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单明 王毅 +2 位作者 吕波 毛宏亮 程宏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影像重建,了解血管与神经的关系、责任血管走行并模拟手术;术中显微镜下不能充分暴露或操作困难时,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观察及操作。结果55例术中确认存在责任血管,其中12例在神经内镜下确认;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5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发现的责任血管与术中发现一致;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为阴性,包括术中证实为静脉压迫2例、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42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明显减轻13例,无变化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例、口周疱疹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15~47个月,BNI疼痛分级Ⅰ~Ⅱ级53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有效率为94.6%。结论应用MVD治疗PTN时,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有助于术前明确责任血管及其走行,可模拟手术以优化手术规划,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探查与牵拉。神经内镜可弥补显微镜视野盲区,有助于暴露责任血管,减少责任血管遗漏,并可辅助确认及调整棉片的位置,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3D-TOF-MRA 3D-FIESTA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定位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2
作者 刘海建 陈锴 +3 位作者 崔志超 王芳 王晶 赵春燕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 分析3D打印导板定位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常规PM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廊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目的 分析3D打印导板定位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常规PM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廊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PMC治疗,观察组行3D打印导板定位PM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即刻疗效、手术前后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27.50%(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时间、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总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2周的VAS评分组间比较(P>0.05)显示,观察组术后4周时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合计复发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合计复发率20.00%(P<0.05)。观察组术后面部麻木、咬肌无力、口唇疱疹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导板定位PMC较常规PMC能显著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与手术总时间,且术后即刻疗效及远期疗效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导板定位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原发三叉神经痛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Meta分析
3
作者 马虹宇 刘东 +3 位作者 陈元武 张明明 季昭臣 张黎媛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1期0134-0136,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1年4月11日。据既定纳入和...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1年4月11日。据既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取文献资料后,将资料信息录入至RevMan5.4软件分析数据。结果:Meta结果示:埋线组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改善PTN患者临床症状,但受样本量、文献质量及研究方法等因素限制,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原发三叉神经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媛婧 王稳 +3 位作者 刘春华 努尔比亚·阿布拉 李怡帆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8,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治的PTN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球囊压迫组(P组)55... 目的:比较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治的PTN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球囊压迫组(P组)55例和射频热凝组(R组)53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总体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疼痛复发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小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两组术后1小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球囊压迫组的整体面部麻木程度较射频热凝组轻(P<0.05),两组术后出现口唇疱疹、角膜反射下降、干眼症、咀嚼肌无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射频热凝组的复发率更高。结论: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均可有效治疗PTN,均可出现面部麻木等并发症,1年后射频热凝组的复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经皮球囊压迫术 射频热凝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江江 刘志红 刘宝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8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资料,其中常规显微镜组(A组)36例,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B组)42例,分析比较两组术中...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8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资料,其中常规显微镜组(A组)36例,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B组)42例,分析比较两组术中责任血管发现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B组责任血管发现率(95.2%)明显高于A组责任血管发现率(80.6%)、治愈率(97.6%)高于A组(8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B组(14.3%)比A组(30.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助于避免责任血管遗漏,提高责任血管发现率和手术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内镜 显微镜
下载PDF
郑绍周运用瘀毒理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
6
作者 赵浩林 赵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79-282,共4页
总结郑绍周教授运用瘀毒理论辨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证经验。瘀毒热结,络脉阻滞为致病之要;风邪侵袭,直中头面为发病之引;正气亏虚,五脏失养为成病之因。谨守病因病机,立解毒活血、祛风止痛之治法,祛邪不忘扶正固本,加强情志调摄。治... 总结郑绍周教授运用瘀毒理论辨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证经验。瘀毒热结,络脉阻滞为致病之要;风邪侵袭,直中头面为发病之引;正气亏虚,五脏失养为成病之因。谨守病因病机,立解毒活血、祛风止痛之治法,祛邪不忘扶正固本,加强情志调摄。治疗上,秉持“一方治一病”理念,自拟解毒活血止痛方为核心方,随证加减,灵活用药,尤善用大剂量葛根以解诸毒、通经脉,并配合补肾益气药祛邪而不伤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瘀毒理论 郑绍周
下载PDF
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辅助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7
作者 詹维强 姜士炜 寿纪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39-143,147,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辅助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前瞻性收集62例PTN,根据病人的意愿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前制作3D打印个...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辅助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前瞻性收集62例PTN,根据病人的意愿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前制作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术中利用导板设计的穿刺角度和进针位点辅助穿刺,对照组术中利用经验性hartel路径穿刺。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卵圆孔穿刺时间、重复穿刺次数、移动X线照射次数;术后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情况(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口周疱疹、脑脊液渗漏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 min;IQR:37~48 min)较对照组(49.5 min;IQR:41.5~53)明显缩短(P=0.003);观察组卵圆孔穿刺时间(7.5 min;IQR:5~9 min)较对照组(10.5 min;IQR:7~16 min)明显缩短(P=0.004);观察组术中穿刺次数(2次;IQR:2~3次)较对照组(3次;IQR:2~4次)明显减少(P=0.002);观察组组术中X线照射次数(5次;IQR:4~6次)较对照组(7次;IQR:5~8次)明显减少(P<0.001)。术后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BC治疗PTN时,相比传统的经验性穿刺,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辅助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穿刺时间,明显减少穿刺次数及X线照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
下载PDF
古典特色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健健 姚小强 +3 位作者 李健弟 吕璐 罗喜喜 胡春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96-98,共3页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古典特色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以《灵枢·官针》中的部分刺法为例,阐述其在该病治疗中的优势,并整理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不足,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古典针法 原发三叉神经痛 综述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围手术期瞬目反射变化特点及其与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关系
9
作者 史皓威 郭文昌 +4 位作者 王银占 王永宇 杨嗣徽 李洋 钱涛 《中国医药》 2024年第8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围手术期瞬目反射变化特点及其与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PBC的150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围手术期瞬目反射变化特点及其与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PBC的150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3、6、12个月分别进行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量表评分(BNI-P)、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面部麻木评分(BNI-N)评估面部麻木、疼痛情况,并进行瞬目反射检测(涉及传导通路R1、R2及R2′的潜伏期及波幅)。根据患者术后第3年随访结果分为治愈组(120例)和复发组(3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结果患者术后1 d及术后第1、3、6、12个月BNI-P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均P<0.05)。患者行PBC后,R1、R2、R2′潜伏期总体均呈现降低趋势,R1、R2、R2′波幅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均P<0.05)。纳入最全面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比值比=1.254,P=0.028),病程(比值比=1.072,P=0.008),术前BNI-P(比值比=2.189,P=0.040),术前R1、R2、R2′潜伏期(比值比=3.546、4.165、1.314,P=0.012、0.014、0.038)、术前R1、R2、R2′波幅(比值比=0.933、0.920、0.942,P=0.009、0.003、0.002)均为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P=0.796)。结论对PTN患者行PBC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瞬目反射各项指标均随术后随访时间呈现降低趋势,且与患者面部麻木症状呈现正相关性,患者个体因素及术前BNI-P、瞬目反射指标水平等均对患者术后长期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 瞬目反射 长期疗效
下载PDF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
10
作者 黄金金 张萍霞 +2 位作者 朱文静 朱才溢 张梦如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BC)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采用PBC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BC)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采用PBC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d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出院后随访3个月,记录60例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3d,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和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面部麻木10例、咬肌无力9例、眼部不适7例、口唇疱疹3例、听力减退2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痊愈。仅1例(1.67%)复发。结论: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疏肝调神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
11
作者 李萍 李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836-1840,共5页
目的评价疏肝调神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海省中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诊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抑郁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针刺列缺、合谷、下关、风池... 目的评价疏肝调神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海省中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诊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抑郁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针刺列缺、合谷、下关、风池、四白、地仓、内庭、太冲、压痛点(沿三叉神经走向排刺)及配穴,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调神针法(取穴四神聪、百会、神庭、印堂、肝俞)及电针疏密波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5次,休息2 d,电针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次数及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SF-MPQ各项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面部疼痛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均<0.05),且试验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95%(48/49),对照组为83.67%(41/49),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调神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抑郁症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面部疼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调神针法 原发三叉神经痛 抑郁症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新方案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赵旻超 胥方元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0期579-58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治疗方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方法:PTN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治疗方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方法:PTN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在卡马西平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渐进递减式rTMS治疗(第1~2周,5次/周;第3~4周,2次/周;第5~8周,1次/周);均治疗8周。设定患者入组时间点为T_(0),每周治疗结束时分别记录为T_(1)~T_(8)。于T_(0)~T_(8)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评估各时间点的疼痛相关指标;在T_(0)、T_(4)、T_(8)时间点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BPI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项目评估生活质量。结果:2组各脱失2例患者,最终各纳入研究30例。在T_(0)和T_(1)时间点,2组间的VAS和BPI疼痛程度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8)各时间点,治疗组的VAS、BPI疼痛程度项目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2组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项目评分、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4)、T_(8)时间点,治疗组的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项目及PSQI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rTMS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PTN患者疼痛,并降低疼痛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重复经颅磁刺激 渐进递减式治疗方案 镇痛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采取奥卡西平进行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13
作者 高山 石光男 张莎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09-111,119,共4页
目的研究奥卡西平治疗方案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卡马西... 目的研究奥卡西平治疗方案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接受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4周以及8周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时采用奥卡西平药物,不仅可快速舒缓患者的疼痛,同时也会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用药安全性值得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奥卡西平 治疗 有效
下载PDF
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易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的7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的7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血清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胶囊卡联合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能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有效调节血清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天麻素胶囊 卡马西平片 疼痛程度 血清相关指标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眶上孔、圆孔或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
15
作者 王淑兰 黎冬梅 +2 位作者 陈琴 谢钰汝 熊承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眶上孔、圆孔或卵圆孔射频热凝(RFT)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高安市骨伤医院、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眶上孔、圆孔或卵圆孔射频热凝(RFT)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高安市骨伤医院、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眶上孔、圆孔或卵圆孔RF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疼痛发作频次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疼痛发作频次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及疼痛发作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眶上孔、圆孔或卵圆孔RFT治疗能够缓解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发作频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CT引导 眶上孔、圆孔或卵圆孔 射频热凝 卡马西平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控制与护理进展
16
作者 徐慧 章向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26-0029,共4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疼痛综合征,该疾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突然出现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疼痛。同时这一疼痛现象通常也会因为刷牙、进食等行为被触发,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现阶段PTN...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疼痛综合征,该疾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突然出现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疼痛。同时这一疼痛现象通常也会因为刷牙、进食等行为被触发,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现阶段PTN的整体发生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患者年龄表现出日益年轻化的特点,因而受到全社会对其的广泛关注。本文从PTN发生的机制入手,对其的疼痛控制和护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期望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疼痛控制 护理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17
作者 施学丽 黄辰杰 +1 位作者 范小婷 林辰 《广西中医药》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隔天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对照组予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每次0.1...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隔天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对照组予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每次0.1 g,每天3次,共服药3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强度指数(PRI)评分及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指数(LSI-B)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5例、呕吐3例、头晕4例。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PTN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壮医药线点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神经导航定位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
18
作者 韦刚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神经导航定位横窦-乙状窦角(TSSA)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病区收治的PTN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定位... 目的探讨通过神经导航定位横窦-乙状窦角(TSSA)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病区收治的PTN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定位辅助MVD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外治———针灸治疗。治疗后随访36个月,对比两组的有效率、VAS评分、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定位TSSA辅助MVD利于充分暴露三叉神经,减少对小脑牵拉,增加对岩静脉保护,显著改善患者疼痛,降低复发率,较传统针灸治疗,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定位 横窦-乙状窦角 微血管减压术 原发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古瑞航 许耀伟 骆慧武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神经递质指标[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GRP、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β-EP、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递质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水平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微血管减压术 原发三叉神经痛 复发率 神经内分泌因子 神经递质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权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2023年6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组实施CT引导下射...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2023年6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组实施CT引导下射频热凝。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干扰。结果:治疗后3、6个月后,两组疼痛评分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后,两组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情绪、生活情趣、与人交往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对生活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CT引导下射频热凝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