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对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祎曦 金微微 张盛洁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581-15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在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着重探讨该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7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原位U形回... 目的探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在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着重探讨该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7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依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于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术后躯体恢复(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术后控尿功能(包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新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在术后康复进程方面,研究组各指标恢复(包括肛门排气、导尿管拔除、首次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新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13.51%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10.81%,仅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即刻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控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SF-36评分,两组除躯体疼痛(BP)得分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之外,其他维度均较前有所提高,组间对比发现研究组SF-36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BP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在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同时有助于促进术后控尿功能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der健康促进理论 健康教育 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 控尿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治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永 徐战平 +5 位作者 黄剑华 关次宜 钟羽翔 林富祥 程微尹 招兰芝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10-113,122,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治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G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泌尿外科的84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POGD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治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G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泌尿外科的84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POG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肌肉注射联合开塞露塞肛灌肠,试验组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腹胀、肠鸣音及伴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治疗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POGD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切除 原位膀胱 硝黄温胆汤
下载PDF
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齐珊 阎淑芹 +3 位作者 付冉冉 吕琼 胡亚男 王琼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6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2年10月1日收治的8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一体化康... 目的:探讨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2年10月1日收治的8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胃肠道改善情况[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分量表(GSR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中膀胱癌(BL)量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GSR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ADL、BL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根治性切除 原位膀胱 膀胱 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 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袁蓓 边东梅 +1 位作者 闫沛 杜白茹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分析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RC-OIN)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行RARC-OIN且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常... 目的:分析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RC-OIN)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行RARC-OIN且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接受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不同时点肛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术中肛温相较术前逐步降低,于术毕升高,观察组各时点肛温高于对照组;术中1 h、3 h时HR、MAP相较术前逐步升高,并于术中6 h、术毕时逐步下降,观察组各时点HR、MA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率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能够有效稳定RARC-OIN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保持体温稳定,提升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机器人辅助手 根治性膀胱切除 原位膀胱 舒适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19例报告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锋 王帅 +4 位作者 祁小龙 郑珉 张琦 毛祖杰 张大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0-275,共6页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4年4月,19例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 N0~2 M0)的患者接受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形成原位U...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4年4月,19例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 N0~2 M0)的患者接受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形成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进行收集.结果 19例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以及尿路重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85±37) min,术中出血量(187±36) ml,术后住院时间(21±4)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9±0.4)d.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阳性率32%(6/19).术后发生1例淋巴瘘.3例尿瘘经腹腔引流后治愈.拔除尿管后17例存在尿失禁,均于术后3个月好转,但仍有8例存在夜间尿失禁.3例存在单侧输尿管反流,输尿管轻度积水,其中1例曾于术后1个月内反复感染,经抗炎和导尿治疗后好转.2例存在单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其中1例行肾穿刺造瘘后于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并留置6个月好转,1例于术后5个月行腹腔镜下输尿管新膀胱再植术后治愈.1例患者术后反复感染后出现双侧输尿管下段狭窄,于术后6个月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尿管新膀胱再植手术,一侧行输尿管植入术,对侧行新膀胱壁襻吻合术.术后随访8~42个月,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术后6个月膀胱镜检查未见膀胱结石和切割闭合器钉子裸露,肾功能与术前相比无减退.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线切割闭合器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手术创伤小,解剖结构显露较满意;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肠道吻合以及新膀胱的制作,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完全腹腔镜 膀胱切除 原位u膀胱
原文传递
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莉萍 祁小龙 +1 位作者 徐智慧 张大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我院79例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N0~2M0)患者的临床资料。79例均经膀胱镜活检或诊断性电切确诊为高级别尿路上... 目的探讨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我院79例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N0~2M0)患者的临床资料。79例均经膀胱镜活检或诊断性电切确诊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后尿道及膀胱颈口活检未见肿瘤侵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无明显控尿功能下降,术前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评估均无明显尿失禁症状。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50~82岁,平均66岁;肿瘤临床分期为cT2期26例,cT3期14例。对照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51~80岁,平均65岁;肿瘤临床分期为cT2期24例,cT3期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全麻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观察组采用完全机器人手术,患者取平卧位,头低足高约30°,脐上2~3cm置入12mm套管,30°观察镜进入后直视下放置其他4个套管。分别于左、右腹直肌旁脐上1cm置入1、2号臂套管;右腋前线平脐置入3号臂套管;左腋前线平脐置入12 mm套管做为辅助孔。在输尿管髂血管交叉处旁开l^2cm打开腹膜,沿髂外动静脉及闭孔神经周围行标准或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向下暴露输尿管至输尿管壁段。手术顺序先右后左,每侧均需结扎膀胱上动脉,以减少切除膀胱时的出血。用第3臂将膀胱提起,在精囊和输精管壶腹部后打开腹膜,向两侧与已经打开的腹膜连通,打开狄氏筋膜,暴露前列腺后方。打开腹膜至耻骨后,显露前列腺区。向下游离膀胱前间隙至盆筋膜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用Hem-o-lok夹闭两侧输尿管后离断。用Hem-o-1ok夹闭两侧膀胱侧韧带并离断,于筋膜内层面切除膀胱、前列腺,保留两侧血管神经束至前列腺尖部。拔除导尿管后,于前列腺尖部用Hem-o-lok夹闭尿道后离断,取少量远端尿道组织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将前列腺、膀胱标本暂时放入腹腔内。取回肠构建新膀胱的方法与标准腹腔镜手术相同。取两根长约15cm的双针3-0单乔线,将线尾部相互打结。于膀胱颈6点由外向内进针,然后于尿道对应的位置由内向外进针,两侧分别沿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连续缝合吻合后壁。经尿道置入F7单J管2根和F18导尿管1根。于新膀胱左、右侧壁分别做1 cm切口,将单J管经切口分别置入两侧输尿管,用5-0单乔线连续吻合输尿管和新膀胱壁。再连续缝合吻合尿道与新膀胱前壁,于12点处汇合打结。新膀胱顶端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关闭。膀胱内注水观察无明显漏液后,放置引流管,经下腹正中切口取出标本。对照组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膀胱内压、单侧输尿管反流及狭窄发生率,以及拔除导尿管后即刻控尿率及术后1、3、6、12个月尿控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7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286.5±37.2)min与(288.5±32.9)min,P=0.801]、术中出血量[(185.1±41.6)ml与(189.3±54.2)ml,P=0.700]、术后住院时间[(14.3±1.6)d与(14.9±2.2)d,P=0.1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的切缘均为阴性。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新膀胱容量[(300±10)ml与(245±10)ml,P<0.01],以及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20±10)ml与(50±10)ml,P<0.01]、最大尿流率[(16±4)m1/s与(13±2)m1/s,P<0.01]、膀胱内压[(22.5±3.0)cmH20与(17.5±2.5)cmH20,P<0.01](1 cmH20=0.098 kP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膀胱造影检查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侧输尿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5.0%(2/40)和20.5%(8/39),单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5%(1/40)和15.4%(6/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44)。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除导尿管后即刻控尿率分别为37.5%(15/40)和15.4%(6/39),术后1个月分别为62.5%(25/40)和38.5%(15/39),术后3个月分别为82.5%(33/40)和56.4%(22/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33,P=0.012),其他时间点控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腹腔镜手术相比,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早期控尿功能的恢复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完全机器人辅助 膀胱切除 原位u膀胱 尿控
原文传递
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技巧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琦 祁小龙 +4 位作者 刘锋 徐智慧 王帅 毛祖杰 张大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技巧。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37例诊断为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N0~2M0)的患者,男29例,女8例。年龄52~71岁。根据术前膀胱增强CT检查及膀胱镜活检病理... 目的探讨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技巧。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37例诊断为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N0~2M0)的患者,男29例,女8例。年龄52~71岁。根据术前膀胱增强CT检查及膀胱镜活检病理诊断,25例患者术前分期为cT2,12例为cT3,其中25例为原发肿瘤。37例均全麻下行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手术先行双侧淋巴结清扫,然后暴露输尿管至膀胱外壁后离断,结扎膀胱上动脉,暴露精囊和输精管,打开狄氏筋膜,暴露前列腺后方。沿膀胱前列腺两侧经前列腺筋膜内层面保留两侧的血管神经束至前列腺尖部尿道,离断尿道,切除膀胱。再于镜下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取30~35 cm长回肠构建U形新膀胱,然后将新膀胱与输尿管、尿道吻合。记录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本组3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5~335 min,平均(285±37)min。术中出血量90~300 ml,平均(187±56)ml。术后住院时间15~20 d,平均(17±2)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3~2.2 d,平均(1.7±0.4)d。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阳性率21.6%(8/37)。术后1个月22例达到完全自控排尿;术后3个月33例日间完全自控排尿,8例有不完全性夜间尿失禁。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术后6个月膀胱镜检查未见明显膀胱内结石形成。新膀胱容量270~350 ml,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内压力19~25 cmH2O(1 cmH2O=0.098 kPa)。结论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完全机器人辅助 膀胱切除 原位u膀胱
原文传递
经尿道辅助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勇 沈露明 +5 位作者 胡海斌 朱辰 王俊 过俊杰 苏健 朱清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6-1711,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中心收治的17例膀胱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在经尿道途径的辅助下行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另...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中心收治的17例膀胱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在经尿道途径的辅助下行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另外10例为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共17例膀胱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41.4±52.1)min和(333.0±59.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06.4±104.6)mL和(190.5±82.3)mL,盆腔淋巴结清扫平均个数分别为17(7~22)个和18(12~23)个,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5.1±5.4)d和(26.8±6.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和切口满意度评分上则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单孔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充盈量均明显比6个月时高,而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残余尿量较6个月时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辅助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的新膀胱功能较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 原位膀胱 膀胱 经尿道辅助 单孔腹腔镜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郝左奇 袁顺辉 +2 位作者 唐彬洋 席亮 和术臣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0月该院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于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0月该院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于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全切,采用经尿管逆行放置双J管,在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新膀胱术中置入双J管,操作时间2~4min,单侧平均置入时间为(2.8±0.6)min,住院时间为(13.0±0.8)d。5例患者术后排尿恢复较好,且在病情恢复过程中均未发生尿漏和感染。结论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应用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不破坏气腹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其是一种在新膀胱术中安全、有效且便捷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 原位膀胱 导尿管 双J管 膀胱 腹腔途径
下载PDF
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思颖 王莉萍 林根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6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医护一体管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行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0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医护一体管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行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控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术后控尿率,改善围术期就诊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 原位u膀胱 快速康复外科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岑 施玉婷 +1 位作者 顾鑫燕 张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分析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情况,探究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根据纳排标准从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中选取62例为对象展开分组研究,对所有入组患者的病... 分析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情况,探究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根据纳排标准从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中选取62例为对象展开分组研究,对所有入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一步核查,保证其资料完整,并将患者资料上传至计算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身体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指数,进一步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影响。结果 通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患者在护理前后进行评估,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无差异(P>0.05),而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将患者出院后1d、1个月和3个月作为比较指标,评估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对造口的适应情况,结果显示,在出院后1d两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对造口的适应情况更理想(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两组间差异较大,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肾积水、尿失禁等不良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受尿功能差等因素影响,普遍伴有一定心理障碍,降低社会适应性。本研究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的较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的心态,出院后对造口适应情况更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服务表示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膀胱 优质护理 情绪状态 造口适应性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改进的双U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附18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宏 陈善闻 沈周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改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进行技术改进,包括缩短回肠切除长度、手助拔针连续毯边内翻缝制新膀胱、尽量游离少许前列腺部尿道等,并应用于18例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38-71岁,平均58岁。... 目的探讨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改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进行技术改进,包括缩短回肠切除长度、手助拔针连续毯边内翻缝制新膀胱、尽量游离少许前列腺部尿道等,并应用于18例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38-71岁,平均58岁。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排尿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手术时间135-180 min,平均160 min。其中膀胱全切平均50 min,新膀胱缝制(包括新膀胱尿道吻合和输尿管再植)100 min。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或术后早期死亡。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2个月。患者控尿、排尿满意,18例(100%)白天控尿,夜间轻度尿失禁或遗尿4例(22%)。最大尿流率(15.9±2.6)mL/s,剩余尿0-45 mL,平均9 mL,膀胱容量(400±30)mL。上尿路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满意。结论双U形回肠代膀胱技术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符合生理性排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流改道 u膀胱
下载PDF
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1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杰 杨锦建 蔡宪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92-93,共2页
目的评价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例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后,采用带蒂末段回肠片经U型折叠后缝合形成新膀胱,新膀胱远端与尿道残端吻合,输尿管以半乳头种植于新膀胱。结果 12例手术顺... 目的评价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例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后,采用带蒂末段回肠片经U型折叠后缝合形成新膀胱,新膀胱远端与尿道残端吻合,输尿管以半乳头种植于新膀胱。结果 1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5~8(6.0±1.5)h,平均出血量500 mL。术后随访3~24个月1,1例日间尿控效果良好,血电解质基本正常。新膀胱容量为270~410(310±70)mL,充盈期膀胱内压9~18(12±5)cmH2O,排尿期膀胱内压33~46(39±5)cmH2O。单次排尿量250~300 mL,残余尿量0~50 mL。1例新膀胱肿瘤复发,1例盆腔转移。结论 U型回肠新膀胱术操作简便,新膀胱容量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尿流改道的一种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 膀胱切除 泌尿系肿瘤 原位膀胱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原位U形与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阚懿 马赛 +5 位作者 李柄恒 杨栋梁 徐梓洋 韦付坤 毛立军 陈家存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8期685-689,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原位U形与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回肠新膀胱的构建方式将其分为2组,U组28例患者构建U形新膀...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原位U形与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回肠新膀胱的构建方式将其分为2组,U组28例患者构建U形新膀胱,W组40例患者构建W形新膀胱。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随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U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短于W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者新膀胱容量小于W组(P<0.05);2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夜间尿控满意率均低于日间尿控满意率(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高于W组(P<0.05),其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U形膀胱相比,W形膀胱具有更大的膀胱容量和更低的尿失禁发生率,但W形膀胱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较长,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 u W 膀胱
下载PDF
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新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0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全部... 目的探讨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全部患者均接收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术后排尿功能强化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排尿状态及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将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患者排尿顺利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采取排尿功能强化训练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改善患者症状情况,对于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膀胱 排尿功能训练 护理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球形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欣红 马玉容 邹蕾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1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排尿功能训练 循证护理 膀胱 膀胱 原位 膀胱 实证护理
下载PDF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爱琴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5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8例排尿基本正常,1例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经心理护理和术后提肛训练,尿控能力逐步恢复正...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8例排尿基本正常,1例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经心理护理和术后提肛训练,尿控能力逐步恢复正常,1例随访1年半后出现右肾中度积水,经随访心理护理和积极治疗患者生活正常。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重视各导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功能的观察与训练,有利于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原位膀胱 围手期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35
18
作者 梁天才 王敏 +9 位作者 梁国标 杜洋 王欣 王远亮 陈安健 陈宗平 郭亚南 杜江 李浩 余浪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1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成功施行了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例因术中膀胱内肿瘤出血增加...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1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成功施行了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例因术中膀胱内肿瘤出血增加术野无法显露而中转开放手术。12例在直视下行新膀胱尿道间断吻合,2例在腹腔镜下采用单针连续缝合法行新膀胱尿道吻合。手术平均时间44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90 ml。术后病理提示12例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其中1例伴部分鳞状细胞癌,2例为膀胱腺癌。2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术后出现尿失禁。术后随访6~56个月,3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1例目前发生肿瘤颅内转移。其余10例目前仍无瘤生存,其中1例术后1年出现尿道内口狭窄,经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后治愈。10例患者目前控尿功能恢复良好,新膀胱容量约300 ml。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可作为临床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原位膀胱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岑 苏仲宁 +4 位作者 伍伯聪 吕联辉 郑志雄 林俊雄 黄应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692-469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5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5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新膀胱尿控情况、新膀胱尿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26.3±131.7)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86.9±79.3)min,术中出血量(504.5±94.3)mL、术后住院时间(19.6±6.1)d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4±0.5)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 372.8±383.7)mL、(26.8±9.7)d、(4.7±1.3)d](P<0.05),术后3个月与6个月,两组患者白天尿控率显著高于夜间(P<0.05);两组间白天、夜间尿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在最大尿流率、新膀胱容积、充盈期膀胱压力、排尿时最大膀胱压、最大尿道压、残余尿量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中出血量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 原位膀胱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附2例报告)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博 权昌益 +3 位作者 常文亮 陈靖 王江 牛远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两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施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375、360 min,出血量分别为100、300 ml,术后3-4 d排气,术后均...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两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施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375、360 min,出血量分别为100、300 ml,术后3-4 d排气,术后均于第2天下床活动,术后均未予止痛药。随访4-5个月,新膀胱无明显残尿,排尿功能正常。结论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 腹腔镜 膀胱切除 原位膀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