应炉中,900-1200℃,以合适的方位将含N,C原子的气体注入熔融的含Ti等的铝合金中,直接原位反应生成0.2-1.2μm的AlN和2─5μm的TiC粒子.均布于铝合金基体中,制成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本工艺具有增强颗粒生成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粒子增强 铸造合金 原位AlN-TiC粒子增强复合材料 氮化粒子 碳化钛粒子
下载PDF
制备原位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10
《铝加工》 CAS 2007年第2期54-54,共1页
一种制备原位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同时加入放热弥散法制备的高质量分数TiC/Al的复合材料母体和含有K2TiF6和KBF4的混合反应盐,并加以快速搅拌工艺、控制反应盐配比、TiC/Al复合材料母体TiC的质... 一种制备原位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同时加入放热弥散法制备的高质量分数TiC/Al的复合材料母体和含有K2TiF6和KBF4的混合反应盐,并加以快速搅拌工艺、控制反应盐配比、TiC/Al复合材料母体TiC的质量分数、搅拌速度、加入的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制备出组织性优良的TiB2、TiC混杂增强的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含有K2TiF6和KBF4的混合反应盐,K2TiF6:KBF4=0.8:1—1.2:1。本发明制备了不同TiB2、TiC混杂比的原位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且组织性能优良,同时也为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进一步拓展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混杂增强 TIC/AL复合材料 制备 K2TiF6 混合反应 原位复合材料 质量分数
下载PDF
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γ射线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文杰 孟晓峰 +1 位作者 李宜全 郭健 《山西冶金》 CAS 2021年第4期70-71,74,共3页
通过以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为耐辐照壳体的COMS相机在不同剂量γ射线下的抗噪度实验可知:8%TiB2/2024复合材料的降噪效果接近于同等厚度的铅。同时,该种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等优良力学特性,为新型耐辐射机壳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
关键词 原位自生复合材料 Γ射线 耐辐照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与组织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李惠 杨京京 +3 位作者 徐品一 王兴波 吴登高 黄鑫鹏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37-41,共5页
在780℃熔体反应温度下通过原位自生法生成Al3Zr/6082Al复合材料,使用XRD、SEM和TEM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其微观结构;利用搅拌摩擦焊接(FSW)对Al3Zr/6082Al复合材料进行焊接,观察和分析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自生法制备... 在780℃熔体反应温度下通过原位自生法生成Al3Zr/6082Al复合材料,使用XRD、SEM和TEM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其微观结构;利用搅拌摩擦焊接(FSW)对Al3Zr/6082Al复合材料进行焊接,观察和分析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自生法制备的Al3Zr/6082Al复合材料主要由Al基体和Al3Zr增强相组成,复合材料组织较好.搅拌头转速为15000 r/min,200 mm/min下的FSW接头质量较好,焊缝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自生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焊 组织与性能
下载PDF
原位自生纳米Al_3Ti/LY12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永春 李建平 +3 位作者 李高宏 董晟全 赵玉厚 杨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利用 Ti O2 颗粒与铝合金液原位反应制备了 Al3Ti/ L Y12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 ,测试了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塑性与冲击韧度 ,并与 L Y12合金进行比较。发现 Ti O2 与 L Y12合金液反应后生成约 4 0 n... 利用 Ti O2 颗粒与铝合金液原位反应制备了 Al3Ti/ L Y12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 ,测试了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塑性与冲击韧度 ,并与 L Y12合金进行比较。发现 Ti O2 与 L Y12合金液反应后生成约 4 0 nm的 Al3Ti颗粒 ,弥散分布在 L Y12基体合金中 ,Al3Ti/ L Y12界面良好结合 ,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塑性、冲击韧度均比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3Ti颗粒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界面组织 性能
下载PDF
不同搅拌条件下过共晶Al-Mg-Si熔体中原位结晶强化相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桂荣 杨明辉 王宏明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60-1263,共4页
选用纯铝、结晶硅、Al-50%Mg中间合金配制过共晶Al-Mg-Si熔体,熔体在无搅拌、电磁搅拌2种条件下在石墨模具中铸态成型。Mg2Si相在凝固过程中原位析出为铝基体的颗粒强化相,其理论质量分数为20%,制得Mg2Si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金相... 选用纯铝、结晶硅、Al-50%Mg中间合金配制过共晶Al-Mg-Si熔体,熔体在无搅拌、电磁搅拌2种条件下在石墨模具中铸态成型。Mg2Si相在凝固过程中原位析出为铝基体的颗粒强化相,其理论质量分数为20%,制得Mg2Si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金相和SEM检测结果显示,无搅拌试样中初晶Mg2Si尺寸20-40μm,呈块状,在基体中分布弥散均匀;共晶Mg2Si呈枝杈状;搅拌试样中块状初晶Mg2Si尺寸增大,并呈明显的“中心少、边缘多”的偏析,具有表面强化的效果,共晶Mg2Si呈手指纹状。结果认为,无论是初晶还是共晶Mg2Si相都会受到凝固条件的影响。如果要制备均质Al-Mg2Si复合材料,宜选用铸态;如果要制备表面强化的Al-Mg2Si复合材料,宜选用适当强度的电磁搅拌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Si颗粒 原位复合材料 电磁搅拌 凝固组织
下载PDF
Effect of Ti-Si-Mg-Al wi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sma arc in-situ welded joint of SiC_p/Al composites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玉成 薛厚禄 +1 位作者 胡文祥 闫久春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05-311,共7页
The influence of Ti-Si-Mg-AI wi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Cp/A1 metal matrix composite joints produced by plasma arc in-situ weld-alloying was investigated. Argon-nitrogen mixture was used as ... The influence of Ti-Si-Mg-AI wi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Cp/A1 metal matrix composite joints produced by plasma arc in-situ weld-alloying was investigated. Argon-nitrogen mixture was used as plasma gas and Ti-Si-Mg-A1 flux-cored wires as filled composites. Weldments were submitted to tensile test. Meanwhile, the macro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joint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needie-like harmful phase A14C3 is effectively inhibited and the wettability of molten pool is improved by adding Ti-Si-Mg-A1 flux-cored wires. With 15Ti-5Si-5Mg-A1 flux-cored wire as filled composite,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welded joint is 267 MPa, which is up to 83% that of the matrix composites under annealed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arc in-situ welding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s Ti-Si-Mg-A1 flux-cored wire
下载PDF
Compressive response and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in-situ TiB_(2)particle-reinforced 7075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被引量:12
16
作者 Han WANG Hai-ming ZHANG +2 位作者 Zhen-shan CUI Zhe CHEN Dong CHE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235-1248,共14页
The hot forming behavior,failure mechanism,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in-situ TiB_(2)particle-reinforced 7075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were investigated by isothermal compression test under different deformation... The hot forming behavior,failure mechanism,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in-situ TiB_(2)particle-reinforced 7075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were investigated by isothermal compression test under different deformation conditions of de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300−450℃ and strain rates of 0.001^(−1)s^(−1).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ailure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exhibits both particle fracture and interface debonding at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strain rate,and dimple rupture of the matrix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strain rate.Full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which improves the composite formability,occurs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temperature(450℃)and low strain rate(0.001 s^(−1));the grain size of the matrix after hot com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7075Al and ex-situ particle reinforced 7075Al matrix composite.Based on the flow stress curves,a constitutive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low stress,true strain,strain rate and temperature was proposed.Furthermore,the processing maps based on both the dynamic material modeling(DMM)and modified DMM(MDMM)were established to analyze flow instability domain of the composite and optimize hot forming processing parameters.The optimum processing domain was determined at temperatures of 425−450℃ and strain rates of 0.001−0.01 s^(−1),in which the fine grain microstructure can be gained and particle crack and interface debonding can be avo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TiB2 particles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ho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particle fracture interface debonding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下载PDF
Wear performance of in-situ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after micro-arc oxidation 被引量:15
17
作者 Yaman ERARSL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47-352,共6页
An attempt was made to modify the surface of in-situ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 (AMC) by micro-arc oxidation (MAO).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AMC, CuAl2 reinforcements were generated by introducing 15% CuO into the... An attempt was made to modify the surface of in-situ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 (AMC) by micro-arc oxidation (MAO).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AMC, CuAl2 reinforcements were generated by introducing 15% CuO into the aluminium melt. AMC was hot forged, homogenised, quenched and artificially aged before the MAO in a KOH, KF and Na2SiO3-containing electrolyte. After the MAO process the surface of the AMC was covered with Al2O3 coating having an effective thickness of about 15μm. Appearance of crack and/or delamination free zone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indent after the Rockwell C adhesion test indicated good adhesion between the composite and the Al2O3 coating. During dry sliding wear tests, this adherent Al2O3coating resisted the destructive action of the Al2O3 ball and provided about 15 times enhancement in wear resistance as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composite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microarc oxidation WEAR TRIBOLOGY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situ TiB2/Al−xSi−0.3Mg composites 被引量:2
18
作者 Yu-xuan LIU Ri-chu WANG +4 位作者 Chao-qun PENG Zhi-yong CAI Zhao-hui ZHOU Xiao-geng LI Xuan-yang CAO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31-344,共14页
In-situ 2 vol.%TiB2 particle reinforced Al−xSi−0.3Mg(x=7,9,12,15 wt.%)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salt−metal reaction,and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 In-situ 2 vol.%TiB2 particle reinforced Al−xSi−0.3Mg(x=7,9,12,15 wt.%)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salt−metal reaction,and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B2 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of 20−80 nm and the eutectic Si with a length of 1−10μm are the main strengthening phases in the TiB2/Al−xSi−0.3Mg composites.The TiB2 particles promote grain refinement and modify the eutectic Si from needle-like to short-rod shape.However,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TiB2 particles is weakened as the Si content exceeds the eutectic composition,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large and irregular primary Si.The axial tensile test results and fractography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se composites show more brittl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alloy matri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 alloy in-situ reaction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